榆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上“北抵抗、南平偶然、东部控制陕西、西楚干宁”的士兵必争之地。

作为边关要塞,榆林也成为一些封疆重臣、文人谋士冠盖荟萃之地,他们用诗人的眼光和诗意的笔墨,以不同的角度或触景生情、或咏物寓意、或阐发内心感受,书写下蔚为大观反映榆林边塞风貌、人民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些历代流派纷呈、风格竞出的边塞诗词歌赋,像一幅幅描绘多姿多彩榆林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卷,以诗证史,弥补了榆林许多史事在史籍中没有记载的缺憾。


展读历代边塞诗作,有助于我们追寻更丰富的榆林历史影痕,领悟更多的历史启迪。

一、《车驾次榆林幸启民所居赋诗》

[隋]杨广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注释:杨广,即隋炀帝(569~618)。诗题中“榆林”即隋代榆林郡,范围包括今府谷、神木及内蒙古东胜等陕蒙接壤区。该诗状写隋炀帝巡边及宴请部落酋长之情景。全诗充满了王者的雄霸之气,有傲视天下,目空一切,踌躇满志的意思。诗歌的前两联写景,三四联叙事,第五联抒情,写出了隋炀帝这次巡边臣服突厥人后的兴奋心情和志得意满的心态。这首诗歌不仅表现了他安定北方边境的政治策略,也告诉我们那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

隋炀帝曾在榆林广筑长城。《隋书· 炀帝纪》载:大业三年(607)七月,炀帝“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榆溪塞),东至紫河(今清水河),二旬而罢。”留下了“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榆溪筑长城”的诗句。

二、《旋师喜捷》

[唐]李隆基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注释: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亦称唐明皇。唐开元九年(721)七月王晙、张说在夏州(今靖边县)大破康待宾后,九月当张说旋师归朝,唐玄宗得捷报即写下这首感怀诗。

三、《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王昌龄 (698~756),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龙城飞将:指抗击突厥扬威边地的名将。《汉书·武帝纪》:“元光五年……(卫)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又,李广曾为上郡(今绥德)太守,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这里说“飞将”而冠以“龙城”,是把两个典故化合在一起。

四、《塞上曲三首》

[唐]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注释: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这三首是诗人以乐府旧题创作反映唐代五原(今陕西定边)一带边塞战事的军旅诗。

五、《经杀子谷》

[唐]陶翰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

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

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注释:陶翰,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诗中所咏“杀子谷”,在今绥德县城附近。扶苏为秦始皇长子,素有贤名。《诗经》中有《山有扶苏》篇,其中“扶苏”一词意指香草佳木枝叶茂盛,秦始皇以此为长子取名,可见他对长子的喜爱。然而,扶苏由于反对焚书坑儒,触怒了父皇,被贬往上郡(今绥德)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修筑长城。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等伪造始皇诏书,赐扶苏死,扶苏拔剑自刎。始皇次子胡亥被立为太子,即位后蒙恬亦被赐死。今绥德有扶苏墓与蒙恬墓。杀子谷为扶苏自刎之地。《经杀子谷》应为作者亲临其地的一首怀古之作,属五言古诗。前六句追忆扶苏贤而不遇,大兵在握,束身自刎的悲剧,后六句描写杀子谷荒草寒烟的凄凉景象,抒发了作者潸然泪下的悲伤之情。显然,作者不只是为扶苏的冤死而下泪,也是为历史上诸多怀才不遇、遭祸蒙冤的贤良之士而悲泣。

六、《塞芦子》

[唐]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注释: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芦子,即芦子关、芦关,在今靖边县天赐湾乡。唐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叛唐攻占潼关,唐玄宗仓皇奔蜀。杜甫便携眷由白水北逃到鄜州(今陕西省富县)。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欲出芦子关投奔灵武,但在途中被安禄山掳至长安,即作这首诗。

七、《边笳曲》

[唐]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渡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注释:温庭筠,唐代诗人。边笳曲,唐健舞曲名。朔管,指北方的一种管乐器。雕阴,即隋唐时雕阴郡,在今陕西绥德一带。此诗通过对荒凉的塞外之景的描绘,烘托了背井离乡的边关戍客内心的凄凉,抒发了戍客对江南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八、《绥州作》

[唐]韦庄

雕阴无树水难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诗人。绥州、扶苏城,指今陕北绥德县,此诗为作者身处绥州城时望乡怀远而作。毛泽东主席生前很欣赏韦庄的这首《绥州作》。1947年8月13日,他转战陕北途经绥德时在黄家沟村居住,曾挥笔手书《绥州作》一诗,原稿现存于国家档案馆。

九、《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貂锦,指战士。无定河,在榆林境内。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十、《塞上》

[宋]寇准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临迥碛,归雁别沧洲。

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

注释:寇准(961~1023) 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有《寇忠愍公诗词》。榆塞,即今榆林一带长城边塞。

十一、《渔家傲·麟州秋词》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范仲淹(989~1052),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康定元年(1040),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挂帅延州(今延安),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孤城,即麟州城(今神木城)。燕然未勒,诗人借汉窦宪追逐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自责戍边无功。

十二、《闻捷》

[宋]苏轼

闻说官军取乞訚,将军旗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注释:苏轼(1037~1101),北宋杰出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廷调集大军出击西夏,种谔将军帅部自绥德城出塞,在米脂川大败西夏军,取得了米脂川大捷,苏轼闻讯后作此诗表达其喜悦之情。

十三、《款塞来享诗》

[宋]黄庭坚

前朝夏州守,来款塞门西。

圣上开皇极,降书付狄鞮。

毡裘瞻日月,剺靣带金犀。

殿陛闲干羽,边庭息鼓鼙。

永输量谷马,不作觸藩羝。

声势常相倚,今闻定五溪。

注释: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夏州守,指西夏。塞门,宋朝的重要边塞,在今陕西靖边县天赐湾乡。来款塞门西,是说元祐二年(1087)年宋夏再次议和后,西夏人来到塞门西所设的保安军榷场与宋朝边民进行贸易。在西夏立国的近二百年间,榆林市靖边、横山、米脂、子洲等大部分区域,成为宋夏战与和的“边地”,演绎了一场场“战争与和平”的悲喜剧。

十四、《吊扶苏》

[宋]孔平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拂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孔平仲,江西人,他和兄文仲、武仲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二苏三孔”。崇宁年间(1102~1106)孔平仲曾知延安府。扶苏,即秦始皇长子扶苏,在绥德县城东有扶苏墓。

十五、《运粮行》

[宋]刘克庄

极边官军守战场,次边丁壮俱运粮。

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霜寒晷短路又滑,担夫肩穿牛蹄脱。

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

注释: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极边指南宋建炎年间宋朝延安府及晋宁军葭芦寨(今陕北榆林佳县)等地。

十六、《范公祠》

[明]余子俊

文武才名重古今,严祠何幸观缨簪。

闻风曾破羌戎胆,向日常悬忧乐心。

故鼎有烟香篆续,断碑无字雨苔侵。

枝头鸟弄春声好,似共人间颂德音。

注释:余子俊(1429~1489),字士英,四川青神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成化八年(1472)出任延绥镇巡抚,十二年(1476)改任陕西巡抚,二十三年(1487)为兵部尚书。缨簪,指整理衣冠。香篆续,延续盘香。

十七、《榆林七夕》

[明]王越

碧天如水晚云收,凉夜西风满戍楼。

为客十年经七夕,思家一夜抵千秋。

人知尝胆方为苦,事到聱牙便觉愁。

珍重榆林河下水,不关兴废自东流。

注释:王越(1425~1498),字世昌,河南浚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成化七年(1471)出任延绥镇总兵官,建议“搜套”,兵部不准。九年(1473)乘机袭红盐池(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将鞑靼赶出河套。十年(1474)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封威宁伯。弘治十一年(1498)卒于军中,赠太傅,谥襄敏。榆林,此指榆林城。聱牙,违背,抵触,不和谐。

十八、《孤山堡》

[明]杨一清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回思未筑边城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注释: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云南安宁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正德元年(1506)出任三边总制,次年离职。正德五年(1510)复任三边总制。曾奏筑定边营至宁夏横城堡边墙。孤山堡,在今府谷县孤山镇。

十九、《呜咽泉》

[明]王琼

城东五里卢家湾,寒泉迸出石垒山。

泉声似泣还似诉,仿佛公子遭谗奸。

昔人已矣恨未已,无情却作有情比。

题名呜咽万古传,恨在人心不在水。

注释:王琼,(1459~1532),山西太原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正德十年(1515)升为兵部尚书,正德十六年(1521)被劾,谪戍绥德,寓居晋溪洞。嘉靖七年(1528)再起,次年以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因其加强西北边防有功,成为明代重臣。呜咽泉,在绥德城附近。

二十、《秋日出塞》

[明]张珩

五鼓严军令,平明出塞行。

青霄横杀气,白日振军声。

野阔千营肃,秋高万马鸣。

匈奴皆遁北,不用筑长城。

鼓角川原振,旌旗日月明。

屯兵红石峡,斩虏黑山城。

血染芹河赤,氛收榆塞清。

单于应破胆,飞檄报神京。

注释:张珩,字佩玉,山西石川(今山西省离石)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十五年(1536)年出任延绥镇巡抚,嘉靖二十三年(1544)升任三边总督。红石峡,即今榆林红石峡。黑山城,今榆林城西大墩梁保宁堡。单于,此指鞑靼首领。神京,北京城。

二十一、《红石峡次南溪韵》

[明]姜爽

峡谷深深严虎豹,中流汩汩奠郊原。

边横紫塞连青海,地耸红山俯玉门。

识远余公墩堡壮,谋成范老甲兵存。

安攘况有英贤在,何物 奴敢近村。

注释:姜爽,榆林城人,嘉靖初年为榆林卫指挥使,后为甘肃总兵官。余公,指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范老,指宋朝范仲淹。

二十二、《镇羌阅武》

[明]张邦教

健儿拍马力追风,手挽长弧射两鸿。

三千齐选征荒服,十万匈奴定可攻。

注释:镇羌,即延绥镇镇羌堡,在今府谷县新民镇。

二十三、《题榆林》

[明]刘焘

千里如飞斥堠明,榆阳自古擅强兵。

城悬紫塞云常惨,地拥黄沙草不生。

日落胡笳悲牧马,天空汉月照连营。

谁怜套里中州土,独向丹墀一请缨。

注释:刘焘,字仁辅,天津卫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靖二十七年(1549)为榆林道兵备。丹墀,指朝廷。

二十四、《高家堡阅武》

[明]刘余泽

战气高张虎豹符,汉坛敌忾献夷俘。

只今震叠皇灵远,试问单于近塞无?

雕弓玉剑紫金装,舍矢争穿百步杨。

佩甲能驰玉骏马,英风妒杀羽林郎。

注释:刘余泽,山东滨州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出任榆林道兵备。高家堡,在今神木县。皇灵,指皇帝的威灵。单于,借指鞑靼军。百步杨,百步之远射箭可穿杨。羽林郎,禁卫军的官。这首诗是写军容的威武。

二十五、《镇北台二首》

[明]刘敏宽

百仞台侵碧汉边,镇当玄武壮居延。

左连东北三关胜,右跨西南半遮天。

黠虏向风看聚蚁,层楹寝日碍飞鸢。

黄金购士收河曲,樽俎俄教奏凯旋。

重镇秋深霁色开,巡行关隘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环从沙漠来。

戍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阆苑隈。

注释:刘敏宽,山西夏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出任延绥镇巡抚,四十年(1612)升为三边总督。镇北台,今榆林城北镇北台。

二十六、《同党将军登常乐堡高阁》

[清]谭吉璁

连天衰草夕阳曛,野牧驱羊数百群。

麻海悲风吹急管,花林归鸟入閒云。

腐儒此日堪乘障,高阁凭秋好策勋。

闻说天狼经百战,至今犹忆杜将军。

注释:谭吉璁,字舟石,浙江嘉兴人。康熙九年(1670)出任榆林城堡同知。编纂《延绥镇志》,著有《守榆纪略》等。党将军,党鼎昌,字建伯,富平县人。康熙五年(1666)出任常乐堡守备。杜将军,明万历末年延绥镇总兵杜文焕。原注:“俗传杜将军名文焕者,北敌望之如狼形,常以此取胜”。

二十七、《榆塞长城》

[清] 聂鼎元

谁筑长城亘古今,春风秋月总关心,

莲花缠外黄云暗,楼子营边白草深。

战士三冬仍卧甲,将军五夜未鸣金。

当年韩范留奇蹟,犹使余威塞外钦。

注释:聂鼎元,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为府谷县粮仓大使。

二十八、《冰渡》并序

[清]康熙帝

时河水未合,师行之,顷忽报可渡。次早行如平地。

云深卓万骑,风劲响千旗。

半夜河冰合,安然过六师。

注释:《冰渡》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底至五月初,康熙帝率军亲征噶尔丹叛乱。二月庚戌日自保德州渡黄河后,驻府谷时所作。

二十九、《游雄石峡》

[清]史善庆

高峡崔巍胜石城,余公尺地费经营。

圣朝雨露沾荒徼,属国冠裳尽至诚。

沙碛空留千古恨,晴溪独漾一湾清。

阳春唱彻东风暖,紫塞争看百草生。

雄兵十万拥边城,峡口犹传有废营。

子俊筑墙谋自志,仇鸾互市款非诚。

平沙古木依然险,流水斜桥别漾清。

愿扇仁风追召杜,群黎咸颂使君生。

注释:史善庆,浙江绍兴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府谷县典史。余公,指明成化八年(1473)出任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圣朝,指清朝。属国,指蒙古族人。至诚,此指归顺。子俊,即余子俊。仇鸾,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甘肃总兵官仇鸾。仇鸾主张蒙汉互市。嘉靖三十一年(1552)鸾出塞大败,严嵩以其“通敌纳贿”罪斩首,并“传首九边”。杜,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延绥镇总兵官杜文焕。

三十、《月夜过边墙吊古》

[清]马履泰

忆昔沙场逞战争,伤心将士死长城。

可怜白骨归何处,月下凄风带恨声。

注释:马履泰,道光二十年(1840)任陕西学政。边墙,即榆林明长城。

溯源榆林的历史,尤以“边塞”二字最为突出;搜寻反映榆林的诗词歌赋,尤以戍守报国最为集中。榆林历史源远流长,陕北边塞诗词同样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春秋周宣王时期,历经各代不断丰富,而又以唐、宋、明、清四朝最为繁盛。以诗证史,品读诗词,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古代榆林的风云岁月,感悟榆林大地的厚重历史;以史鉴今,追赶超越,榆林人民传承和弘扬先辈矢志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正在铸造、见证和奔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陕北故事投稿邮箱:904340982@qq.com

小编微信:EMAxiaopan

新浪微博:@陕北头条


感谢阅读,收藏、转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评论区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小编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让头条/陕北故事 更加完善、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

1.《旋师喜捷是指什么动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旋师喜捷是指什么动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1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