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户在身高后台留言询问亲密关系破裂的征兆是什么。
因为同样的事反复争吵吗?吵架的时候互相指责无限翻旧账吗?避免沟通,开始冷暴力吗?这些都预示着关系即将破裂吗?
事实上,当我们感到亲密关系“问题”时,很难确定这些问题是否是暂时的,是否能克服,或者是否真的能打破关系。
在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的爱情实验室中,他可以在5分钟内通过观察一对夫妻的相处方式和交流模式,来预测ta们最终是否会离婚,且准确率高达91%。虽然听起来有点“玄学”,但John Gottman认为,日常相处中的确存在一些“征兆”,可能预示着亲密关系的破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些征兆可能预示着亲密关系的破裂。
先来看看,我们的亲密关系是怎么走向破裂的?
John Gottman认为信任是一切亲密关系的基础。总的来说,信任指的是你相信在这段关系中,你始终是被爱着的。而亲密关系走向破裂的过程,也是双方信任逐渐崩塌的过程。
首先,亲密关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叫做“滑动门时刻(sliding door moment)”。在日常相处中,我们会不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伴侣寻求支持和理解。比如,这可能是周末一句简单的“你能陪我去超市吗?”或是工作不顺利时的一句“我好难过,你能陪陪我吗?”在一方向另一方发出邀请(bid)时,滑动门时刻就会被开启。
在滑动门时刻被开启后,另一方会有“面向(turning toward)”和“背向(turning away from)”两种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面向”和“背向”的区别并不是接受还是拒绝伴侣的要求,而是在于是否对伴侣的需求作出回应。比如在一方提出去超市的请求后,另一方回答“半小时后我们一起去可以吗?”或是“我真的很想陪你去,但今天可能没办法,我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这两种反应虽然一个是接受邀请一个是拒绝邀请,但两种回答都对伴侣的需求作出了回应,所以都属于“面向”伴侣。
而另一种回应之所以被称为“背向”伴侣,是因为ta没有对伴侣的需求作出回应,比如只回答“不去”或是“累了一天了,我不想出门”。
在滑动门时刻得到“背向”回应的经历,会在我们的记忆中被标作一个个未被满足的时刻。这段不愉快的记忆会在大脑中不断回放,且始终活跃。由于反复回想,我们对伴侣的消极情绪也持续上升。得不到回应的时刻越多,消极情绪也越多,双方的信任也逐渐被破坏。
慢慢地,被消极情绪支配的双方会对彼此的行为作出消极诠释(negative sentiment override)。双方会将对方无害甚至是积极的事件解读成消极的含义(Weiss, 1980)。比如,丈夫某天晚上主动下厨做饭,而由于关系中的信任已消耗殆尽,妻子的第一反应会是怀疑,觉得他另有目的。
由于消极情绪凌驾,信任也逐渐消耗殆尽。双方的沟通模式会陷入批评(criticism)-蔑视(contempt)-防御(defensiveness)-筑墙(stonewalling)的循环中,最终亲密关系走向破裂。
批评:多数是指以“总是”“从来”这些词来攻击对方的消极表达,比如“你说过的事情从来都做不到。”
蔑视:暗示对方的言语虐待,包括讽刺、嘲笑、贬低和辱骂。比如,“你这种人真是没有时间观念,跟你这种人一起生活我真的受不了。”
防御:被言语攻击的一方会想要保护自己。比如,伴侣指责你迟到,你说“如果早上你不在厕所呆那么久,咱们早就到了。”
筑墙:当紧张局势最终使双方都怒不可遏时,竖起了隔绝信号的墙,对另一方的无动于衷。
9个预示关系破裂的征兆
之前提到了构建亲密关系的基础元素是信任,而任何可能瓦解双方信任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关系破裂的征兆。Gottman提出了9种常见的预示关系破裂的征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情感缺席或冷漠」
John Gottman认为亲密关系中“最致命的错误”是当亲密关系中一方产生情感需求,而另一方始终没有回应。这种“情感缺席”会使双方迅速拉开距离。
心理学家Gigy和Kelly博士对于离婚夫妻的调查显示,出轨并不是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80%的离异夫妻认为ta们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因为ta们彼此疏远,丧失了亲密感。这段关系不再提供,比如理解、支持、尊重、关注以及关心,这些原本该由亲密关系提供的东西(Gigy & Kelly, 1992)。
研究表示,关系中双方对彼此的情感支持程度可以显著预示关系的终结。
「拒绝作出深入的承诺/不完全投入承诺」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做出承诺的时刻,比如同居或结婚。如果始终是一方提出要求,而另一方总是在回避或是忽略,这就表示,ta不愿为这段关系放弃其他可能存在的机会。
Ta们始终没有完全投入亲密关系中,而是好像在等待一个“更好的选择”。而任何小事都会成为ta们不投入的借口。
「精神出轨」
一个重要的判断规则是:一旦你认为你有需要向伴侣隐瞒的关系,或者你感觉到伴侣正在隐瞒另一个人的存在,那么你们牢固的亲密关系很可能已经出现危机了。相比于你们的亲密关系,与另一个人的相处更加轻松愉快,并且了解彼此生活最隐秘的细节,甚至展露出伴侣都未曾见过的另一面,这是很危险的。
「过多的说谎」
我们都赞同“谎言和信任是一对天敌”的说法。当双方开始有各自的秘密,并且准备一直掩盖下去,谎言就诞生了。然而,说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偶尔的说谎一般来说不会对亲密关系造成太大威胁。
但真正损耗双方信任的是习惯性的欺骗。有一些人无时无刻都在欺骗,ta们会在一些完全没必要撒谎的事情上说谎,因为对ta们来说,撒谎已经成为习惯。此时,人们为息事宁人而说的谎,甚至是善意的谎言,同样也会损害关系。
「出现反伴侣同盟」
有时,关系中的一方可能会找来一个“第三人”作为帮手以对抗另一方,比如,丈夫和婆婆组成的联盟来对抗妻子。这时,亲密关系的两人开始站在两个敌对阵营里,被孤立的一方感觉到与伴侣原有的亲密关系被打破。所以,这种反伴侣同盟通常也是战争开始的原因。
「轻视/看低」
这一点指的是在和伴侣的交流中,ta一直在暗示你是弱者,你感到被轻视了。
不论是频繁的否定还是细小的反驳/挑刺,本质上都是一种情感虐待。比如,你在抱怨没有人分担家务时,伴侣总是会用反驳(“上班这么累我都没抱怨,你做家务哪有上班累”)的方式来忽略你对家庭的贡献。
「权力不对等」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总是动态发展的,每个人总会有占据高峰或是下风的时刻。但如果关系中出现了长期严重的权力不对等,并使一方产生了被剥削的感觉,就预示着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了。
最容易体现关系中权力的就是家务劳动和财务决策,比如周末谁做家务、谁来支付这个月的贷款账单?始终独自负担繁重家务或承担经济负担对我们和我们的伴侣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也会导致关系的破裂。
「自私」
保持长期稳定的婚恋关系意味着,有时一方要为双方的共同利益而牺牲自己。比如,在婚前双方同意将各自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一部分存进一个共同账户,用于之后买房或其他共同开销。而一旦一方开始拒绝这种付出,在无形中ta也开始将个人利益置于共同利益之上。另一方感受到这种变化后,双方都会开始变得“自私”,怨恨也会生根。
「违背诺言」
决定共同生活意味着你们就某些基本问题和日常预期达成共识,并彼此承诺会和对方一起好好生活。
然而研究表示,成瘾问题可以显著预测一段关系是否会走向终结(Caces et al., 1999)。比如当一个人有药物成瘾、酒精成瘾等问题时,ta很可能会无法遵守当初好好一起生活的诺言,ta会因为自己的成瘾问题而做出伤害、背叛关系的选择。
这种背叛所带来的失望会最终导致双方信任瓦解。
关系破裂前,你至少应该尝试的是:
当关系出现以上这些征兆时,并不意味你现在所处的亲密关系一定会走向破裂。了解这些征兆的真正作用,是向双方释放一个信号——你们的关系是存在问题的。
一旦关系中出现上述大多数的征兆,你们可以试着发起一次真诚的深度沟通。在沟通前,可以简短地记录下你认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和伴侣商量好每个人在表达时对方不要打断。
在沟通的过程中,诉说方的任务是,为你的伴侣提供一张你对这段关系的“期望蓝图”且越具体越好,比如,“我希望每个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做饭然后打扫厨房。”
倾听方的责任是,控制为自己辩护的冲动,用积极聆听(active listening)来尽可能多地了解ta对这段关系的看法并对ta的感受给予共情。倾听方可以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作为伴侣,你对我有什么期待吗?”“你希望我怎么做?”
心理学家拉波波特曾经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如果在双方不能陈述对方的观点并且令其满意,就不要妄想解决问题或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你也需要为「无法达成共识」做好准备。亲密关系是双方一同建立和经营的,而挽救亲密关也是一件需要很多“条件”的、共同参与的事情,比如,双方心理上的成熟度、双方是否都有改变的意愿、双方是否都有实际的行动等等。
所以,如果在沟通后发现双方对关系的期望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不用把任务强压在自己身上,或许可以试着放手,避免陷入过度坚持的痛苦中。
References:
Caces, M. F., Harford, T. C., Williams, G. D., & Hanna, E. Z. (1999).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divorce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60(5), 647–652.
Gigy, L., & Kelly, J. B. (1992). Reasons for divorce: Perspectives of divorcing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18(1-2), 169–187.
Gottman, J.& Silver, N. (2012). What Makes Love Las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Gottman, J.& Silver, N. (2000).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 Orion.
Weiss, R.L. (1980). Strategic Behavioral Marital Therapy: Toward a Model f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Vol. 1. In: Vincent, J.P., Ed., Advances in Family Intervention, Assessment and Theory, JAI Press, Greenwich, 229-271.
1.《[18爱情中代表什么意思]18爱情中代表什么意思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爱情中代表什么意思]18爱情中代表什么意思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1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