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皇帝即位,管理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工作量是不可估量的,为了减轻皇帝的工作压力,丞相制度由此产生。春秋时期,宰相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诸侯国建立了起来。秦朝时,宰相正式被命名为丞相,从此延续一千五百多年,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将其废除。
同时在《说文解字》中,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意为主宰,商朝时期,宰相负责家务管理和奴隶管理;周朝时期,管理国政的称为“太宰”,管理贵族家务的称为“家宰”,管理一邑的称为“邑宰”。而“相”意为辅佐,“宰相”慢慢变成朝廷一把手的专用称谓。
而自古,相权和皇权的关系是每位帝王心头至重,赋予丞相太大权力,皇权慢慢被架空,但没有丞相,繁多的政务又会让皇帝无心处理,且皇帝需要丞相去管理众多臣子。所以,丞相制度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刀,在位谋其职那是其乐融融,可若是把主意放在其他上面,在位的帝王可就够呛了。
故本文从丞相制度的演变过程,探析丞相制度出现和消失的原因,为读者提供一个看待丞相制度更全面的视角——看见相权和皇权的对立,更要看见相权与皇权的统一。
皇权下的职位
一、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相权并不止是代表丞相一人,更是其后的利益集团。皇权相权的关系,可以说是法定拥有者和实际管理者之间关系。历史上的君臣鱼水之欢,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和谐,引出的种种政治活动更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源自于两者关系的失衡。
丞相的称谓千变万化,大祭司,大相国,丞相,大司徒等,但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始终没变,丞相只是一个缩影。丞相是群臣首领,换而言之,也可以说是天下读书人的首领,这些丞相经过日积月累,在本质上也发生了改变。
而官员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并不能混为一谈,官僚制度在没有一定规则和道德的约束下,大多数的官员会选择敛利,而不是“谋其职”。想着怎么把官做大,怎么将自己荷包填满,或者是在百姓身上牟利,将自己的荷包捂得紧紧,慢慢成为了国家的蛀虫。
皇权代表的仅仅是皇家,或者是皇帝一人,谁也说不准利益集团会不会把手伸向宗室。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帝王就是“孤家寡人”。皇帝在想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将心血花在百姓身上,奈何皇帝和官僚集团两者意图在根本上就有区别。
位居宰相的官员
丞相代替皇帝管理群臣,也是阻挡在皇帝和地方官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皇帝的命令通过丞相施发,皇帝的行为又被丞相制约,历史上的皇帝水平参差不齐,丞相背后的利益集团却永远是不变的,就算是在位的丞相因失职下马,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又会推出新的代言人。
所以,皇帝如何制衡丞相及其背后的利益群体,关乎到一个朝代制度的健康是否,两者的关系大部分情况,并不能说是君臣鱼水之欢。
二、相权的发展历程
宰相是官职达到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拥有的称谓,而丞相则是指具体官职。“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丞相一职在秦时期,才真正规范出现,此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同时存在,而丞相一职就是为了制衡相邦而演化而成,却没能想到最终成长为猛兽。
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在历史进程中是一种进步,没有丞相这个缩影,爵位和官位没有被规范,手里抓着政权还有封地,权利远远比丞相手中的更大。各国变法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维护官僚制度系统而生。总的来说,丞相制度的出现在一开始是一种良性发展。从战国到秦政建立皇帝制度历经多年,丞相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当然,刚开始建立丞相制度的秦武王是松了口气,终于没有封臣左右朝政,没想到其带来的影响。
古代三公九卿与现代官职的对照
丞相本质上发生变化要说到每个朝代,丞相的地位。汉武帝刘彻时期的丞相地位更换最为频繁,这也是帝王发现丞相制度的弊端时而作出的决定。刘彻分相权的办法是设立以大司马为首的内朝官,但这个办法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尽人意。因为没有丞相,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会重新选取新的代言人,大司马也在范围之中。
刘秀眼见西汉被权臣架空,是不可能不为所动的,于是将大司马制度改成了尚书系统,大概意思就是将行政权更加分散开,而尚书作为整体,利益集团想要伸手就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套系统的优势得到认可,曹操将其延续了下去,随后朝代中,不断慢慢发展完全,成了三省六部,唐朝的辉煌就是这套系统的得益之一。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门下省,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的机构;尚书省,执行昭令的机构。六部则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这样将权力分散并落实,的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好办法。
这时的丞相制度的弊端已经彻底显现,各朝的掌权者开始重视相权的轻重性,为了制衡其而演变来的三省六部似乎给朝政带来了春天。但三省分权,势必会造成之间的利益相争,由此引发的争斗会导致效率低下等弊端,所以在唐朝时期,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但没加强日权力。
《通典》史料内容
根据《通典》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随后在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而到了宋代,三省形同虚设,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
根据《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记载,“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由上可知,宰相这一制度在此时俨然成为了临时职务,宋末时期,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废侍中、中书令、尚书令。
从唐朝到宋朝,相权的变化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唐朝是三省六部的得益者,相权慢慢不再成为皇权的威胁,并其规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成熟,到了后期为了加强效率和免去没必要的政党相争,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而宋朝直接又将这个系统推翻,三省形同虚设,创立左右丞相,相权在分散再到集中,仅仅用了一个朝代的时间。
到了元代并没有延续宋朝政局的模式,而是回归以中书省统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的存在没有之前那么重要,而门下省彻底消失,中书省成了大头。由此可见,相权的权重在慢慢加大,模式永远离不开朝廷一把手。明初时期仍以中书省统领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至此,相权演变历程耗时约一千五百年。
《宋史》中的《职官志》相关记载
三、丞相制度的消失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其本人的性格特点也是极其特别的,在位期间做了一件前朝帝王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废除丞相制度。
太祖洪武十三年,处死胡惟庸,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胡惟庸的死不仅牵连人数众多,更是让朱元璋借口废掉丞相制度的契机。
根据 《明史·卷109》记载,“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朱元璋出身低,深受传统官僚制度的迫害,所以在位期间,直接越过丞相制度与地方官之间的鸿沟,精准引流,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文提到,丞相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和管理群臣,没有丞相制度,皇帝一个人压根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完成所有的事。历代帝王不乏英明之人,他们同样知道丞相制度带来的弊端,却依然沿用,也是因为知道皇权的扩大与皇帝的精力时间的有限是存在矛盾的,所以丞相制度必然会产生。可朱元璋第一个站出来说不服,他说他可以一个人处理。
朱元璋人物像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确做到了,可即便他能收回全部的权力,但有的资源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无限获取的,那就是时间和精力。用人生短短数十载,同延绵千年的丞相制度做抗争,朱元璋取得了短暂的胜利。据统计,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处理两百份文书,四百件事情。这样的工作量就算放到今天,也是难以完成的。
可朱元璋并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之人,而他也不会希望明朝不过二世而衰,他是劳动楷模,勤劳帝王,于他而言,不过是多做点事,可谁能保证他的下一代同样也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不过朱标倘若再世,朱元璋起码保证他选的继承人是。
后来出现的内阁制度彻底证明朱元璋决策的失误,历史进程用另一种方式让丞相制度再次回归,甚至予以内阁制度的权力更大。
胡惟庸被杀害,我国丞相一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总结
废除丞相,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限制,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皇权加强并不意味着专制,明设六科以及都察院,完善了监察体制。言官可以对皇帝的决定提出谏议,但他们官职小,地位低,成为了限制皇权的中坚力量。
丞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引发出一系列政治活动,而在此期间,各朝代的帝王也都想出了与之制衡的办法。单看这个制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出问题的永远是丞相位置上的人以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当然,也因此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他们兢兢业业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百姓的福音。
总的来说,丞相制度起先体现了民族优秀,后来发展成了封建黑暗。单看废除丞相制度并不能说明是进步还是退步,但是后来言官的监察制度较之更加优秀,既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又限制了皇帝的行为,于民族来说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通典》、《宋史》、《明史》等。
1.《(古文相的意思是什么)古文批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文相的意思是什么)古文批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5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