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问答专区 > 教育

(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暮春三月是什么意思?

我想起来了,立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风改变了方向。风吹得更高,更辽阔,泉水一般清澈。金黄的迎春花开了,开在土墙外、水渠边、地头上。

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是为立春三候。正月里,阳光晴好的日子,空气中萌动着春意,河流解冻,麦苗返青,这时最有趣的,是与二三女伴,去麦地里挑野菜。荠儿菜、野蒿子、油菜,不甚水色,滋味却很鲜美。

多年没在春天回过故乡,但故乡的春天仍与我同在。我们在一个纬度,有同样的气候,同样的草木。路边和公园里也有野菜,大朵大朵的荠儿菜,亲人般与我摩睛相认。

无限春风海上来

/ /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 /

不论是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土圭测日影法,或是自三百多年前沿用至今的太阳黄道定位法,二十四节气都是在黄河流域测定的,其描述的天气和物候也只对应于中原地区。不过,对于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太阳的周期规律仍然适用,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耕生产及其包含的民俗事象历法,也都仍然有效。

苏轼这首立春词作于海南。“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汉乐府中这句诗,说的就是海南吧,一个比大海更远的方向,遥不可及。海南与中原相距多远?在有飞机之前,一个人去了海南,差不多等于从世界上消失。

公元1097年,苏轼在惠州贬所接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的命令,于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月二日到达海南儋州贬所。从广东到海南,舟车相继,走了近三个月。1099年立春,他写下了这首词。

令我惊讶的是,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立春日的民俗活动竟也这么热闹,而被流放到岛上的苏轼,心情也能如此大好。也许真如他所参透的那样:“有生孰不在岛者?”谁不在岛上,谁没在流放?

上下片首句,皆以立春民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造土牛象征春耕开始,耕夫执犁杖而立,鞭打土牛,即打春,以劝农耕。“春牛春杖”,说的就是这个习俗。

“无限春风来海上”,苏轼在说春风,吹到我们身上,是他胸襟的坦荡。一般的逐臣,面对异域的蛮荒,莫不垂泪悲伤,苏轼却精神振奋,不但没有对立敌视,且对海岛敞开怀抱,真心欣赏。这并非故作旷达语,他在诗中也多次写到类似心情,比如“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乞求春神之巧工,将桃花染成肉红。什么是肉红,是粉红还是血红?这个比喻有点奇怪,东坡莫非想吃肉了?

下片的“春幡春胜”,亦是立春民俗,春幡是家家户户在门口挂的春旗,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的,春胜是用彩绸或彩纸剪成花蝶,簪在发上或缀于枝头。

“一阵春风吹酒醒”,诗情皆由风起兴,尤其是岛上的海风,更与别的风不同。上片的无限春风,令他沉醉,下片变成一阵春风,把他吹醒。

醉后不知他乡,醒时看见天涯。“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两句像是说出了相反的话,不似天涯,就是天涯,杨花似雪花,就是想到了北方。海南地暖,立春日已见柳絮,中原春分前后才有,此时或有降雪,将杨花比作雪花,即在这里看见中原。

读这首词,在听觉上,我们能感觉到韵律的复沓参差,因句式的重复变化,仄韵和平韵的交替,也因“春”字叠了好多次。句中反复出现“春”字,是立春诗词常见的写法,例如梁元帝萧绎的《春日》,十八句诗用了二十三个“春”字,再如五代欧阳炯的《清平乐》,句句有“春”,八句连用十个春字。不过这些诗词,叠字多有堆砌之感,都不如苏轼此词错落有致。

宋 惠崇《溪山春晓图》(部分)

春已归来,馀寒犹在

/ /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

辛弃疾在教科书中常被贴上“豪放派”的标签,然而读他的词集,大部分词却并不怎么豪放,豪放的那些词中,有不少也只是故作豪放。究竟什么是豪放?书上没有解释,我想豪放应该是骨子里的壮气,而非振臂一呼的豪言壮语。同样值得深思的是,被贴上“婉约派”的李清照,下笔却颇豪放,当时的文人名士对她的评价是“有丈夫气”,即有男子气概。幼安、易安,皆词中大家,实非标签所能框定。

《汉宫春》一词,措辞清丽,愁闷无绪,春已归来,词人却丝毫提不起心情。缘何?这时我们可以对创作背景稍加了解,此词作于寓居京口时,可能是辛弃疾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词。

“春已归来”,起句飘洒。“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看”字很重要,表明他是这个节日的旁观者。美人头上簪着春幡,锦缎剪成的花蝶,在柔和的春风中袅袅飘浮,比真的花蝶更为动人。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又是乍暖还寒时,无端风雨,“未肯”是谁的意志?想起了朱朱的一句诗:“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历法——规定了我们的一生总在乍暖还寒之间?”

去年南来的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宵梦到西园”,词人的体物之情,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是我之情,借“料”字传递出来。西园是汉代都城长安西边的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的琼林苑,在此显然寄寓词人的故国之思。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愁绪萦怀,全然无心置办应节之物。黄柑荐酒,即以黄柑酪制的腊酒,用在立春日互献致贺。青韭堆盘,指立春日以五辛菜,即葱、蒜、韭、募惹、芥辛,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青韭黄柑,都是宋人在立春这天必备的节物,幼安此时却一应未办。

过拍转得奇。无心过节的他,转头调笑东风,“却笑东风”,这是何道理?无理而有趣。“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薰染”二字,说得很有意思。忙忙碌碌的东风,忙着处处送来春天,“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此又一转,又无理之极。镜里朱颜暗换,与东风何干?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愁如连环,绵绵不断,“问何人”下语凄恻,急切而沉痛。江南春天静好,堪以忘忧,他却不愿如南宋君臣那般苟安,然而一人之力怎能挽回时局,无奈只能眼看时间流逝英雄坐废。

立春后,花开花落,又是一年,往事渐远渐如烟,北伐复国的梦也就只剩梦了。“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人盼春来,我怕花开,花开花落,老了情怀,惘然徒见,塞雁先我而还。

明 戴进《春山积翠图》

春到人间草木知

/ /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 /

节律回转,冰霜消融,春意萌动,城居者未之知,立春这几日,如果我们去郊外走走,置身于大自然中,便能感受到诗中的生生之意。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到人间,先觉先知者,不是人类,而是草木。冬至阳气发动,草木早已感应,立春后开始滋生。

昨天下午,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在河边散步,看见几株枯树的枝头,飘着许多嫩黄的絮子,我于是想起这句诗。馀寒犹厉,草木鳞羽,已流露出春的欢喜。

这首诗就像是为我而写,许多世纪后的今天,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一个接近的纬度,诗中的每一句每个字,都与我的经验共时同步。

嫩黄絮子悬于枝上,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天气虽然很冷,我也即刻“便觉眼前生意满”。拿出手机拍照时,几个路过的行人也伫足赞叹,阳光霎时更加明亮。

还有河水,一个月前冰凉清浅,此时涨绿,碧玉似的水波向东流去。我想用一些词或一句诗说出它的美,想来想去,总不如这句“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偶成”,诗人张栻或许也是在立春日,外出闲步之时,从不一样的光线和空气中,从草木与河流的语言中,偶然捕获了这首诗。

直觉式的生命感知

还古诗本真面目

新京报书评周刊·周末读诗专栏

从前50期内容中甄选40篇结集

《细雨湿流光》

《周末读诗:细雨湿流光》

作者:三书

版本:青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月

作者 | 三书

编辑 | 张进

校对 | 郭利

1.《(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暮春三月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暮春三月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8239.html

上一篇

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迟迟暮春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绝句杜甫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杜甫的绝句其一的意思是什么

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迟迟暮春日是什么意思

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迟迟暮春日是什么意思,江南暮春的意思是什么相关介绍,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二十多栽。江南周遭世事沧桑变迁,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