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一位107岁的老爷爷每天下午3点出去卖鞋垫。夏天很少有人买鞋垫,爷爷经常一天都不打开。爷爷听不见,只能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写。当被问到他的孩子时,爷爷:是也不是!路过买双鞋面帮他。
一个107岁的老人卖鞋垫,这样一个老人自己生活的例子并不是个案。89岁的南京人傅万祥,卖的是烧梨和红薯;陈阿波,86岁,广东五华县人,以拾荒为生16年。等等,除了感动,还让人流泪。如果社会保障援助机制健全,应该享受家庭幸福的老人就不会陷入这种境地。
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果,从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不断向城乡倾斜,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但反馈的进度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形成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从而导致了这两种现象的出现。
8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享受过幸福的生活,应该允许他们享受幸福的生活。现在107岁的人卖鞋垫,不管是自愿的还是无奈的,都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文明和法律文明“买不起”。虽然缺乏抚养子女的责任,但地方政府也缺乏对老年人的支持。因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用19条规定了政府和社会赡养老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既然赡养老人特别是老年人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的义务,那么地方政府和社会就不能成为“店主”。赡养老人,特别是老年人,必须保证他们有饭吃,有房住,有医疗,有幸福,有寿终正寝。
我们都是弱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这样的弱势群体。毕竟,照顾老人、帮助贫困家庭是社会保障范围内的事情。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救助体系,设立救助基金,专款专用,真正防止老年人和贫困家庭因年老或患病而变穷、死亡。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权才不会丧失,即使贫穷也能有尊严地生活。
107岁的男人卖鞋垫,89岁的男人以烤梨为生,86岁的女人以拾荒为生。乍一看,这些都是个案。其实类似的事件很常见。无论是“擦鞋救妈妈”、“割皮救女人”、“埋妈妈”、“爱妈妈淹死孩子”等等。,都反映出缺乏社会救助机制的悲哀,而这种反映就是社会救助机制本身。从这些例子看全国,不难感受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的紧迫性。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当我们今天关注他们的时候,其实是在担心自己未知的命运。
1.《107岁老人卖鞋垫成网红 除了令人感动更让人流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7岁老人卖鞋垫成网红 除了令人感动更让人流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04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