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地铁代码扫描是骚扰。可以联系相关部门或车站工作人员。3月4日,在北京地铁上,一名男子辱骂两名通过扫码、抢手机把人推出车外创业的女性的视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乘客反映,这种“扫码”现象在上海地铁车厢和站台也时有发生。上海地铁呼吁,为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要相信陌生人的宣传,仔细扫描代码。地铁扫码是骚扰,可以联系相关部门或者车站工作人员。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由于二维码的技术几乎为零,商家经常使用“扫码”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和微店。犯罪分子植入了木马程序、推演软件等。,而消费者被扫码欺骗的情况并不少见。据早前报道,地铁扫码的所谓“创业者”甚至通过“扫一赚一”月入过万。谁来负责这个“黑色产业链”?
“事实上,扫码立意类似于发小广告,违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上海地铁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连德明表示,扫码的商业推广本质上和发放宣传资料是一样的,“求扫码”本身就是一种骚扰。连德铭建议,“乘客发现可疑情况,可以联系执法大队或者找轨道交通到公安。车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帮助。”
连德铭告诉记者,以地铁3、4、7号线为例,三中队分成四组,或者通过轨道交通或者站台巡逻发现类似的扫码行为。他说“扫码”不同于“小广告”,有明显的季节性。“2016年夏天,一天能抓十几条,凉了就明显少了。”原来,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一直“在地上拦截”“在路边摆摊”的人“转移战线”到了地铁上。针对这种情况,去年8月,上海地铁与轨道交通警方联合展开了几次专项行动。
但是,为什么“求扫码”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教育说服是主要手段,”连德铭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更有力的惩罚手段,执法难度加大."
那么,面对一再被禁止“扫”和“关注”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上海地铁强烈要求,为了保证个人信息安全,不要相信陌生人的宣传,仔细扫码。“你不扫,他不扫,没有市场,扫码自然不会扫。”同时,也建议你不要因为“同情创业”而相信不认识的二维码,因为“创业不易,安全更重要”。
这位妇女正在找兼职赚钱,但她被一个骗子骗走了1万元,他扫描了7次密码
“我想兼职赚点钱,但是我不想被骗一万多。”周小姐爆料说她在58城市网站上发了一份简历。过了几天,有人打电话招聘她做客服。对方以“打开消费者协议”为由,多次引导她扫描二维码,并支付给某贸易公司,但前后被骗走一万多元。经调查,该公司是盛大游戏的子公司,周小姐的支付方式实际上是“为他人购买的产品付费”,网上很多网友都是以类似的方式招聘的。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1.《地铁扫码属于骚扰 可联系相关部门或站内工作人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铁扫码属于骚扰 可联系相关部门或站内工作人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05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