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节日大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节、春秋、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除夕等汉族传统民间节日,也是壮族晚年的节日。壮族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有“三月三”歌会、“牛魂节”、“中华元典”等。
一、“三·三”歌会
壮族每年都有几次定期的民歌聚会,其中以三月三日的宋节最为隆重。庄一向以会唱歌而闻名。早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山说篇》中,就有先秦时期壮族先民唱任玥歌的记载。壮族民歌形式丰富,内容丰富,有两三句、三四句甚至更多;七句和腰脚韵流行。有碟歌,婚礼哭歌,新家园快乐歌,生活歌,种田歌,时政歌,历史歌,等等。庄歌曲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从实物中提取比喻,以猜问的形式唱出生动感人的歌词。相传唐代著名女歌手刘三姐创作的歌曲音调悠扬,寓意深刻,讴歌了人们劳动和爱情的幸福,揭露了上层统治者的贪婪和惨无人道,至今仍被壮族人民所称道,被称为“宋仙”。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唱歌的地方也比较固定。这个特定的集体唱歌的地方叫“歌圩”。它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氏族部落时期,起源于先民祭祀神灵祈求生育和丰收的宗教活动,然后逐渐演变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在元夜“以歌代己”、“以歌择偶”的社会活动,再发展为群众性的游乐节日。每天,数十英里外的男人、女人和孩子聚集在这里享受他们的国家狂欢节。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的全国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二、“牛魂节”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大部分是春耕后的第二天进行,有些地区固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因为据说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传说牛王原本是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修炼。人们感谢他的贡献,所以在他生日那天牺牲了牛魂。这一天,家家户户给牛洗澡穿衣,拿一筐五色糯米和一束鲜草,去牛栏祭祀牛魂,然后把一半的粮食和鲜草分给每头牛。
第三,“中国元典”
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国元节”,又称“鬼节”、“祭祖节”,是春节后最大的节日,其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祭鬼。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杀鸭,蒸饼做包子,用彩纸剪成四季裤祭祀。白天在家祭祖后,晚上还要去山角河做野祭,烧香蜡烛,烧纸衣,祈祷野鬼不要闹事。
1.《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7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