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白朗宁和白朗宁夫人那样的夫妇诗人,有大仲马和小仲马那样的父子作家,有勃朗特三姐妹那样的文学才女。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上,一门三父子同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惟有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了。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众多经典佳作流传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一代文豪苏轼、苏辙去世后却没有选择葬在四川眉山祖茔,而是选择了河南郏县为归魂地。为何葬在此地?有什么千丝万缕的纠结呢?千百年来一直是扑朔迷离的雾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探索历史还原真相】

“三苏坟”几多待解的千古谜团

文/赵乐

一个偶尔飘着几缕夏雨的早上,一群广播新媒体的兄弟姐妹驱车从郑州出发,走郑尧高速,一路风驰电掣般地直奔郏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路上同伴们兴致勃勃地交替吟诵着苏轼、苏辙的诗文、词句,充溢着对大文豪们的崇拜之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来拜谒三苏坟缘于2011年英国之行的一个承诺。当时到《简爱》《呼啸山庄》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在霍华小镇的故居参观,陪同的英国朋友斯克里告诉我,他对中国宋朝的文学家苏东坡亦有研究,曾三次到中国寻访过四川眉山的三苏故里、丰都的苏公祠、湖北宜昌的三游洞以及苏轼遭贬谪曾经任职过的惠州、儋州等地方,就是没能到苏轼的归葬地河南省郏县小峨眉山拜谒探究过,甚为遗憾。斯克里再三嘱咐我,回国后把苏轼安葬郏县的资料和墓地图片电邮给他。因此,也就有了这次到三苏文化园的探寻之旅。

苏东坡缘何安葬郏县小峨眉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词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心里正默想着,车子已停在了三苏文化园景区门前的广场上。高大雄伟的大门楼,彰显着苏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

步入园内,绿意盎然,幽雅静寂。到三苏文化园的游客,在拜谒游览一番之后,往往会谈及苏轼、苏辙为何葬在这里的话题。几乎都存有这样的疑问:按照传统习俗,人死后归葬故里祖茔是首选,但苏轼既没有选择落叶归根——葬在其老家四川眉山,也没有选择他曾经被贬谪的地方,更没有葬在他去世时的常州, 却选择死后葬在生前与其并无多少瓜葛的郏县小峨眉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苏轼临终遗言也未说明为何要葬在郏县。据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轼在公元1101年病逝于常州,而当时苏辙正在颍州(许昌)任上。两地相隔千里,苏轼来不及与苏辙商讨确定的归葬瘗所,“嵩山下”只是泛指,是郏县,也可能是周边其他地方。

《中国名胜词典》(1981年版)对郏县三苏坟的注释为:据史料及苏辙次子苏仲南墓志铭考证,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贬为汝州团练副使时,曾经赞赏此处似其家乡峨眉山,因嘱其弟在他死后葬他于此地。数百年以来,此种解释几乎成了正史,陈陈相因,时至今日,仍是解读苏轼归葬郏县来因的主流。

不过,这一解释遭到了众多学者的否定。从《宋史》《苏东坡年谱》及有关历史文献里发觉,苏轼生前虽被贬汝州,但赴任途中就向皇帝请示,说路费已尽,离汝州还有很远等,不便继续前行到汝州任职,于是皇帝批准了他的请示,让他到常州居住。苏轼未能去汝州赴任主要有几个原因:苏轼疾病连年,穷困潦倒,心灰意冷,身体条件不允许;囊中羞涩,举家北迁,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常州微有薄田,尚能维持生活,迁居常州可以养老。因此,苏轼任汝州团练副使期间曾多次到郏县游览,“爱当地的山水之美,卜葬于此”的学说纯属主观臆断。

可也有“苏轼没到汝州上任不代表未曾来过汝州”的说法。曾有专家根据史料记载考证,苏坟的位置位于古代许(昌)洛(阳)交通要冲,苏轼当时进京(指北宋都城开封)办事,必须得走这条路,其间苏轼经过许洛古道的机会至少有5次。第一次是公元1055年,苏轼、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从四川老家到开封参加礼部秋试。他们过成都,经西安,“骑驴至渑池”,当年5月到开封。此次,他们走的就是许洛古道。第二次是公元1057年,从京都回四川为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奔丧,也有可能走这条路。第三次是公元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赴陕西上任。第四次是公元1064年12月17日,苏轼自凤翔回长安,第二年正月还朝。苏轼生前最后一次经过许洛古道,是在公元1094年闰四月。当年3月,苏轼在谏议中引用汉武帝的故事激怒了哲宗皇帝,“罢门下侍郎”,“出知汝州”。闰四月,朝廷又“贬苏轼出知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苏轼在赴岭南途中,折道汝州找苏辙筹集路费,兄弟两个在汝州团聚了好几天。

关于苏轼缘何葬于郏县还有一种解释。据说北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出生于中原以外的朝廷大员死后都要葬在距京城方圆500里之内的地方。比如出生于苏州吴县(今苏州市)的范仲淹葬在伊川彭婆乡,出生于江西吉州(今吉安市)欧阳修葬在新郑,老家合肥的包拯葬在巩义,出生于成都华阳(今成都市)的范镇葬于襄城……再者四川眉山距中原路途遥远,来去无论是走水路——逆长江而上过三峡,还是走陆路——翻秦岭行蜀道都是很艰难的行程,所以苏轼归葬故里的愿望很难实现。还有,据史料记载,苏轼去世时,二苏的子孙大都散居在今郏县、汝南、许昌等地,离郏县小峨眉山较近,而四川眉山老家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

也有些论者指出苏轼、苏辙葬在郏县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嵩少南簏的郏县峨眉山‘土厚水深’,既宜在世人之生存,当也宜过世人亡灵的安息”。

大量史料表明,苏轼葬郏并非出自本意。他生前无论身为朝廷重臣,还是被贬海南蛮荒,魂牵梦绕的都是回归眉山故里,兄弟“夜雨对床”,终老归葬老翁泉下。早在1067年,32岁的苏东坡在眉山老翁泉安葬嫡配夫人王弗时,就将坟墓“凿为二室,期于子同”,期望将来与亡妻“死能同穴”。晚年,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得更明白,“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其不怀?”看来在葬地问题上,父亲曾有遗言,兄弟也曾有约,他们的本意都非常想安葬在故乡祖茔父母的身旁。

关于苏轼和苏辙为何葬在郏县这个问题,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造成这种原因的是目前尚未发现有三苏葬在郏县可靠文献的记载,时至今日学术界仍然没有公论。

百家争鸣之下,三苏文化园区更显神秘厚重。

隐藏在广庆寺里不为人知的秘闻

三苏文化园又名三苏坟、苏坟寺,是由坟院、广庆寺、三苏祠、东坡湖、东坡碑林等组成的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现在看到的景点是广庆寺,南天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坐落在南北一条中主线上。”在导游的引导下,绕过大耳朵东坡湖,来到为守护苏家坟茔而修建的广庆寺。

这里的游人并不多,寺院在树木的掩映之下,散发出潮湿的木质气息,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聆听钟鼓楼上传来的钟鼓之声,苍凉、古朴、深幽……寺院的大门内、路两边是青翠的竹林,幽幽的古筝弹奏声从竹林中飘出,竹子在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宛如人在窃窃私语,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千百年来风雨兴衰的经历和时代变迁的故事。

从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立的《重修山门碑记》上得知,广庆寺由宋仁宗敕修、宋高宗赐名。苏轼葬在郏县后,“寺因坟而大显”,广庆寺又称为苏坟寺。碑文记载:“郏邑西北有上瑞里峨眉山,苏坟在焉,广庆寺因而达焉。寺因坟而大显,坟赖寺而永祀矣。”

广庆寺现存的建筑,大多是清代以后重建的。“广庆寺的独特之处是‘寺祠合一’,前面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布局和其它寺院相同,在寺院的尽头建有三苏祠。”导游说。广庆寺与苏轼有着不解之缘。公元1102年5月1日苏轼的灵柩从常州抵达这里,一直停放到闰6月20日才下葬。这样算来苏轼的灵柩在广庆寺待葬足有80天。苏辙《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记载:苏轼死后,“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又据清代人王文诰考证,“饭僧”慧林佛舍,其僧人就是广庆寺的僧人。广庆寺的僧人在苏轼葬郏时,曾为苏轼灵魂超度。

广庆寺是否迁移过?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苏轼继室闰之夫人的灵柩从汴京运往汝州郏城小峨眉,途经许昌时,苏辙率领全家路祭亡嫂,在《再祭亡嫂王氏文》中说,“茔兆东南,精舍在焉,有佛有僧。往寓其堂,以须兄至,归于丘林。”意思是说,“茔兆”的东南有一座寺院,那里有佛有僧,把亡嫂先暂厝于彼,等兄长的灵柩来到时,再一块安葬他们。很明显这里所说的精舍指的就是广庆寺,但是,广庆寺明明是在三苏坟院的西南,苏辙为什么说,“茔兆东南,精舍在焉”呢?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人们,遂成未解的千年古谜。

广庆寺曾经更改过名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应苏轼孙子时任礼部侍郎的苏符的请求,高宗于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9月19日颁诏:“汝州郏城苏轼坟寺,以旌贤广惠寺为名。”于是,广庆寺又有一个皇帝钦赐之名——旌贤广惠寺。自此之后,广庆寺僧人享有优免差赋的权利,四时守护苏坟,每逢忌日,春、秋大祭都举行仪式,为葬在这里苏氏祈祷、安魂。

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获悉,在古代,凡皇室、贵戚、勋臣及庶民之家为守护先祖的坟墓而设置的寺院均可称为坟寺类寺院,按建立者的身份不同可依次分为陵寺、皇家坟寺、贵戚勋臣坟寺及庶民坟庵。到宋神宗君临天下,贵戚勋臣创建功德坟寺的势头更为炽烈。为满足官僚阶层的要求,神宗放宽了限制政策,准许曾任二府长贰和入内内侍省长官者亦可创建坟寺。

实际上,宋代贵戚勋臣设立坟寺主要显示自己的家族地位和享有优免差赋的权利。

据广庆寺现存的碑刻记载,原来的寺院面积为680亩,寺院面积格外辽阔。近代出版的《漫谈寺院文化》一书曾说:宋代的广庆寺本有山门、主供佛殿、法堂、经楼、祖师殿、伽蓝殿、东西配殿、罗汉堂、僧房(东西各一栋)、塔林等十余座建筑组成。原寺历经战火等损毁,现在仅有部分遗址地基和古侧柏尚存。

另据媒体报道,公元1644年,李自成麾下部将吴宗圣盗掘三苏墓,却一无所获,最后将墓园周围的一百多棵古柏砍伐掠去。知县张笃行两年后再次修复三苏墓,重新种下大量树木,并在墓园西南处建起寺庙,名为广庆寺,前殿供佛,后为祠堂,祀三苏像,僧人礼佛之余,还兼有代守三苏墓之职。

嘉庆癸酉年(1813年),河南遭遇大饥荒。守墓的僧人虽然拥有墓园旁的七顷田产,但无耕牛犁具耕作,田地全被抛荒,无以为食的僧人只得四处流徙。于是,饥民又打起了三苏坟院的主意,他们拆毁房屋墓园,大肆砍伐周边的树木,三苏墓再次遭遇毁灭性的灾难。

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河南学政吴巢松到临汝监考,听说了三苏墓被毁的事情,回去后就向巡抚程祖洛汇报,官员们捐资一千五百两银子,另外又募集了数千两银子,重修了三苏墓和三苏祠。但不幸的是,三苏墓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又几次遭遇浩劫,草木尽毁,满目荒芜。

在寺院里行走,苏轼的身影总是隔着时空时不时的在这里浮现。苏轼生前到过这个寺院吗?这个自称“佛门弟子”的他,曾经在不远的叶县写下《双凫观》《昆阳赋》,在龙兴寺写下《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等诗文,广庆寺为何没有留下他的墨迹?

穿过广庆寺便是三苏祠,迎面而来是祠堂的正殿,正殿门前的门枋上有一幅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可以说,这副对联充分肯定了苏氏一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三词客”当然是三苏父子,“四大家”还包括了苏轼的小儿子苏过。

祠内三苏的塑像是从元代留传下来,至今完好无损实在不易,这其中还有一段轶事呢。据导游讲,新中国成立后三苏祠堂被改为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人想砸毁三苏塑像,学校老师们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很好的保护措施:将塑像用砖石围起,把毛泽东的画像贴在堂前。这样一来谁也不敢造次,这才使塑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与常州有不解之缘的苏轼

“苏轼一生中曾多次在常州谋事,常州又有自己的田地,而他既欲归老常州,又病逝在此地,为何不埋葬于常州呢?”从碑林出来,正好遇到一拨洛阳的骑行驴友,得知我是在北京工作的洛阳老乡时,乡情亲情使两拨人立刻谈笑风生打成一团,相互探讨三苏坟背后待解的谜题。

据《苏轼年谱》及其他史料记载,苏轼一生中曾出入常州多达11次。其中路过常州,仅作短暂停留就有6次。1084年(元丰七年)10月12日,苏轼在《楚颂帖》中写道:“吾来阳羡(即宜兴),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在《又送叶淳老》中也说:“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可见一个“缘”字把苏轼及家族与常州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苏轼之所以没有叶落归根,没有选择杭州、徐州、黄州等地,却选择常州而居,这一切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因为苏轼在仕途上屡遭排挤,早已疲惫不堪,厌倦了名利场。晚年苏轼自海南北归,决定在常州度过余生,还因为他在常州已有薄田,可“粗给饘粥”,不至于忍饥受寒。另外,“某惟少子随侍,余皆在宜兴”,苏轼在贬谪惠州时,只有小儿子苏过待在身边,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已于宜兴安家。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苏轼在《菩萨蛮》中把他归老于此的心迹以及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此时,苏轼已将阳羡视为自己的故乡了。蜀山原名独(獨)山,因苏轼经此慨叹“此山似蜀”,后人遂“去犬留蜀”,改称蜀山。

“老乡大哥,你一会儿说常州一会儿说宜兴和阳羡,能解释一下这三个地方的关联吗?”其实,有历史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省南部。在宋代,宜兴是属于常州管辖的一个县。从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仍由无锡市管辖。

苏轼为何未葬于常州呢?古人讲求忠孝两全,其父苏洵之墓已在四川,苏轼本应归葬四川,苏辙《卜居赋》也云:“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为何苏轼未归葬四川眉山呢?除因路途遥远、家庭贫困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政治上的原因,与蜀中赵捻一案有关。赵捻本西南夷人,其父赵庭臣杀其族党,归降朝廷,赐姓赵。赵捻于绍圣元年(1094年)擢进士第二名。《朱子语类》卷133说:“蜀中有赵教授者,因二苏斥逐,以此摇动人心,遂反。”结果赵捻兄弟被诛,父母妻子皆被流放,这当然也是为苏轼兄弟帮了倒忙。自岭南北归,任便居住时,苏轼便选定常州。若回故乡或回故乡安葬,必然给政敌以话柄。

为何选在河南呢?这是因为苏洵早有宿愿要迁居河南洛阳,“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所以苏轼遵从父言,遗命把他葬于嵩山下。

从1071年仕途不畅到归老常州,苏轼始终与常州有特殊关系,并将其视为第二故乡。赈灾救饥,授业讲学,探亲游览,两度买田,两度上表“乞居常州”,这几乎贯穿了他的后半生。无怪乎宋人费衮说:“盖出处穷达,三十年间,未尝一日忘吾州者。”

现今,常州还有多处有关苏轼的遗址胜迹供人们游览和瞻仰。如苏文忠公祠、舣舟亭、洗砚池、藤花旧馆;宜兴的东坡海棠园、东坡书院等。他一生共为常州写出了《乞居常州居住表》等文章数十篇。《咸淳重修毗陵志》中就载苏轼有关常州的诗近20首。

“乌台诗案”使苏轼人生跌宕起伏

弄清楚苏轼葬于郏县小峨眉山的事,源于《河南日报》社的战友送我一套《厚重河南》历史文化丛书,阅读许笑雨写的《文豪归宿三苏坟》文章后,真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不是“河南老乡”了。

三苏坟位于郏县茨芭乡苏坟寺村东南隅,距县城27公里,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原本是一个村子,《苏轼年谱》上说此地“宋为钧台乡上瑞里也。”上瑞里,一个很美的名字。瑞,吉祥之意,加上一个“上”字,就是说这是上好的、祥瑞的地方。

三苏坟,当地群众称作“苏阁老坟”。“阁老”,即是俗称的高官。在老百姓眼里,苏轼始终是一个“大官”,尽管他晚年屡遭贬谪,最终以戴罪之身葬在郏县小峨眉山,此时“官”的概念已经很淡很淡了。另外,苏轼死后,苏过扶柩历时一年才从常州到了河南郏县,致祭的又是苏辙,可以说,东坡葬在小峨眉山并非官方操办,而是是家族行为了。

行至三苏坟院门口,远远地便看见甬道两旁四株古柏苍翠挺拔,雕工精细的望柱、石马、石羊、石虎、石人两侧侍列,仪仗严整。踏上台阶进入三苏坟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明代学者王尚絅所建的石牌坊,额眉为“青山玉瘗”。站在石牌坊前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着源自苏轼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中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让人生出许多莫名的想象,禁不住还要对某个事件、事物探个究竟。

“瘗”即掩埋,埋藏。“青山玉瘗”牌坊是苏坟的一种气宇。悲凉、伤感的影像,

苏轼44岁时突遭“乌台诗案”横祸,政治生涯发生重大转折,人生跌宕起伏,几至于死亡。1079年,苏轼调离徐州,于4月20日抵湖州就任知州。由于一路上总为怀才不遇者痛惜伤感,就在上奏给皇帝的谢表中,对朝中弄权者顺便捎了几句轻蔑之语:“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他未曾料到,一时公文的随意,竟点燃导火线,一座“文字狱”的火山爆发了,酿成“乌台诗案”。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苏轼的诗案因此得名。

追溯《狱中寄子由》的背景,乃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文字狱”“乌台诗案”身陷囹圄时所做。如果我们了解那段历史,也不免为守旧派与变法派由于政见不同导致的激烈争斗最终发展到个人恩怨的排挤与打击而噤若寒蝉。试想,在非左即右的教条下,即便豁达的东坡居士也难免有“覆巢之下,复有完卵?”的感慨吧。

神宗起初怀疑,后见奏章不断,便同意立案调查,罢了苏轼职,派皇甫遵前往拘拿其来京。苏轼身为名义上的“守旧派”批评了“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弊端,引起了变法派的不满。因此,王安石的党羽以苏轼做诗毁谤朝政、讥讪新法为名,将正在湖州任上的苏轼逮捕并押回京都汴梁(今开封),囚禁在御史台狱。苏轼下狱后,长子苏迈每日照料送饭。他们父子约定,如果有不祥之兆就送鱼,好让他死个明白。

有一天,因为家庭生活拮据,苏迈外出筹钱,让妻兄梁代替他送饭,可忘记告诉妻兄他与父亲的这个约定。梁出于好心,特意给苏东坡送去几条鱼。苏东坡看到鱼,大惊失色,以为自己死期将至,在狱中坐卧不宁,辗转侧,执笔写下这首凄楚悲凉的《狱中寄子由》,由狱卒梁成偷偷地送给苏辙。庆幸的是,宋仁宗太后死前告诉宋神宗:可能是有人构陷苏轼。宋神宗经过调查,核实并无毁谤朝廷一事。后又因皇太后殡礼大赦天下,苏轼在被关押了四个月零十二日后,于1079年12月29日被释放。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文字狱案”自宋建朝以来尚无先例,此前的中国史亦更罕见。弟弟苏辙和当时还是好友的章惇都曾多次告诫他,作诗写文要谨慎,以防祸从口出,诗成罪证。

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病卒于毗陵(今江苏常州),享年65岁。翌年,其子苏过等人经过长途跋涉将灵柩从常州运到河南。崇宁元年(1102年)闰六月二十日,苏轼与先他故去的妻子王闰之合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嵩山峨眉山”,今郏县茨芭乡苏坟村东南。11年后,即宋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病逝,葬于兄墓旁边。

虽然苏轼已经入土,但天下并未让他因此安静。由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实行党锢,祸患再起。宋徽宗赵佶于崇宁元年九月下旨削除元符三年(1100年)授予苏东坡的官职。

苏东坡安葬于郏县后,蔡京为皇帝提供了一份元祐奸党名录,其中包括了司马光、苏东坡、苏辙、黄庭坚、程颐、范纯仁等数百人。徽宗赵佶又下旨惩治“元祐奸党”,并御笔亲书“元祐奸党碑”五字,在全国遍竖由蔡京撰写碑文的“元祐奸党碑”。徽宗皇帝还发布了一系列诏书。他先是下令,天下碑、碣、榜、额,凡是苏东坡书写的,都要全部销毁;又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及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以及马涓等人文集印版悉数焚毁;焚毁苏轼的《东坡集》后集印版。

“苏阁老坟”背后有几多谜团

肃立在三苏坟冢与飨堂间青砖砌成的祭坛上,一片苍柏遮天蔽日,眼前三冢隆起,呈东北西南向,一字排开,东北第一冢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乍看起来,父亲居中,两个儿子列侍两旁,不同辈份人的坟墓咋能排在一条同位线上?这合乎情理吗?”同行的乔建功老师提高嗓音和我探讨起来。

欲解开三苏归葬背后的谜团,不得不说说三苏坟的变迁。大家知道,苏轼死后的第二年安葬在这里。苏辙死于政和二年(1112年),到政和七年(1117年)其夫人史氏病故,夫妇二人才一同葬在这里。之后兵燹战乱,烽火四起,历经南宋、金、元等朝代更迭,世人一直以“二苏坟”相称。直到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到二苏坟拜谒。杨允认为苏轼兄弟之学皆出于其父老泉先生,苏洵葬在老家四川眉山,相距这里数千里,父子往来好不麻烦,于是在苏轼、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同时又在广庆寺以北新建祠堂四楹,在祠堂内塑绘苏氏父子三人肖像,父居中,二子列侍两旁。此工程于1351年9月动工,第二年3月告竣。有关此事,当事人曹师可在《三苏先生祠堂记》中专有记载。

尤其是后来胡谧的《重修三苏先生祠墓记》也明白指出说,三苏父子坟墓和肖像的安排,都是“此又礼之以谊(意)而起者,汝有三苏墓祠昉(开始)此”就是说,苏氏父子三人坟墓的排列和祠堂内肖像的安排都是按父子礼仪的规矩而树起的,汝州郏邑的三苏墓祠从此而开始。二苏坟变为三苏坟。把苏氏父子三人的坟墓排在一条直线上,距苏轼之死已有250年之久,并已经历了三个朝代,时空跨越巨大,初衷理念各异,很明显这是后人仰慕三苏,重生者礼仪而舍逝者葬法所为之。

苏洵葬于何地?《宋史•苏洵传》云:洵方成《太常因革礼》百卷而卒,英宗皇帝闻讯,“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苏颍滨年表》对此记载较详;英宗治平三年(1066)“四月戊申,父洵卒于京师,年五十八。辙兄弟自汴入淮溯江归。十二月入峡”。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父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这里清楚地证明苏洵归葬四川。欧阳修所作《老苏先生墓志铭》中,亦记载苏洵治平三年(1066)卒,“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墓志所记是可靠的。

此外,有必要说一说苏轼墓的真伪演变。从现存的文字看,对苏轼墓茔的质疑源于“土贼”对苏轼、苏辙墓的盗掘。清朝顺治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部将吴宗圣盗掘苏轼、苏辙墓,结果“至底无所见”,就把墓周围的180株柏树全部盗走了。

两年后,张笃行任郏县知县后,将吴宗圣抓住杀掉,然后到“三苏坟”拜谒。这位郏县知县在拜谒“三苏坟”时产生疑问:“两先生遗骨其在是耶?何盗所伐者无所见也,古人或多智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对苏轼、苏辙墓的真伪产生质疑。

虽然后来证明被盗的是位于坟院外的苏辙儿媳梁氏之墓,而非轼、辙之墓,可对墓地的怀疑却从此延续开来,因为盗伐者一无所获。

据著名苏学研究者乔建功老师介绍:古代官宦人家的墓葬,为防止盗墓贼挖掘,墓冢与墓室往往有意错开,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也许当时吴宗圣挖错了地方,自然“无所见”。

这种疑问直到300多年后苏适墓的偶然发现才云消雾散。1969年苏坟村村民在东坡墓园外南端引水浇地时,发现水在地上打旋下钻足有几个时辰,经察看,下面是一座墓穴。1972年6月经有关部门发掘清理,出土了两方墓志铭,一枚铜印。两方墓志铭盖上一题“宋承议郎眉山苏仲南墓志铭”,一题“宋故孺人黄氏墓志铭”;印篆阳文“适”字——当是苏适印信。

苏适为苏辙次子,字仲南。他墓志铭盖上的12个字为东坡季子苏过所书,铭文是其兄苏迟撰书。苏适墓志铭中最有价值的是“五年十月晦日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之东南巽隅”一语,而在苏适夫人黄氏的墓志铭中,撰写铭文的长子苏籀称苏辙为“祖父少保”,“将以宣和五年十月与先人合葬于少保坟东南之隅”。据史料记载,宋哲宗元佑七年,苏辙为“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后赠少保。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月三日苏辙死于许昌,葬于郏县小峨眉山。

出坟院大门沿神道南行约100米,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坟墓。西侧的为《宋苏先生讳迟夫人梁氏墓》。墓碑是清道光四年知县李虎臣重立的。东侧的为《宋苏先生讳适暨夫人黄氏墓》,墓碑是郏县人民政府1986年建立的。这个墓的发现为研究三苏坟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参照物。因为历史上始终找不到苏轼葬郏令人信服的证据。

如今“宋承议郎眉山苏仲南墓志铭”、“宋故孺人黄氏墓志铭”这两块珍贵的墓志铭保存在河南省博物院,这是苏轼、苏辙葬于郏县最有力的证据,至此再无人怀疑苏轼、苏辙安葬郏县的真实性。

上瑞里茔地究竟安葬了苏氏家族多少人?

郏县茔地究竟安葬了苏氏家族多少人?有确切数字吗?在返程路上,同伴们一直为三苏文化园到底安葬了多少苏氏家族的人而喋喋不休。

到过三苏园参观凭吊的人们,从景区资料和导游讲解中都会知道除了苏轼和苏辙之外,还有苏辙的长媳梁氏和次子苏适夫妇,以及后来迁葬于此的6个孙辈安葬在这里。其实,安葬在这里的苏氏家人远不止于此。

据有关史料考证,和苏轼同时安葬的就有王闰之、欧阳氏、八郎妇黄氏等4人。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和二儿媳欧阳氏都是病死于宋元佑八年(1093年)。对苏轼的次子苏迨的原配夫人欧阳氏(欧阳修的孙女)的死,苏轼在《祭迨妇欧阳氏文》中亦有记载。当时王闰之、欧阳氏的灵柩都暂厝于开封的慧济道院,1102年4月两人的灵柩从京师开封一起运到郏城县上瑞里的广庆寺等待和苏轼一起安葬。

要想知道苏家在郏县小峨眉山下的坟茔数量,还得从苏轼、苏辙的家庭人口说起。

根据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晁说之《苏过墓志铭》、《宋史·苏过传》、韩元吉《苏岘墓志铭》等资料显示,苏轼有4个儿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四子早夭。苏轼没有女儿。大致可推知苏轼有孙男13人孙女5人。苏辙有3个儿子7个女儿(两女夭折):长子苏迟、次子苏适、幼子苏远。而《苏氏族谱》显示苏辙有12孙。

有关苏轼、苏辙之孙的资料记载甚少,这一方面与在宋徽宗时期对元佑党人的压迫有关,另一方面正值北宋动乱灭亡之时,族人四处分散,或有死于战乱者。查阅有关苏氏家谱也发现在这一时期的记载模糊不清,有的孙男只标注其名,却并未记载其去向、其生卒年月,所以有关苏家之孙的考证特别不容易。

从公元1102年苏轼归葬郏县到1127年北宋灭亡(靖康之乱)这25年间病逝的苏家人都应该葬在三苏园。

据史料记载,苏轼的大儿子苏迈是和叔父苏辙同一年在许昌去世的,完全有理由葬在此地。苏轼的三儿子苏过死于1123年12月去镇阳赴任道中,时年52岁,1125年4月葬在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先茔之东南,曹说之撰墓志铭。目前尚未发现苏过墓的位置,但不等于他没有葬在此地。

苏轼的次子苏迨和苏辙的幼子苏远死于靖康之乱。《云桥诗话》的“迨、过六子咸东西祔”和明末文学家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迈、迨、过俱葬此”都注明他们葬在现在苏轼墓旁,只是没有找到具体的墓葬位置。

苏家子辈中只有苏辙的长子苏迟在靖康之乱后南渡,官至大中大夫,工部侍郎,徽猷阁待制。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去世,“葬兰溪灵洞”。所以,苏家子辈6人中5人应该葬在这里的。

在苏辙墓的西侧有6个小墓,三苏园的导游讲是苏家孙辈的六公子墓。坟前墓碑是1824年(清道光四年)知县李虎臣重立的。碑文称六公子是箪、符、箕、籥、筌、筹。苏轼共有13个孙子。可是苏轼生前只看到了碑文中的6个。据《东坡先生墓志铭》记载,苏轼有“孙男六人,箪、符、箕、籥、筌、筹”。同时苏辙还有12个孙子呢!难道苏坟中的六公子恰巧就是东坡墓志铭所说的孙男六人吗?苏符在南宋绍兴年间,官至中书舍人,礼部尚书等职。上表朝廷为苏轼、苏辙平反昭雪,代表南宋出使金国。死后,于绍兴“三十一年己酉葬于眉山县修水乡顺华里”。至于“筌、筹”未成年即夭折。他们何来葬郏?事实上,苏辙死后15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变,郏城沦为金地,南宋和金在黄、淮之间形成长期拉锯战,接着是元世祖问鼎中原之争。长达百年的穷兵黩武,兵荒马乱,使黎民百姓四处流离,民不聊生,苏坟自然也荒芜凋零,满目疮痍。战争过后幸存者将其父兄遗骨带回族墓,在一片荒野中,埋在祖宗墓旁,已属不易,还谈何葬法。所以说,六公子墓是后人将轼、辙孙辈迁葬过来的说法较为合理。

明代万历甲申(1584年)年间,有盗墓贼盗掘三苏墓,两座相邻的坟也一并被掘,其中一座坟埋于土中的墓志铭被挖了出来,后经人证实,墓主是苏辙的长子苏迟的妻子梁氏,为北宋状元梁颢之曾孙女,与苏迟育有两子,名为苏简和苏策。

清康熙年间,郏县学者仝轨看到“梁氏墓北有墓一,不知葬何人?”其实这个墓就应该是三子苏远和黄氏的合葬墓。

随着梁氏墓,苏适夫妇合葬墓和苏过墓志铭的发现以及对苏氏家族墓葬进一步深入发掘整理,其余四个子辈的坟墓终会逐渐被发现。

从公元1102年苏轼归葬郏县到1127年北宋灭亡(靖康之乱)这25年间病逝的苏家人都应该埋葬在三苏园。据笔者翻阅有关苏氏家族资料推算,苏轼、苏辙祖孙三代共计有30人以上安葬或者迁葬于这里。

返程的途中,默念着三苏坟院那幅楹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今日读来,大文豪的铮铮铁骨犹然可闻,但其一生坎坷却不免令人感伤。(赵乐北京2016年7月22日修订)

1.《“三苏坟”几多待解的千古谜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苏坟”几多待解的千古谜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