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是一位历史学家。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作者:张洪杰,摘自《历史的局外人》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微信来源:第一哲学家,ID:第一哲学家
01
拒绝和解雇
1976年,58岁的纽约州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学家黄仁宇完成了一本英文书,书名为《没有意义的一年》。从这本书浩如烟海的写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在写作时茁壮成长和自由思考的。事实上,这本书被称为万历十五年,当翻译成中文,后来被评论为一个充满激情和辉煌的作品。作者试图从中国历史上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年来解释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落后于西方?
黄仁宇48岁进入历史领域,几乎没有什么个人作品。他迫切需要出版一本有分量的著作来证明他的学术水平。所以这本书是他调动了一生的经验和思考,全力以赴的作品。当他寄出手稿时,他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这是一个重磅炸弹,将在世界历史学界引起巨大震动。
然而,他得到的是,许多美国出版社一再拒绝手稿。市场化的出版商认为,这本书虽然包含了普通读者可能感兴趣的通俗元素,如秘史、嫔妃、世仇等,但也包含了大量的思辨内容,使得普通读者很难读懂。本质上,这本书应该是一部学术著作。
学术出版社的编辑看到这本书,觉得很困惑,觉得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太文艺,既不像是时代错误,也不像是专著。在美国学习的政治学者刘玉谈到了学术界的“规则”。她说论文的写作是“格式化”的,排除了个性和风格,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学术界也鼓励“精致平庸”。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生存,就必须自觉遵守“学术产品”的流水线规则。
美国学术出版惯例是作品必须由匿名审稿人审稿。面对这样的“不伦不类”和“四个不同”,审稿人发现根本无法提出修改建议。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散文或小说。他们认为以这种方式呈现和讨论历史是完全错误的。
祸不单行。1979年,61岁的黄仁宇被纽约州立大学开除。他在回忆录《黄河青山》中说:
1979年4月10日,一封由校长斯坦利·科菲曼博士签名的信给了我以下内容:
“你的教学将于1980年8月31日终止。你的教学被终止的原因是因为人员精简。”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黄仁宇完全没有料到,因为直到1979年春天,他一直在纽约州大学连续任教十年,并获得了一个“终身”教师职位。黄仁宇在回忆录中说:“我被解雇了。这是一种侮辱,一种耻辱。”
相对耻辱,更不能忍受的是经济问题。他的生活岌岌可危。他后来回忆说:“我被辞退后,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申请科研经费。...一听说热水器要更新或者屋顶有个洞,我的心就一阵子疼。”
在他被解职前不久,因为在欧美没有出版的希望,黄仁宇干脆自己把这份手稿翻译成中文,并命名为《万历十五年》。客户把它带到中国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出版的机会。
黄仁宇认识黄苗子的妻子余风的弟弟,黄苗子也很了解中华书局的编辑,所以他在1979年5月23日给傅玄聪写了一封信:
尊敬的丛同志:
耶鲁大学中国史教授黄仁宇先生让我把他的书《万历十五年》转给中华书局,希望在中国出版。金耀如同志第一次发稿就知道了。说只要有空,尽快给他出版。这样做对外国知识分子会有很好的影响,说陈汉波同志也同意他的想法。但是稿子发了三次。稿子到的时候,姚儒同志已经走了。现在我把完整的草稿发给你。请研究一下。最好早点通知我结果,因为他还想请同志作序(廖是他的好朋友)。我必须为他做这一切。
着急
敬礼!
幼苗
在这种背景下,这本书在中华书局被讨论和重复了几次,最终在三年后的1982年在付梓出版。有趣的是,也许是因为作者的名字不为人知,书的封面上没有黄仁宇的名字,只有题字廖沫沙的名字。
收到样书后,64岁的黄仁宇非常激动。虽然他也指出:“封面上没有作者黄仁宇的名字,设计似乎也不完美。”但随后,他在信中反复向中华书局表示感谢。他说:“伟大的历史观允许作者谈论古代中国和外国。我很感激,应该向执事们致敬。”
02
“如果你这辈子不读《十五年》,你会说明粉也是白读。”
起初,没有人期望这本书会成为畅销书,包括黄仁宇本人。
为了证明他的兴奋,黄仁宇在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说,虽然他陷入了财务困境,但他“不是用钱支付的”。由于“国内作家多年来一直盼望着因为他们积压的稿件”,“万”与他们争取优先出版的机会,所以他们暂时不收取稿费和稿费”。
后来,中华书局向黄仁宇赠送了200本书作为稿费。不过这本书上市后,市场反响很好。它第一次印刷了2.5万份,很快就卖出了一份空,在阅读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三联书店取得了这本书的版权,并将其作为“黄仁宇作品系列”之一出版。虽然没有做过营销,《万历十五年》很快成为mainland China最畅销的历史作品。到目前为止,它已售出数百万册,成为一个非凡的出版物。嗅觉敏锐的台湾省出版商立即推出了台湾省版,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此后,黄仁宇的作品在海峡两岸陆续出版,几乎每一部都受到热烈追捧。20世纪最后十年,黄仁宇甚至连“一”字都没加,就成了海峡两岸普通读者眼中最有影响力、最著名的历史学家。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终于在他被耶鲁大学开除的第二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黄仁宇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本书立即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杂志上为这本书写了书评,并强烈推荐。他说:“万历十五年》虽然历史知识丰富,但也具有卡夫卡的《当中国长城建成时》这一美丽而令人沮丧的故事的超现实虚构特征。“1982年和1983年,这本书两次被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为历史上的好书。后来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各种版本中出版,被美国一些大学采用作为教科书。
现在这本书流行了30年,市面上甚至有“不读万历十五年,诗书不能全看”和“不读人生十五年,说它是亮粉色也是徒劳”的说法。
这样一部一开始并不被重视的作品,为什么在国内却大获成功?
首先,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1949年后,大陆史官很快就确定了一个,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几乎公式化的历史解释,如五阶段论、农民起义作为历史的动力。历史学家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刻板、沉闷、压抑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之初。
《万历十五年》的出现就像是在沉闷的房子里开了一扇窗,让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文化圈呼吸到了新鲜的空外界的气息。人们惊叹:“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
刘在《现象》中说,这一时期《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反映出人们早已厌倦了教条主义的历史书。别的不说,把一个朝代的兴亡浓缩到一年的研究方法在国外并不少见,在国内30年未见;以人物为主线,从政治事件、礼仪规则、风俗习惯刻画社会风貌,引人入胜;理论上有故事,有情节,生动不落俗套,让读者感兴趣。我觉得如果其他历史作品,不是万历十五年,走在中国前面,只要有类似的特点,就会产生轰动效应。
其次,这本书的流行与黄仁宇独特的叙事策略有关。黄仁宇选择了明万历十五年,这是平淡无奇的一年。他选了六个人物,呈明帝国七篇,分析其内在机制。这六个人物是、万历皇帝、大学第一记张、第一记传人、官模海瑞、将军戚继光、著名思想家李贽。他们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意识到了自己时代的问题。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力量拯救这个王朝,但最终,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这六个失败者的形象组成了一个失败的王朝。事实上,《万历十五年》的叙事结构是以个体人物为中心,将明代万历时期的历史归入叙事故事。作者把历史事件围绕在个别历史人物周围,并把它们叙述得很美。
这本书受普通读者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通史观。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大部分影响较大的通俗历史名著背后都有明确的观点。毕竟,普通读者选择阅读历史著作,不是为了学习考证的技术,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结论。学者们可能乐于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蜗牛壳里做道场,但读者们并没有观察到有技术、有技巧的人的耐心。所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部好的历史作品,就是在小中见大,从一个小切口进去,就能看清大的规律。
万历十五年分析1587年,但黄仁宇想展示中国历史的全貌。他想告诉读者的是,为什么中国从明朝开始就落后于世界。黄仁宇的回答是,“中国的悲剧在于,当它的地方组织和技术装备还没有达到规模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帝国以前的统一,因此缺乏一个有效的介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中间阶段,这完全依靠专制君主来弥补他们个人的机器故障”。统一的制度一方面简单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空。传统政治制度的弱点在于组织简单、效率低下、缺乏灵活性和力量,只注重道德的表面,而缺乏务实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像个怪物,其实很脆弱。因此,黄仁宇认为,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引进西方的“数字管理”。“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尤其是法律”。
03
历史上的琼瑶?
为什么黄灿·于人能找到适合读者口味的写作方式?这与黄仁宇的个人特点有关。
黄仁宇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湖南人黄仁宇是一个有着早期智慧的年轻人。十四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十八岁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机电系。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已经成为一名工程师,在机电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上学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上了战场。曾担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代理连长,后赴缅甸。1944年5月,因在密支那受伤获鲁海空一等奖。
战后,他凭借在美国陆军指挥和参谋学院的学分被密歇根大学录取。他34岁开始读大三,先学新闻,然后转向历史。他于1954年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获得硕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
这种体验在当代历史学界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黄仁宇的学术训练可能不够严格和规范,另一方面,他没有被学术产品的“流水线规则”所驯化,一直保持着坚强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半路出家”让黄仁宇从生命的深处对历史保持着草根兴趣。
半路出家的黄仁宇的所有思考和写作,都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学术问题,也是为了解决个人生活中的困惑。“我成为历史学家是因为我被取代了,一切都源于中国的动荡。”“对我来说,历史不仅仅是一门行业技能。...我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和技能,是因为动荡的生活造成了精神上的苦恼。”他说:我在美国读书工作的时候,经常被国内痛苦的回忆折磨,时不时陷入沉思。后来当了老师,拿着话筒站在500个大学生面前,我也不能马上解释为什么康有为失败了,孙中山失败了,袁世凯失败了,张失败了,陈独秀失败了,蒋介石失败了。为了让我的讲课前后一致,有说服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说中国的问题大于上述人努力的总和。中华文明将与西方文明融合的说法,是人类历史上空之前的事件。上述不同阶段的失败必须被视为阶段的调试,以便达到商定的终点。
黄仁宇独特的人生经历不仅造就了黄仁宇作品的独特个性,也造成了黄仁宇作品出人意料的“大众化”,使黄仁宇在失业阴影下的生活更加光明。如果不是海峡两岸源源不断的稿费,大量的通俗学术著作,他甚至可能在六十二岁的时候就成了吃饭的问题。通俗历史写作的成功,支撑着他在被革职后的二十年里,维持着有尊严的中产阶级生活,让他死后的妻儿靠它生活。
听起来像是学术界关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另一个故事。结局应该是,黄仁宇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普通读者可能只知道黄仁宇的名声和他的书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不知道他在学术界的拒绝。学术界对黄仁宇的回应既复杂又有意义。“他以‘大历史观’为题的中小型历史技能,让相当一部分人感到高兴,也遭到了一小部分人的攻击。”
朱学勤对黄仁宇的独特性表示赞赏。朱学勤说:“他是中国唯一一个在进入大学之前,有着漫长的、非大学的生涯和低级职业的著名历史学家。进入大学后,他并没有把进入大学前的记忆当成负担,而是当成财富,化石为金,他的《我的大历史观》,他的《如何实现中国主要问题的数字化管理》等。,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当过步兵参谋。他在云南肆虐的丛林中战斗,亲眼看到中国西部、北京、上海是多么的孤独和落后。
然而,海峡两岸历史学术界的主流学者对黄仁宇并没有给予太多的肯定。有人对他的学术背景表示怀疑。胡在专门批评的一篇文章中说:“片面或部分观点,一般还是不合格的”: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他对历史和相关社会科学的知识准备还是比较欠缺的,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对历史的认识严重不足。可以说他不被美国主流学术界接受。
有些人完全不同意他的写作风格。黄仁宇强烈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写作表达,以及散文诗、小说和论文相结合的叙事风格,使他的作品在普通读者眼中具有刚柔并济的味道。但是,他受到了那些非常重视学术规范的人的批评。他的文字“粗糙”,缺乏精确性。在他们看来,他的表达过于注重感觉而不是理性。"对历史的理解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其史学研究严重缺乏." alt="反感 中国史学界对黄仁宇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