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画报》第一期封面
好朋友画报就像一个传说,很多老上海人即使没看过也听说过。如今,我们都在谈论“读图”时代。早在20世纪20年代,《好朋友》杂志就以图片为核心,文字为辅助,使书刊的整体设计变得积极主动,彻底改变了当时国人的阅读习惯。
《少年朋友》,失败三次
吴是《好朋友画报》的创办人。190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在美国纽约唐人街做洗衣工人,赚钱养家。
无厘头
吴在读完大学预科后,被叔叔带到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父亲想让儿子去美国上大学,但吴拒绝了这一安排。此前,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新绘画》,由吴和他的同学陈翻译。在拿到300元稿费后,他们来到上海,参观了商务印书馆,这使吴对出版产生了兴趣。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给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元济写了一封推荐信。
知道吴·是《新绘画》的翻译,就请了他。时任商务印书馆馆长的王安排他编辑出版了《儿童教育画》,工作了三年。
在此期间,他设法筹集了一点钱,并与一位姓莫的同事一起编辑了一份名为《年轻的朋友》的周刊,该杂志有四份传单,面向儿童。这本杂志里有漫画、德育故事、科学知识、儿童游戏等等,都是手绘的。出版后,读者很少。几期之后,有限的资金已经枯竭,不得不停止出版。
吴尝试过三次,都失败了,《青梅竹马》成堆成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但他想到有自己的印刷厂做出版。这样才能降低成本。
这个想法得到了一位热心人士的支持,即商业银行董事谭惠然和上海石现公司总经理欧彬的妻子。出于对《青梅竹马》的热爱,她不仅帮吴向银行借钱,还在印刷厂开张时慷慨解囊。
吴设计的“双鹅图”成为后来“好朋友”画报最著名的标志
吴邀请当年的同学余汉生来沪经商,并于1915年7月15日创办了良友印刷厂。工厂位于四川北路红旗坊。店铺是石库门式的,只有三四个小印刷机。多亏了他们的努力,良友印刷厂蒸蒸日上。
先有印刷厂,后有画报
摄影技术于1839年在欧洲发明,但十多年前摄影事业始于上海。而用照片作为图像媒体进行发布,可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时候期刊力求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有的不仅以照片为第一张图,甚至以固定栏目的形式推出照片。吴敏锐地意识到读图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创作一部以出版照片为主的现代画报的想法自然就产生了。
《好朋友》第三期介绍女性着装
《谈论新衣服》,《好朋友》,第8期
《先试新衣服》,《好朋友》,第31期
合伙人认为吴的想法有风险,所以《画报》的筹备完全靠自己努力。良友印刷厂开业七个月后,一个大型画报良友诞生了。当时的英文名是《少年旅伴》,封面和名字平平淡淡:年轻、富有魅力的画报是读者的“好朋友”。
《好朋友》是一本9页24页的书。用高岭土印刷(即胶版纸,当时书刊印刷用纸比较先进,以后将成为印刷纸的代名词)。它是用活的人物排版的,杂志里插着时事新闻和名媛的图片。虽然创刊号的内容有些乱,但是可以一窥当年的社会风貌。
虹口川北一里旧址奥迪大剧院
1926年2月15日晚,上海川北路后弄红旗坊良友印刷厂附近一家电影院门口,几个印刷厂的学徒正在卖杂志。封面是“华莲图”——一个胸前抱着一束花的摩登女郎,这个摩登女郎就是后来在上海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
第一期《好朋友》画报刊登了白金龙香烟的广告。当时的口号是:“白金龙卷烟,国产卷烟”
杂志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价格只是沧海一粟。当时路人争相阅读购买。两三天之内,3000本第一版很快就卖光了,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书店争相订购,4000本第二版很快就被“洗劫一空”...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的销售现场。
胡蝶和好朋友画报
1926年,胡蝶还是著名戏剧家洪深创办的上海中国电影学校的学生。从1925年开始,他先后出演过《战功》、《秋迷怨》等几部电影,但除了学校里“最美校花”的名字之外,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胡蝶拍摄于1940年
《胡蝶华莲图》是胡蝶第一次成为封面女郎,也是《好朋友》的第一期。登上《画报》封面后,胡蝶的电影银幕生涯开始蓬勃发展。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成为当时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直到1933年获得“电影皇后”称号。
在1944年赢得“中国电影皇后运动”的称号后,胡蝶再次出现在《好朋友》的封面上。已经不是第一次穿临时的传统长袍和温柔的眉毛了。此时,胡蝶是十里洋务的缩影。
在这期名为《春郊马测》的封面上,已经成为超级巨星的胡蝶穿着一身纯熟的黄色短袖衬衫和白色长裤,一手牵着一匹马,一手拿着高尔夫球杆。“新鸳鸯蝴蝶派”的感觉被一扫而空空,西式现代少女式的性感明显融入了东方的国色,而马术、高尔夫等绅士的生活也是由“好朋友”塑造的
“摄影之王”陈
陈,,山东济南人,1912年出生。从摄影记者到胡蝶口中的“摄影之王”,他的才华在明星摄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陈,早年丧母,继其父第二任妻子后,与家庭关系急剧恶化,这使他极其孤僻和内向。在山东大学读完之后,他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学习,但是没有了。但在那段时间里,他迷上了摄影。
1933年秋,刚从大学毕业的陈经朋友张介绍,结识了当时的《良友画报》主编马,后者给了他一个当摄影记者的机会。
陈拍摄
陈的站码头摄影并不乐观,但女明星的摄影很受欢迎,尤其是这些著名艺术家的生活照,在他手中变得娇艳无比。他的作品曾在上海出版的各种画报和电影杂志上发表。
1934年,良友图书公司计划出版《中国电影女明星摄影作品集》。公司决定为、阮、王、徐来、袁美云、陈燕燕、、等八位当红女明星拍一张相册,将这八张照片收集成一套。正是这张专辑使陈出名。但在1936年,年仅24岁的陈因病去世。
《老友记》画报的开创者是,无论是女电影明星、女学生还是名人,他们在封面或文字上的形象不仅仅是外貌和性别,在那些直视镜头、大胆看的人背后,女性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建设者的一部分,海派的那些现代形象直接与女性自身生活的丰富性联系在一起。
1934年底,《良友画报》第99期刊出,推荐10位女性为“标准女性”,基本上是按专业部门筛选出来的,“有丁玲那样的文学天才”,“像那样享誉世界”,这一期的封面女郎是阮·。
1935年11月23日,胡蝶和潘有声的结婚照
丁玲、阮、和都是时尚界的职业女性,她们都曾或短或长地投身于电影界。只有胡蝶在电影界呆了40多年,制作了近100部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1933年被选为“电影皇后”,1960年凭借《后门》获得亚洲电影皇后。
22岁的主编确立杂志愿景
吴亲自处理了《好朋友》的前四期。他把《画报》推广到香港和广东,也很受欢迎。但是,“因为成本太高,售价低,销量越大,亏损越重。从第四期开始,每本卖20美分。好在感谢读者的理解,销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对日有所增加”。
《好朋友》的封面女郎黄柳霜是第一位华裔好莱坞电影明星。由于她对电影的贡献,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获得了一颗星星
《好朋友》也有“去民间”专栏
吴将《好朋友》的意义延伸到潜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希望成为读者最亲密的导师。从《画报》第五期开始,他就邀请周寿娟担任主编,希望借助周在上海文化圈的名气,自己去开拓其他业务。
周寿娟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他办杂志的方式是遵循打游戏和消遣的原则,而《好朋友》的出版则有一幅开启人的智慧的画面。于是,1927年《好朋友》第12期刊登了一则启示录,原主编周寿娟因忙于其他业务,将由梁德从第13期接任。
1928年2月,在梁德硕的诚挚邀请下,鲁迅先生破例拍了一张照片,发表了他对丝绸社会的自我描述
梁德硕,广东连县人,毕业于广州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后来到山东齐鲁大学学医。但学医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最终半途而废。偏偏吴这个时候真心邀请他加入,他才22岁就当上了《好朋友画报》的第三任主编。
梁德硕使这本画报完全现代化。《好朋友》逐渐成为一份拓宽知识面,以简单的方式宣传文化美育,启迪心智,丰富常识,开阔人生眼界的杂志。
引人注目的封面女郎
直到1945年10月,《老友记》172期共有161张封面女郎照片。画报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因此它为女性注入了新的意义和伦理价值。
电影明星陈
161个封面女郎中,一共统计了144个名字,有14个出现过两三次。、陈、、严月仙和是当时最红的明星。
1934年5月12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10届远东运动会上,被称为“美人鱼”的杨秀琼,风度翩翩地穿上了分体式泳衣。
这些封面女郎的服饰是最当代的,表达了时代的潮流和语言。原来的封面女郎大多穿着传统服饰,如宽松的短外套马甲或外套裙。然后各种短休闲服装出现了,连运动服和泳装也出现了。比如69期封面女郎拿着网球拍,穿着运动服,看起来很年轻很合身。在第77期,泳装甚至大胆亮相。她就是被称为“美人鱼”的杨秀琼。
第120期有6张《新女性》的图片,向读者介绍播音员、打字员、话务员、美容师等新职业,鼓励她们走出家庭,全力以赴。
这些拥有真实身份的现代女性,包括明星、运动员、名人,通过新女性的模式重新定义了女性的现代价值。
42万上海农场知青
创造“更好”的生活服务
微信号ID: shnczq
提交邮件:shnczq_dingyue@163.com
1.《zq163 《良友》画报的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zq163 《良友》画报的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23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