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这种终生的水精灵,曾经生活在长江南北甚至青藏高原的溪流中。然而,随着过度捕捞,中国大鲵濒临灭绝,现在基本上被囤积在商业农场。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大鲵只有一种。但中科院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中国大鲵由陕西、贵州、安徽、四川、广西至少5种组成,可能多达8种,这意味着中国大鲵原有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正面临重大调整。这一成果发表在今天北京时间0: 00的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专家呼吁尽快保护中国大鲵的不同物种,禁止乱放,保护中国大鲵多样的生物基因。
车静与中国大鲵这一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墨菲教授等领导的国内外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据车京介绍,中国大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被称为“活化石”。因为稀有濒危,可以称之为“水中大熊猫”。中国大鲵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18个省。后来,由于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和人类的过度捕捞,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目前在野外很难见到。车京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中国大鲵的保护。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3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7.1万公顷。同时,为了增加野生种群,政府组织了频繁的放生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发布数量达到105,918条。与此同时,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野生种群被非法捕获,买卖到人工养殖市场。
自2007年起,由车静、张亚平和罗伯特·墨菲领导的团队开始了对中国大鲵的研究项目。在10年的研究中,借助简化的基因组,很多分析结果意外地发现,中国大鲵并不是单一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种的划分,其中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分布区与水系分布密切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此外,研究人员意外地在农场人口中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的分支。此外,以前记录的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种群推测,中国大鲵可能包括多达8种。
车静说,在中国大鲵等大型动物身上发现如此多的隐藏物种,令人震惊。目前,我国实施的保护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保护措施和市场化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增殖,没有对不同种群区别对待。但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不及时调整,不仅一些物种无法得到保护,而且小种群物种很容易被侵蚀甚至被其他物种取代,造成遗传资源的巨大损失,甚至物种灭绝。车静说,他们已经发现,在采样的养殖场中,78.82%的个体是陕西种,甚至在贵州和广西野外捕获的大鲵也是陕西种。换句话说,不当的商业养殖、政府和民间放生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加速当地物种的灭绝。
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大鲵现有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尤其是对小型物种。同时,要加强遗传技术的应用,建立不同物种的技术标准,规范育种市场。"一些少量的“幼鱼”应该限制甚至禁止交易."同时,应禁止未经基因验证的无序释放。在基因鉴定的基础上,支持原产地的释放,尽可能保护各种已发现的巨型蝾螈。车静说,中国的“娃娃鱼”应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己“故乡”的河流里,而不是生活在圈养池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建议在农场进行物种遗传验证,并明确物种所有权。建议在原产地建立国家公园,加大保护力度。“建多少,怎么建,建在哪里。这需要整体设计,整体安排。”他说。
1.《中国娃娃鱼 重大研究发现 “中国娃娃鱼”或由8个“兄弟姐妹”组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娃娃鱼 重大研究发现 “中国娃娃鱼”或由8个“兄弟姐妹”组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29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