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树新闻网8月29日电“两国共享长江水,生态环境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8月27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跟随“走进三江源”网络媒体主题宣传采访组,走进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实地参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
在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上,我看到了披着绿装的荒山,变成绿洲的沙地,绿荫覆盖的村镇。记者的车辆沿着214国道进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在这条路上,发现了一种别样的风景——玉树高原培育千亩树木的实验基地。郁郁葱葱的绿色给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据了解,实验基地所在的玉树地区德卓滩,原是玉树地震后规划重建的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2000亩,集中连片面积1200亩。为了“优先发展生态,保护绿色高原”,2015年3月,当地政府将工业园区规划用地调整为林业基地建设用地。
“这里曾经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期间,玉树地区党政部门灾民的临时办公用地和安置地。拆下板房帐篷后,就剩下一块水泥沙砾地,玉树海拔高,紫外线强。冷季持续8个月,暖季不到4个月。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把这样一片土地建成高原绿洲很容易!”8月2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局局长昂江多杰告诉记者,玉树地区造林的黄金季节是4月和5月。所以当时留给玉树地区林业局的时间不多了。这个月拆除之前留下的彩钢房,园区内的土地基本都是碎石土,需要重新换土,提前规划园区从西宁运苗...
“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在基地单位两头跑,早贪了。那天真是苦啊!”据林业局的一名雇员李蕙敏说,她在2015年初被林业局接纳为会计。她第一次来报道的时候没想到会赶上这个“机会”。她一个人在玉树,45天没有回老家西宁。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清场、换土、入土、施肥、种植、灌溉……12小时高强度不间断的体力劳动,中午吃一碗大锅饭,参与一段时间的“农耕生活”全过程。
在玉树林农的努力下,玉树高原千亩林木繁育试验基地创下了海拔3700米建有最大育苗基地、海拔3700米集中连片区树种数量最多等多项记录。
“要知道,以前玉树的树成活率只有50%,年年种,年年死,很少见到绿。”昂江多杰告诉记者,以往苗木都是长途跋涉后高海拔运输到玉树,不经过适应就直接大面积种植,不仅资金投入大,成本高,而且树木成活率低。
随着实验基地的建成,近年来,一方面地方当局大力培育藏柳等乡土树种,研究如何让乡土树种更好的生长;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川西云山等外来树种,试验培育适合玉树生长的树种,丰富树种资源。在林业局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青杨和云杉的成活率分别达到80%和90%。昂江多杰自信地告诉记者,繁育基地的树种完全适合玉树土壤和气候,补种成活率可达100%。这不仅为玉树地区造林提供了优质适宜的树种,而且降低了苗木成本,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昂江多杰与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里的40万株藏柳,短短三年就长到了两米多高。根据剪纸和以20厘米为单位的剪纸计算,床层分离后的优质植物数量可达200-300万株。此外,藏柳还具有寿命长、病虫害少、树形优美等优点。,已被省委、州政府列为今后玉树种植的首选树种。
“这几年种了9.6万亩绿植,种了1217.85万株树苗。仅今年就种植了5.2万亩绿色植物。”安江多杰说,玉树地区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两条腿走路”,四周绿化,远山绿化,使玉树不仅有蓝天空,清澈的河流,绿色的草原,质朴的雪山,还有茂密的森林。
1.《玉树海拔 玉树:海拔3700米的高寒土地上建成高原绿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玉树海拔 玉树:海拔3700米的高寒土地上建成高原绿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7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