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连,进攻!”
《亮剑》中的骑兵连与日军
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震撼场面
和中国军队的灵魂谁会在遇到敌人时亮剑
至今难忘
集体冲刺,控制马匹躺下,骑马越过障碍
双刀直刺,立即射击...
在海拔4200米的巴塘草原上,
这只古老的手臂
还在守护着田园村民
新青年第82讲
听了90年代的话,骑兵连长
Nidu Tasheng
说说那个在马背上打滚的血腥青年
尼都笙上的新青年表演▼
大家好。我是尼度生,26岁的新青年。我是西战区陆军旅玉树独立骑兵连长。玉树独立骑兵连是我们目前驻地海拔最高的骑兵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现在服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沿袭了千户制。我家是当年清政府授予的世袭东巴“百户”。是康巴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贵族家庭,负责当地数百名牧民和僧人的管辖。
7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我的曾祖父土登贡宝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献马,在囊谦地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后来,我爷爷彭爨王闸成为玉树“康巴家族”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要知道,当时没有“百户”入党的先例。
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地震。父亲东巴阿宝当时在西宁住院。听到这个消息后,尽管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他还是第一次跑出医院,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奋战六天六夜,晕倒在救灾第一线,被授予“全省抗震救灾模范”。
这些家族长辈的事迹对我影响很大。大三的时候,我自愿入党。2015年毕业的时候,在繁华的一线城市和偏远的玉树藏区之间,我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到巴塘草原,当骑兵,成为家里的第一兵。
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与日军战斗到最后一人还坚持进攻,至今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公司日常的刺伤训练也是类似的场景:骑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身后滚滚黄尘,拔出锋利的军刀,让七个不同高度的模拟假人瞬间落地。
训练就是备战。帅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的刻苦训练。所有优秀的骑手都被淘汰。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腹地,即使步行也相当于负重20多公斤在平原地区行走。
新兵脸的第一关是骑马,就是让四只马蹄铁交替抬起,抬起脖子往前走。因为大风潮,很多新兵一开始就怕困难。
记得训练的第一天,公司送了我一匹军马,名字叫“早红”。这种军马是连队里最强壮的马,队里很多好骑手都吃过这种苦。刚拿到马的时候,我想尽快驯服它,就爬起来跳到马背上。没想到它会像疯了一样来回跳。不到10秒,我就被重重地砸在地上,满脸是血。
去年6月份,我志愿做新兵训练教官,带他们练习控制马摔倒、骑马越障、两刀劈刺、一次射击等高难度动作。经过一天的训练,穿衣服洗澡都很困难。
俗话说,“好马不卧。”把控制马放倒。毕竟他们不是人,不知道如何躲避战场上的危险。我们必须让他们学会根据命令迅速躺下。一些军马一直试图爬起来。只有竭尽全力,我们才能控制他们,阻止他们起床。
还有骑马训练双刀劈刺,重4斤左右。分1000次的话,手指会磨出血,手臂会麻到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因为训练时手失去控制,只有大腿托住马腹。我们每天在器械上骑8个小时,即使休息的时候,大腿之间还是会有凳子,腿经常肿得上不了床。
骑兵训练讲究“男女统一”,我们是与我军和马匹长久以来最亲密、最沉默的战友。我们经常听长辈讲2010年玉树地震的故事。当时我们骑兵连的马厩倒塌了,现场惨烈的尖叫声让所有人的心都揪到了一起。但是没有什么比群众的生命更重要了。为了第一时间解救被掩埋的群众,大家忍痛放弃了解救这些“战友”的最好机会,最后54匹军马英勇牺牲。
总有人问我:“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还需要骑兵这个古老的单位吗?”如果你去过青藏高原,看过大片高低起伏的高山峻岭,你就会明白,在这里,传统的步兵行动受限,骑兵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完成追击、围捕、搜索、侦察等特殊任务,从而维护地区和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常年生活在这片有马的草原上,公司也有骑兵的独特味道。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军人的味道,也是牧民的味道。平时士兵路过村子,会停下来喝几碗茶,吃几碗酸奶;如果牧民有牦牛肉,也会给部队送一些;20多吨马料送到营地,牧民会亲自来帮忙卸草。在这里,公司和牧民就像一家人。老乡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我们。
前年,玉树上拉秀乡遭遇风雪灾害,数百牧民被困。大雪封山,车辆无法进出,我们赶去救援,及时把生活物资送到他们家。
去年夏天,巴塘乡的一只牦牛被几只狼咬得很重,但是乡政府的兽医不在,如果他死了,不到一周就会死。接到电话后,我们赶紧给牛缝合,放上吊瓶或吊瓶,每三天清洗一次伤口,受伤的牛两周后痊愈。
又一年,七个游客到巴塘乡旅游。出于好奇,他们拿着小铲子在山里寻找虫草,却被牧民拦住了。因为说不好,差点引起矛盾。我从公司马场赶到现场调解,终于化解了误会。
我从来没有忘记祖先的教诲和“边打边呼吸”的骑兵精神。无论是“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队”还是“抗震救灾民族英雄集体”,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我不能抹黑家人,也不能辜负这么多老乡的期望。
有一句诗写得很好:“金哥马铁,吞千里如虎!”骑兵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骑兵精神永远不会消亡。未来我会继续发扬家族传统,扎根高原,打造一支听从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现代化骑兵连,让五星红旗继续在巴塘草原高高飘扬。
我是尼度生,新青年。谢谢!
2015年大学毕业后,
在繁华的一线城市,
还有偏远的玉树藏区
他选择回家当骑兵
成为家族第一兵
这个选择
它离不开家族长辈的言行
有600多年历史的康巴贵族家庭
——东巴“百户”聚焦晚会
世世代代保护人民的精神
70年前
他的曾祖父图登·包公就在囊谦地区
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后来,他的祖父彭错王错
成为家里第一个共产党员
2010年4月
玉树发生7.1级地震
他父亲东巴阿宝
带病跑出医院,奔向灾区
最后晕倒在救灾第一线
常年相伴,意气相投
骑兵和军马是最亲密的战友
但是当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
骑兵连为了营救被掩埋的群众
54匹军马英勇牺牲
他的手机
它已经成为牧区的“服务热线”
群众遇到了困难
他是我第一个想到的人
军人和平民就像一家人
年轻人说×康巴人Nidutasheng
《石鲁泥都笙》访谈▼
问:高中和大学为什么选择上军校?
答:当时初中毕业后,部队来我们玉树招生。那是第一次,我也是第一批。那时候,也许对我来说,军人只是听长辈说,看影视剧。他们更崇拜军装,喜欢枪,喜欢士兵,但只是朦胧。
就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初三毕业那年,《士兵突击》上映。就在卡车后面,士兵们从车厢里往外看,我们从后面看着他们。当时我们追着卡车喊“许三多”,但几个月后,我也去了军营。高中毕业,选择地方大学和军校的时候,选择了军校。我觉得选择军队可能是我最重要的决定。
问:从“小鲜肉”到“粗人”,在高原当兵是什么体验?
答:首先,作为军人,其实我并没有太在意外界。我只是说,我没有时间担心常年在高原工作。你的眼睛从鲜肉变成了咸肉。反正对我来说,感觉就是自己做的一点点贡献。至少在高原上,我们每天都在努力,训练。我相信高原风吹我更健康。
问:骑兵连有什么特长?
答:当时我们公司的老教官发明了双刀刺,就是双手各持一刀,在马背上进行刺。这是我们公司的原创动作,也是我们公司的动作,其他公司做不到。肯定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练刺?”其实说实话,在现代战争中,我们用军刀砍敌人装甲车是不现实的,也不应该发生。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练习骑术科目中最难的科目——劈刺来提高自己的骑术水平和骑术训练水平,以训练促训练,以训练考成绩。
问:军马和骑兵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骑手的最高境界是“男女合一”。像我们一些老同志一样,一匹军马跟了他五年、八年、十二年、十六年,就能做到“男女团结”。到了训练场,叫了自己的名字,马就会主动过来靠向他们,然后上了马鞍,动作非常快。训练结束后,缰绳一松,马就慢慢地跟在人后面走,马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很有灵性。我相信这种东西更能体现马和人之间的默契,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互动。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哥哥,一个沉默的同志。
问:现代骑兵连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答:在大多数国家或我国现代军事中,骑兵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军队现在象征性地保留了我们的骑兵连,其中大部分位于我们的高山上。在这里,其他兵种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形或高原的影响。
你可以反过来想。下了马就是步兵,也有一些运输工具。我们是传统步兵,扩展了骑兵的功能。我们配备了和普通步兵连一样的装备,对他们进行各科训练。但是在一些车辆和人无法通行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马匹进一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我们是现代步兵和骑兵一体化的延伸,不同于传统的纯粹靠动物力量机动的方式。
问:“直属宣传队”主要做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后,我们第一次进行理论自学,然后想把这个事情传给更多的老乡。个人有双语基础,也是边学边说。事实上,当我们去告诉老乡时,我们收获很大。有的老乡因为信息闭塞真的不太在意。你告诉他,他就知道:“哦,是这样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这次会议对他们的影响和改变很大。但是,很多老乡其实很关心。当他们问我们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哦,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都不懂。”
问:你的祖先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70年前,我曾祖父选择了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我曾祖父去世前留下的祖传格言是“每一个东巴民族都要跟党走,绝不能三心二意”。这句话对我们全家影响很大,也是我们现在视为家训的一句话。
问:你生命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答:是我父亲,然后是军队对我的影响。首先,是我父亲。在老家,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是领导干部了。他给了我最好的教育。
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新青年”?
答:年轻人肯定会变老,但他们会一直在那里。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和诱惑比上一代更多。感觉各方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三观的树立影响很大。只是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信仰。反正我觉得身边的年轻人都会比现在感觉好,只要现在努力就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好的:把握当下,有信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