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妈妈给女捎糖 107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太暖
子欲养而亲不待?84岁女儿还有百岁妈妈捎糖吃,网友:好羡慕
丘吾子告诉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当孩子长大了,想要供奉父母的时候,老人家已经等不及体会孩子的孝心。
河南民权县有这样一对母女,母亲107岁,女儿84岁。两人身体都很健康,母亲还能参加亲戚的婚宴,席间揣了一块糖,带给自己84岁的女儿。
女儿拿到糖的时候,脸上的皱纹,都因为笑容渐渐展开,好像回到了她的小时候。
那时,想必她的母亲身轻体健,容貌俊美,也如现在一样,去参加哪家酒席,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糖,装进荷包,带给调皮的闺女。
看到暖心的一幕,很多网友唏嘘感慨:多么羡慕这个年纪,还有妈妈可以叫。
倘若人人都能像这对母女一般,或许丘吾子的感慨,便能稍减一些伤感。
人人都希望长寿,但毕竟可遇不可求。为了实现长寿的梦想,科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其中有一项研究发现,长寿的原因隐藏在家庭关系中。
曾在著名演讲平台TED上发表了关于"长寿"秘诀的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Susan Pinker,有着25年的临床经验。
通过长期的调查,她发现,长寿的原因,基因只占25%。
无污染的环境?自律的控制生活?经常运动?这些看起来都是,但其实不能排到长寿原因的前列中。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员朱利安,通过7年时间,采样万余人。从婚姻、运动、健康、环境等各维度因素,统计研究到底对人的寿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让人意外。那些我们常常以为的,让人长寿的秘诀,都是不痛不痒的因素。
真正影响寿命的,排在首位的是社会情况。
而与之同等重要的是——亲密关系。
这里的亲密关系,不仅指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更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我们羡慕着河南这对长寿母女,能在如此高龄,仍能体会天伦之乐。
但我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为了工作,我们舍弃了很多的陪伴,无论是陪伴孩子,还是陪伴父母,我们总有理由:我很忙,我要赚钱养家。
孩子、老人、拼搏中的自己,都变得好像漂浮的孤岛,连接彼此的是冰冷冷的手机。
在这种世界观的熏陶下,孩子们的成长也越来越孤单,父母变得好像外人,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现在很多孩子才如此叛逆,对父母有强烈的抗拒感。
或许没有所谓的"生死簿",那都是传说故事。但是,通过科学研究,长寿的奥秘,就在"亲密关系"这四个字里。
百岁妈妈给女捎糖
1.《百岁妈妈给女捎糖 107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太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百岁妈妈给女捎糖 107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太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46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