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堆上,唱功不变,乐手闪动,动作轻盈;在节目《芦笙滚刀尖》中,舞者沿着刀尖滚360度...七月的一个周末,阳光普照的三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自治县迪乡中心小学,传统苗族芦笙舞蹈的精彩表演,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龙林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位于云贵桂交界处。境内有苗族、彝族、仡佬族、壮族、汉族五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苗族跳坡节、蜡染刺绣、彝族火把节、抹黑自己的脸、仡佬族口味新节、壮族歌会等。苗族的百褶裙和壮族的"三故事"等民族服饰也堪称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芦笙舞蹈的传承存在隐忧
德鹅乡是当地苗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就有跳芦笙舞的习俗。45岁的杨是当地公认的芦笙之王,也是龙林苗族坡舞节的自治非遗传传承人。"芦笙舞蹈在苗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杨告诉记者,芦笙边吹边跳有很多高难度动作,如跳油锅、滚蚯蚓、爬梯子等。苗族人在表达感情或举行坡节等民族活动时,总是喜欢跳芦笙舞来娱乐或比赛。
会跳芦笙,曾经是苗族男孩子最大的骄傲和荣誉。26岁的杨成从小就学习了很好的芦笙技巧,是他父亲杨最得意的学生之一。然而,由于生计所迫,杨成最终放弃了芦笙舞蹈,离开家乡去打工。杨坦言,这10年他教过很多徒弟,但是很多人学到一定年纪就出去打工了,真正学到东西的只有30个人。
1998年起,杨被德鹅乡中心小学聘为芦笙教师。10年来,杨已经培养了1000多名小学生,但长期以来芦笙舞蹈教学仍然受到经费和场地的限制。“目前学校40多种芦笙乐器没有及时修复更新,只有少数还能正常演奏。芦笙舞梅花桩、卷地龙等课程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杨对说道。
“上下”合唱团成长了
“山上有很多云,地上有很多斜坡,有河流连接着斜坡。这是南盘江,这条河是我的家……”在隆林县新洲镇综合文化站的演唱台上,杨姐和她的歌手们欢快地唱着悠扬的《那》。
“点落那”音乐会是隆林县壮族青年经常参加的集体演唱活动。歌会以唱“点落那”歌谣而得名,壮族简称“郭桓”。在隆林县南盘江流域的壮族村落中,举行“点罗南”壮歌的习俗流传至今。一年一度的歌会主要活动是唱“点落那”的民歌。壮族人以歌颂乡,交友传情,兴高采烈地日夜不停地歌唱。
2009年,隆林县在新洲镇综合文化站周围开辟了6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修建了对泰格等设施,建立了新洲壮族民歌传播研究基地。从此,“点落那”古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就有了生机。“有了这个职位,唱歌的人也有了一个‘组织’。”忻州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拉塞尔告诉记者,基地建立后,当地及周边民众听到消息,纷纷前来交流民谣。同年,龙林庄的“迪诺迪诺”合唱团也顺势成立。
从2010年开始,“点落那”合唱团成员前往贵州、北京等地参加各种民歌比赛,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很多成绩,引起了很多关注。“点落那”民谣曲调甚至出现在央视。今天,“科罗娜”合唱团的成员人数已经增加到86人。2010年,龙林宋庄俱乐部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合唱团成为开展民歌文化下乡、民歌培训、文化进校园等各项活动的重要表演和师资力量。
五彩缤纷的东西增添活力
在龙林,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最能体现当地的民族习俗。隆林县文体局局长蔡亮表示,苗族跳坡节规模巨大,从元旦开始,爬杆等跳坡活动持续十天;农历三月初三,壮族同胞举行“点罗娜”歌会。几天几夜,歌不只是散了;送布谷鸟,抢新娘,擦亮秋天,抹脸...彝族火把节点燃夏日激情;仡佬族新口味节中,采用新、拜树、尝试新口味等民俗充满了朴素的民族习俗。
“龙林目前各级非遗产项目1133个,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龙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表示,近年来,龙林县实施文化强县政策,多管齐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依靠民族节日为民族文化注入活力。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各少数民族举办节庆活动,拓展苗族跳坡节等重点民俗活动,着力打造苗族跳坡节、宋庄社风情、彝族祭鹃鸟节、仡佬族拜树节等县域文化特色品牌。另一方面,非遗产校园项目的实施鼓励学生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2011年,全县启动原生态民间歌舞进入校园五年计划。目前,300多名儿童正在接受培训;2012年3月,以培养原生态歌舞本土人才为目标的“龙林与广西艺术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基地”在龙林正式挂牌成立。
杨说,该县正在规划整合资源,建设五个国家海关公园,一个国家文化演艺活动中心和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等行业的支持下,越走越好,越走越远的传承发展之路。”。
1.《广西隆林网 广西隆林:非遗传承的喜与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广西隆林网 广西隆林:非遗传承的喜与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47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