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干扰不利于学习,但是某种干扰可以给学习带来一些好处,有时候效果会出奇的好。你是要看普通字体的文章,还是要看模糊字体的文章?几乎可以肯定,你会选择前者。但事实是,当页面文字略模糊或字体略难以辨认时,人们能更好地回忆起文章的内容。改变正常的表达形式会带来困难——它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但这种困难会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地构建合理的解释。额外的努力加强了人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或难题,而不是等待信息或解决方案的出现,叫做“生成”。即使是用熟悉的数据测试,即使是简单的填写空,也可以增强对数据的记忆,增强以后回忆的能力。在考试中,学会想出答案比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更有益。强迫自己写一篇短文,也会让信息被记得更牢。学生是在从事更高层次的思维任务,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提供的知识。
当你想回答一个新问题或者想出一个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时,生成能力对学习的帮助会更加明显。一种解释是,当你试图从记忆中寻找答案并检索相关知识时,在你得到答案并填写知识空白色之前,你会先加强对大脑这部分空白色的检索路径;试着填完这部分空,你就会在脑海中建立起与新知识的联系。你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你会绞尽脑汁考虑可能带来启发的线索。你可能会有求知欲,甚至会因为被难倒而感到沮丧,你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是不完美的,是存在的空白色。这样你看到答案后会觉得豁然开朗。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失败,但这样做可以刺激你在找到正确答案后深入处理。与其不尝试,不如尝试一个解决方案却得到错误的答案。
花几分钟时间回顾一下你从一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然后用一些问题来测试自己。这个活动叫做“反思”。完成一节课或者一个阅读作业后,可以问问自己,这门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哪些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所知道的联系起来?练完新知识或新技能,可以问问自己,哪些做得好?有什么可以做的更好?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进一步掌握,或者下次可以用什么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反思涉及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几种认知活动,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好。这包括检索、提炼和生成。
如今,课堂上流行一种叫做“以写促学”的反思形式,它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反思最近一节课的主要思想。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主要思想,并将其与课堂上涉及的其他概念以及课外内容联系起来。反思过程中的各种认知活动都有助于学习。
最近有一个有趣的研究,专门调查把写作作为学习工具的结果。研究人员安排了800多名学习《心理学导论》的大学生参加一整个学期的讲座。在一次讲座中讲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后,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写一份核心思想的书面总结,用自己的话重述概念,通过举例提炼概念。对于同一堂课中涉及的其他重要概念,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一套幻灯片进行总结,并要求他们花几分钟时间逐字逐句地从幻灯片中复制重要的想法和例子。
结果如何呢?在学期中,研究人员安排了考试,通过提问来评估学生对他们以前学习的重要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写文章的同学比只抄文章的同学得分高很多,证明光靠接触这个概念对学习没有帮助。大约两个月后,研究人员继续安排测试来评估记忆效果。虽然以文字作为反思形式的效果有所下降,但效果还是挺好的。
1.《学习效果 “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习效果 “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50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