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豫园老上海巷夜市在豫园商城拉开帷幕。图为游客观看雕塑和下棋。
国内还缺少一个集收藏、互动、研究为一体的象棋博物馆。一些与棋牌相关的文物陈列室受收藏数量和空范围的限制,功能单一。
上海藏家杨寿生先生感叹“因为财力和环境,很多时候只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贵重物品流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杨先生收藏的数十件汉白玉琥珀围棋已经失传。
早报记者朱
上海每个月有4000多名棋友参加围棋升级赛;一个叫《下棋打大牌》的电视象棋节目收视率基本维持在2%,堪比欧冠;在全国智力运动会上,上海也连续两次夺冠。在这个“智慧城市”,棋牌人口超过1000万,但棋牌文化的传承更多的存在于竞争的夹缝中。
随着棋牌的普及,如何延续其文化传承,成为上海棋院和很多关心棋牌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让这些非奥运项目传承文化,成为教育的载体,上海棋院近日透露,将筹备国内首家棋牌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很可能位于上海棋院位于南京西路的新楼内。
国际象棋和纸牌很热门,但文化很淡薄
现在上海不会下棋打牌的人很少了。这座热衷于思考、河流纵横的城市,培养了许多著名的棋手和棋手。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的棋牌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
除了围棋升级赛和棋牌电视节目的火爆之外,上海的民间棋牌比赛总是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去年的“大怪道”掀起了一股热潮,今年年初的上海桥牌双桥赛更是创下了参赛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竞争激烈的同时,棋牌文化尴尬的存在于夹缝中。“就围棋而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学习象棋。他们会下棋,但对围棋文化知之甚少。”上海棋院院长山·李霞坦言:“如今的年轻一代正在学习棋牌,这更具竞争性,也更缺乏文化底蕴。”
山李霞的担心不无道理。去年上海青少年十项全能系列围棋笔试中,参加测试的4-5年级的数百名孩子,大多都栽在了“中国高手被称为棋圣”这个问题上。“很少有孩子填聂卫平老师,最多两个答案,一个是职业,一个是常昊。最离谱的是填李昌镐。”
除了孩子盲目学棋,忽视游戏礼仪和文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领域依然强势的中国象棋,正日益边缘化。这些恰恰是长期被忽视的棋牌文化的缩影。
“其实很多人对棋牌文化知识有一种渴求,却没有机会接触。”山李霞还记得两年前正月初四,她作为主讲人,在上海图书馆的“棋、棋、画、书”专题活动中,做了一个“棋与中国文化”的讲座。当时整个上海图书馆的多功能厅都挤满了来听课的人。
“没想到春节假期会挤满这么一个象棋文化讲座。”山李霞说,听课的人年龄不同,很多人特别感兴趣,这恰恰证明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了解和享受棋牌。
这些年来,上海每年都举行各种各样的棋牌比赛。日本和韩国棋院的棋手和代表团成员总是有意无意地暗示,中国围棋的成就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缺乏文化。
“日本围棋有着清晰、干净、优雅、沉默等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围棋的艺术美。”日本围棋代表团成员曾自豪地说,日本围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哪种游戏在哪里举行,什么称号的玩家有资格使用特殊游戏室,什么称号必须改名才能公开出售。签球迷,什么游戏玩家要穿和服,夺冠后保持原地风格,甚至制作一个流程清晰详细的棋盘……”
除了规定的仪式,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还专门设立了棋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收藏和游戏礼仪文化了解黑白世界。“客观上,正是良好的文化底蕴让日本围棋在竞技领域没落,但大众热衷于此。”日本中国象棋选手孔令文解释了这一点。在韩国,文化部管辖的棋牌也有很多专门的博物馆甚至主题公园进行宣传。据韩国棋院介绍,韩国Jeollanam-do有一个围棋主题公园,包括一个围棋博物馆。“围棋主题公园有展示各种围棋相关资料的博物馆,也有纪念达到一定水平的获胜者的围棋名人馆,还有围棋比赛场馆、培训机构、围棋森林、围棋草坪、生产围棋盘和围棋子的工厂等。”甚至在俄罗斯、德国等地,也有很多关于棋牌的博物馆。
“我们也希望通过筹备中国第一个象棋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博物馆的收藏和展览,了解象棋和纸牌背后的文化底蕴。”山李霞介绍说,设想中的国际象棋博物馆将占地不少于2000平方米,除了展出藏品外,还将增加互动讲座、研究室等组成部分。
长久的收藏梦想
如今,在国际体育之都上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包括私人博物馆在内,有100多个,只有乒乓球博物馆和体育博物馆。对于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非奥运项目,拥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棋牌运动能够建成专门的棋牌博物馆,一直是很多棋手和民间爱好者的夙愿。
杭州和广州有一些棋牌相关文物的展厅,但受收藏数量和空范围的限制,国内还没有集收藏、互动、研究为一体的棋牌博物馆。
说到许,很多喜欢围棋的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她曾是一名国际象棋选手,围棋作家赵之云的妻子。1996年,丈夫去世后,许万云女士一直为自己和丈夫收集的珍贵资料以及围棋文物的出路而担忧。她和许多围棋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在等待上海围棋博物馆或象棋博物馆的建立。
“在我们心目中,博物馆就像国外博物馆、艺术中心那样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赚钱,所以我们需要外部的物质支持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徐老师和英长棋围棋派都认为,上海一旦有了象棋博物馆,很多资料和藏品都会有更广阔的天地。“象棋不仅是比赛,更是一门艺术,但在数据保护和忧患意识方面,象棋甚至不如戏曲!博物馆的建立可以让中国人通过这个窗口对围棋艺术有更直观的了解。毕竟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围棋是代表精神遗产。怎么连个博物馆都没有?”
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玩围棋和象棋,但对典故文化却知之甚少。三国关羽刮骨疗伤,东晋溺水之战的故事都与围棋有关;棋兵之所以有五子,恰恰是因为夏朝五兵的互动,而夏朝是最小的作战单位。
同样是武侠小说大师的梁羽生与痴迷围棋的金庸不同。他是象棋爱好者和收藏家。那个曾经在北京度蜜月的象棋白痴,甚至因为在巷子里看象棋比赛,把新娘忘在酒店里了。现在谈象棋收藏,他也感叹,象棋中的很多文化历史故事,只有通过收藏和有故事的材料,被更多的人了解,才更有生命力。
“这些可以通过博物馆的材料和文化解释让更多的人知道。棋牌的历史传承不仅仅是竞赛这么简单,还包括娱乐、文化甚至教育的功能。”山李霞说,由于缺乏了解和专门的博物馆储存,有许多珍贵的棋牌资料丢失和损坏,这对于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棋牌运动是肯定的。
但很多民间棋牌爱好者在一次次收藏棋牌藏品时感叹,缺乏博物馆的无奈。上海藏家杨寿生先生直言,个人收藏不仅不利于这些珍贵物品的保存,也不利于其传播。“因为财力和环境的原因,很多时候你只能坐以待毙,看着贵重物品流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杨先生收藏的数十件汉白玉琥珀围棋已经失传。
上海棋院的普通棋友许、杨寿生都希望通过国际象棋博物馆搭建一个更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如今,上海棋院收藏了珍贵的千年古籍,一直吸引着众多文物爱好者和棋牌爱好者。“即使在中日开展围棋外交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代表团到达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我们的古谱。”山李霞说,只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中外爱好者分享历史的精华。
无处展示的象棋收藏
如今,上海棋院仍处于项目阶段,但民间和棋坛都希望它早日实现。
“上海有一些古老的棋谱,数量和珍贵程度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国际象棋中心主任张国强表示,棋谱的产生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只有有了棋谱才能总结实践经验。可惜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历代的棋谱非常稀少,所以也会成为棋艺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现在我们收藏的古棋中,有一些孤儿书和手写的秘籍,在全世界都极其珍贵。围棋外交时期,这些棋谱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张国强直言不讳地说,这些明代乃至宋元时期的古代棋牌书籍等收藏品,就像是“棋牌文化的遗物”。
目前,上海棋院除了自身的棋类藏品外,也在积极联系棋类藏家和棋手,希望有更多的藏品和珍贵的资料能够进入棋类博物馆。
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表示,他将捐出部分藏品,上海的棋手也将捐出陈毅元帅授予的奖牌。上海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除了捐赠藏品和实物外,还特别捐赠了弟子们在他60岁生日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金象棋。很多棋手也表示会全力打造中国第一个象棋博物馆。
“如今,人们欢迎棋牌运动,这可以提高幸福指数,增加快乐情绪。这些藏品能被更多人欣赏,无疑是一件好事。”许多民间爱好者和收藏家也打算在象棋博物馆借他们的收藏。虽然筹备工作众多且复杂,但山李霞承认,国际象棋博物馆将通过各种国际象棋和纸牌收藏品、文物、材料和名人物品,形成一个真正有吸引力和传播国际象棋和纸牌文化的平台。
山李霞透露,上海棋院将与文物局和一些博物馆馆长合作,完成这个大家都期待的博物馆。今后除了收藏中外象棋大师外,还将与国外相关博物馆进行收藏交流。“虽然工作复杂,但正如很多棋迷所说,上海需要这样一个承载棋牌历史文化的载体。”
1.《中国棋牌 为中国棋牌的精神遗产找个归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棋牌 为中国棋牌的精神遗产找个归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51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