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来自浙江金华的17岁男孩张哲,以全球统考五门课程A*的成绩,收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他还收到了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国王学院、华威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申请入学的“大满贯”。

从高一开始,张哲就设定了去英国留学的目标。在高二A级课程体系全球统考中,以三门A和数学A*获得申请英国名校的资格;高三开学后的11月,他成为学校唯一通过MAT考试并拿到牛津面试通知书的学生;12月初飞到英国面试,试了5次;今年1月10日,他收到了牛津预录取通知书。

这短短的申请经历,看似轻松,其实蕴含着一个普通孩子多年的努力和家人的细心浇灌。为什么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可以考上牛津等世界级名校?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么优秀的孩子?

1、初中奠定坚实英语基础,为其他学科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去年12月8日,张哲独自去牛津面试。按照规定,考生要参加三轮面试:第一志愿学院两轮,第二志愿学院一轮,学院可以根据需要加试。每次面试由两位教授牵头,时长半小时。

张哲回忆说:“教授会当场给你一些略高于你目前水平的数学题,让你当场解决问题,并说明解决思路。问你不懂的,教授带你去学。牛津大学有一种世界罕见的教学方法,就是一至三个地方教本科生。感觉面试呈现的就是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测试学生的水平,是否有能力跟上教授的节奏。另一方面,让教授了解学生,决定是否愿意做学生的导师。"

扎实的数学基础使张哲能够成功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而他清晰的逻辑思维、流畅的沟通和理解以及流利的英语表达使他喜欢与牛津教授交谈,并赢得了面试官的一致青睐。

张爸爸和张妈都为儿子能顺利通过面试而高兴,也为儿子出色的英语沟通能力而自豪。然而,你可能不认为张哲小时候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生,数学成绩优异,语文和英语都不突出。

回顾儿子的英语学习经历,张爸爸颇为感慨:

“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英语没有任何优势,尤其是语音语调,口语表达,和优秀的女生差距很大。但是到了初中,学校开设了《模拟英语》这门课程,儿子喜欢上了语感阅读、模仿阅读、角色表演等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家和学校团结一致,坚持每天模仿、阅读、复述、表演;初二第二学期,我开始独立阅读《范英语》系列的小说和名著,并尝试写故事摘要和阅读感受...三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语音、口语交流、读写等方面都取得了超出我们想象的进步。

后来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这些经典的英文故事。在破译引人入胜的故事结局的过程中,他自然学会了地道的英语,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趣的英国文化、风俗习惯。不知不觉中,英语成了他儿子最喜欢的主导学科。"

令人惊讶的是,长期阅读让张哲收获更多,他作为“附属品”的英语成绩一直在上升。他初三的时候,考英语高考卷可以考出130多分的高分。高二上学期雅思8分!

许多超出同龄人的英语能力给了张哲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学科;基于他阅读英语故事的经历和爱好,他开始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英语原著专著。张哲说,确定数学为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阅读了十几本英语数学著作,发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奇妙联系;阅读大量英语专著的经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的英语能力和认知水平。阅读深度和英语能力相辅相成,使张哲的学习和成长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为他的成功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2、凡事早准备,好习惯成就高效能

要想考上牛津数学,高等数学和基础数学的成绩必须是A*,其他三门必须有A。张哲说他对其他课程很有信心,但是高等数学特别难,全校每年只有一两个人考A*。

起初,张哲并不自信。但是,性格沉稳的他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他很早就提前自学了高等数学。学校老师讲课的时候,别人还在努力跟上老师的进度,而他已经在轻松复习,专注于难的突破。这样,张哲的学术水平自然会比别人提高得更快。

在全球考试的考试季,除了考试日,张哲基本都呆在家里。每天早上7点起床,花一个小时打球;白天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全力以赴做高等数学模拟题;晚上带一个邻居家的孩子,花一个小时跑跑步;在其他空业余时间,他会看自己喜欢的专业书籍。从小到大,张哲从不玩电脑游戏,也从不沉迷于手机网络。

规划、自律、专注、坚持不懈的锻炼,以及大量阅读训练的成熟与理性,帮助张哲积累了超越同龄人的优势,最终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别人眼中的高绩效孩子。

然而,张哲的好习惯不是一夜之间养成的,而是与他长期的毅力和父母的劝说密切相关的。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是张爸爸和张妈。张爸爸说,从小到大,他们都很注重管理儿子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让儿子早睡早起放松,甚至放假的时候也会要求儿子保持这种规律;儿子放假在家时,他和张妈引导儿子有重点、有效率、有计划地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自设课程,坚持大量阅读。早在小学阶段,他们就开始陪张哲制定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讨论初中升学的目标。在父母的指导下,张哲已经能够规划自己的学业并选择学习方向。

所以慢慢地,习惯了自然,然后成为能力,最后成为品质,张哲成了别人眼中的“读书”孩子。

3、叛逆期,父母的正向引导起了关键作用

越来越小,但越大不一定越好。同样的,年纪大了,时间也不一定突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一定能赢在起跑线上,但一定要赢在过程中。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离不开默默陪伴的父母。

爸爸张分享了一个童年的故事。张哲六岁时,他们带儿子去上小提琴兴趣班。两年后,张哲终于开始练习演奏音乐,张妈让儿子每天下午回家练半小时小提琴。然而,有一天,张哲突然提到他不想学,张妈说什么也没用。

看到很多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你一定很着急要换父母。不过,张爸爸对此很淡定。他对儿子说:

“你是独生女,回家没人陪你玩。我们家也规定不能玩电脑。做完作业后你会很无聊。去兴趣班可以认识一群新朋友,可以随便玩玩。另外,爸爸也觉得没必要回家练小提琴,因为小提琴不是我们以后的专业方向,不用练到什么程度。兴趣班完全基于兴趣。我们对你的目标和结果没有任何要求。你每周只需要去音像店上两节40分钟的课。爸爸不会给你任何压力。对此你怎么看?”

儿子很开心,破涕为笑,欣然接受。然后张爸又开始做张妈的工作:“不要给孩子定硬性要求,不然孩子真的会反目成仇,不读书,更亏。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感兴趣,不断学习。”

就这样,张哲继续学习小提琴。在学习的第六年,一天下午,当张哲回家时,他突然拿起钢琴,练习演奏音乐——这是第一次。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能熟练优美地演奏音乐,有了成就感,自然就有了真正的兴趣。

正是在这样一个尊重孩子、积极引导的家庭氛围中,张哲有着自我激励的美好愿望,愿意接受父母的劝说,并自觉地按照良好的标准去做。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张哲不断获得成就感,自发地推动自己前进,最终成功实现牛津。

另外,作为教育者,张爸和张妈都知道,父母的缺失和对陪伴的忽视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他们非常重视与孩子有意义的高质量的陪伴。从张哲7岁开始,张爸和张妈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与儿子们坐在一起,分享他们阶段性的学习和工作经验,逐渐帮助儿子们学会反思、总结和规划。

然而,上了高中后,逐渐独立的张哲对父母产生了抵触情绪——叛逆期来了。然后,张爸爸又动了脑筋。张哲高二时,恰逢自行车共享开始流行。他有一次周末回家,和父母愉快地聊起他骑自行车锻炼的经历。爸爸张听后心里一动,让儿子自学下载APP,使用单车共享。他儿子高兴地同意了。两个人坐车,聊天,在温暖的夜风中慢慢走,就像一对好哥们。“放下父母的架子,像朋友一样陪伴孩子,孩子自然会把你当朋友。相信他的老师,亲亲他的方式,对他的父母也一样。他和孩子亲近,亲密无间,所以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张爸爸说。

4、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什么样的孩子最好?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爸爸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性格健全、综合素养、能力出众的孩子。张哲优异的学习成绩早已为人所熟知,但他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他开朗、谦逊、温柔的性格——比起他的学习成绩,爸爸张更为儿子是个男人而骄傲。

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自然离不开父母的不断努力。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张爸和张妈都教导儿子“在过程中全力以赴,坦然面对”。

准备牛津时,张哲压力很大,整个人很少陷入焦虑。这时,爸爸张劝他:“儿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爸爸妈妈对你已经很满意了。”每当想起这些话,张哲就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压力。得知张哲被牛津大学录取后,张妈提醒儿子一句话:

“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你更加感恩,更加谦虚,德才兼备,更上一层楼,飞得更远!同时,不要忘记,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回归到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当你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骄傲时,你应该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它……”

在出国旅行之前,张爸爸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没有忘记引导他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我们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金钱,地位,名誉,人生有很多东西可以追求,但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对社会有存在价值的人。有了阳光,社会就不再黑暗。要有同情心,要有爱心,要善良。只要你心中充满爱,关心别人,有好的想法,同情别人,你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幸福。”

正是父母的不断鼓励,让张哲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拥有了自我激励的追求和冷静的自满和沮丧之心,这一切都帮助他自信乐观地走进了牛津。同时,正如父母所料,他逐渐拥有了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精彩人生,成为了一个“有头脑、会行动、讲道理、懂仁”的人。

爸爸张在给儿子高中毕业的祝词中写道:“陪伴儿子的成长是我们自己进步的过程。教育儿子的经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功都离不开孩子自己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父母的科学指导。父母,你们有什么心事吗?

1.《张哲 一个17岁中国男孩是如何考进牛津大学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哲 一个17岁中国男孩是如何考进牛津大学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8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