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曹西安县大吉镇,有一个传说,一个村子里的年轻人去相亲,他的兄弟们开车去帮忙。结果第一辆车出了村,最后一辆车没进村。场面壮观。女孩看到这个样子,马上就答应了!

据说这个传说发生在曾以一夜暴富闻名的“中国淘宝村”大吉镇东北两公里的张庄。

时至今日,“淘宝村欢迎你”的牌楼依然矗立在张庄的大街上,致富的传说依然在流传。但是,张庄已经不是原来的张庄了。

象征着江湖地位的牌楼早已破旧不堪。村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淘宝村”这几个字,都烂掉了,没人修。

那些象征巨大财富的传说不再是励志故事。人们说起这件事,语气里多了几分辛酸和嘲讽。

曾经的实木加工之乡开始转型

山东省曹西安县一直是实木加工之乡。“那里的人很有钱”,这是鲁西南其他县对曹县的普遍评价。

在周边县的许多农民心中,曹西安县是鲁西南的“深圳”,那里有许多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实木加工厂。

举个例子,曹县正北是牡丹区的王好屯镇和大黄镇,那里有很多农民在曹县的庄寨镇打工,每天离他们二三十公里。

说起不远的曹县,牡丹区王好屯镇的一些居民感叹:“那里的人聪明,看商机,一眼就能赚钱,说想干嘛就干嘛。”

商业嗅觉敏锐,喜欢跟风,这是曹西安县人留下的印象。90年代,曹县实木加工业崛起,产品出口美国。看到有人在赚钱,曹西安县很多人争相做这个生意,一些城镇甚至家家户户都建立了实木加工厂。

长期以来,实木加工一直是曹西安县迷信的摇钱树。但近年来,随着实木加工市场的饱和,利润越来越薄,曹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实木加工业。失去了摇钱树的人开始寻找新的摇钱树。

“淘宝”,也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了一些人的视线。

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曹县共有34个淘宝村,占山东64个淘宝村的一半;淘宝镇4个,占山东6个淘宝镇的2/3。2015年,曹县被阿里列为中国十大“淘宝村群”之一,排名第二。

到2016年,报告显示,曹县仍在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列,淘宝村数量增至48个,被阿里列为2016年集群带动的三大强区之一。

毫无疑问,在很多曹西安人眼里,“淘宝”已经成为继木材加工之后的第二个摇钱树。他们相信,搞“淘宝”真的可以像墙上的广告一样,“跑来跑去不如淘宝”,“在家和网上开店,实现家庭和事业两不误”。

“淘宝”已经成为一个有前途的新摇钱树

淘宝之所以成为曹西安县一个有前途的新摇钱树,是因为有人通过电商赚了钱。在曹县电子商务最先接触到的大集镇丁楼,有人发了大财。

据报道,任庆生是丁楼第一个接触电子商务的村民。他被一些媒体描述为曹县的“电子商务鼻祖”。任庆生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原来大镇上有很多人从事照相馆行业,丁楼也有村民从事服装生意,为照相馆加工服装,但是市场太窄,赚不了多少钱。2009年,他发现学生需要很多服装来表演,从而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为学校定制服装。

找到合适的方式后,任庆生的生意越来越好,甚至开始通过互联网向全国销售,就是玩淘宝。

任庆生电商之路的成功,导致其他从事服装行业的村民纷纷效仿。他们已经开始定制服装的业务,并通过淘宝销售到全国各地。

这些村民赚钱了,其他村民开始吃醋。对于没接触过互联网的村民来说,神秘的淘宝似乎无所不能。

丁楼一位50多岁的村民回忆说:“弄个电脑可以把衣服卖到全国各地,一年能赚十几万。能不让人嫉妒吗?”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玩淘宝卖服装。到2015年,丁楼村300户家庭中,有280户拥有淘宝店铺。

2013年12月27日,经过四年涉水电商,顶楼和张庄被阿里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

一万多村民跟风玩淘宝

看到丁楼有人赚钱,周围其他村的村民也纷纷效仿。距离丁楼3公里的张庄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丁楼村民丁就动员住在张庄的外甥一起做服装贸易生意,开了一家“好达拉丁演出服”。再比如,24岁的张宝,从事服装贸易七年,丁楼任庆生赚钱后也跟进了。

据报道,2013年,张庄400多名村民中,80%以上从事网络销售。

除了张庄,其他村也纷纷效仿。孙庄曾经是一个专业的蔬菜种植村。丁楼和张庄被阿里评为“中国淘宝村”后,也开始向淘宝村转型。不到两年,村里460户人家,310户有淘宝店。

据此前报道,截至2013年,曹县大吉镇注册服装公司72家,从事服装加工和网上销售的村民近万人。2013年,大吉镇服装销售额达到近2亿元。

从2009年到2013年,短短4年时间,大吉镇1万多村民玩淘宝,年销售额近2亿元...乍一看,村民似乎真的找到了新的摇钱树。

然而,这个看似喜人的数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一件衣服挣不到1块钱,很多都在挣扎

“不知道别人能不能赚钱。反正我已经五六年没挣钱了。”张庄的一个村民听说通过淘宝卖服装可以赚钱。2010年,他在街上开始做服装生意,但一直没有好转。

当记者说“听说一年能赚几十万”时,她笑了:“几十万?挣几万还不错。”

另一个在张庄做刺绣的村民也吃了不少苦头:“我说做‘淘宝’能赚钱。我觉得别人卖服装,那我就绣服装,肯定赚钱。”他借了十多万,买了两台绣花机。他准备做一件大事,但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成功。他已经两年多没还了。

在第一个接触淘宝的丁楼,情况并不乐观。

“做的人太多,利润太薄。一件衣服赚一块钱是好事。”一个做服装加工的村民说,为了坚持,有时候不挣钱就卖,为了冲动,为了节省用户。而且村里像他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他们都很努力,为了价格而战,看谁家厚谁能活,没有转折,一死一大。”

当记者提到上述喜人的数据时,村民笑着说:“我说我一年赚1000万,你信吗?”看数据有什么用?不挣钱,别人不知道。难道我们自己不知道吗?"

在他看来,数据就是有人往脸上贴金。“淘宝每年都评价淘宝村,难道不是给自己宣传,对我们有用吗?现状如何还是怎样?”他说:“淘宝从来没有任何扶持政策。我们有很多佣金,我们还要为他们的讲座买单。”

据记者调查,很多媒体用“家家有两部豪车”、“家家建别墅”来形容丁楼和张庄,过于夸张。记者走访丁楼时,确实看到了几栋楼房,但大部分房屋还是红砖瓦房,和鲁西南其他村庄一样。特别的是所有临街的房子和墙壁上都印着激动人心的标语,比如“跑来跑去不如淘宝”“在家网上开店,有家有业”等等。

淘宝村的风景已经不在了

曹县泥集镇娄宇也被阿里称为“中国淘宝村”。

环顾四周,除了村长站着一个“中国淘宝村?娄宇村与其他村庄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路边,记者总能看到90年代席卷全国的农用机动三轮车的“时风”和“大功率”。在其他地区,这种农用机动三轮车很少见到。

在走访大吉西街时,记者被“大吉西街淘宝村”这个宏伟的品牌所吸引。品牌旁边是一条古装淘宝街,有厂家,有物流,很壮观。然而,所有这些门都毫无例外地关闭了。街上没有人空,偶尔能看到一两个村民在田里干农活。

记者发现,无论是丁楼、张庄还是其他“淘宝村”,无论村民能否通过淘宝赚钱,一个恢宏的“中国淘宝村”品牌都会屹立在村长头上,街道房屋和墙壁上也会印着淘宝致富的标语。

在大集镇的居民中,“淘宝”这个词随处可见。连镇中心幼儿园都被命名为“中国淘宝镇中心幼儿园”,一家酒店也被命名为“淘宝酒店”,连小吃店也被命名为“石涛店”。路边的路灯也挂着铁牌子,上面写着“中国淘宝镇大吉欢迎你”。

但是,如果去掉这些“淘宝”元素,大吉镇与鲁西南其他城镇没有太大区别:街道上全是电动三轮车或电瓶车,而不是豪车;路边摆满了熟食或者蔬菜摊;一辆电动三轮车扔在路中间,能堵半个小时...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记者参观许多服装厂时,他们被工厂里凌乱的环境震惊了。很难想象淘宝上那些漂亮高挑的服装居然是一家一家作坊生产出来的,卫生和质量都很难保证。

1.《子厚是谁 “中国淘宝村”现状:就看谁能撑下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子厚是谁 “中国淘宝村”现状:就看谁能撑下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8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