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将军

刘苏将军和我的老父亲尚申勇都去了另一个世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给我们的年轻一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所听到和听到的故事都是感人的,终生难忘的.......

志同道合的密友

七七事变后,在北平辍学的父亲逃往家乡。刘苏早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察冀军区雁北支队队长,那段时间在应县南山坡开展游击革命活动,经常定居在南泉乡窑子沟村我爷爷家。刘苏平易近人的个性和战略超人的天赋使他的父亲非常钦佩他。他们很快成为朋友,后来发展成最好的朋友。受刘苏思想的影响,他的父亲坚信要追随共产党,并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拯救中国人民的进步组织。从那以后,父亲积极为共产党抗日县政府筹集资金,创办游击学校。

虞姬的后裔拯救了人民

1939年,父亲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大哥汤子通出生了。那时,他住在我的祖籍刘苏。在我大哥满月之际,他来祝贺他。他对父亲说:“老尚,我是儿子名字的主人。我们必须教育下一代帮助穷人,拯救劳动人民。我觉得这叫‘助人为乐’。”父亲听后深表赞同,于是大哥的本名为“姬敏”。小时候,由于问问题的天性,哥哥姐姐都要问名字。所以小时候虽然没见过这位大官刘司令,但记得大哥的名字是大官起的。

晚年重逢,怀旧谈资

每次先生回到家乡,他总是寻找机会和他的父亲见面和交谈。印象最深的是1980年夏天,父亲应邀去北京和我当年刚参加工作,从未去过首都北京的先生谈话。我父亲同意了我的护送请求。当时父亲还接受了另一位老朋友的邀请。于是,我们一下火车,爸爸和女儿就被李大爷带到了光明日报的住处。第二天,我陪父亲去了刘苏将军居住的北京大学。两个老人见面,彼此的喜悦真的难以形容。他们讲了很多当年游击区活动的趣闻:茶嘴支队如何俘虏南拳伪军;如何消灭东安峪、如月口、东南乡的假据点;如何与日本人、乔日成等顽固土匪作战;如何调动乔日成扣留日本人大羽顾问等?,我被父母激动人心的回忆所吸引和感动。有时候喉咙痒,不想咳嗽,怕打扰,扰乱父母的思维。中午刘太太给我们端来了豆馅白面包,两位老人却因为热烈的聊天而草草吃完。他们的谈话真的让我着迷,这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两个老人谈着从上午九点接近黄昏,还是那么热情。突然想起来李明欣叔叔的出发令,让我照顾爸爸,注意身体和交通安全,早点回来,不然他会担心的。于是我给父亲做了个提醒,父亲也考虑到了先生一整天的疲惫谈话,勉强结束了谈话。

临走的时候,我又一次浏览了刘老将军的居住环境和室内设施布置。当时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四平一高”的印象,那就是刘老夫妇平易近人,生活条件平凡朴素,生活水平平平淡淡,衣着装饰平凡朴素;但刘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境界崇高,令人钦佩。

红岩的书深情

随着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刘苏成了一名高级干部,但他始终与父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远在北京的刘先生,一直和父亲书信往来,谈工作,谈思想,谈情况等等。刘老晚年写给父亲的最后一封信打动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先生病重,卧床不起,双手颤抖,不能握笔正常写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亲眼看了。这两页信纸上没有写200个字。字有大有小,歪歪扭扭的。笔画粗细,不规范,认不出来。你不得不用心去分析和理解它们,但我深深地记得大意:“老尚,我的健康快不行了。请多保重。你得利用你有限的老年。”看着这封字迹模糊的信,我以为先生是给父亲写的这封信,不知道有多大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我和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我父亲哀悼将军的逝世

1992年1月,80岁的刘老因病去世,葬礼委员会给他父亲发去唁电。当坏消息传来时,我父亲大哭起来。他几天没吃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热泪盈眶地为失去老朋友写了悼词。本想亲自去吊唁,但因年老体弱未能如愿,遂发悼词悼念。我曾经记得父亲临死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这样一句话:“刘司令,我也想去你的世界。我们有机会再见面,我们可以聊很久……”

刘苏,原名刘忠义,山西应县人,毕业于太原北部军事学院。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成立了茶水游击队,刘苏任副司令。1938年1月对雁北平陆开放,1939年1月进入浑源西南山区。在八路军359旅的帮助下,进行了整编,成立了茶嘴游击队。刘苏任纵队领导人和第一队长,在359旅和晋察冀五委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1940年2月、3月,茶绥支队与120师359旅雁北支队合编,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在晋察冀北应县、、灵丘作战,率部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后来担任第五军分区副参谋长、绥东纵队司令员。刘苏领导的雁北支队是雁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又迁到灵丘、浑源、应县,为保卫灵丘、雁北抗日根据地做出贡献。群众称刘苏为“铁军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晋军区雁北军分区副师长、晋察冀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第一旅副旅长、华北军区第一纵队副参谋长、第20兵团第66军副参谋长、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随部队进入朝鲜,参加组织指挥第66军抗美援朝的所有战役。1951年6月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参谋长,第二次进入朝鲜。后曾任志愿军参谋学院院长、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兼训练部副主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主任、国防部第六研究所第二研究所所长、第三机械工业第六研究所第二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委研究所所长、训练基地副司令员。1981年,从副兵团职务退休后,担任《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史》编委会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他于1992年1月1日在北京去世。

尚,陕西应县人。1939年任英山联合县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在根据地创办学校,为革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解放后,应县第一所小学——南四完全小学成立。1951年任应县政府文教部门负责人,1954年任应县中学副校长。从此,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1957年,他担任CPPCC第一县副主席。1995年在应县被授予“教育英雄”称号。最后一部作品《炎黄古迹四字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1.《刘苏 刘苏将军与我父亲的交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苏 刘苏将军与我父亲的交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8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