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系列目录。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两百卷。《总目录》的社长是甘龙的六儿子颜勇,实际上主编纪昀是主编。纪昀,号小兰、春凡、石云。直隶献县。乾隆十九年进士,成为礼部官臣,大学学生协办人,为纪念文达而死。著有《岳薇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共遗产集》。《总目录》是与《四库全书》合编的。自乾隆三十七年起,清政府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制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各省收藏的书籍,由四库全书图书馆的编辑进行了修订,每本书都写有摘要并附呈。经主编综合平衡、修订、补充和分类整理后,各摘要合并成总目录。《总目录》第一稿完成于乾隆四十六年,随着《四库全书》的不断补充和交流,其内容也进行了数次增删。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才最终定稿,并在武英堂出版。

清代乾隆以前的历代书籍共有10,254种,172,860卷。其中,《四库全书》图书3461种,79309卷。此外,《四库全书》共有“普通著述”10254种,172860卷。这些书都是按照清政府的政治标准进行了严格而反复的审查,凡是被认为是反对内容的都予以排斥和排斥。《总目录》按经、史、子书、集分为四部,共分四十四类,下应再细分的属于。儒家经典有十大类:易、蜀、诗、礼、春秋、孝经、五经通义、四书、乐、小学。史部有十五大类:正史、年谱、编年史、其他史、杂史、圣旨、传记、史书、志、季、地理有十四个亚部:儒、军师、法家、农家院、医家、天文算法、运数、音乐记录收藏有五大类:楚辞、别集、宗集、诗评、词曲。 各部首长都有大概的叙述,各种叙述的学术渊源都变了。每个类目前都有一个小序列,记录类目的演变和流派的经过。在每个属的末尾,都附有一个文本来解释分类的原因和标准。对于每一类,先列出四库全书的收入册,再列出寸目的收入册。每本书根据书名和卷号下注版本,记载是官方获得的版本,或者是政府内部收藏的版本,永乐大典版本,期刊版本,通俗版本等。然后就是这本书的总结。

《总目录》摘要内容的一个特点是“主要是考察异同,不作得失之分,所以论据很多”。“先列出作者”,“这本书的得与失,权利与意见的异同”。在“文字增删、文章分合,均评为定义”中。对于已经确定很久的书,“但论其出版、刻本、传记、写作的异同,丛书增删的起止,作品好不好”。一些古籍的考证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当时研究的成果,纠正了前人的不足。第二个特点是对书籍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阐明圣学,明王道”,突出宣传封建正统思想的政治观点,排斥“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对于“国基朝法戒,人品学才之嗜酒缺陷”,“各显其短,用劝诫与惩罚”。

《四库全书总目》是空之前的超大型综合解题目录。虽然一批有价值的书籍因政治原因而被废弃,但基本上仍包括清代、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重要著作,永乐大典所编佚古籍385种,是目录学上独一无二的杰作。而且内容概括丰富,分类整理系统,序列小,体系完整,是十八世纪以前中国学术的经典总结,对后世读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学者以《总目录》为“阅读路径”,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目录的方法和形式,在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影响。首先,《总目录》在传统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各种书目的分类优势,并根据图书和学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分类类别和分类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分类体系。在《总目录》出版之前,各种目录,尤其是私人收藏目录的分类和排列极其混乱。《总目录》出版后,都是按照它的分类体系来做的。虽然以后有了一些修改和补充,但是没有重大突破。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古籍编目和分类的基本规则。其次,《总目录》总结了刘向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公私藏书提要的编纂方式和方法,还借鉴了清代读书题铭的方法和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反映书籍版本、性质和内容,并结合当时政治需要宣传封建思想的新的提要形式。它对晚清目录学文摘的编纂,尤其是藏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由于《总目录》的广泛性及其在藏书、著录和考证方面的不足和谬误,引起了编目人员的兴趣,并产生了一系列纠正错误、弥补《总目录》缺陷的目录著作,如阮元的《四库未收图书提要》、姚金元的《清代禁书目录》、邵的《四库清目录》, 和余嘉锡的《目录学总目录的成就和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从刘翔的《别录》开始有了。 它的典型作用促进了各种目录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目录事业,而且对现代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乾隆五十八年,武应寺首次印刷,简称寺书。乾隆六十年,浙江在地方官、士绅的配合下,根据《温岚亭庙记》纠正了该书的许多错误。所有后来的版本都是从这两种版画复制而来的。同治七年,广东出版社以浙江为底本进行复制,根据点本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简称广东版。1964年,中华书局以浙江版为底本,将庙堂版与广东版进行比较。校对笔记附后,王先生断句印刷。附“四店拆书汇总”、“四店未收书汇总”,以及书名、作者姓名索引。

1.《四库全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库全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9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