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管理层邀请了业内知名专业人士田河西田老师,在《变形虫管理》一书的基础上进行讲座。课程围绕阿米巴商业模式在广州举办。会议期间,田老师准备了一份有关稻盛和变形虫管理的书籍和资料。

田河西田老师希望参加培训课程的专业人士每天安排一个“商业哲学讲座”在工作前后各一个小时进行学习和分享。

稻盛和夫的哲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真正适合中国员工的口味。

参加培训的员工积极性很高。学完之后他们会交流分享,热烈讨论。有的人甚至把书中的关键理论背下来。

在课程中,田老师提到,在理解了"尊天爱人"和"利他心"之后,他每天都分享他的努力。为什么企业还是那么尴尬?因为我们呈现了阿米巴管理的一个误区——空腹谈哲学分享。饥不择食,即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比如工资水平低于同行业,员工觉得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经营者吝啬,也可能是企业效率低下,但结果只有一个:员工不满。毕竟,员工为企业工作不是义务劳动,应该得到应有的工资。哲学是抽象的观念,属于精神层面。哲学分享就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同抽象的观念,然后应用到工作中,让思想真正影响自己的行为。空腹谈哲学分享,就是在不改善员工物质生活的情况下,在精神上盲目灌输哲学理论。

第一,哲学的实施只有在物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持久。物质和精神是什么关系?当我们把物质当成金钱和谋生手段时,物质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没有人能把这两种生活分开。没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只能拥有完整的精神生活或者简单的物质生活。没有精神支撑,物质生活枯燥无味;没有物质支持,就没有精神生活的基础。

第二,空洞的想法对企业管理毫无价值。稻盛和夫创办的企业不是日本最大最赚钱的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也不是日本最高的,但是他们的员工依然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其实物质满足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正是因为他们总是带着“利他主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活得好,会增强员工对经营理念的信任,坚信“这样做人,这样做事”是对的,继续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循环往复,形成良性发展。这就是稻盛和夫一直追求的:“让所有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幸福”。

哲学不是“说话”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企业想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领导聚在一起讨论,想出一个点子,比如“自由、平等、博爱”。但想法提出后,企业情况依旧:员工不自由,层级观念还很清晰,同事勾心斗角。此时,“自由、平等、博爱”只成为一句口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企业采取具体措施改善这种状况,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由、平等、博爱”的企业氛围,员工才会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被动执行任务走向主动思考企业文化的意义,探索完善的方法。同样,当员工看到成就,看到企业的变化,看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化,看到可以从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时,也会主动将这些想法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中,并在日常行动中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只有在满足员工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才有基础谈哲学共享;只有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生产生活中,员工能看到其积极作用,才能信服;只有把哲学的空谈话变成实际的措施,员工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物质和精神都要丰富,空谈哲学一定不能长久!感谢田老师的分享!

1.《阿米巴课程 阿米巴模式课程感受总结-敬天爱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阿米巴课程 阿米巴模式课程感受总结-敬天爱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9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