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难过”“我什么都不想做”“我跟咸鱼没什么区别”...以上是现代年轻人在朋友圈的日常表达。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人们不再喜欢给自己“灌鸡汤”,而是更喜欢以自嘲的方式出口“毒鸡汤”。

比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些自我激励的话,就变成了“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是翻身之后还是咸鱼”“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的努力有什么用”...

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包含“丧文化”的人物和台词逐渐成为年轻人社会生活中的代号和标签。什么是「丧文化」?

“丧葬文化”的兴起

如果你经常使用社交软件,你一定知道下面传说中的“四大失魂”。

第一个是佩佩蛙和长腿咸鱼,在微信表情包中占据最大库存,第二个是两部漫画中的人物:《马人波杰克》的主角波杰克,《山大王》的主角汉克·希尔的儿子鲍比·希尔。

这四种不同形象的共同特征是颓废、悲观、有点绝望。其中,《马南波杰克》作为豆瓣五季评分在9.2分以上的电视剧,被视为丧文化的“经典语录”。你总能看到这些截图被广泛的传播和使用,人们逐渐从这些语录和文字中找到生活中一些对应的地方,形成一种自我认同感。

网络丧文化的主流人群是80后和90后。考虑到他们面临的社会现实,丧文化似乎是“可追溯的”。

大部分80后压力很大。他们失业的主要原因包括单身、房价和工作。面对日益增长的年龄,一些必须面对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一些生活困境所带来的焦虑和无力感,使得新生代年轻人选择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发泄自己空生活中的空虚和不满。

新媒体时代,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随着周围一些媒体、公共平台、朋友、家人的潜移默化的传播和影响,少数人的“丧”逐渐蔓延到年轻一代的普遍心理状态。尤其是年轻一代,每天沉浸在网络环境中,各种表情包和带有“丧”色的段子充斥其中,似乎逐渐形成一种“人缘”。看着网络平台,大家都在说自己“迷路了”。

丧葬文化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需求。人们似乎把它当成了一种自我标榜和“挡箭牌”。每当面对自己不想做或不想面对的困难时,否定当下,否定自己,比“面对困难”更容易,更合理。与其说是人们在宣扬这种文化,不如说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丧葬文化”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否定现实的理性方式。

“丧文化”截图传播的背后

是年轻人对世界的温柔反抗

除了上面提到的《马南波杰克》和《山大王》之外,很多影视剧里还有很多“丧文化”的影子。

2013年上映的《玉子》讲述了废弃房屋的人生观,但现实是一样的。当代很多年轻人通过玩游戏、看漫画、睡懒觉来逃避生活,静静等待自己的“人生转折点”。

2016年夏天,微博上一个“葛优撒谎”的表情在网上爆炸。这张图来自1993年的电视剧《我爱我家》。葛优饰演的季春生无事,在贾家吃喝。图中,他躺在沙发上,一脸苦情。有一段时间,“葛优谎”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词汇。人们都说“葛优躺”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2016年底,一部《东京女性绘本》席卷朋友圈。女主人公凌在生活、工作和爱情中遇到了困难和困惑,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使无数“北上广”女性在这部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台词和句子都是绑在心上的,但对女性成长的描写却细腻真实。

2017年,收视率最高的英美剧《去他妈的世界》,评分9.0,从两个少年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反抗世界的故事。“我们在变好,但世界觉得我们在下沉。”似乎90后和00后回应了世界对他们的偏见和标签。

2018年,李生因“世界不值得”这句话而在互联网上走红,并接连上了几场综艺节目。他的“透明”和人生观也受到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

其实,看看这些在影视和综艺节目中的呈现,我们很容易发现,含有“哀文化”的影视作品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这些流传推广的语录或截图,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想积极上进,想一夜暴富。”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落后的恐惧让一些人年轻有为。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物质追求和内心困惑之间挣扎,自嘲,做梦。

洞察“丧文化”其实是年轻人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形式,而电影、表情包、段子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媒介。

“丧”文化之所以能成为网络上流行的亚文化,是因为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言语和行为集体。虽然看起来悲观颓废,但也表现出了一些面对紧张生活的乐观心态。

“就这样”“算了,好吧”“我已经是废物了”。其实并不是真的字面意思,而是一种心态。很多年轻人说,哀悼的表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出口,但是虽然哀悼充满了正能量,但是说出来之后,还是向往生活的。

世界总是变幻无常,人生总是难以打破。我们用戏谑的态度嘲讽这种令人抓狂的生活,用一些幽默的“毒鸡汤”让我们温柔的接受一些残酷的生活真相。

在丧文化的传播中,网络新媒体为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冲突提供了话语狂欢的场域。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哀悼文化作为一种缓解压力、释放情感的工具,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也要明白,丧,可能暂时对年轻人起到麻醉作用,但毕竟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网络红人上的标签,在信息的浪潮中,年轻人都要保持清醒,学会分辨。毕竟“丧”完了,还是要面对明天。

结束

监督系统|李兴文

主编|杨文山

1.《丧文化 终于明白,“丧文化”为何一直被现在的年轻人推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丧文化 终于明白,“丧文化”为何一直被现在的年轻人推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2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