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甸曲训练鸬鹚捕鱼。源地图

人民日报4月22日报道称,白洋淀是辽阔的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明珠”、“华北肾”之称,是华北地区稀缺的天然湿地。

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将充分依托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态城市。

多年来,河北白洋淀的生态管理一直在继续。治理的效果如何?你还面临什么问题?新区的建立会给白洋淀的生态保护带来哪些新的机遇?记者最近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期污染的积累曾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那时候,连鸟都没有飞过。”

四月的白洋淀,微风吹来,碧波荡漾。芦苇已经进入萌芽阶段,水鸟时不时经过。

白洋淀位于京津石家庄腹地,总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保定市安新县水域面积312平方公里,约占白洋淀总水域面积的85%。湖区地形复杂,大小湖泊143个,沟壑3700多条,形成了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独特景观。

历史上,白洋淀曾经占地1000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干旱气候下工农业用水量一直在增加,特别是上游100多个水库的建设,导致白洋淀入水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上游水土流失和湖泊围垦加速了白洋淀的沉积,湖区水面日益缩小。

“由于缺乏清水供应,白洋淀水位下降,水环境容量下降,水体自净能力难以保证。”保定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郑说。

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4年,在白洋淀区9个常规水质监测点中,广店市少车店、枣林庄、泉头、菜铺台、王家寨、张庄年平均水质为四级,段村水质为五级,南刘庄水质次于五级,李丁湖出现枯水湖。河北省政府1992年颁布的《关于白洋淀水域环境功能区划的意见》中明确,白洋淀水域的角车店、环头、菜铺台、张庄、王家寨、枣林庄、段村为三级区域;南刘庄为四级区域;刀鲚湖是一个V型区域。

水质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清洁水供应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污水排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营大型乡镇企业的浪潮中,白洋淀上游出现了制革、电镀、造纸、印染等中小型产业集群。当时环保要求低,工厂的废物和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沿岸的湖区。瞿区也有70多家羽绒生产企业,其中一家每天消耗数百吨水,在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其中一些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对瞿区周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店内村的生活污染也令人担忧。白洋淀有纯净水村39个,半水村89个,总人口20多万,其中纯净水村8万多个。不到10%的农民有自己的厕所,农村公共厕所平均数量不到6个。由于缺乏处理手段和管理不严,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进入湖泊。据保定市环保局统计,店内村氮磷输入量分别占流域总氮磷输入量的1/4和1/3。

此外,湖区水产养殖的污染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据了解,白洋淀以前养殖总面积达5万亩,大部分采用了高密度、粗放式的“三网养殖”模式。小空间大规模养殖,往往会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尸体和粪便成为污染源。饵料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除了少量被鱼类食用外,其余三分之二沉入水底,造成沉积物严重污染。在几年前的一次调查中,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贾见证了白洋淀网箱养殖的“暴力”程度。“在原来的空水面上,到处都是很多笼子,只给船留下一条弯曲狭窄的通道。”

由于长期污染的积累,湖区的环境一度退化。点曲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最严重的时期,连鸟都不飞了。”

采取多项措施,保定“保湖”,核心区水质不断改善,生态得到初步改善

近年来,河北省白洋淀的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定市和安新县开始关注流域污染的综合治理,并规划生态恢复的长期措施。安新县将白洋淀治理作为县域发展的“第一工程”,促进了湖区的生态保护。

记者从保定市环保局了解到,针对工业污染,全市严格定位白洋淀,坚持湖区不建项目、不建园区、不建工业,所有涉水工业企业都要迁出,深入开展综合整治。2012年以来,张庄羽绒加工区水洗企业全面整改,淘汰水洗企业27家。68家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并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

2015年,保定关停天鹅股份有限公司4条粘胶纤维生产线,高浓度纺丝废水下游排放量每天减少2万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白洋淀的污染威胁。

非点源污染控制也要跟上。安新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振铎表示,为了控制滇中村的生活垃圾,按照“家庭分类、村庄收集、生态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垃圾处理生态模式,从每户开始选择45个重点村,将垃圾分类转移到垃圾处理场。目前,45个村的6个垃圾转运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的县垃圾处理厂已经具备填埋条件。

“在白洋淀水域村,每个村都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通过铺设管道,将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再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浓缩,然后流入湖泊。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一级标准。”杨振铎说。保定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41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形成日污水处理能力118万吨,实现白洋淀上游城镇和县级以上重点城镇全覆盖。

在安新县少庄子村,记者见到了成功转型的农家乐主郑。“去年在滇曲拆了笼子,政府引导我们转型旅游,我们家就开了个农家乐。收入比以前的网箱养鱼强多了。”郑对说道。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安新县已清理水产养殖11800余亩,涉及农户5505户。该县已通过各种方式将农民的损失降至最低。到目前为止,白洋淀区的网箱养殖已经被完全禁止。

记者从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经过近几年的强化治理,白洋淀的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恢复。一是水质得到改善,焦车店、大麦店等核心区域水质基本能保持在三、四级。第二,植被在增加。曾经灭绝的马来马铃薯、马铃薯、芡实和花椰菜等沉水浮叶植物又重新出现在白洋淀。目前,湖区共有藻类406种,大型水生植物47种。第三,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加。鸟类的数量从192只增加到现在的200只。野生鱼类有17科54种。

白洋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离不开一个城市的力量

滇曲生态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预期效果仍有差距。

记者从保定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入湖污染负荷仍然比较大。即使执行了最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但与白洋淀水功能区划要求的三级水质仍有明显差距。同时,白洋淀蓄水不足、水位不稳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多年来很少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最低生态水位8.4米。由于每条河流都没有有效的清水供应,水体的自净能力仍然很差。

雄安新区的建立,为白洋淀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发改委主任李锋日前表示,要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目前,规划有序推进,环保行动加快。据了解,4月5日,保定市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开始向保定市和白洋淀联合供应生态用水。供水时间为两个月,预计白洋淀将接收3300多万立方米的水。

长期研究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家、工业中国研究会创始人张武明表示,白洋淀作为“京津冀之肾”,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调节站,具有非常特殊的战略地位。由于污染源复杂,它的处理不能由一个城市来解决。随着雄安新区的建立,这个区域可以统一规划。之前的分家问题,现在可以全局考虑,对于白洋淀的治理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河北大学教授、白洋淀生态保护和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刘存琪表示,白洋淀生态保护涉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诸多具体问题。新区建立后,将从国家层面和更大范围进行规划,这将有助于促进白洋淀补水长效机制的建立。再比如滇中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全村搬迁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资金,当地政府运作供不应求,而新区则有更广泛的发挥和运作空。

贾表示,新区的建立将促进工作计划的科学协调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分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将避免“撒芝麻盐”和“撒饼”,使污染控制更加准确和高效。

新区定位为生态城市,原有的低端污染行业将面临洗牌。污染企业将如何转型,产业工人将如何安置?河北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英认为,新区成立后,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蓬勃发展,这也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1.《专家:雄安新区设立让白洋淀生态保护不再捉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家:雄安新区设立让白洋淀生态保护不再捉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3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