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平湖

《易乃》最早见于明代出版的《西鹿塘琴通》。此外,《太阴补》、《五阴琴谱》、《吴语琴谱》、《紫苑堂琴谱》等20多种曲谱中都有记载。但是,虽然音乐名称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乐谱都不一样。我用的是廖汤怀的乐谱,收录在田文馆乐谱里。

这首歌是谁写的,一直以来的描述都不一样。有人说是唐代刘子厚写的,有人说是以刘子厚“只剩下船桨嘎吱一声,在山川绿水中”的诗句命名的,还有人说作者不详等等。古人为了传承自己的作品,往往会假装用别人的名字或者造好句子。这也是可能的,但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个人对这首钢琴曲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十年前,第一次谱曲;第一,新中国成立后。

以前谱曲的时候才知道,作曲家对当时的社会不满,痛恨政治黑暗,觉得不合时宜,没有天赋,住在晚山林里,住在僻静的山林里,把自己孤独朦胧的兴趣寄托在静谧的山水上。

这首歌就是基于这个假设处理的。他满怀信心地为它画了一幅如此宁静而凄凉的画。因为怕处理粗鄙会破坏安静优雅的语气。做笔记押韵需要很多推敲,调音总觉得别扭。尤其是伊奈音出现时,不仅能丰富音乐,而且感觉极其累赘,永远无法与前后的乐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他的在结构布局、风格韵脚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曲。,所以用一般的钢琴曲规则来处理它们是不合适的。

有时候为了一句话或者一个音符,反复播放,尝试各种处理方法,但是总是不舒服,所以很苦恼,甚至好几次想放弃。过了三个月,我才勉强从谱里掉出来,听起来“古雅”。一开始,我以为我已经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精神和意境。但是听多了觉得太平淡无奇,有些地方生硬牵强,缺乏深刻的韵味和强烈的感染力。原因是什么?当时看不懂,甚至抱怨是作者的错。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发现了几十首钢琴曲,演奏者对此也有了一定的把握,但依然可以自信,只是这首曲子跑题了,但却出乎意料。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变化,使我认清了方向,明辨是非,初步批判了因循守旧、尊重过去等错误思想。曾几何时,我以为小调不认同古琴,却没有注意音乐、生活、思想的关系。新的生活现实逐渐启发我被气势磅礴、激情澎湃的黄河大合唱所吸引。暴风雨般的歌声让我产生了新的意境。

同时又不禁回忆起前些年在老家木渎河边散步时,看到船只来往,船夫劳动,时而撑竿子摇橹顺流而下,时而扯着船帆拉着纤维沿河而上,特别是简单响亮的歌声的印象。就这样,我怀疑了之前对《一奈》的理解和对待,决定重新学习,重新评分人生的主题。

关平湖演《一奈》

这一次,比分和第一次差了快二十年。我有意识的不去回忆旧的分数,以免陷入旧的思路。我试着重新理解它,并仔细检查音乐的每个部分。我不仅仔细研究了钢琴曲的结构和布局,还注重深入了解音乐情况,反复思考,参考一些相关资料和不同的音乐书籍。逐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首先是一个立场问题。研究者在从事发掘的同时,也从一定的阶级角度和审美角度去认识、选择、总结和评价生活和历史事实,这是艺术形象创造的最基本原则。从不同的阶级观点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具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处理题材和表达方式当然是不一样的。

钢琴音乐的配乐工作不是“视觉演奏”,它不仅仅被理解为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而是渗透着挖掘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性和创造性的,而不是纯粹的技巧问题。

前后两次谱曲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前写景主要是为了表达隐居,发声只是点缀,所以在治疗中只是模模糊糊的路过。经过反复仔细的研究,我认为音乐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表达了船夫对抗当前洪水的生动场景。易乃生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并以变化发展的方式贯穿整首歌始终。所以认为景物描写是衬托,深刻体会到以易乃生为主要内容,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乐观情绪。

整首歌分为十八段,但我觉得根据钢琴曲的结构和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更合适:开头、承转、组合。

第一部分开始。在第一段,作者用诗意的散板展示了一幅清新动人的风景。

第二部分是方位。比如第二段,通过汩汩的水声带出小号手微弱的声音,从而发现主题。

第三部分是转弯。转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叫一转、两转、三转。第一转从第三段开始,描写悬崖峭壁和浓荫,以一种清脆优美的弦外之音,表达劳动人民对壮丽山河的欣赏和内心的快乐。在第二个转弯处,当第七段的军号声再次出现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洪流,夹杂着摇晃的声音。水乡生活突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第十一段活泼跳动的弦外之音,再一次描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喜悦的心情。

特别是第十三段,通过激昂而有力的号声,刻画了船夫们奋力反抗汹涌逆流的英雄形象,造成了整首歌的高潮。刚刚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歌声般优美的弦外之音又重复了一遍,表现了劳动者胜利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这种轻柔的手法为下面再次出现的高潮做准备。第三转,在第十五、十六、十七段,采用快速翻滚、刺扎、鸣响等手法,表现海浪撞击船首的撞击声与号角声交织,在歌曲结束前又一次高潮迭起。

第四部分是组合。第十八段是简洁地综合前面几段的一些材料,最后以安静舒展的弦外之音结束整首歌。

这首歌的末尾用了七个一弦的徽记,六个点,七个五弦的徽记,而紫苑堂琴谱用了七个二弦四弦的徽记。从整首歌的押韵和调式来看,结尾音应该是二四二弦的七个徽记,所以我切换到了紫苑堂的结尾音。

为了使“一乃”主题的形象更加突出和生动,在第二、第七、第十三和第十七段的号声之后,每一段的号声都被再次重复。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处细微的改动,其他都是按照原谱来弹的。

我在音乐会上听到的是删节版。由于时间限制,无法播放整首歌,所以提取了整首歌的精华,把重复过多的段落适当删减。虽然只有九段,但还是完整的。缩短文本比保存文本更实用。

要学习这首歌,请点击——

乔杉钢琴课|钢琴音乐《伊奈》工作坊

1.《欸乃 管平湖:谈谈《欸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欸乃 管平湖:谈谈《欸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3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