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邵县坪镇溧水村,20名贫困村民最近收到了2500元现金,外加一桶植物油,他们高兴地称赞“这是必须的!”今年年底,新邵牛奔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将给他们每人2500元。这是该县“牛奔”扶贫模式运行中的一个突出例子。
第一次分红,村里80%的贫困户脱贫
在里水村,深圳牛奔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告诉记者:“村里有25户贫困户,其中20户加入了我们的合作社,很快就摆脱了贫困。”他举了以下事实:20户贫困户每户收养8至10头奶牛,获得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合作社用这笔贷款和其他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养殖生态奶牛。每户贫困户连续三年年收入5000元,有几户投资了土地,收入略高。此后每户继续领养3头牛,年利润3000元。合作社养牛的利润大部分用于偿还贫困户贷款。目前为合作社提供就业服务的贫困户还有7户,人均年收入3000元,加上土地入股和养牛,年收入8000元,已经超过扶贫标准。
记者在合作社看到,300多头优质肉牛实现了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农场使用绿色无污染饲料和山泉水。互联网和数字化使饲料配比和配送准确高效。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电脑上监控农场的现场;一些田地和农舍的农民可以用手机随时看到他们收养的牛。智能农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散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30%的成本,这些收益大部分都返还给了农民。
“牛牛的扶贫模式降低了贫困户的风险,找到了脱贫的好办法,符合农村的实际!”新邵县负责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李对记者说,贫困家庭技术水平低,能力弱,需要像这样有社会责任感、有胆识的企业帮助他们实现规模扶贫效益。该县将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并推广其扶贫模式。平镇党委书记周宇光也表示,“牛奔”模式找到了扶贫的金钥匙。下一步将推广赤水村水岱村和戴东村的经验,让所有贫困户都能加入合作社,如期脱贫。
这三种模式为贫困家庭脱贫提供综合服务
据张娇娇介绍,扶贫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多元化养殖和经营,如种植牧草后养牛,饲养其他畜禽等。养牛能力达到一定规模后,利用有机肥发展有机蔬菜采摘、有机餐饮、生态旅游等。;二是平台+个人资源整合的轻资产战略商业模式,包括平台+个人土地持股和牧场种植模式、平台+个人养牛、领养模式、平台+个人理财管理模式等。;第三,农户土地入股+金融扶牛领养+农户基地就业+农户基地股权投资的全方位扶贫模式。
第三种形式,以土地股份脱贫为例。农民土地股份占基地股权的20%。目前,“牛奔”已与溧水村签约2400亩,2000亩可实现养殖5000头奶牛的规模。届时产值将达到1亿元,利润2500万元;20%的农地股份可以分红500万元左右,每亩分红2500到3000元。按照扶贫标准,年收入3280元,单这一项就能帮助2000农民脱贫致富。再比如这种形式的经济资助,帮助牛脱贫。每头牛的价格可以保证给贫困户1500-1800元的利润,农场5000头牛的领养红利高达750-900万元,可以解决2000-3000农民脱贫问题。再加上基地就业脱贫和农民基地股权投资,新少扶贫基地完全可以让4580到5580贫困人口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养牛所需的草料和玉米精都是自己生产的,牧场所需的肥料都是用牛粪有机肥回填,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未来,基地将利用牛粪收集和发电,在牛棚上建造光伏发电,在路灯上建造太阳能发电,以真正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更难能可贵的是,“牛奔”模式的互联网思维紧跟时代潮流。包括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工具、互联网金融等。,这将把传统的肉牛养殖变成物联网的智能虚拟平台。这为产业链的成长壮大创造了新的环境条件。
专家认为,妞妞模式在扶贫方面是有效的、有益的、可持续的,值得推广
奔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签约的水岱村土地,是一片多年不用的荒山荒坡。签订合同后,土地会明显增值。合作基地主任是水岱村党支部书记,他的身份对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有很强的动员和吸引力。就业方面,基地有6名固定工,100多名临时工,解决了一批闲置农村劳动力的稳定就业。农民相信眼见为实。一位66岁的村民开始反对合作社。面对事实,他很快改变了看法,买了一亩多土地的股份,在基地做临时工。他对一下子两个收入很满意,说自己比过去好很多。赤水坡村的一位村民一直关注着水岱村合作社。过了一段时间,他来看贴在墙上的利润表。看到村民的一亩地从50元涨到300元,他终于下定决心在今年6月2日拿两亩地入股。
除了户外的穷人,“牛奔”模式还吸引了其他农民和其他地方的人的参与。参与者和合作社在经济上赢得了双赢,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提高了扶贫的经济实力。一个在村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买了九头牛来喂。因为他不懂技术,奶牛越来越瘦。当他看到合作社里的奶牛长得很快时,他动了心思在合作社里养牛,这使得收入更加经济。现在他正在和合作社谈判。水岱村及其周边地区有三名肉牛屠夫也积极合作。一家已经把20头奶牛合作寄养,另外两家也将分别寄养50头和30头。长沙和深圳的两个商人通过出资的方式在水岱村收养了16头牛和12头牛。他们离家很远,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监控几百公里外的养牛现场。寄养和收养一年回报率在20%以上。
“牛奔”是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平台,聘请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和专家作为专家顾问。除了湖南新少,湖南郴州和广东龙川也建立了很多专业的养牛基地。近日,“牛奔”与河南省商水县在互联网plus联合建设了商水“牛奔”生态养殖+精准扶贫项目,该项目已获商水县批准。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创新的智慧农业模式,它在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见效快、效益广的特点,有利于突破扶贫难题,目前是推广的好时机。
1.《湖南新邵打造"移动互联网+全产业链养殖+精准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湖南新邵打造"移动互联网+全产业链养殖+精准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6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