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超过此前预期。这两个数字,加上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也是6.9%,说明稳定国民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自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持国民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这个合理范围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个指标来判断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中高速增长,就业形势良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国际收支继续改善。这说明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经济增速方面,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经济运行平稳。其中,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力军。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37.8%和59.1%,三大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6和4.1个百分点。

从就业情况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35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万个,完成年度目标66.8%。此外,6月份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下;31个大城市的城市调查失业率连续4个月低于5%;农村流动劳动力继续增加。中国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知名商业教育机构IMD发布的《201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就业排名第一。

从物价水平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剔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基本稳定,上半年核心CPI同比上涨2.1%。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灵活运用相应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提供了有利环境。

从国际收支来看,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19.6%,进出口相抵,实现顺差1.28万亿元,同比收窄17.7%。此外,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略有升值,外汇储备连续五个月反弹,储备规模保持稳定。这意味着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从以上四项指标可以看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平稳态势进一步巩固。而且在稳定的基础上,经济好转的迹象明显增加。

比如工业领域,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增速为6.9%,为2015年以来最高季度增速。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5%和22.7%,同比增长8.6和14.2个百分点。

再比如消费领域,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第一季度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月度增速为11%,比上个月快0.3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的最高月度增速。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作用,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三驾马车首位,远高于同期总资本形成的贡献率。

得益于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为经济增长注入的活力,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生产和需求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供给方面,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制造业正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规模以上产业;需求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业务结构、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随着“配送服务”改革的深入,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1-5月,全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4.7%,日均新注册企业15600家;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率先平稳运行,呈现出明显的稳步前进、稳步改善的趋势,为下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专家谈】上半年经济运行:稳的态势进一步得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家谈】上半年经济运行:稳的态势进一步得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9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