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0后中学生”任摄影展。明亮的画面

第二届“故乡之路: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获奖作品之一——蒙古族摄影师包日玛《拥抱亲人》。明亮的画面

本期主题:摄影策展

目前,展览已经成为一种使大多数艺术作品为人所知的媒体形式。相应的,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的策展人,近年来在艺术领域也是频繁活跃。

“英艺术中心/英画廊”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摄影机构之一。多年来,在这里举办展览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不时地空涵盖了当代中国摄影的方方面面和领域。同时,作为英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他的能力、视野和展示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他举办展览,出版专辑,并做出选择。他把英艺术中心作为中国摄影的一个锚点,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悄然改变了当代中国摄影的面貌。

本期聚焦记者与那日松的对话。

记者:你在策划展览时看重和注意什么?

那日松:首先,我计划的展览强调社会性。展览的内容有社会影响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传播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所以我一直比较注重媒体的作用。第二,对于馆长来说,整个展厅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每一个展览都要在视觉呈现上吸引观众,所以我在展览的呈现方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观众进步到大厅后,视觉点一定很丰富,千万不要只是在墙上挂一圈照片。照片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大的照片可以一下子在视觉上吸引人;作品除了挂在墙上,还可以挂在展厅中央;也可以用灯光做一些影像设备。

记者:为什么空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的电影纪实影像奖独立策展人奖不见了?

那日松:在获奖之前,我对这个奖项还有一些希望,因为我看到中国在国内摄影节上有一群优秀的策展人。但是当我在一个有国际评委参与的非常专业的平台上被选中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中国的摄影策展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无法拿到一张专业的桌子。这说明我们的策展人是外行,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这次比赛有很多策展人操作过大型展览。他们提交的作品的策展内容可能是好东西,但是策展方案给人一种很不专业的感觉。

记者:作为英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你对自己作品的评判是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相对统一的风格?

那日松:我没有固定的标准。顺其自然。一般认为,英艺术中心展出的纪实作品很多。这可能是因为我以前的媒体身份,过去接触的摄影师大多是拍纪录片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只喜欢这种风格。有些展览可能会因为商业原因带来不错的收入,我们会在不损害画廊品牌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如果你只做理想化的内容,只讲品味,颖画廊早就倒闭了。

记者:如何判断摄影师作品的价值?

那日松:从馆长的角度来看,没有糟糕的摄影师,只有糟糕的馆长。比如:之前我给刘源做展览,他的争议很大。他的专辑缺乏剪辑和策划,被很多人诟病。我看着刘源的照片,觉得他有自己独特的拍摄思路,就帮他从大量乱七八糟的照片中编辑整理了几个话题。后来刘源逐渐获得认可,也与此有关。

记者:你自己策划的最满意的展览是什么?

:2011年,任的“80后中学生”摄影展做得很完美。60张未切割和重新制作的照片被安装在三个不同的彩色相框中,这比普通的普通彩色相框更能营造出年轻的感觉。同时,还有十几张任的原创照片。我还用任收藏的中学生诗词作了一面6×3米的诗墙,像是展厅里的一座青春纪念碑。最后,我从任拍摄的北京171中学借了一批旧桌椅,在展厅里修复了一间教室。与此同时,他过去拍的纪录片《夏日回忆》也在现场。

在这次展览之前,我还邀请了任和民谣歌手做了一个音乐视频展览,这相当于为后续的展览做了一个热身,也是为了探讨观众对他的作品的看法。这就是展览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记者:最近公布的第二届“故乡之路:民族摄影师奖”获奖作品,主要是为了让民族摄影师记录自己的民族。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那日松:很多伟大的汉族摄影师都拍摄过伟大的作品。所以,谁来拍都不是问题。如果看摄影艺术本身,两者都很优秀;如果看摄影师和被摄主体的关系,国家摄影师和被摄主体的关系更紧密,更熟悉,更自然。

1.《展览自身亦是作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展览自身亦是作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9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