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实用性和“大用处”

“国学有什么用?”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太难回答了,也不可能解决。

对国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往往不屑于做这样的质疑。因为一旦他谈到国学的用处,必然会有很多例子来谈国学的“无用之用”,这是他个人在国学研究实践中感受到的,可以广泛而深入地谈一谈。

至于那些国学只是道听途说的人,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提出“有用”而不是“无用”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学的实用性在哪里?郭雪既不能当食物吃,也不能当水喝。除了考试还能用来做什么?

后者其实是很多学生的状态。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必然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增加额外的负担。如果你还跟他们说“无用武之地”,他们很难听。生活的“无用之用”很难说。就算讲了,没有深入的学习经验也很难实现,但是讲考试的实用性相对容易。所以,我给学生讲国学,一方面是想讲“大用”,但另一方面又想讲“实用”。通过谈论“实用性”,他们重视起来,逐渐让他们认识到国学对于人生成长的“大用处”。

我在设计国学学习计划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个思路。所选内容,如《律学启蒙》、《古今名会》、《论语》、中小学古诗词及相关拓展等,应尽可能与考试挂钩,让学生不断认识到学习这些对提高考试成绩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先体验这种有用性或者实用性。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自然能体会到国学在生活中的“无用之用”。

建造和借用土地

我们的老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介绍情况。但这种情况更多的是有意设计的结果,学生能清晰感受到“请入瓮”的含义。这时,这种“创造”的效果就减弱了很多。

学生对国学课本身有一种疏离感,如果仍然一成不变地使用“创造环境”的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差。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我尽量利用国学课堂上的“借用环境”,即充分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任何可能的情况来介绍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有大风的时候,我会和学生一起玩,用“风”字来谈论诗歌;下大雨的时候,我会告诉同学们古代经典里有哪些关于雨的描写,古人从这种天气现象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有矛盾,做错事,推卸责任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君子为己,小人为己”,等等。这种“借用”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心理上更愿意接受。

当然,这种“借地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远比“造地盘”难。因为“筑境”是固定可控的,“借境”是随机不可控的。显然,“借地”需要教师有更多的储备,像魔术师的帽子一样,随时随地要创造出精彩的东西。为了更好的“借”,我会有意识的在这方面多做储备。比如“春夏秋冬”“风雪”等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我会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能对经典做什么样的深度解读,我会有意识的去积累。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学生觉得是老师无意中告诉他们的,却不知道这其实是老师长期有意识积累的结果。

独特性和多元化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广泛。甚至有人说:“国学是一个篮子,什么都可以放进去。”每个人对国学的态度都不一样。崇拜国学的人认为国学可以解决一切,甚至认为只要背很多古代经典就可以成为圣贤圣人。反对国学的人会贬低国学。

虽然我热爱国学,但我从不相信国学,也不相信国学能解决一切问题。指望靠提倡国学来解决所有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俗话说“世事不同,世事就不同,世事就变”。经典所教的道理虽然可以通过时间空,但这个时间空必须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展现其生命力。同时,汉学只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这些都是在适应其时代和环境的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成为地球村,任何文化都不是万能的,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其他文化的补充和碰撞。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中不断前进,从而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所以我在教学生国学的时候,绝对不会“卖瓜吹牛”。我会一直告诫他们要有一颗中国心,但要做世界公民。要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对我们有益,我们都必须带着它,为我们所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所以除了我们传统的文化经典之外,我还会继续向学生推荐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让他们从小接受到最好的精神滋养。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但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甚至“知道不可能”。但无论如何,记住这是一个渗透的过程,一个微妙的过程,不需要大张旗鼓,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你静下心来,不劳而获,播下这颗种子,总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

1.《我这样给孩子讲国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这样给孩子讲国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80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