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在这个宇宙里,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

文‍:Berit Brogaard

译:Cherrychess丨壹心理翻译

这篇文章不仅针对追求男性的女性,对直男和双性恋也不乏意义。

这个例子,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Mr. Nice风流倜傥,机敏博学,还幽默风趣,而且他还是单身!更完美的话,就是那么巧,他也觉得你会是个不错的女友人选——那么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你好像不是很喜欢他。奇了怪了,那个Mr. Bad倒是占据了你心神的三分之一。

和Mr. Nice先生一样,Mr. Bad也有不少优点,但他现在不想谈恋爱,或者,他只是不想和你谈恋爱——因为他就是没那么喜欢你。他一遍又一遍地拒绝你,态度干脆,而你竟然好像没法忘掉他。他拒绝你越多,越明确表示他不想和你在一起,你好像就更喜欢他。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坏习惯,去苦苦等待我们无法触及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就是要费尽心力,追寻我们得不到的人?

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有“求而不得”的事情,但我们的偏好似乎能提供解答。假设你曾经想要成为一名好莱坞巨星,并为此日夜心驰神往;但是后来你慢慢发现这不现实,你做不到,于是你选择让这个梦想成为过去式。那么同样是求而不得,回到爱情之中,为什么我们无法忘记一直拒绝我们的人呢?

根据Helen Fisher和她同事的研究,我们对拒绝我们的人恋恋不忘、魂牵梦萦的原因,是因为拒绝这件事本身激活了我们大脑与动机、奖赏、沉迷和渴望相关的区域。

运用大脑扫描手段,她们对15个大学生(有男有女)进行了研究。这些大学生最近都被喜欢的人拒绝了,但是也都认为自己仍“沉浸在爱情里”。

在实验中,Helen Fisher和同事要求参与实验大学生注视拒绝自己的人的照片,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接着,他们要完成一道数学题,比如从4529开始每隔7个数倒数。这个任务是为了让他们从前面的恋爱回忆中暂时抽离。最后,大学生们要再看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人是熟人,和他们没有恋爱关系。

Helen Fisher和同事发现,如果大学生们看的照片上是拒绝他们的人,那么与另外的熟人照片相比,他们与大脑与动机、奖赏、沉迷、渴望、身体疼痛和压力相关的脑区都变得更加活跃。

这篇2010年发布在《神经生理学》期刊的研究显示,被爱慕对象拒绝人就像是患上了药物成瘾,而这里的“药物”就是那个不喜欢我们、拒绝我们的人。他们让我们的爱得不到回报,只有源源不断的单向付出。

但是这个结果并不能回答上文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面对爱情中的拒绝会产生这样的反应?我们怎样形成了这样困扰自己的习惯,总是去等待等不到的人?

或许在你看来,这种爱情的“药物成瘾”是心碎和悲伤的结果。但这无法解释问题的全部,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根本没失去任何东西,因为我们就未曾得到——又何来为失去而哀叹呢?我们可能会为不喜欢我们的他/她痴迷癫狂,心疼落泪,而且这种疼痛和分手之后的痛甚至可以相提并论。但是你要看清,我们未曾真切地拥有过那个拒绝我们的人。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当付出的爱石沉大海,我们可能自动对社会情境中的拒绝产生排斥,进而无法放弃;这种排斥与我们体内的社会图式相关,这类图式涉及分手或离婚。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解释我们的问题。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与我们眼中对方的价值有关。如果他/她不喜欢我,或者没法和我谈恋爱,那么他/她对我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我们“买不起”他们,他们好像就变得更“昂贵”了。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和有价值的伴侣一起繁衍后代确实是很好的选择。因而,当我们眼中的对方变得更有价值,我们就更加痴迷于对方,这似乎也是有意义的。

还有的答案来自于我们沉迷性的人格特质。上文Fisher的研究表明,被喜欢的人拒绝的心碎之感是另一种形式的成瘾。那剩下的问题在于,被拒绝的我们究竟是沉迷于什么东西,以致无法自拔?

在一段已经过去的恋情之中,我们沉迷的东西可能是和地方一起度过的时光,可能是甜蜜的短讯,可能是亲密无间的陪伴,也可能是滚床单的炽烈爱欲。但是在我们的爱被拒绝之时,恋爱并未开始,我们的大脑却产生了类似分手的反应,这种沉迷之情又从何而来?

可能之一是我们本身就迷恋一些“本来可能存在”的东西——但实际永远不存在。一旦我们被这些幻想束缚手脚,无法自拔,再被喜欢的人拒绝后,这种幻想将会愈演愈烈,最后落得沉迷其中,无从脱身。这就像某种成瘾了——或者说是对幻觉的成瘾。

依恋类型可能也会影响你。焦虑依恋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就学会的东西,就是去找能消除他们痛苦的人。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他们在一双情感上拒绝自己的父母下长大。对他们而言,被爱慕的人拒绝与被父母否定的感觉是相似的。因为我们总是会采取自己熟悉的行为方式。

因而,如果我们过去总是被拒绝,被疏远,那么我们就可能去追寻那些让自己一直被拒绝的人。我们的大脑认为这种拒绝是正常的——即使我们自己知道,追求这种带来苦痛的拒绝并不符合常理。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即我们期待“不同的结果”,寻求被接受的那一天:若过去总是被拒绝——比如被父母——我们可能会潜意识地去找类似的场景,但是我们心存希冀,我们依然去表达爱,并希望这一次的结果有所不同。但仅仅重复肯定是不够的。记住爱因斯坦的话吧——精神错乱的定义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件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作者:Berit Brogaard

原文链接: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mysteries-love/201610/why-we-can-get-obsessed-people-who-dont-want-us

翻译:cherrychess丨华中科技大学,愿望是世界和平——心理学让世界更美好!

既然你已经发现了刺猬之岛,

是时候上岸了。

这是全宇宙中,唯一一个以刺相连的岛屿。

我们身上都有刺,在心的探求面前,我们无需害怕。

#刺猬之岛岛民集结ING#

1.《心理学如何解释“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心理学如何解释“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