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行走,你是否也曾期待过,能抛开浮躁和彷徨,过另一种生活。 没有电视和夜生活,没有Spa和健身房。有的是森林,农舍,流水和日出日落。有的是蔬菜、粮食和空气。
农庄四季 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阳光穿透斑驳树叶洒在餐厅的石板地面,从屋顶的天窗望去便与繁星相眠,出门便能与清泉邂逅。一个转身,远处山色如水墨画般尽收眼底。
桥 受访者供图
青海有对60后夫妻,他们放弃都市的繁华,回归原始森林生活,十六年打造属于自己的森林农庄。两人,一狗,三餐,四季,过着人们最“向往的生活”!
一心奔着城市去,终又回归深山
儿时的范文斌,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去县城,“我那时候就觉得,县城怎么这么好!”
但他的家在祁连山东端青海互助北山林场深处,一年也去不了一趟。“村里进出只有一条土路,八几年的时候,从这条路坐班车去县城都要3个多小时,真的非常遥远了。”
他一心奔着城市去,努力读书,从深山走到县城,走到省城,走出青海,来到武汉读了大学。
毕业后,他回到青海西宁,做了老师。但已经感受过现代都市的他,不甘停留在这平静的小城。92年,他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又回到武汉,开始打拼。
在武汉,他找了女朋友,成了家。结交一堆好友,生意也越做越好,但他却开始厌烦城市生活。
“我突然觉得城市很糟糕,它占据了太多的“负面”,人多,压力大,节奏快,再加上各种环境污染,晚上连星星都看不见。”
在青海大柴旦,流星划过夜空 郭浩 摄
他又开始向往深山,“每每回老家,我就觉得祁连山真是好,地广人稀,要啥有啥。只要回来,我都会骑着摩托车在山里面转,想着要是能在这盖个房子就好了。”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秋景迷人 黎晓刚 摄
03年冬天,他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互助北山浪士当景区正在开发,他只要投资就可以在森林里选一块空地,盖一座房子。
得到消息,他立马关掉公司,打算回来。
农庄一角 唐涛 摄
“我当时生意相当好,知道我要回去,我的朋友都来劝我,他们说你生意这么好,这一去,最少要损失几千万。”
朋友的劝阻没有阻止他的脚步,“04年,我回来了!!”
造一座房子,面朝溪流,春暖花开
农庄选址倚山临水,在一片树林掩映之下,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看着这一片空地,一个藏在范文斌心底深处名为“梦想”的种子也开始发芽。
从山上引来的泉水唐涛 摄
“我是学绘画的,后来做了室内装修。我做装修的时候,通过改房子,布局房子,才了解了建筑,渐渐我发现我最爱的是建筑。”
装修工作闲暇时,范文斌开始买资料学习,研究当代建筑大师的作品,琢磨建筑。“我琢磨了很多年,我把多少年热爱的东西,想过的建筑理念,全部用在了这个农庄。”
范文斌想“隐居”于此,他希望自己的农庄能做到不改变大山。“农庄一定要尊重周围的环境,要和大山的气场、面貌完全融合,这个对我来说是个课题。”石头、沙子、土、木材.。。用的都是本地的天然材料,他还将山里的植被和山泉水引入居所。
从山上引来的泉水唐涛 摄
“整个建筑的外观,做工和做法,完全尊重青海当地特色。但它的布局,采光,通风,舒适度却是按照西方来的。”他大胆而超越的设计成就了最与众不同的特色,这里每一个地方都透露着民间的味道,却异常舒适。
农庄一角 唐涛 摄
除此之外,整个农庄,小到墙面曲度,大到桌椅摆件,都是范文斌自己设计图纸,守着工人,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我自己设计的羊皮凳
他把这个农庄当作梦想的果实,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花了16年的时间!“我慢慢设计,从04年开始建设,一步步完善,进行细节升级改造,直到今年才算完工。”
那么这份答卷范文斌满意么?
答案是:“我很满意,如果让我给自己打分,我打80分。”
农庄一角 受访者供图
民族工艺品的魅力
“下一步,我打算把手工艺品展厅给做出来。”农庄慢慢建成,范文斌又有了一个“小野心”。
“我的妈妈是土族人,土族有很多精美的老针线活。在十年前,我就开始搜集这些老针线活,我打算将这些民族的精品展出来。”
指尖上的“非遗”土族盘绣 马铭言 摄
除此之外,他还收集了全套的民间老匠人家私。“我在这十几年时间,收集了皮匠、毡匠、铁匠、木匠等匠人家私,还有全套的传统农具,以及现代的一些电器工具。我还从全国,分门别类的收集来很多手工艺品,像是木板年画、刺绣。”
当藏品越来越多后,他就开始学习创作!“我准备开发带有青海特色的的民创工艺品。第一批代表高原的动物小摆件,我已经做出来了。去年还参加了比赛,拿了个二等奖。”小摆件从设计到制作,包括包装彩绘也由范文斌来完成。
照着传统恢复了一间锁角木房 马铭言 摄
以后来农庄的人们,不但能感受山水之美,还能感受到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甚至还能带走它们。
藏在“半世外”,把日子过成诗
07年,农庄主体建成后,农庄开始对外营业,“我们全家都在这里居住,经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我们始终把生活放在第一位,每年只做那么5、6个月。”
他们的经营,更像是请老友做客,“我们的农庄没有挂到网上,只有电话才能够预定,客人来来去去都是那些人。有的人五六年来一趟,有的一年来四五趟。”
农庄篝火晚会受访者供图
范文斌将自己的这种状态称为“半世外”,“我们也是需要生活的,只能沾惹了俗世,所以我不算在世外,只能说是‘半世外’。”这些是我偶像的照片
茶屋 马铭言 摄
不营业的时候,范文斌夫妻俩就把日子过成了诗。
“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后看点儿书,充实一下自己。偶尔在书房里听听音乐、画画图纸、画会儿画,去茶室喝喝茶;或是去“发呆廊”发发呆,放空一下身心,静静感受山水之美。饭后带着家里的狗,和老婆一起去森林里徒步健身,攀登到山的最高处看看景。”
“到了饭点,用院中现摘的新鲜蔬菜,配上山泉水,极简单的佐料,做一桌农家饭,却是最地道的自然味。”
餐厅里阳光通透,屋顶上搭了横竖交叉的树枝,若阳光照射下来,便映出大小不一的影子。
在这样的餐厅里,吃着刚出锅的青菜,喝一口清茶,唇齿留香,好不惬意。
悠闲的午后 受访者供图
这里缓慢而不颓废,安静而不孤寂。 范文斌希望来到这里的人能慢下来、静下来,遇见自己喜欢的生活,发现"隐"的魅力。
夫妻俩的闲暇时光 马铭言 摄
彼此携手,从青丝走到白头
很多人表示过很羡慕范文斌夫妻俩如今的生活,“你们两口子现在做到的,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就连当年劝阻的朋友,来过后都说“太好了!你的这个选择太好了!”
远眺的“凯撒”受访者供图
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源于范文斌对生活的态度,“我觉得,人要定好自己的标准。很多人不停地赚钱,但是没有时间去享受。人生不就是上天赐予我们时间,要我们去做自己所爱所享受的事吗?”
但最离不开的是爱人向红的支持,以及愿意与他携手从青丝走到白头的笃定。
夫妻俩 马铭言 摄
2004年,当范文斌决定关掉公司,回来过“隐居”生活时,向红辞也去了武汉的教师工作,陪着他来到大山深处。“我们当时肯定是有分歧,我是城里长大,他在乡里长大。我从繁华的都市到山里面来差别太大了,吃的也不习惯,尤其这里没有水和电。”
但向红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我的想法也转变了,觉得这种生活更自在一些,没有那么大压力。”
闲暇时间看看书 马铭言 摄
1994年结婚,两人相互扶持至今,一晃眼竟走过了25年。
谈到夫妻之道,范文斌说:“我不太赞成,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我觉得最好的夫妻是,‘爱的死去活来,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这两个条件必须严丝合缝的合在一起,只有恨或爱都是不行的。”向红说:“我觉得夫妻相处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两个人不能对着来。”
他们柴米油盐的爱情也许没有故事里那样轰轰烈烈,但也有细水长流的温暖。
夫妻俩 马铭言 摄
文字:何倩楠
你看
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
落在夫妻二人身上
在地上投下温柔万分的影子
伴随着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狗在旁边吵闹着…
时间就这样,
随着四季更迭轮转。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1.《两个94属狗的结婚好吗专题之这对60多岁的夫妇隐居山林16年来过着最“向往的生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个94属狗的结婚好吗专题之这对60多岁的夫妇隐居山林16年来过着最“向往的生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95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