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影业刮起了经典影视作品修复风,《泰坦尼克号》 (3D修复版)《海上钢琴师》 4K修复版等经典修复电影在各大院线陆续上映,市长/市场反应不差。

现在,这股修复风也刮到了国内,红色经典电影的修复受到了全国的关注。

《红色娘子军》《地雷战》《血战湘江》《金刚川》等12部经典影片陆续全国复映。

在广东,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江电影集团承办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暨“看电影 学党史”主题活动,率先播放了一批红色修复影片。《红色娘子军》《地雷战》《血战湘江》《金刚川》等12部经典影片陆续在全国复映。

这些修复影片都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说,“此次全国响应复映的110部红色影片当中,有83部影片是以修复版形式重现银幕,视听效果方面完全达到了现代影厅的要求。其中52部影片已完成修复,这也是我们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中国电影一份别样的礼物。”

中国电影资料馆堆积的胶片。

值得一提的是,孙向辉认为,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电影修复技术强国。

据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资源管理部主任黎涛介绍,我们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青睐。2019年,运用了高帧率修复技术的4K修复版《盗马贼》入选第72届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2020年,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4K修复后也入围“戛纳经典”。

那么,我们的电影修复技术到底有多强?修复一部红色经典电影到底又要经过什么样的工序?南都记者带你揭开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神秘面纱。

与时间赛跑的人

馆藏3万种活动影像和故事片,已修复3100多部

央视曾经制作了纪录片《光影传奇》,展示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一些情况。图为剧照。

在电影工业非常发达的今天,数字电影已经成为主流,而“胶片”,作为一种相对陈旧的影像储存载体,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们不仅将一部部好片送至基层影院,将一部部经典展现在观众眼前,更是将老一辈电影人的理想和情怀一一收录。

自上个世纪初至今,中国影坛涌现出众多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的经典红色影片,它们大多都载于胶片中。然而,早期胶片由于体积、材质等种种原因不易保存,致使大量优秀的红色作品即将淹没于岁月的长河,再不可考。

胶片电影的保存周期仅为100年。过去储存电影的介质主要是胶片,而早期胶片都采用硝酸片基,这是一种比纸更易燃的物质,很难在常温下保存很久。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斥资2.8亿元,计划5年5000部,陆续把中国4万部老电影胶片做数字化修复、存档。

如今,具有电影修复资质的单位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西安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等7家,而他们面对的是上万部需要修复的国产老电影。

《光影传奇》剧照。

这次我们要探访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有近3万种自1901年以来的中国活动影像和1922年以来的中国故事片。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自2006年启动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已完成影片修复3100余部。

年代久远的电影胶片,往往存在着灰尘、污垢、霉斑、掉色、图像抖动、划痕、闪烁、噪声、变色、模糊等各种问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有着一支修复团队,他们通过各种科技手段修复经典影片,让老影片焕发新生,再次进入影院。他们是和时间赛跑的人,帮我们打捞和保留了红色年代。

红色经典电影的“今生”

修复流程分三步,艺术修复“修旧如旧”

电影修复师胡晓彬给记者介绍了修复流程。修复流程分为三步: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

第一步:物理修复。

主要就是指对胶片的修补。中国电影资料馆有两个电影胶片资料库,一个位于北京的百子湾,另一个位于西安临潼骊山脚下,这两个资料库的职责分别是北京库存放电影拷贝,西安库存放电影底片,在西安库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自1972年开始就一直从事着胶片的修复工作,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第二步:数字修复。

分为画面扫描,画面修复和声音修复。

画面扫描就是将胶片上的影像通过扫描的方式转换成数字文件,以便于下一步的修复工作。“画面修复通常我们使用先用软件自动计算修复一些简单的问题,软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会通过手动修复去进行修复,还有一些在之前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研发新的技术,讲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一一去解决”,胡晓彬介绍说。

电影是视听艺术,声音修复也是尤为关键,当画面修得越好,声音就会越单薄,为了让修复的影片视听更饱满,“我们会制作杜比5.1立体环绕声,让观众在观影的时候有更好的感受”。

第三步:艺术修复。

技术人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影片当时的样子。在这个环节,“我们也会尽可能邀请当年影片的主创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和我们一起进行修复。也只有他们知道影片当时拍摄时候是什么样子,有些影片由于当年条件限制,我们在这个阶段可以弥补当年的遗憾”。

修复难关在哪里

电影修复技术已达欧美,难的是对影片的理解

现在的电影修复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又有着怎样的先进技术呢?南都记者对电影修复师王峥进行了访谈。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修复的难点其实并不是技术方面的,而是对影片的理解。

电影修复师王峥

南方都市报:在目前来说,你觉得修复的难点在哪?王峥:我认为最大难点是对于影片的见解理解。我们在做修复之前,我们所有的修复师都会去看这部电影,去查找当年的资料,去深度理解这部电影,才能把一些细节按照具体的需要进行修复。像我们的4K修复版《祝福》入围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这个修复就特别有意思。我们查找了导演和摄影当年对电影的阐述,用来修复参考。《祝福》通过高端设备扫描以后,得到影像呈现非常亮丽。但是扫描以后呈现的并不是当时主创想要呈现的色调。导演桑弧当年谈论《祝福》时,曾说过,本片虽为彩色片,但不宜色彩夺目。

因为影片是一个悲剧。大家创作的时候虽然是彩色片,但创作的是一种淡淡的彩色。我们的艺术修复师随后把整个影片的色调全部都降到淡的颜色。像细到摄影师当年曾经描述一丝泪珠透过月光打出来的那种亮晶晶的感觉,我们都去做了调整。我们修复的原则是“修旧补旧”,尊重原创。

南都:现在修复一部黑白电影,耗时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王峥:2k的影片,我们大概一周到两周可以修复。修复成4k影片更花时间,修复一部4k影片等于修复4部2k影片。我们通过优化修复流程管理,大概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部4k影片。

南都:我们现在技术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怎么样?王峥:目前来说,美国、意大利还有中国,我觉得是并驾齐驱,大家技术都差不多。但是在电影修复当中,运用AI技术这块,我们还是比较大胆去尝试了,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优势要比他们多一些。

现场探访:

看修复师如何巧手修复红色经典电影

全球第一台最高端的扫描仪。

胶转数机房设备价值逾千万元

在将物理修复和数字修复连接起来的胶转数机房,记者看到了世界顶级的扫描仪。这是全球第一台最高端的扫描仪,2019年底专门为资料馆的电影修复定制的。据胡晓彬介绍,光裸机都要400多万元,可以把35毫米的胶片扫成4K,最高扫描分辨率可以达到8K。

只见修复师把电影胶片加载到扫描仪上,扫描仪就开始滚动工作,胡晓彬说,现在进行的是胶转数的第一步——胶片扫描,它相当于个大单反,将胶片上每一帧的画面都照下来,扫描为DPX序列帧,修复师们就用这个序列帧图像进行修复。

这台扫描仪的优势在于它的清晰度很好,但是它的劣势是在于速度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一帧,一般来说,一部90分钟电影全部有13万帧的画面,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扫描。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大概有10本胶片,一本就要花费5到6个小时,那么扫描完一部影片就需要50到60个小时。

《党的女儿》一共有10本胶片,三天都扫描不完。

比如《党的女儿》共有是10本胶片。三天都扫描不完,修复师们一天只能扫描两本。早上9点来上班,挂上一本,6个小时后,到下午3点,再挂另外一本。有时加班到晚上9点,共历时12个小时,四五天能扫完。

在胶转数机房,除了有扫描画面的机器,还有扫描声音的专业仪器。“扫描声音和扫描画面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并且扫描声音的速度非常快。”胡晓彬说,经由机器扫描出来的影片会被存储到中央存储里,修复师们会从中央存储调取需要修复的影片,修复好的影片会被存储在硬盘里。每一项工作流程之后,他们都会对影片进行一次备份。

修复师“教”计算机如何上色

随后,胡晓彬带记者来到了数字精修机房,只见里面放了十几台电脑,玻璃墙后面,立着存储影像的中央存储。

技术人员正在电脑前手动修复画面,平均一人一天点击近20万次鼠标。

胡晓彬说,数字修复时,机器先修一部分,机器解决不了的就需要人。像雪花点,机器可以自动修。但是,像一些大的撕裂,就需要人手去点击修复。每修复一帧画面需点击鼠标30下左右,每天一个人要修复6000帧左右,也就是要点击近20万次鼠标。

在电影修复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且精细的工作就是“上色”。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对老电影的上色也不能完全脱离人工,实现全机械化。

胡晓彬说,我们要去“教”计算机如何上色。比如说,计算机不知道人物这一部分是手,那一部分是脑袋,它也不知道人物的脸是什么颜色。计算机什么都不知道,我们需要去告诉它,人物的肤色是什么样,人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树是什么样,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告诉它的。当然,它也没那么“傻”,计算机里还是有一定的数据库,有一系列储存着的颜色。

他举例道,在修复电影《上甘岭》的时候,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穿的军装是黄绿色,但是通过人工智能AI上色后,战士们的军装成了青色。所以,修复师们需要进一步优化上色,告诉AI计算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服装应该是黄绿色的。那么对一部黑白影片上色需要多长时间呢?胡晓彬说,上色快,但是调整需要的时间特别多,训练计算机需要的时间特别多,相当于“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

据悉,目前修复的红色经典影片还将在影片播放前录制一段影片的红色讲解,给大家上微党课。

利用AI技术修复缺失的声音

在胶转数机房,记者还看到了扫描声音的专业仪器。如果电影的声音缺失了,如何修复呢?王峥介绍,我们早期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电流声爆破音,我们在通过数字音频处理软件一点一点把它修改。同样还有像我们的一些比较经典的影片,我们会通过AI技术把单声道变成5.1声道。

我们现在跟中国传媒大学一起合作一个艺术项目就是专门做音频修复的,比如说现在周旋的声音有一段没有了,现在就可以利用AI技术,通过文字转语音的方法,把周旋的声音再重新复原。就像我们的高德地图一样,它有不同人的声音,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只是我们要把一个演员同年代的声音全部搜集起来,训练计算机合成声音。这一块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成绩,但是目前还有一点点小遗憾就是声音缺少情感,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去细化这方面的工作,把情感再加入训练当中。

技术人员用AI技术来修复电影缺失的声音。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修复了一部老电影,就是在颜色清晰度各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求呢?王峥表示,这是一个关于制作的标准的问题。对于电影来说,一定要在大银幕去看,这一条限制了很多。我们扫描胶片的过程,它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你用高精尖的扫描仪扫描原始底片,出来的品质本身就是非常好。所以从标准上来说,选材和扫描这两件事情是很重要,在这块做好了,后面的工作,你才有延续性、延展性。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朱寒琪 余昕

专题摄影:南都记者王森 (纪录片《光影传奇》剧照除外)

1.《3d影片资源在哪里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d影片资源在哪里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5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