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1月29日0:23新闻(记者张仪)幽幽的石阶,阴森的老房子。很多重庆人都听了《一双绣花鞋》的故事,被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住了。
28日凌晨3时16分,该小说作者况浩文因病去世,享年87岁。28晚,记者连线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和原《红岩》杂志编辑赵晓玲,听他们讲述况老的生前故事。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
我们这代人是听着《一双绣花鞋》的故事长大的
况浩文图 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听闻况浩文去世消息,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非常难过,他说,他们那代人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
“小时候在院坝歇凉或摆龙门阵,听大人们讲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双绣花鞋》。”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告诉记者,他们那一代的人是读着《一双绣花鞋》的手抄本、听着《一双绣花鞋》的故事,走过了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年代。“那种感情,很深很深。”
“它太真实了!我的童年都处在它的神秘恐怖氛围中。”杨一说,他七八岁时参加体训,每天都要从学田湾走到大田湾,每次路过,都会想起《一双绣花鞋》里面的故事情节。“这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记忆最深刻的故事。”
杨一向记者介绍,《一双绣花鞋》虽有话剧和改编的电影演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出过书。2000年,被标榜为“中国当代恐怖小说先驱”的《一只绣花鞋》出版,“这其实是冒用了重庆《一双绣花鞋》名气。”
杨一表示,重庆文学界对这件事很气愤。作为重庆文化界的一员,杨一、重庆晨报记者马拉一直在为捍卫《一双绣花鞋》版权做努力,2002年《一双绣花鞋》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一双绣花鞋》从1958年创作完稿到2002年正式出版,历尽艰辛。“之前也一直知晓况浩文老先生,这件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
原《红岩》杂志编辑赵晓玲:
他有人情味儿、有修养还很惜才
《一双绣花鞋》 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我是《红岩》杂志的编辑,他是杂志的老作者,算起来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原《红岩》文学杂志副主编赵晓玲向记者讲述,初识况浩文,她还在成都读大学,后来毕业后到《红岩》杂志任编辑,在工作中与况浩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赵晓玲对况浩文的逝世表示哀悼。“他是我见过最有修养的男人,还非常有人情味儿。”赵晓玲向记者回忆,有一次她和女儿去看话剧,因为天气寒冷,女儿外出时戴了一顶帽子御寒,剧院里,担心女儿的帽子会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赵晓玲提醒女儿摘掉帽子。“不要紧,我能看到。”看着前排观众打算伸手摘女儿的帽子,况浩文赶紧制止。“当时他也不知道前排坐的我,我听到声音回头才发现是他。”
赵晓玲说,无论是朋友同事,都认为况浩文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人。她回忆,有一次她到况浩文办公地点找他,发现有一个人在那里等了很久,询问后得知是专门到况浩文办公室等着给他致谢。原来,这个人在轮船上从事扫地工作,况浩文赶船偶遇了他,聊天中发现他不仅非常有文化,还是一个读过高中有专长的人才。“那个时候读过高中的都是很有文化的人了,但因为那个人出身不好,所以工作一直得不到解决。”赵晓玲说,况浩文不愿看到因为出身问题而埋没一个人才,之后向上级反映了这个问题,帮助了这名素昧平生的人。
况浩文
1930年生,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参加革命后在西南公安部五处及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侦察处工作,后转业至重庆市工业部门。曾相继担任重庆市外贸局长兼党组书记,重庆市外经委主任兼党组书记,重庆长发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高级经济师。
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一双绣花鞋》、《南岭之鹰》、《宝笈疑云》、《麒麟花》、《企业家》、《风荷》等中、长篇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一双绣花鞋》先以手抄本形式在国内广泛传抄。后被改编成电影《雾都茫茫》,后又两次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C—3计划》及《一双绣花鞋》。
1.《一双绣花鞋剧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双绣花鞋剧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6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