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丰山打架

方方(右)和张正胜、安咨询的照片

方方,本名房思庆,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人。

1925年5月加入共青团。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方方进入闽西苏区,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福建苏区,带领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省委书记。1940年10月,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任命方方为书记。解放后方方任华南分局第三书记。1955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华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1960年2月,印尼排华驱侨,方方担任国家接待和安置归侨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1971年9月21日去世。

被称为“闽西的小井冈山”的永定金丰大山,曾留下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人的历史足迹。在那里留下足迹的,还有威震闽粵赣的“红九团”政委方方。这里讲的是方方战斗在金丰大山的几则故事。

同敌人捉迷藏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主力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留下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加上未能撤走的伤病员,共计还有3万人左右。苏区中央局把这些武装力量编成红军第二十四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仍然同敌人打硬仗,最后失败了。瞿秋白、何叔衡等领导人,有的在突围中牺牲,有的被捕殉难。中央苏区从此沦于敌手。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人在大敌当前之时,力挽狂澜,于1935年4月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他们统一领导原闽西南地区的武装力量,采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来抗击敌人,终于胜利地坚持了三年之久,在我党历史上称为“三年游击战争”。

当时,闽西的武装力量有红八团、红九团、明光独立营、红十七团、十八团一部,约1200人。

敌人调集八个主力师,十多万人,在龙岩设立“清剿”指挥部。李默庵、李延年为指挥官,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我闽西南红军游击队。

方方率领的红九团于1935年春挺进金丰大山,进驻天子岽南华庵下面的雨顶坪。这是大山中一个不算小的村子,有三四十户人家。1929年9月毛泽东撤出重围时,曾在这个村子住过一夜。

这一年4月的一天,在金丰大山腹地雨顶坪休整的红九团遭到敌三师三个团的包围。其中一个团从陈东向雨顶坪挺进,一个团从白腊坑向雨顶坪侧击,还有一个团埋伏在雨顶坪后面的天子岽。红九团的处境非常严峻。

此时,方方及团长罗忠毅等领导人,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们对形势作了一番分析,认为雨顶坪后面一定有敌人埋伏,如果往村后登山突围,势必同敌人遭遇。敌人以逸待劳,居高临下,不但难以摆脱敌人,还可能被一网打尽。于是,他们果断决定,从半山腰森林中斜插出去,与白腊坑的敌人“换防”。

果然,敌三师三个团按部署计划而动。当红九团斜插到白腊坑时,白腊坑的敌人便到雨顶坪和从陈东来的敌人会合。当红九团到了白腊坑知道敌人上雨顶坪时,他们又从白腊坑再择小路登天子岽。此时,由高地村登天子岽伏击的敌人,也往下到雨顶坪会合,正好与红九团“换防”。

这一天,红九团像小孩子“捉迷藏”,闹了一天,敌人三个团连红九团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敌人对红九团的包围落空了,趁天色未黑,只得收兵回到陈东。

巧取三层岭

从永定县的下洋圩至三层岭,是一段不长的路程,当地人说是“一铺路”,就是5公里。国民党永定县政府在这5公里之内,设立了两个“抽厘金”的站,一在觉坑,一在三层岭。

三层岭是福建和广东两省接壤的一个村子。过了这个村子就属于广东省的大埔县。下洋的商人把下洋的“包纸”和“谷笪”等土特产雇人挑到大埔出售,又从大埔挑回各种生活用品在下洋销售。两个“抽厘金”的地方,都要收取商品税。不仅如此,这两个地方“抽厘金”的都全副武装,对红军游击队的行动不利。特别是三层岭,还在路边的山坡上筑有碉堡,就是要同红军游击队作对的。

方方、罗忠毅率领的红九团,当然不能容许那些反动分子为非作歹。方方拍板,临时组织一个短枪分队,选定一个圩日去收拾三层岭的反动派。

农历逢三逢八是下洋圩期。短枪分队决定在农历四月初八行动。这一天早饭后,大靖、角莲塘、燕下几个村子,就陆续有妇女挑担子到下洋。所有挑担的到了鸭嫲坑,全部把担子放下来,坐在担子旁边休息。

此时,由30名红九团战士组成的临时短枪分队,正要来执行收拾三层岭反动派的任务。一位带队的红军对挑担的说:“我们是红军,今天要去打三层岭,你们暂时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我们打完后再去下洋。”又对排在前头的10位妇女说:“你们的担子暂时借一借,我替你们挑到三层岭,打完仗就还给你们。”

随后,短枪分队出发了。他们从战士中挑选10名比较秀气的,化装成当地妇女,男扮女装的战土挑着担子向三层岭走去,其他20名红军有的假装商人,有的假装去赴下洋圩的村民,夹杂在挑担“妇女”之间。

那一天,在三层岭抽厘金的准时到位。按他们规定,凡是挑担的都要在抽厘金的地方把担子放下,每担交两毫子(十毫子为一个银元)厘金,然后才放行。

短枪分队一步一步走近抽厘金的地方。那里共有7名抽厘金的人,其中2人收钱,5名背着长枪的担任护卫。距离抽厘金不远的山坡上,还有好几个人站在碉堡门口观望。

“放下,把担子放下!”当10名“妇女”挑着担子快到抽厘金的地方时,抽厘金的家伙就大声吆喝。

就在这个时候,10名“妇女”放下担子,一拥而上,抽出腰间驳壳枪,一齐对着那7名抽厘金的家伙开火。敌人瞬间饮弹倒在血泊之中。与此同时,那些假装商人和村民的,也拔出驳壳枪,向碉堡外面观望的反动派开火。如同点名一样,点到谁谁就倒下。

不到一分钟,战斗胜利结束。12名抽厘金的,全部报销。红军不费吹灰之力,收缴了12支长短枪。

所有挑担的听到胜利消息,脚步更加轻快,从鸭嫲坑挑担上山岗,不用再交厘金就通过三层岭。假装妇女的战士们把担子还给那10名妇女。这边说多谢,那边也说多谢。短枪分队巧取三层岭后,还把队伍开到和三层岭相距5公里的中坑。那天晚上在“胡氏家庙”广场上,他们又把白天在三层岭演出的《巧取三层岭》搬上舞台,演得活灵活现。群众看了捧腹大笑,都说戏演得真好。

叫敌人让路

1935年夏秋之间,以金丰大山为立足点的红九团,经常寻找机会出击,频频获得战果。最大的一次胜仗,是彻底摧毁了陈东民团。他们借民团团总卢坤喜为儿子“做满月”大办筵席之机,对陈东民团包围袭击,当场击毙团总卢坤喜和几十名团丁,还有几十名团丁缴械投降。随后,原来调离陈东的敌三师三个团,又奉命回到陈东,要为卢坤喜“报仇雪恨”。

陈东是个大村子,东可通抚市,西可通岐岭,南可通古竹,北可通湖雷。敌三师回驻陈东,就是妄图以陈东为据点,充当“消防队”的角色,到处去扑灭革命烈火。对红九团及其他红色队伍,有不小的威胁。

就是这个时候,方方、罗忠毅率领的红九团,奉命到连城、宁洋、漳平边界开辟新的战场。要到那里去,必须经过陈东。而驻在陈东的敌人数倍于我。要从他们的眼皮底下穿过,要冒很大的风险。

于是,方方跟罗忠毅等同志商议,最后定下了“调虎离山”计,就是把敌人从陈东调走,叫敌人让出路来。随后,方方率领红九团依计行动。

一天晚上,红九团从雨顶坪出发,第一站就打了笙竹,抓了几个土劣,并缴了他们的枪。天未亮,他们又打了列市。这里有一支民团,人枪三十,住在一座土楼里。天亮后趁有人开大门,红九团一拥而入。那些团丁还在梦中,红九团就全部缴获了挂在墙上的枪。又把团丁集中到大厅,进行一番教育,告诫他们今后不要再和人民为敌。红军撤离列市之前,又召开了群众大会,当场枪毙了列市民团团总。

在这之后半个月左右,红九团像蛟龙戏水般,时而在长岭下,时而在大溪,时而在觉坑,时而在东洋。凡是有反动民团的地方,他们都要去“拜访”一番。从金丰大山一路下来,也先后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还教训了那些为虎作伥的团丁。

红九团这一系列行动,震动了金丰地区,也震动了永定。驻在陈东的敌人接到“匪情报告”,感到情况严重,不好向上峰交代,立即倾巢而出,在红九团屁股后面追赶,一直追到闽粵交界的地方。

红九团见敌人中计,便甩掉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金丰大山,顺顺当当穿过陈东,向着连、宁、漳边挺进。当敌人发现红九团已从陈东过境远走高飞,连呼上了方方的当!

真是:

金丰大山红九团,战天斗地美名扬;

为民除害得民心,搞得敌人喊上当。

(陈淑如 整理)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1.《1971年方方是怎么死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71年方方是怎么死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7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