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甜瓜”宝宝都消化了吗?趁着即将到来的周末,决定给安利一部新剧335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官方对外声称堪称《黑镜》,这个噱头麻,倒是说的有点高了,在豆瓣的成绩还不错,上周是8.1,这周逐渐跌落到8.0,
大家给的评价也是不错的,
这部剧从7月7日首播,已经更新了三个故事,改编台湾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5个被考试成绩绑架的家庭的故事。
肉肉已经追完了该剧目前更新的所有6集,看完后最大感触是——芒果台的《少年说》这档节目不能停啊!然而,这一季竟要收官了。
肉肉相信,各位宝宝在追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后,会跟肉肉有同样的想法,《少年说》那座高高的吐槽台,它更可能被更多的孩子所迫切的需要着。
回忆童年,不知多少宝宝最困扰的便是被家长控制,而过度的控制甚至一度成了童年的梦魇,也成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目前更新的三个家庭故事中最显要的关键词。
还记得《奇葩说》曾有一期的论题是“如果你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摁下那个按钮吗?”辩论双方有理有据,但细思极恐的是,现实生活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尤其是中国的家长,会不假思索地摁下去吧?
这个命题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导演陈慧翎以影像故事呈现了出来。
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这个妈妈有点衰,丈夫离异,工作上出了差错,还在无意间发现儿子一直用假成绩单来欺骗她。她将人生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初中即将毕业的儿子身上,可儿子却始终无法满足她的这份期待。在沮丧之际,她偶然得到了一个能够操控时间的神奇遥控器。
从此以后,儿子的人生开始步入黑暗。不听话?倒带从来!敢顶嘴?倒带再来!学习成绩上不去?多读几次!蔡依林的《倒带》真的可以在这里无限循环了。
被遥控器控制的儿子,无任何自由和自我可言,每次崩溃至极试图用自寻短见来终结这一次,但更绝望的是,这招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妈妈可以无限次的把他倒带回去。
于是被妈妈认为不对的那天,会一直重复,直到儿子做“对”为止,这个“对“指的是,不能谈恋爱,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吃不想吃的食物……
你觉得这个妈妈很夸张吗?第三个故事《茉莉的最后一天》中的妈妈则实打实的是个“控制狂”,因为爱,因为在乎,她希望掌控两个女儿在家中的一举一动,家中各个位置都安装了监视器。
自以为这样便是万无一失,却不知,自己疯狂的控制欲,让大女儿茉莉备感窒息,这个一直是妈妈的骄傲的女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用极端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更让人悲伤的是,这些故事都能照进我们的生活。在《少年说》中,不愿再被家长控制的孩子比比皆是。想光明正大的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而不是躲在厕所里偷偷的吃。
只能吃一碗,吃不了两碗饭的孩子。
渴求妈妈把唠叨时间减少的孩子。
就因为,家长们觉得,孩子如果能按照他们计划的执行,就能做到他们认为的完美。而这种人生被别人掌控的孩子长大后是怎样的?
被遥控器控制的儿子在妈妈的逼迫下,成了一个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同时,他也成了一个如履薄冰的“妈宝男”。成年后变得没有主见,每做一个决定都要回头看妈妈的眼神。而那个遥控器成了他永远的梦魇。
故事最后,儿子终于抢夺到了遥控器。但在这场争执中,他不小心被卡车撞上。没人知道结局,也许这一次他终于如愿,又或许,母亲再一次调节时间,让一切回到出事之前。
而情绪已经彻底崩溃,无力再支撑的茉莉则选择了让人心痛的方式。
如果说遥控器的故事是夸张的,但夸张的只有科幻情节,而母亲近乎变态的控制欲,却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位以“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妈妈和她的儿子朱雨辰最近已经成了一个社会议题,
她的控制欲同样也疯狂的渗透至朱雨辰的生活、精神、婚姻,全都无孔不入。她是儿子的移动厨房,儿子去拍戏,她就带一个电磁炉出门,随时开火。
纵观朱妈妈曾参与的每一期节目都不难发现,朱妈妈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控制欲确实过度了,但她无法改变。
面对这样的母亲,朱雨辰更多的是无奈,因为她是自己的妈妈,尽管被妈妈的爱压得喘不过气,他只能选择孝顺。
每当家长对着孩子骂出:“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孩子”时,孩子们的内心也在反问,“你们生我的时候问过我吗?”这是一个无法逃避,也无法选择的关系。
凡事都有一个度。亲情不是捆绑的理由,有时候,过度的爱是种伤害。
除了家长的控制欲,伴随我们成长的还有最不喜欢的 “为你好”、“别人家的孩子”以及“没面子”。这些词永远都会与考试成绩挂钩,有多少宝宝曾和肉肉在青春期中迷惑,父母是真的爱我们吗?或者他们更爱的是自己的面子?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第二个故事《猫的孩子》中,妈妈认为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儿子的成绩一直太差,只要儿子拿了满级分,整天在外花天酒地的丈夫就会回归家庭,她不再遭受家暴,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会抬高一些。
剧中家庭聚会,长辈们比较孩子们成绩的一幕,相信是大多数宝宝童年中最不喜欢的一幕。
《茉莉的最后一天》中,姐姐茉莉是个学霸,因为妈妈曾是留美硕士,爸爸是高校系主任,妈妈觉得如此高学历的家庭里,孩子也必须是优秀的,否则“没面子”。
或许是不希望妹妹可莉也被“没面子”所困扰,茉莉一直默默承担着逢考必是第一名的压力,但妈妈并没有对此知足,依旧认为可莉不理想的成绩让她很“没面子”。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小孩一样,考出好成绩,这样会很有面子。“别人家的小孩”,成了很多人童年时代的最大反派,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假想敌。而“别人家的孩子”和“没面子”带来的痛苦,依旧从我们的小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孩子的童年里。
《少年说》里被“别人家的孩子”困扰的孩子何止是少数,这个女孩直接向妈妈喊话:“我不要面子啊!”
而这个女孩则在台上崩溃的表示,不想再执行爸爸规划好的路了,她实在是太累了。
所幸的是,这两个女孩的家长都很积极的与孩子沟通,并许诺会支持孩子的想法。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沟通的问题。
只是,在“学历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不容置疑的观念输出中,
《猫的孩子》中的这个儿子却没有这么幸运,因为饱受这些观念的折磨,最终也被逼向了极端,成了一个有分裂人格的人。一种人格是“乖乖仔”,另一种人格则是个暴力残忍,虐待动物的人,这个时期,他脸上邪恶的笑容让人难受。
导演陈慧翎在讲述这部剧集的创作初衷时说:“没有人去呵护孩子的心理,他们恐惧什么,渴望什么?婴儿饿了可以哭闹,但孩子长大后渴求爱,他却不能哭不能叫。”
这个儿子的内心一直渴望母亲的爱,渴望母亲真正的理解和陪伴,而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考出好成绩,他甚至一度迷惘,觉得母亲根本不爱他。
茉莉自行终结生命的原因,也是因为受够了被妈妈剥夺了自我的痛苦,甚至认为妈妈并不爱她。
“妈妈你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这个疑问也是《少年说》里一些孩子们心中的疑问。
小女孩希望经常忙于工作的爸爸能多些时间陪伴,
缺失了自己童年、少年的男孩,希望妈妈不要再缺席自己未来的成长时刻。
孩子想要的其实并不多,不过就是想要和你说说话,想要你对他多点的陪伴和理解。孩子们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孩子,但是大人却总是让他们失望,有的时候最该反思的不是孩子,反而是父母。
成绩也从来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接纳的爱,却能让孩子看见自我的珍贵,觅得人生的光亮。不要因为没有活出自己,就想着控制孩子的人生,让他成为你的替身和荣光。不要让自己的脸面,成为造就孩子一生不幸的枷锁。请把孩子看成自带热望的生命。
毕竟我们自己都是不完美的,凭什么要求孩子完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么拗口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原句来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爱/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
这部剧一共有10集,每两集一个单元,单元之间没有剧情联系。跟《黑镜》有点类似,所以它的中国版《黑镜》的噱头就是这么来的。到底是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故事照进生活时的压迫感。
5个被考试成绩绑架的家庭,组成《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必须过动》这5个故事,目前已经更新了三个故事。
这部剧的导演,是创作过《下一站,幸福》、《滚石爱情故事》等经典台剧的陈慧翎。她在传统家庭伦理剧的基础上,为剧集注入了微科幻的元素,用超现实的情节,构建出一个个极端的故事,从而投射出对于亲子关系的思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剧集目前才更新至五分之二,之后还有《孔雀》《必须过动》二个故事要讲,想必也会提出更多、更尖锐的教育问题。也许无法改变人们既定的观念,但它的存在,却也能给人带来一些反思和行动。
就如《少年说》里浓缩的一幕幕,是多少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真实写照?追完整季节目,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烦恼与心事,也有不能言说的秘密,很多话他们对想说的人说出来,又怕对方会生气,怕被骂,所以只能把所有话藏在心里。
当孩子们站在吐槽台鼓足勇气说出心里话,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机会寻找一种更合理的沟通方式,可惜的是,多数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梦想,变成自己讲条件的筹码。
常常以为自己是从“爱”出发,就特别正义,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呢?是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不压迫、不强制。如果孩子感受不到,你还不断的给予、强迫他接受,那不叫爱,叫累、叫负担。
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请善良可爱的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虽然父母会有很多事情做的不对,但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家人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的付出永远不求回报。只有当爱是双向时,孩子们在沐浴着来自长辈的宠爱之时,也积极地实践着自己的爱的方式。
你看,这个孩子,年纪小小却已学会体贴和感恩,
还有这位妈妈,绝对是本周的最红的妈妈了,儿子在节目中控诉,自己的妈妈借着学校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做满8小时的社会实践,逼迫自己包揽家里的家务活,每天写完作业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一堆锅碗瓢盆等着自己。
义正言辞地向妈妈提问:社会实践不是指家务实践,可不可以不要再逼迫自己做家务了?妈妈却语重心长的说,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儿子已经长大,应该开始学习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
妈妈希望儿子日后也能成为一个对家对社会都负责的男子汉,这也是妈妈逼着儿子学做各种家务的初衷。通过学做家务,分担家庭重任,不光不会影响学习,更会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与未来伴侣共同分担家庭负担,是一个男人有责任感的体现。
教儿子做家务学担当,期盼儿子成为顶天立地纯爷们的妈妈实力圈粉,被网友们赠予“宇宙最佳婆婆”的称号,不少人还留言排队争当“儿媳妇”。
回过头来再看这对母子的交流,从儿子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来看,他是个有主见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所以他会清晰的表达出“社会实践不是指家务实践”的“观点”。
再看他和妈妈沟通的过程,他一直是很积极的状态参与其中,妈妈的笑也一直是平和舒适的,一个三观正确又乐观的妈妈,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可爱喜欢抖机灵的儿子。
所以,无论是《少年说》还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家长们都需要反思自己的爱到了哪一个度,过多,会变成孩子心中的魔鬼,过少,会让孩子产出误会。或许适当的爱很难去把控,但请保持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的私有物。毕竟,花有千百态,花开不同时,静待花开便好。
1.《下一站幸福妻子替身是哪一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下一站幸福妻子替身是哪一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8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