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苏萨宁》是奠定俄罗斯民族歌剧的重要基石

——歌剧《伊凡苏萨宁》的情节概况及美学分析

朝向阳光

《伊凡苏萨宁》这部歌剧是俄罗斯民族音乐创始人格林卡开始开辟国民主义道路的第一部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

格林卡以前的俄罗斯音乐,如果除去俄国正教的音乐和民谣,几乎看不到俄罗斯色彩。以歌剧为中心的艺术音乐,不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就是以意大利风格或手法写作的俄国作曲家作品。而格林卡开始作曲活动的时代,就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自由主义与国民主义时代。在俄国由普希金、果戈理等人,逐渐在开始推动国民文学运动。格林卡本人也和这些文学家交往,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努力成为真正俄国民族艺术的创造者之一。

在《伊凡·苏萨宁》一剧中,格林卡虽然仍承袭意大利歌剧的样式,却丰富地创作出俄国民谣特色浓厚的旋律。同属南斯拉夫民族的波兰人音乐要素,在这部歌剧中也担当了重要任务。俄国和波兰的民族音乐的相互对比,使这部歌剧更具艺术效果。此剧和他的另一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成为奠定俄国民族歌剧的重要基石。

格林卡这部歌剧《伊凡·苏萨宁》作于1836年,以英雄伊凡·苏萨宁为题材,叙述17世纪俄罗斯举国奋起抗击波兰侵略者,苏萨宁自波兰人手中,解救沙皇的故事。新鲜的音乐、洋溢着的爱国情操,并一面采用俄国、波兰民谣旋律,一面运用意大利的抒情调为媒介,公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赞誉。

一、剧中要素

苏萨宁: 农民,男低音。

安东尼达:其女,女高音。

瓦尼亚:其义子,女低音。

索比宁:安东尼达未婚夫,男高音。

波兰警官:男中音。

西基丝蒙:波兰王,男低音。

波兰使者、波兰绅士、波兰妇女、农民、俄国士兵等。

故事发生于1612年。

地点在俄国和波兰。

二、剧情介绍

第一幕:德姆宁村的街道

为了要击退占领俄国大半领土的波兰军,俄国各地组织了义勇军,这时有一队义勇军经过这个村庄。欢迎土兵们的农民,高唱出对波兰军宣战的合唱:“我们的祖国俄罗斯”,这是用俄国民谣写成的,旋律有浓厚的俄罗斯色彩。

单独留下的农夫苏沙宁的女儿安冬妮达,因婚礼已近,很高兴地唱出咏叹调:“啊,我的原野呵。”这时,苏萨宁和农民们一起回来,说在这祖国被敌人蹂躏的时刻,实在不适宜举行什么婚礼。接着,女儿的未婚夫索比宁坐在小船上和一群民兵一齐到来,并向大家问好。他前来夸耀自己赶走了前来侵略的波兰人,唱《没有新郎是空手到未婚妻身边》。这段咏叹调是用拿破仑战争时代的俄国军歌曲调谱成的。接着米宁和波夏斯基大公就站起来说,目前正在各地招募义勇兵,准备开往莫斯科。大伙儿高喊着,如同莫斯科已经从敌人手中夺回那样。但苏萨宁却冷静地说,敌人已经把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团团包围住,婚礼必须等到祖国真的完全拯救后才举行。可是索比宁说,我已经等太久了,马上让我们结婚吧!我们举行完婚礼就随义勇军一起进军莫斯科,于是大伙儿马上唱出婚礼之歌,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畅饮蜜酒。在合唱中,人们盼望胜利之日能早一点来到。

第二幕:波兰古城内西基丝蒙宝座前的大厅

这里除波兰国王外,还聚集了许多士兵,在这舞会中不断展现出雄壮的合唱和芭蕾舞。这时从波兰舞曲和合唱开始,然后接连演奏出科拉克维克舞和圆舞曲,呈现出波兰音乐的各种要素。贵族们在合唱中,快活地表示,要到俄国夺取珠宝和毛皮。当华丽舞蹈正表演时,使者跑来报告说,整个俄国为对付波兰军都挺立起来了。有一名米宁的农夫居然变成指挥官,击破日尔曼骑士团,波兰军正在莫斯科坚守城池。于是骑士们就激动地高喊着,现在正是勇赴沙场的时刻;而贵族则以合唱喊叫说,俄国是我们的。

第三幕:农民苏萨宁的农庄上

幼年时成为孤儿的瓦尼亚,被苏萨宁收养为养子。这时他唱着咏叹调:“雏鸟的母鸟被杀了”,然后对养父表达感恩之情,这旋律在序曲中已经出现过。苏萨宁出现后,告诉他米宁已经来到,现在扎营在森林中的工商地区。而且鼓励他,长大后也要为国战斗,接着就一齐唱出忠于祖国的歌曲。农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为一对新人的婚宴忙碌着,苏萨宁则向大家表示谢意,希望大伙儿共享今晚的佳肴美酒。农夫们走后,苏萨宁对女儿和索比宁叮咛说,你们必须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加入瓦尼亚后,成为优美的四重唱。当索比宁去邀请亲戚、安东妮达在整理餐桌时,突然有一群波兰兵冲进来,威胁他们说出米宁的军营在那里。苏萨宁说:“我不知道”,但对方立刻用剑顶住他胸口。由于不得要领,波兰人自己密商起来了。苏萨宁立刻利用这机会小声命令瓦尼亚说,我把他们引入森林里,你快去通知米宁的军队,到那里把敌人歼灭。接着,波兰人就拿出一包金币要收买他。苏萨宁就表示愿意带路,他对哭泣着劝他不要前往的女儿说:“婚礼即使没有我,也照样举行;希望好好养育未来的孙子”,说完就和波兰人离去。当女儿紧追不舍时,波兰人把她强制拆开,她就无奈地伏在长椅上哭泣。

朋友们又回到这告别的宴会上,对哭泣的安东妮达说,这又不是永别,何必伤心。安冬妮达就把父亲被波兰人带走的经过说了出来。她的女友们为了安慰她,唱出了祝婚之歌:《春天的甘霖注满牧场》,这是朴素的民谣曲调。安冬妮达的心情稍许恢复后,也跟着唱和,这就是浪漫曲《朋友们,我不再悲叹》。

索比宁带着亲戚们回来,知道事件经过后,很愤慨地和农民同胞们高唱出同仇敌忾的合唱,强有力地表示和敌人势不两立的决心。

第四幕:

第一场 森林中附属修道院的工商地区

深夜瓦尼亚找到米宁的驻地,不论瓦尼亚在门上用力敲打多久,因为是在深夜,都没有回应。他很气馁地唱出咏叹调:《为什么我不是勇土?》最后好不容易惊醒过来的士兵立刻敲响警钟,拿起武器,向森林进发。

第二场 被大雪掩盖住,找不到道路的森林深处。

苏萨宁带领的波兰人,经过冰天雪地,原来他不是带他们去沙皇那儿,却是走上了一条岐路。深夜,疲惫不堪的波兰人问苏萨宁是否迷路了,但苏萨宁却肯定地答说绝对没有错,然后大家就在这里休息片刻。这时他独自静静地唱出颇为感人的咏叹调:《我的黎明哦,请快来》。他已觉悟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对女儿和养子告别后,就裹着皮外套睡着了。大风雪开始来袭,波兰人惊醒。把苏萨宁摇醒后怒斥他说:你是故意把我们引入这深山里的吧? 苏萨宁看到东方已发白,就高喊着,这里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祖国得救了!波兰人一气,马上把他杀了。这时索比宁等人马已经赶来,开始向敌人发动攻击。

第五幕:克里姆林宫

在一场庆祝典礼中,新的沙皇来到莫斯科。他赞扬安东妮达和她的丈夫索比宁和她的义弟瓦尼亚的爱国行为。同时他也痛悼英雄苏萨宁之死。最后国人同声高唱赞颂沙皇之歌。

三、剧名更改

歌剧《伊凡·苏萨宁》在格林卡的创作中处于首位。早在1830-1834年游学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期间,他就萌发了写作歌剧的念头。1834年回国后,接受宫廷诗人茹科夫斯基的建议,以发生在1613年的爱国农民伊凡·苏萨宁为国捐躯的史实为题材创作歌剧。在格林卡之前,俄国宫廷聘请的意大利作曲家卡沃斯用此题材于1815年写作并上演过歌剧。诗人、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的诗篇《伊凡·苏萨宁》于1823年问世。格林卡的同名歌剧在音乐的民族化方面胜过卡沃斯,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吸取了雷列耶夫诗作的成果。受宫廷的推荐,皇室秘书罗森(1800—1860)充当了歌剧脚本作者,他使剧情渗入了忠君的思想。1836年12月9日在圣彼得堡首次公演。首演前的彩排时,沙皇尼古拉一世莅临观赏。由于他的命令,将歌剧改名为《为沙皇献身》。该剧名一直保留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该剧长期被禁演。1939 年,在苏联官方授意下,由诗人戈罗杰茨基对原脚本进行了彻底的改编,清除了忠君的思想,使它恢复了原名《伊凡·苏萨宁》。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剧又恢复《为沙皇献身》的名称。

虽然有上述情况,但歌剧始终以表现俄国农民的爱国牺牲精神为基本内容,而格林卡的音乐完全保留不动。格林卡称自己的这部歌剧为“爱国英雄悲剧性歌剧”。在歌剧中,人民群众是事件的积极参与者,祖国的安危与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联。该剧独树一帜:它是第一部俄国题材的歌剧,第一部写农民而不是贵族的歌剧,第一部借鉴了俄国民歌的歌剧。

四、剧本分析

《伊凡·苏萨宁》序曲概括地体现了歌剧的中心内容,曲中所有主题都取材于歌剧音乐。用附序奏的奏鸣曲式写成。乐曲从庄严而响亮的引子开始,象征着俄罗斯祖国的形象,在沉重的序奏后,紧接着由双簧管奏出一支悲哀的旋律,诉说着俄罗斯人民所经受的苦难。引子过后,急速的第一主题描写了战乱中俄罗斯人民的惶恐和不安,突然闯入的插句,用波兰的玛祖卡舞曲的节奏代表波兰侵略者的形象。随后音乐进入明朗而宁静的第二主题,仿佛是苏萨宁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忆。音乐进入发展部后比较紧凑,用复调作曲技法揭示出紧张的矛盾冲突,并展示了苏萨宁死前大义凛然的场面。之后进入胜利和最后凯旋的欢呼,全曲在威严而宏伟的乐声中结束。

第一幕,第1分曲开场合唱“我的祖国”,民歌风味浓郁,运用支声复调与对位模仿相结合的手法,具有史诗的气概,既描绘了辽阔的俄罗斯大地和质朴的农村生活,又表现了国家危难时农民群情激愤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第2分曲安东尼达的谣唱曲与回旋曲,以美声花腔技巧与民间悠长歌相结合的旋律,表现了农家姑娘、苏萨宁女儿的天真纯洁与温柔活泼的性格。

第二幕与第一幕形成强烈对比,通过威严的波罗奈兹(第5分曲)、急促的克拉科维亚克(第6分曲)、轻松的华尔兹和火热的马祖卡等舞曲,展示了波兰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和波兰上层贵族的显赫傲慢。

第三幕明显地分成前后两半:前半部分抒情明朗、宁静平和,主要是独唱与重唱场景,其中第9分曲“孤儿之歌”,以民歌般质朴自然的旋律刻画了苏萨宁养子瓦尼亚纯真善良的形象;第10分曲苏萨宁与瓦尼亚的二重唱,表达了家庭的和睦与喜悦。后半部分情节紧张、对比强烈,独唱、重唱、合唱及乐队交织在一起,情感变化幅度很大,由无忧无虑过渡到激动、悲伤、惊恐和愤怒。第13分曲是苏萨宁与波兰入侵者的场景,这是戏剧的转折点,代表波兰入侵者的波罗奈兹和马祖卡与代表苏萨宁的宽广的俄罗斯歌调(来自第一幕的开场合唱)形成鲜明对照;第14分曲女声合唱,以别致的非方整性节拍(五拍子)、自然大小调交替的调式和清新优美、富有民歌风味的旋律,表现了农家姑娘们兴高采烈庆贺即将出嫁的安东尼达的情景;第15分曲是伴随有合唱的安东尼达的浪漫曲,它充满忧愁的情绪、旋律渗透了民间哭腔和城市浪漫曲的音调,表现了女儿为父亲被敌人带走后的担忧,而少女们的合唱则表达了对安东尼达的安慰,独唱与合唱的交替衔接特别生动感人;第 16分曲是第三幕的终场,安东尼达的未婚夫索比宁和农民群众登场,他们得知苏萨宁被敌人带走后决心去搭救,合唱展示了人们群情激愤、积极行动的形象。以上三首分曲不间断地连结,增强和加速了戏剧的发展。

第四幕前的交响乐间奏曲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夜景。在第四幕中,第18分曲是伴随合唱的瓦尼亚的咏叹调,它集中表现了少年冒着严寒、精疲力竭、日夜兼程去向民军报信,以便解救父亲的焦急心情。对敌人的仇恨、对父亲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还未成年的责备,贯穿在他的歌声中。咏叹调分为三大段:朗诵性段落充满不安的情绪;歌唱性段落体现了内心的自责;合唱加人的段落表达了保卫祖国的决心。歌剧悲剧性的高潮是第20分曲苏萨宁的咏叹调:把敌人引进大雪封冻的森林深处的老农苏萨宁,已预感到自己死亡的时刻即将来临,他欣慰祖国得救,朝霞将升起,视死如归地唱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诀别之歌。男低音深沉厚重的音色、纯朴悲壮的民 族风味的旋律,将爱国老农的形象刻画得高大而真切。

歌剧尾声是一首称为“光荣颂”的终场大合唱,它形成了全剧的总高潮。英雄虽死,国家得救,军民在红场集会,欢庆胜利,赞美祖国,缅怀英雄,这首将颂歌与进行曲相结合的大合唱,民族音调鲜明,演出编制庞大(三个合唱队,一个交响乐队和两个吹奏乐队)。演出时,钟鼓齐鸣,音量宏伟。作曲家有意识地仿效贝多芬的“欢乐颂”,创作出了一首俄罗斯化的交响颂歌。

当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时,台下的观众席中便爆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观众们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和眼中的泪水,一阵又一阵地高呼“乌拉!”著名作家果戈理当场说道:“我们贪婪地接受了这部歌剧!”大诗人普希金也为此而写下这样的诗句:“听了这部作品,恶意和嫉妒会暗淡下去;让他们咬牙切齿吧,格林卡不会被踩到泥里去。”

《伊凡·苏萨宁》的演出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功,是因为俄罗斯人民在反抗拿破仑入侵时期所燃起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在剧中得到了充分反映。歌剧中的主人公伊凡·苏萨宁是个普通的俄罗斯农民,但他又是俄罗斯爱国者的象征。他对祖国充满挚爱,驱敌之念坚如钢铁,为从侵略者手中拯救祖国而不惜赴汤蹈火。也有人不喜欢这部歌剧,那就是彼得堡的贵族们。起初,他们设置种种障碍,阻挠歌剧的排练,甚至要剥夺格林卡的稿费。当歌剧在进步人士的支持下公演时,这些贵族们根本听不进去,他们早早就溜出了剧场,并轻蔑地说:“上帝啊,我们这是在听什么?是马车夫的音乐。”然而,他们的咬牙切齿阻挡不了格林卡的成功。

1.《伊凡个人剧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伊凡个人剧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10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