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艺术家陈轴作品《模仿生活》荣获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新视野”奖

陈轴,《模仿生活》 (Life Imitation),2016(视频截图),1小时22分钟。

图片鸣谢艺术家

展览地点:上海chi K11 美术馆

“我们之后”的参展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特别聚焦在来自中国的新进艺术家,形式涵盖雕塑、装置、摄影作品、现场表演、录像和融合虚拟现实的作品。其中中国青年艺术家陈轴的首部长篇电影作品《模仿生活》更是在3月刚刚落幕的世界三大纪录片电影节之一的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CPH: DOX)上斩获“新视野”奖(NEW: VISION Award)。

陈轴的获奖作品《模仿生活》(创作于2016年)对于存在的本质做了一番深入探讨。作品细致描绘了上海的日常生活,巧妙穿插了微信对话以及某款游戏中的场景画面。影片首先出现了一块手机屏幕,显示了一位女生的微信聊天信息,对话内容渐渐转变成对其男友的控诉。随着情节推进,镜头时不时地从她的日常生活切换到虚拟的洛杉矶场景,在那里,一位持枪女子在死气沉沉的街头游走,警车却在一旁闲置。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虚拟体验绝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情感的串联、宣泄乃至玷污。镜头重又切回现实世界,出现这位女生与朋友的微信聊天片段以及与朋友聚会时的日常景象;然后是她独自躺在床上,紧张而又忧郁的画面。随后切回的游戏场景,似乎是以戏剧化的方式演绎她纷乱的思绪,而荒凉废墟中的暴力与复仇放大了她的痛苦。在影片的最后一幕,她的虚拟化身沉入大海。从而描绘了复杂而多纬度的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属于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无助和焦虑。

“我们之后”检视艺术家演活的各个根本角色,其放大现今的社会和情感面貌,并推测未来的状况。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社交网络游戏、以及扮演不同新生角色的过程,现在已成为普及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个人、感觉、产品、价值和信念的代入一直扩阔着我们生命的界限和提供更多可能性。

如果说陈轴的《模仿生活》是现代生活的缩影,展览中另一部由Cécile B. Evans带来的大型录像装置巨作《心之所向》则探索了未来。一个名为HYPER的无脸女人,在未来,和你一起探索科技与人的关系。HYPER尝试着塑造人性,却难以避免的遇见了关于种族、性别、爱情、死亡、特权、人权的问题,以及由一对逃亡的动漫夫妻提出的终极难题----谁可以成为人类?而艺术家李燎带来的作品《僵局》,由女子电竞团队现场操作《英雄联盟》并遵守一条阻碍她们胜出的神秘规则来完成;郑曦然的AR作品《你的叉子使者》,使人与狗进行角色互换,进行多重身份的感知;林科的录像作品随着他在在线漫游,反映出屏时的习惯和谜思已成为生活质感延伸的一部分;Stewart Uoo 把人体模型与不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合成情境并置,每一个也看来被粉身碎骨,似要向观众呈现幻想暴力中的切身创伤;Dora Budor、村田武、Katja Novitskova以及艺术二人组JODI为一组不同的对象(或称为一团物料)赋予情感,启发出新科技如何延展生命。“我们之后”整体上呈现艺术家不单只是关注未来,也积极为现今作为人类的概念重新定义。

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5月31日,K11会围绕VR、游戏、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相关主题举办各类讲座、艺术工作坊、儿童艺术教育、金牌小小导览员等一系列拓展活动,让大众通过不同类型的互动方式,进一步了解艺术与科技所结合的魅力。

1.《dox纪录片在哪里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dox纪录片在哪里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11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