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孙青烈
资料来源:大世界和小人物
昨天剪辑宝宝们群里讨论得最厉害的是一篇文章《第一个90后出家》。
每个人都说,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自己。频繁听他们说,佛系工作,佛系健身,佛系恋爱,
敲黑板,谁能告诉我这些到底都是什么??
“佛系”大概的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解释完,他们纷纷@我,姐姐,你是佛系出席活动。。。
我在年底推掉了很多活动邀约。
无论是邀请演讲,还是出席圆桌论坛,又或者是探讨行业内新趋势,新潮流,统统都没有去参加。好像变成了一个性格孤僻,谢绝一切商业活动的孤傲媒体人。
年底了,人很疲惫,这些活动,不管档次高低,受邀嘉宾级别多高,我的真实想法,真的是,“去也行,不去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一秒变成了佛系85后,完全躺枪。
“佛系乘客”里的女生是这么说的:
下班回家,司机不愿意开进胡同,我就说,行吧,我在这下吧。下车时,司机很惶恐:能不能给我打个五星啊,我都说:行,没事,好。
机场安检碰到大型排队,我都去视线范围内最近的队伍,不比较长短快慢(只要手机有电)。“我就知道刚刚该选右边第三排,比我这排快多了!——这种焦虑我几乎没有。
以前也跟司机吵过架,但理论一番之后我并没有爽,反而觉得好费精力啊。
朋友说我这样是软弱,懒,逃避,啥啥的。我觉得是选择吧,它们对我来说不是原则的问题,真的不想argue。
这个描述,对我来说,完完全全被戳中。
“佛系XX”还真的就是一种态度,为什么不argue,为什么不争抢,因为或许在别人眼里很重要,但是“它们对我来说不是原则的问题”,
因为,如果生活里每一件事,都要据理力争的话,那么我们该活得多累。
把对话发给Y小姐,她说,
可是你,明明是一个愿意花半年时间,跑了三十多场签售的作者。
我们也许看上去不争不抢,生活里的小事从来都不据理力争,我们也许不争不抢,不悲不喜地,看上去快要出家了,
但是无论是90后还是80后,再怎么“佛系”都好,我们永远有自己最在乎的东西,永远有即使再辛苦再疲惫,也还愿意上刀山下火海,勇往直前的事情。
嗯,对于我的读者,我永远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山长水远,去和你们相见。
去年,我刚辞职的半年里,前同事没有人来问我在哪个行业,未来将要做什么。
而到今年下半年,前同事们纷纷向我咨询,让我帮着出主意,究竟该不该辞职,该不该创业,如何看内容生态,如何看互联网的新风口。
好像我变成了那个紧跟时髦,在浪潮里奔跑的年轻人。
其实,我自己知道,曾经的曾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整个在台里的六年里,我一直在关心别的行业,在问别的行业的小伙伴们,小到哪个公司待遇好,大到究竟未来五年,未来十年,究竟该去哪个新兴的领域或者说风口。
我深深地知道,和如今90后,95后不同的是,我们80后,85后是看着《杜拉拉升职记》长大的一代人。
什么叫做,看着《杜拉拉升职记》长大的一代人呢?
就是,即使你知道这个图书系列已经被电视剧改得面目全非,又或者变成杜拉拉爱情故事,然而当看到《我是杜拉拉》这样的片子,我还是会点进去。
像是点进去了我们整个青春。
我们的整个青春里,都羡慕着这个女孩。
我们看着她在地铁口把平底鞋换成了高跟鞋,看着她从月薪5000变成了月薪20000,看着她在外企好看的茶水间里,冲泡一杯咖啡,看着她在会议室里,和总监们中英夹杂地讨论下一季度的方案。
杜拉拉,这个人物,这本书,是我们对于职场全部的向往。
我们要学着杜拉拉的样子,一步步从assistant变成director,最好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遇到王伟。
这是80年代,又或者85年代出生的我们,的执念。
我们在乎每一个上司同事领导的看法,我们哪怕不喜欢这个行业,也要争抢到director,因为我们羡慕杜拉拉式的人生赢家。
我们就是想赢,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赢?
但其实,这样的分析,这样的探讨,这样削尖了脑袋一心想要去那个最大的风口,想去那个最赚钱的行业,又或者努力算计着“杜拉拉式”升职的每一步,其实已经不适合这个“佛系”的时代了。
佛系的反面是什么,是锱铢必较,是急功近利,是分寸必争。
80后们被告诉,“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毕业后,进入职场,我们被告诉,一定要选一个稳定待遇好有前景的大公司,作为应届生求职,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做了几年,我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想要做出改变,我们被告诉,你已经站在30岁的大限上,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换行业你想好了吗,这次失败,你再也没有时间了。
后来,社交媒体上又开始讨论,30岁前结不结婚。我们还是被这样的耳提面命所打败了,我们被告诉,30岁一定要结婚,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好男生都被挑走了。更是有闺蜜戏称,好男人有是有,要么已婚,要么是gay。
我们不在乎内心热爱与否,不在乎自己适合与否,比来比去,我们比的是四个字,叫做“不被落下”。
80后永远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永远想着,不要被落下,工作也好,结婚也罢。
为什么90后都是“佛系”的,80后却还在“杜拉拉式”的苦逼?
因为,90后们深深地知道,这样苦行僧式的努力,这些职场的小心思小算计,无法让他们过上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上周SPO活动上,有一位是入选福布斯under 30商业领袖,全球创投基金Sogal的创始人Pocket,当天的活动走秀上,她扎着俏皮的冲天辫,就是活脱脱一个小女孩。
她毕业后就成立了Sogal,一个专门为女性创业者服务的创投基金。
我们观念里,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人,应该都是在知名企业工作过好多年的资深高管,或者是自己本身就是成功的创业者,也有白人大叔质疑她,
you don‘t even have a job,你凭什么做投资。
你懂投资么。
被质疑后,她想的不是先去大机构苦逼地一步步爬上去,当高管,遵循规则曲线救国,最后实现当投资人的心愿,而是直接在美国创立了这家创投基金,且只服务于女性创业者,
嗯,这个没有打过工,没有当过高管的女生,做一个创投基金,做的就是跨境投资。
但她不管,她我行我素,管别人怎么看,当80后还在苦苦琢磨规则的时候,90后正在遵从内心,创建规则。
这样的她,去年入选了福布斯under 30商业领袖的榜单。
这还是一个属于杜拉拉的时代吗?
我觉得不是。这是属于佛系90后的时代。
比如做《二十几岁,没有十年》这本书的编辑小航,其实图书编辑是一份薪资微薄的职位,我一次次开玩笑说他还不如加入我的团队。
但,他却在这样一个岗位,拿着非常少的薪水的两年里,除了睡觉就是在公司加班,因为他爱这个行业。
哪怕后来,他辞职了,他换了工作,他还是坚持在这个非常不暴利的行业里奋斗。
我们看重的行业,前景,工资,他觉得不重要,
他的故事,在我看来和Pocket的故事是一样的。
90后们比任何一代人都要无畏。他们不害怕从零开始,他们不畏惧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
他们在我们所关心的福利待遇,加班多少上,是“佛系”的态度,但他们对于生命体验,对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却是义无反顾。
他们相信,今生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根本就没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别人怎么看,管他呢。
他们也相信,“你只有这一次机会”,但不是80后30岁前必须干嘛的那个层面,
而是,你从一开始是否有勇气去选择你想要的人生,完完全全按照你自己愿望来过的人生。
这一点也不浪漫。
“当我下定决心为了梦想奋斗的时候,
我以为我的人生就是要独自走过这黑暗的隧道,
但也没想到会是这样黑暗,
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孤单。”
90后已经参透了生活的真谛,他们知道为梦想奋斗,这条道路很孤单很艰难,所以在太多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他们选择了“佛系生活”。
如果热爱那份事业,那么每天加班每天看着凌晨四点的北京/上海/深圳/洛杉矶/纽约,也都可以忍,
如果对工作没什么感觉,
那么,
也不会想着讨好谁了。老板过生日时,同事集体在公司大群里发祝福。如果手头有合适的表情,我就发一发。一时没找到就算了。
开员工大会时,老板讲话时,人挤着人伸着脖子听。我一般找个角落,面带微笑,鼓两下掌。
案子被评为优秀,上台领奖很客气,“都是同事的功劳”,案子没做好,总监发起火来,“知道了下次改进”。
耐心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吧。不悲不喜挺好,上个班不要搞得死去活来。
他们有其他热爱的事情。
为什么90后都爱看《今生是第一次》,既然都在一片未知的荒野里打拼,何苦在自己觉得无所谓的事情上计较,
“给现在生活在这个瞬间的各位,饱含我的真心,愿你们奋勇前进,反正今生我们都是一次。”
我们不在乎那些同学同事领导七大姑八大姨怎么看,选择自己热爱的,至于其他,我们就“佛系”得过活吧。
我们唯一只有一次机会的,是此生。
别的,爱咋咋地。
今日荐书
作者:孙晴悦
同名文章《二十几岁,没有十年》一经发表便引发网络热议,迅速刷爆微博、微信。《留着所有的力气变美好》、《太强很累,其实不强更累》、《我们只是害怕重新始》等文章被各大公号转载,红遍网络。
在校园,她勤奋努力被央视青睐;职场,她选择去巴西三年驻外;三十而丽,她辞职写作毅然出国。足迹已遍布四分之三的地球,如今依然在路上。她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面对前路,不要纠结,留着所有的力气变美好。
好友李尚龙敲黑板荐读!总有一篇文章可以让你相见恨晚!我们在无数个春天里,沐浴更衣,重整旗鼓;也在无数个黑夜里决定赌上明天!
1.《佛系姑娘上台求职是哪一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佛系姑娘上台求职是哪一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13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