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净土五经》跋: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重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故于《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以期净业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然纵得定共、道共二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范。则空解脱人,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也。

印光大师:

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若《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

华严妙典,理事圆融,理由事显,事因理成,理事各臻其极,圆证毗卢法身。以故如来初成正觉,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如来自证法门诸因果法。因果,即事。如来自证之法,即一真法界,寂照圆融,不生不灭,非有非空之真如佛性也。此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以究竟证故,常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彻底迷故,恒受生死轮回之妄苦。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虽有照天照地之光,莫由发现而得受用。故借诸菩萨,互相酬倡,为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各法门。又复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期圆满佛果。此如来以自证之因果,普示一切众生,令其各各亲证之一大轨范也。  其在信位,则以净行品,为以因地心,上契果觉之弘誓大愿。虽进而登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各深位,犹复以此一百四十一愿,而为进修之据。是知此一品经,关系甚大,不徒为入佛之初基,洵可谓成佛之大本。而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果能心心念念,常诵此文,常发此愿,便可三业顿获清净,念念上契佛心,临终直登上品,与普贤行愿品功德,交光互映,无或差池。故宋初省常法师,慕庐山远公之风,提倡净土法门,刺血书此品,又以“净行”名其社。而莲宗得以丕振者,以深致力于日用云为,悉使与如来无上觉道合之所以也。  一弟子杨慧导,拟以净行品,与普贤行愿品,合印流通。光谓欲令初机息心念佛,当以净土五经为先导,不宜于五经中只取行愿一品。使彼遍读五经,再以净行一品,作一切时一切处之警策,则自可欣欣就道矣。  呜呼!今之时,是何时也?乃废弃纲常伦理,专尚机械变诈,互相残杀之时也。若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导,则后世为人,恐先圣所立纲常伦理之名,亦不可得而闻矣。以故凡具正知见、正信心者,咸皆以修持净业为志事。兹特述其缘起,以附于经文之后,庶后之读者,无所疑焉。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夏至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夏至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敬请关注:

大众阅藏“自助请经”和“免费请经”办法

1.《印光大师:净土行人读经不限于五经一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印光大师:净土行人读经不限于五经一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