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在上海《文学报》《新批评》一期的iwenxuebao上重现。

CP

=Couple(中文:一对)

好了,和小编一起学习现在最热门的网络用语CP吧。起源于日本的二维文化圈,没有说本意。现在的意思是“最爱的一对”!

作家:许晓青

这张刷脸,在“站CP”时代,中国科幻最强CP到底是谁?是董仁伟和王晋江吗?或者说,姚海军和谁合适?

所有科幻迷,包括粉丝,一定会在上海书展上喊出他们的名字。就是——

韩松和刘慈欣

两个人的画风:迷惑和可爱。照片由“罪犯记录”号:weilaistudio再现。

大刘和韩松应该在同一个周末出现在上海书展上,这在书展历史上是找不到的。

小记内心OS:尴尬的脸,代替两个人,以前总是一个人出现在书展上,现在没事了!

哇!太酷了!这是因为对最强CP太生气了,我们的科幻正在浮现。

中国科幻成绩:2015年获得《三体》英语版雨果奖!大刘和刘裕(刘宇坤)组合太好了!今年又何京芳获得了提名,虽然一切尚未查明,但《科幻集》足以搪塞过去!然后,《三体》大电影被拍摄了!后期制作,做吧!据说明年一定会有的。请不要具体问这个。呵呵。

韩松最新的长篇—— 《医院》这次在上海书展上首发,还没正式签字,就已经卖出了很多。

小琪内心OS:哇~所以和电影票一样。现在可以预订吗?

再回到我们的CP主题。被称为“大刘”的刘慈欣和韩松真是惺惺相惜的典范。

看他们怎么说彼此。

刘慈欣

我写的是二维科幻,韩松是三维科幻。如果说中国科幻是金字塔,那么二维科幻就是下面的塔基,三维科幻就是尖塔。

刘慈欣写的《三体》已经超越了科幻本身的影响。《三体》,特别是看第三部分,写的是人类的命运,人类会被毁灭。这种创作不容易。

韩松

:好像特别有爱~ ~

再说一遍,根据小琪的火线侦察,这次上海书展、韩松和大刘带来的是各自的力作。

请看这里:韩松最新长篇《医院》,20日下午在上海书展首发。21日下午,大刘的《三体3》英语版被选中,听起来像头好牛,英语作为第三部分出来了。

所以主办方说:“前后不到86400秒,这最强CP又要掠过魔法的肩膀了。”比如在高铁站擦肩而过,这个画面也是醉的!

好吧!请稍微回放一下。可能是这个CP最漂亮的照片吧!小小的记忆是星探级的。

贵州fast项目启动现场,好像是几月拍的?拍照的人也很清楚!

我是冲进书展现场的分割线

福利一号:

《医院》

韩松泽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标价:35.00韩元

编辑推荐:

时隔4年,在《地铁》 《高铁》的大热之后,韩松又带来了另一个里程碑!

“得到什么都不会生病”,这次欢迎来到“药化时代”。进入梦境般生动的“医院”,面对白大褂的诱惑,重设医患关系和性关系,治疗或逃脱,究竟有没有选择的余地?

你认为我们时代的医疗变化怎么样?看病难、看病贵的本质是什么?到底为什么会有医疗纠纷?科技革命如何重塑生命和健康?如何理解人生水平和宇宙尺度的疾病和痛苦?韩松提出了科幻现实主义的解决方案。作品不仅详细探讨和归纳了看病的复杂繁杂现象,还“用科幻的思维将现实的不合理重构为强烈的逻辑和理性”。像侦探一样,不仅目睹了事件的现场,还挖掘了记忆的秘密,被遗忘,但唤醒了咬人的心和潜意识、阴阳的交界。(莎士比亚)。

一幅更精细确致的地图,从而抵达生存的本质。

0

1

对话韩松,解密《医院》

问:如何思考我们时代的医疗变局?

韩松:三大变局,一是生命和健康从未变得如此重要,很长时间,我们像草芥一样生活,命不值钱。一九四九年,中国人均寿命才三十五岁,现在是七十六岁,是发达国家的寿命标准。二是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从来没有这么突出。医疗成了一个核心问题。三是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新一轮科技和产革正在给医疗带来剧变,甚至要重新塑造生命,人类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问: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是什么?究竟为什么会有医疗纠纷?

韩松:站在患者的角度观察,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可能跟医院本身特点有关。提供更昂贵产品和服务的,一是医院,一是国防,都跟别的行业的规律不同。因为它们对待的是生命。生命是最花钱的。而人活着只会越来越依赖技术。跟生命相关的顶级技术只会越来越贵。关键是,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这就是难。

另外还有三个跟国情相关的问题,一是人多,结果是造成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排在很靠后,呈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你看到很多到医院看病的人很穷,大病要倾家荡产。二是匮乏,医疗资源不够用,稀缺。尤其是好医院好医生稀缺。三是不均。医疗资源城乡、地域和行业分布不均。同时,有些人又占有了大量医疗资源,有的人则占有很少。

医疗纠纷是利益冲突。医患本质上利益一致的,都是为了挽救生命,保持健康。但是,医患不对等,医生在信息和技术上都与病人不对等,病人把能挽救生命的医生当成神,送红包就相当于到庙里给菩萨烧香。这又与真正的宗教信仰不同,中国的病人是很功利很实际的。但医生不是万能的,他是人不是神,甚至医生本身也是病人。一旦愿望受挫,病人就可能走向另一面。所以,根本是虚无感和幻灭感的问题。

问:科技革命将怎样重塑生命和健康?

韩松:基因测序已经在中国实际应用。舆论最近在谈论精准医疗。还有的讲颠覆医疗。这会带来很多变革。以前很多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今后都可以被解决掉。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还有人的重塑和再造,走向后人类、新人类。当然会带来一些问题,影响到传统的家庭、社会和国家。小说是艺术,写得比较夸张,比如讲医院消灭了家庭,整座城市成了一个大医院。人类的历史经过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后,进入了药时代。

问:怎样理解人生层面和宇宙尺度的病与痛?

韩松: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天生缺陷和不足的世界,它甚至是扭曲的。但人们认识不到这个,都在要求完美,觉得世界能带来完美,这是做不到的,由此产生种种怨恨和冲突矛盾,形成疾病的根源。像有的娱乐明星,一般人看上去,他们财富名誉地位美貌都有了,很好了,可是他们仍然遭遇痛苦,这就是病。整个宇宙也是这样,它为生命提供的前提条件是有限的。进化就是一场磨难,相当于进医院。疾病来自人的贪婪本性,来自无节制的欲望,但它更是世界本身的疾病的投射和反映。

福利二号:

《三体3》英文版首发样张

0

2

《三体》三部曲英文版翻译出版的幕后

2012年夏天,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综合部总监李赟在开车回家途中,无聊打开收音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在播放一档读书节目。正是通过这档节目,李赟第一次知道了《三体》。

通过节目的介绍,李赟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兴趣: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销量(2012年数据)已达40万套,不止是普通科幻读者,甚至是互联网和企业家也有很多人阅读,并自发推荐。他随即购买了全套《三体》三部曲。经过一定的市场调研和深思熟虑,他决定尝试在部门开启版权贸易新业务,将这部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品推向国际。

《三体》“走出去”的故事便这样开始了。

李赟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从不愿意浪费时间。2012年7月,在激烈的版权竞争中,中教图凭借诚意与务实的运作方案获得了认可,与刘慈欣签订了《三体》三部曲英文版合作协议。

《三体》三部曲英文版项目的开启,起初并不被人看好——中教图公司并不是一家出版社,此前并没有出版过图书,在版权贸易方面的经验为零。相比于获取版权的竞争,后面的过程也并不容易。

译者团队终于在2012年11月初步确定:《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将分别由刘宇昆(Ken Liu),周华(Joel Martinsen)和陶建(Eric Abrahamsen)翻译。后来因为个人职业选择原因,陶建辞掉了译者的工作,《死神永生》最终由刘宇昆担纲翻译。

刘宇昆,知名美籍华裔幻想小说作家及翻译家,曾先后获得过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以及科幻与奇幻最佳短篇翻译奖。刘宇昆的语言水平和科幻素养已经远超一流中英译者的标准,是中教图公司最开始就锁定的译者人选。

刘宇昆和周华,两个有着深厚科幻功底的译者不负众望,提供了高质量的作品英文译文,奠定了后来《三体》在国际上成功的基础。

《三体》在中国是毋庸置疑的畅销科幻小说,但再好的作品也需要包装。为此,中教图公司在确定出版合作方前就做了一系列努力。

几经辗转,《三体》被介绍给托尔图书出版公司(Tor Books)的利兹·格林斯基(Liz Gorinsky)。托尔图书是世界最大、最成功的英文科幻奇幻出版社。

格林斯基女士是该社的资深科幻编辑。对于出版翻译小说,托尔是谨慎的,这种谨慎来源于他们对翻译小说没有太多经验,而实际上所有的美国科幻出版社都对翻译作品心怀恐惧,因为此前有人尝试但并不成功。但幸运的是,中教图提前准备好了《三体》的全文译文,因此格林斯基女士可以直接阅读整部作品进行评估,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托尔决定出版《三体》三部曲。

事实证明,选择与托尔图书签约是正确的。签订出版合同之后,托尔随即展开了编辑工作。格林斯基女士具有丰富的编辑经验,对美国科幻图书市场的偏好也有精准把握,尽管前期《三体》已经经过原作修订,也经过刘宇昆流畅翻译,在出版社编辑过程中,编辑标记仍达上千处之多。正是这样一遍又一遍苛求完美的打磨,加上托尔的强大营销能力和发行网络,使得最终面世的《三体》英文版一跃成为迄今美国乃至世界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

其实,《三体》“走出去”的成功也包含着许多意外的幸运。比如,中教图一开始就注意到的译者刘宇昆,就是通过陶建的牵线认识的。而刘宇昆恰恰也听到了《三体》即将外译的消息,正有意翻译这部作品,双方一拍即合。科幻圈将刘慈欣称为“大刘”,刘宇昆称为“小刘”,《三体》英文版的外译出版,也成就了大刘小刘合作的一段佳话。

另一件幸运的事情是,《三体》译者签约仪式中,中教图邀请了科幻文学研究专家吴岩教授和青年作家陈楸帆。中教图的运作思路得到吴教授的充分肯定,吴教授也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向中教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陈楸帆出席活动时,邀请了他的朋友汪梅子(一位英文译者)到场。而正是汪梅子将编辑格林斯基女士介绍给具体负责《三体》项目的宋亚娟认识。

通过各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偶遇”,介入到《三体》项目中的各路人物逐渐形成愈发密集的网络,最终促成了这部作品的“走出去”。

科幻“走出去”本身路依然很长,《三体》三部曲的成功之后,“我们的征程依然是星辰大海”!

(故事提供: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编辑整理:许晓青、屈婷)

(文中图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教图公司、未来事务管理局提供;配图除注明外,其它由未来事务管理局提供。)

版权声明:关于转载的相关图片,本公号依法保障版权所有人的相关权利,对于转载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联系本号,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1.《【宋亚娟】中国科幻最强CP是谁?今年上海书展在一起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宋亚娟】中国科幻最强CP是谁?今年上海书展在一起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49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