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风云的声音
提高思维水平
导游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都有制作木牛油马的具体方法,但没有详细说明动力从哪里来。为什么现代人不相信鲁班木研和木牛柳马的存在?因为我们会提出疑问。他们的动力来自哪里?如果能制造出不用外力就能自动操作的机器,那简直就能解放全人类。很多智者对此心驰神往,往前走,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
到18世纪末,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似乎是我们宇宙中有保护这个宇宙创造者财富的无形障碍,向大多数受骗者表明,即使我们尽了智慧,也无法突破这个障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以英语发言)1775年,法国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后不再受理有关永动机的申请。
注意:风云的声音内容可以语音播放!读者可以下载信使音频应用程序,听公众号,找到“风云之声”,在线收听~
资料来源:“科学队员”公众号(ID:KESY DAUAN)
作者:陆超
《墨子鲁问》记载了一个故事。“空降者削竹子做喜鹊,不到三天,空降者认为自己聪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据说,我国著名工匠鲁班发明了能飞三天的木烟。甚至据说,这种木研可以载人飞到很远的地方。如果现在也没有电池、燃料等动力,就无法相信。遗憾的是,鲁班的神秘设计没有保存下来,大多数人相信这只是木头风筝。
鲁班雕像,传说他发明的木研可以载人飞行。(图片来源:维基)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录:“建兴九年,明亮的复出摊派,木雨云,粮食退军。“12年春天,公众从词曲中走出来,了解了刘马云、武功吴长源、司马先王和魏南。”
诸葛丞相制作木牛柔马的故事更为广为人知。据说,“每牛10人吃的一月粮食,人不太辛苦,牛不吃食物。”之后,《三国演义》被描述得更加神奇,据说木牛柳马不用人力就能自己走路,还有暗锁功能。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都有制作木牛油马的具体方法,但没有详细说明动力从哪里来。后来,刘宋、赵的赵忠复制了木牛、刘马,但据记载,资料和图案也没有留下。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推测这项逆天黑科技。大多数人倾向于相信诸葛亮做的不过是独轮车,在后世的传说中加入醋,成为《三国演义》里的样子。
决定在电视剧《新三国》中相信这只是独轮车。(图片来源:爱知艺术)
与民族主义无关,现代人为什么不相信鲁班木研和木宇留马的存在?因为我们会提出疑问。他们的动力来自哪里?
是的,自古以来,工匠们绞尽脑汁,用他们的智慧不断改进手中的材料,使机器更加有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能制造出不用外力就能自动操作的机器,那简直就能解放全人类。很多智者对此心驰神往,往前走,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
“永动机”的确切定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回顾这段历史,从古代单纯的机器到今天各种新式能源都难以置信。可以想象,如果把一台风扇展示在古人面前,一定会吓到下巴掉到地上。(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风扇、电风扇、电风扇、电风扇、电风扇)但是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电风扇当然不能说是永动机。有电才能旋转。真正的永动机不需要能量输入。
《永动机》在科学史上背负了太多的骂名。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充满笑容。这里不乏愚者和骗子,但大多数“永动机”追求者的本心是积极的,他们努力改进工艺,提高机器效率。就像是想偷能量的“宇宙贼”。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向这个人类文明的先驱们致敬!
(设计线)人类:爸爸,请借用一下能量!上帝:给你发三个字。想想——的——美!(图片来源:维基)
对永动机的最初构想
据说,在12世纪的印度有一个人,叫帕什加罗,他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比牛顿和莱布尼茨早5个世纪提出微积分的构想。此外,他还创造了“帕什加罗轮”,声称可以永远回去,这是对“永久动机”的最初记录。
age/091e5e5a390d4a87bfd12c92cf633243?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360"/>最早的“魔轮”由印度人制造(图片来源:wiki)
这个奇异的装置在13世纪传到欧洲,法国匠人奥内库尔的手稿里记录了一种“魔轮”的装置。由于这玩意摩擦力很小,于是后来就被应用在浑天仪上了。
“魔轮”貌似可以永远运动,但却不是传说中的永动机。永动机必须能够对外输出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做功”。如果“魔轮”中间的轴承以及装置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小,这个轮子确实可以转很久,但却无法向外输出一丁点能量。
欧洲最早的魔轮(图片来源:wiki)
达芬奇堪称西方历史上的一位全才,绘画、工程学、建筑学、天文学、解剖学、几何学、数学、物理学、动力学样样精通。传说中,直升机、滑翔机、缝纫机等划时代的发明,都被登记在他的账下。他还留下了不可计数的机械制图,都是些极其灵巧的机械。他对能够“免费”获得能量的“永动机”也是心驰神往。谁知道,迎接他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失败,这让达芬奇终于心灰意冷:“哦!你们这些永动机的追求者,你们纠缠于多少虚无的幻想?去吧,找炼金术士去吧!”(当时的炼金术更加玄幻……)
达芬奇研究各种永动机的手稿(图片来源:youtube)
达芬奇的感叹并没有浇灭工匠们对“永动机”的追求,一波又一波的匠人甚至科学家都试图通过改进“魔轮”,从而得到永恒的“免费”能量。
比如下面这种,看似有点道理,右边的摆锤力臂更长,似乎可以带动轮子。但仔细研究一番,就不难理解,左边的摆锤虽然力臂短,但是明显数量更多,加权一下,综合力矩恰好一样。所以,在不受外力驱动下,这种魔轮根本不会自发转动起来。即使给了它一个最初的驱动力,之后也许可以转动很长时间,但由于空气阻力和轴承转动遇到的阻力,最终它还是会停下来。
(图片来源:wiki)
其他还有各种各样的改进版“魔轮”,都换汤不换药。
(以上图片来源:youtube)
早期“永动机”的探索者里还包括大科学家波义尔,他发明了一个“永恒的高脚酒杯”,试图用水的重力驱动水通过酒杯和管道进行无限的流动循环,如下图。显然,这是徒劳的尝试,就连现在的初中生也会明白,水最终会停下来,像在U型管里一样,两边高度一致。
(图片来源:youtube)
英国博物学家福鲁德发明了一种水轮机,号称可以自发将水从低处运到高处。仔细分析一番就知道,这就是很多年前发明出来的“阿基米德螺旋”,不靠能量输入显然无法完成抽水。
罗伯特·弗洛德1618年发明的“水螺旋”永动机
上两图为阿基米德螺旋的原理,你认为它不需要能量输入吗?(图片来源:wiki)
这个时代里,永动机的集大成者当属德国人贝斯勒,他一生中共发明了300多种永动机。
1712年,贝斯勒在莱比锡附近的一个村庄建造了一个2米多高的“自动轮”,据说可以提起18kg的重物。这项发明还惊动了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约翰·伯努利和哲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这些大牛纷纷资助贝斯勒,让他继续造出更大的轮子。黑森卡塞尔城邦的卡尔王子也被成功忽悠,贝斯勒被任命为商业顾问,王子还让他在维森施坦城堡里一边居住一边继续改进轮子。于是,更大的轮子被建造起来,足有3.7米高。
永动机的集大成者:贝斯勒(图片来源:wiki)
卡尔王子也不是个傻子,他叫了一大波科学家过来鉴定,当然贝斯勒也并非善类,他以防止别人窃取他的发明为由,只允许科学家们在窗外观看,科学家们确实看到了大轮子在转。贝斯勒又把房间的门窗紧闭,贴上封条,让科学家们两周后再来看,结果发现轮子确实仍然在转,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贝斯勒这回倒是更有信心,开价20000英镑,出售他轮子的秘密。
莱布尼茨甚至帮忙给彼得大帝的私人医生写信,介绍贝斯勒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大轮子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彼得大帝对此很感兴趣,让荷兰数学家格雷夫森德去帮他鉴定一下。格雷夫森德围着轮子转了半天,发现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能量从外面传送到轮轴上,这时候,贝斯勒大怒,竟然当着数学家的面将自己的轮子给砸了,并指责对方:“你不按套路办事啊,竟然没付钱就想破解我的商业机密。”
就后来的物理学家分析,贝斯勒的大轮子不过是和“魔轮”类似的“超平衡轮”,通过精巧的设计确实可以让它转很长时间,但却无法对外输出能量。
看看吧,古今骗子的风格都差不多。
贝斯勒的“大轮子”(图片来源:wiki)
磁学:永动机的救命稻草
进入18世纪,对磁学的研究成为一门时尚,磁铁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在当时)的超距作用。这让“永动机”的研究者们找到了救命稻草,能否通过磁性达到永动的目的呢?
下图就是一种磁铁“永动机”,只不过他们忘了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也是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如果这种方式可以驱动的话,那还不如让人坐在车上,不断锤击自己,就可以把车开走了。
民科风…(图片来源:youtube)
又有人说:“能不能搞点有技术含量的?”于是他们用磁铁改进了“魔轮”,如下图:
磁铁版魔轮…(图片来源:youtube)
还有人想,何必如此麻烦,用磁铁将铁球吸到高处,然后铁球再由于地球引力吸引而落下来,不就可以做功了吗?如下图。
这种装置可以成功吗?(图片来源:youtube)
这个装置极其简单,自己在家都可以做一下,结果很简单,小铁球一开始会被磁铁吸住,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磁铁的磁力耗尽,小球最终落下。
这个想法很好…(图片来源:youtube)
总之,到了18世纪末,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大多数明眼人已经看出,我们的宇宙似乎有这么一道无形的障碍,保护这宇宙造物主的财(neng)富(liang),任凭我们穷尽智慧,也无法突破这道屏障,盗取宇宙奥秘。
1775年,法国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后不再受理关于永动机的申请。
本文出品自“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背景简介: 本文 作者鲁超,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代表作品《鬼脸化学课——元素家族》,被列为中国化学会“IYPT 2019·优秀科普图书”书目,并获得第十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文章2019年8月16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科学大院 (;mid=2247495009&idx=1&sn=4699d9240fde9ebeba96ebbe83b60ae9),风云之声获授权 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
1.《【鲁超】人类与“永恒的动机”的千年恩怨(1):木研、牧牛柔马、魔法轮|鲁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鲁超】人类与“永恒的动机”的千年恩怨(1):木研、牧牛柔马、魔法轮|鲁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0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