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5月4日是赫本诞辰85周年,被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推崇为20世纪最完美的女演员,今天她仍然是一位传奇女性。她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弗恩是少女式的,甚至晚年她的笑容都能找到当年安妮公主的影子。(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个女人一生的真实性到了晚年依然清澈如水。我们不忘记赫本,想念赫本,爱赫本。因为我们对浓缩在她身上的真善美还有无尽的渴望。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时尚

作为好莱坞献给世界的最完美偶像之一,奥黛丽不仅在演艺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还是时尚界的宠儿和潮流领袖。

“人们梦想有一个大游泳池,但我梦想有一个大衣柜。”

香奈儿当时将自己的设计描述为“一种风格,一种新的独特风格”、“历久弥新”、“独特”,经典永远流传。赫本说,除了“超越流行”之外,他还“有点幼稚”。她24岁拍了《罗马假日》,摘下奥斯卡奖后成为趋势指标。还有多少女孩子学赫本,把圆领白衬衫塞进蓬乱的长裙里,留着刘海整齐的漂亮短发。她的朋友说奥黛丽买衣服比重量更重。如果是衬衫的话,应该是质量上乘的衬衫。她也喜欢一次性买各种不同颜色的裤腿,互相搭配着穿,很好看。她的衣柜里绝不会出现过于夸张的衣服。因为她相信优雅是最重要的。因为金属亮片和夸张的剪裁并不适合她穿。早些时候,她就认为自己能穿的和能穿的,不犯大多数美女都会犯的低级自恋错误——,自己的美丽可以控制所有风格。

《罗马假日》安妮公主

1952年,赫本被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惠安发掘,主演了她的第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此后给她带来巨大成功声誉的经典作品——在《罗马假日》次一生中唯一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剧中安妮公主游览罗马城时穿的白衬衫和大裙摆可能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赫本穿的大裙摆其实是由双扣短夹克和斜圆形裙子(上衣由三个纽扣双扣、府绸面料、奶油色丝绸内衬、派拉蒙档案馆收藏)组成的套装。在电影中,公主只穿裙子和白衬衫。

纪梵希经典的黑白花裙子。

1953年夏天的一天,这是赫本的重要日子。因为她遇到了苏伯特纪梵希。弗恩为即将来到巴黎主演的第二部电影《罗马假日》挑选服装。她选择的设计师是纪梵希。弗恩从两年前开始关注纪梵希的设计,在拍摄了《龙凤配》之后,弗恩用电影的报酬买了一套纪梵希的女装。但是这个时候纪梵希为了两周后的春河展览忙得不可开交,赫本的电影设计服装根本抽不开,只能从现有的成衣中挑选几件作为服装。(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电影名言》)赫本共挑选了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是著名的黑白花裙。在纪梵希的53年春河展览会上,白色、紧身、没有肩带的长裙、上衣、裙子和裙子都绣着黑色天鹅绒的花,美得令人窒息。赫本纤细的身材和优雅的气质突显出来,给这条长裙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帅气。(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美丽名言)由绣着黑色天鹅绒花和白色珠子的白色蝉翼纱制成的18世纪风格的两件套长裙3354无肩带低胸鲸紧身上衣,有笔直的长裙和可拆卸的椭圆形短裙,有黑色蝉翼皱纹的长裙,丝绸内衬。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在808号晚礼服设计的草稿原件中,上半部分是黑色圆形领口的7分袖上衣。

经典的白色套装和圆形帽子

《蒙特卡罗的宝贝》中次穿米色连衣裙,站在摄影师面前,摆出各种姿势拍照。这是1956年春夏纪梵希的全套真丝面料,是宽松的七分袖夹克上衣,用三颗米色钩针编织的纽扣固定,下衣用铅笔长裙装饰,另一件用两条黑色天鹅绒缎带和用缎带装饰的米色草帽装饰。

t="559"/>

《蒂梵尼的早餐》中的经典黑裙

1961年,《蒂梵尼的早餐》的上映引起一股强大的时尚风潮,赫本—纪梵希的组合更使得优雅时装成为流行时尚,尤其是片中女主角霍丽的行头,让大家一窝蜂地戴上三串式珍珠项链、无袖洋装以及超大镜框太阳眼镜,这些东西至今历久不衰。其中一件长及脚跟的无袖黑色洋装更是成为赫本的经典形象:戴者超大镜框的太阳镜、身穿黑色长礼服,佩戴三串式的珍珠项链,啃着面包圈站在橱窗前,估计是每位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在睡梦中必会出现的景象。这是一件腰部以下直线造型的无袖长晚礼服,黑色缎子面料,弧型后领线。

黑色无袖鸡尾酒裙

在电影中,赫本还穿过一件黑色无袖的鸡尾酒裙,这件纪梵希1960—1961年秋冬季的无袖鸡尾酒裙由黑色提花真丝面料制成,圆型环领加上有腰带装饰的略提高的腰线。

连肩袖立领大衣

除了洋装,赫本在电影中穿着的一件橘红色大衣外套和一顶貂皮帽子,也是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这件双面羊毛面料的双排扣长外套,有着和服裁剪的连肩袖和立领。另搭配的是一顶貂皮帽子。

事迹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境,开始电影。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1955年,她凭借电影《龙凤配》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

[摘要]2014年5月4日是赫本诞辰85周年的日子,她几乎被全世界所有媒体推崇为20世纪最完美的女星,乃至今天她仍是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是不可复制的经典。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赫本一生中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电影

“她一定会成为全世界的情人。”

这是威廉・惠勒说的,也就是《罗马假日》的导演,说这句话的时候该片还没有上映,赫本还没有大红。从一名不甚出名的芭蕾舞演员,到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被好莱坞包装成影响深远的一代巨星,赫本出演的影片中既有《罗马假日》《萨布丽娜》这样的公主片,又有《甜姐儿》《窈窕淑女》这样的歌舞片,还有《谜中谜》《等到天黑》这样的希区柯克式悬疑片。所以,说赫本只有甜美没有演技的人们请闭嘴吧,你们只看过她甜美的笑而已。如果没有演技,好莱坞凭什么给她这么多机会?

《蒂凡尼的早餐》

大多数奥黛丽式影片都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面貌的一种美化。有别于那时候的黑色电影、史诗巨片和都市情节片,赫本的成功影片多是在优美的音乐、经典的服装陪衬下,以模特特有的猫步走完一个个银幕形象,但揭示出的却是当时在歌舞升平掩盖下的种种现实真相——诸如贫富差距、精神颓废、生活迷茫。

《蒂凡尼的早餐》

所以,无论奥黛丽・赫本能把一袭黑色的裙子穿得多么玲珑,也无论她能穿越多少个时代,从哪怕一个饮料罐中绽放招牌笑容,在成为一个时尚Icon之前,她的看家本领全记录在一卷卷胶片中,任凭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永存的不仅有风格,更有风情。

歌舞剧《窈窕淑女》

“要是没有奥黛丽・ 赫本,《罗马假日》只能是一部平庸、感伤的影片。”

在赫本出演的浪漫故事里,她总能自如地穿梭于高贵与粗俗、世俗与纯真之间。她的银幕处女作是《天堂的笑声》,在这部影片中,她扮演一名女招待,这是个无言的配角。当时她还是一个初出茅庐刚在伦敦舞台上出现的芭蕾舞演员。《天堂的笑声》之后,赫本又拍了四部影片,还是演配角。不久,她离开英国,到了纽约百老汇音乐歌舞剧院做演员。很快,导演威廉・惠勒发现了她,聘请她在自己导演的影片《罗马假日》中出任女主角。这部影片使她一举成名,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要是没有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只能是一部平庸、感伤的影片。”这是当年电影评论界对赫本的肯定。23岁的赫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把这个电影变成了一个梦。有多少人看了这个电影,都会想着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那样,在如画诗情的罗马邂逅这样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多少年后,全世界渴望浪漫的女孩子们,还会学着她,去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愉悦地吃掉一只冰激凌,在真理之口前故作花容失色状。

为什么《罗马假日》能在几十年之后重温时,不觉得过时,只觉得温暖?《罗马假日》不过是个庸常的爱情故事,是灰姑娘的反面。但是爱情片,尤其是美丽而残破的爱情片有蛊惑人心的能力。童话虽不可信,但人人心中都有童话。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我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娜塔莎。”

1954年,赫本出演了《龙凤配》的女主角,这是一部情节十分简单的平庸影片,但在这部平庸的影片里,赫本却又有了出色的表演。英国电影杂志《影片与影片制作》写道:“看了这一角色,不仅使人觉得满意,相形之下,她在《罗马假日》中的表演只是学生的习作。”到了1956年,金・维多请她主演了《战争与和平》,史诗片中一尘不染的女主角娜塔莎。拍摄工作结束后,导演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娜塔莎。”该片拍摄过程中,赫本发现怀孕,导演毅然决定蒙受损失等她,后来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无比英明。

《龙凤配》

1964年,赫本出任了后来荣获第3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窈窕淑女》的女主角。但是她本人却没有再度拿下影后,因为她在该片中的演唱是由幕后代唱的。《窈窕淑女》舞台版本的女主角茱莉・安德鲁斯,本是电影版呼声最高的人选,后来角色落在赫本身上,很多人鸣不平,结果证明赫本确实胜任。而这一年,影后恰巧是茱莉・安德鲁斯,她的获奖作品是《音乐之声》。

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初蒙大导演威廉・惠勒慧眼识英;后又得到比利・怀尔德、乔治・顾柯、约翰・休斯顿等等名家指点。然而奥黛丽・赫本之所以为奥黛丽・赫本,还是在于她稳健自矜、无可仿效的独特风格。她的美丽源于高贵与热情、天真与端庄的融合;其音容笑貌、举止言行乃至于服饰无不令她优雅脱俗,顾盼生辉。奥黛丽・赫本的活力,绝无性感的丰腴娇慵,在一部部影片里,她对爱情的诠释总是维系着青春与生命的渴求,无论是虔诚的、忠贞的、殉情的、幻想的或热烈的,她那专注的热忱使这些形象永远弥漫着极度浪漫的情怀。

《龙凤配》

爱情

“上帝都愿意轻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坏脾气的大导演比利・怀德夸奖赫本道:“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例如高贵、优雅与礼仪……上帝都愿意轻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拍摄《萨布丽娜》的初期,和赫本演对手戏的大明星亨弗莱・鲍嘉对她不屑一顾,认为她只是一片之星、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因为鲍嘉早些时候为自己的妻子争取过该角色,失败后自然心有不满。可是拍到后来,他不得不承认,赫本演出了这个角色的灵魂。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与第一任丈夫 梅尔·费勒

可惜,有时候人生并不是完全的黑白分明,讨人喜欢不代表她的人生中就没有苦难。正如同我们往往只记得《罗马假日》中她的美丽和浪漫,而忘记了让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为了责任放弃爱情本身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1949年,20岁的赫本带着手提箱独自登上从海牙开往伦敦的汽船。她不时眺望越来越远的荷兰大地。在黑暗而漫长的战争年代,幼小的奥黛丽随母亲背井离乡逃往比利时,隐居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地下室里。由于在她五岁时父母就分居,所以关于父亲是英国人的事她已记不清了。少女时期,赫本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当芭蕾舞演员的美梦。可是,即便在战争年代极为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她的身高还是长到了170cm,对于芭蕾舞演员来说,实在太高了。梦想破碎后,她想,跳不成芭蕾舞,做个歌剧演员总也可以的。在这期间,她认识了运输业富商之子杰姆斯・汉森,并且有了婚姻之盟,可是在拍《罗马假日》期间,这段婚事告吹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演员。

赫本的结婚礼服

1954年9月25日,赫本甜蜜的嫁给了演员梅尔·费勒,梅尔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派克介绍给赫本认识的,他们一见钟情,很快便决定结婚。赫本和梅尔的婚礼在瑞士的一家小教堂举行,避开一切媒体去意大利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度蜜月,但是赫本与梅尔的婚姻只维系了14年。赫本在她第一次结婚时穿着的婚纱是由纪梵希设计的一件白色蝉翼纱面料的高领短款礼裙,上衣前开扣,七分灯笼袖,裙子是斜裁的,腰部用同面料的腰带束紧。赫本头戴玫瑰花环,宛若一个翩翩而至的仙子,幸福地嫁给了梅尔。

“通过失偶、孤独和彷徨之后,我更加珍惜别人的爱了。”

妙龄的美女身边自然不乏男伴,男演员梅尔・法拉走入了赫本的生活。在她25岁、他37岁的这一年,他们闪电结婚了。“什么是幸福?创作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固然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和理解自己的人一起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她深有感触的说。尽管这对夫妇之间的差距,除了12岁的年龄之外,还有地位。拍摄《战争与和平》的时候,赫本已经是拿30万美元片酬的大明星了,梅尔只有她的六分之一。他本想在事业上冲刺,以和妻子平起平坐,谁知事与愿违,于是心理不平衡,关于他和其他女演员的小道消息时有传出。期间,赫本生下了她第一个儿子,她笑得那样爽朗大方,全世界都知道她早想做母亲,杂志封面上写着“It’s a boy!”1968年,这段维持了13年的婚姻破裂了,赫本黯然神伤,短短的时间内瘦了10斤。关于这段婚姻为什么会走向尽头,普遍的说法是梅尔和女演员卡迪里努・多努布的暧昧让赫本无法忍受。多年后梅尔接受《人物》杂志采访,谈到这个问题,则表示是因为赫本和她下一任丈夫安德里・多蒂发生了婚外恋情,所以坚决提出离婚。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与第二任丈夫 安德里・多蒂

总之,因为这段婚姻不止是二人行,这对夫妇最终分道扬镳。随后赫本下嫁小她10岁的精神病医生安德里・多蒂,这一年,她39岁。安德里小时候在电影院里看了《罗马假日》,发誓要娶到电影中的女主角——当然很多人都发过同样的誓言,幸运的是,他竟然美梦成真了。“我发觉爱和被爱都同样珍贵。通过失偶、孤独和彷徨之后,我更加珍惜别人的爱了。”她毅然决然地退出影坛、离开好莱坞,来到意大利和他厮守,在结婚的次年生下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儿子。可是爱情和婚姻,从来不是你付出多少,一定可以得到多少回报。意大利男人根本没有什么一夫一妻的概念,娶了梦寐以求的女人,仍然和罗马城里最声名狼借的女人鬼混,赫本的理想再次破灭。1982年,53岁的奥黛丽・赫本再度离婚。之后她对婚姻失去信心,即便晚年有亲密爱人沃特斯在身边,也选择不再结婚。

在她1993年1月20日去世的前几天,奥黛丽・赫本叫她的大儿子肖恩陪她到她家里的阳台坐坐。房子是瑞士托桑那的一间18世纪的农舍。这天赫本穿了一件厚毛衣加浅蓝色羽绒服,包得暖暖和和的,人坐在一张陈旧的花园椅子上,呼吸着冷清的空气,遥望着勃朗峰上的白雪。过了几分钟,她向着一线阳光抬起了头,轻声说道:“这味道真好”。她永远懂得自爱。

纪梵希设计的赫本第二次结婚的礼服

1967年的《等到天黑》上映后,赫本便完全息影,直到9年后才复出与肖恩康纳利主演了影片《罗宾汉和玛丽安》。1968年赫本与梅尔正式离婚,次年与意大利贵族学者(心理医生)多蒂结婚。赫本的第二次结婚礼服是由纪梵希设计的一套粉色连衣裙和长外套的套装:一件粉色斜纹羊毛面料的及膝双排扣无领高腰外套,另一件是粉色马海毛和羊绒的高领针织连衣裙,宽褶边的紧身长袖,由细腰带打成的结装饰腰部,使赫本看上去年轻了不少。

慈善

“无论这个国家是贫是富,那里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儿童在受苦受难。”

赫本的晚年,生活的重心放在了慈善事业上。这也是后来很多人称她为“天使”的重要原因。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

1988年至1993年间,奥黛丽·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帮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们,亲赴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1988年奥斯卡人道奖颁授予她。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电影一样灿烂人间。

奥黛丽赫本晚年的人道主义事业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蕾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她能够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

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她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

人虽已不在,但她的影响力依然在。她的慈善基金会依然在为让所有人吃饱穿暖的人道主义道路上发光发热,甚至有广告商通过基金会买下了她在《罗马假日》中的形象,让她复生一般在屏幕上烂漫地微笑着。

1.《【奥黛丽赫本资料】奥黛丽赫本传奇的一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奥黛丽赫本资料】奥黛丽赫本传奇的一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1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