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说到《花束般的恋爱》。
漂浮一样的疑问是:
同样是拍爱情,为什么别人的两把电影都值得。
国产爱情电影烂了。
特别是,它是像雷区一样的青少年爱情电影。
这次忍不住说。
国产青春爱情片,为什么总是不争气。
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烂”其实被批评了很久。
情节狗血陈腐,台词不痛不呻吟,人物不接地气。
他们验证了无数烂套路,《十年一品温如言》无一例外都中奖了。
剧情——富家子弟的落魄少女组合,一见钟情的爱情,造成分手和遗憾的家庭遭遇变故,不辞而别,好不容易一起又下了癌症,最终明知亲人死亡,却不放弃的婚礼。
大使:
“如果不是黄土白骨,守护一百年也不用担心。”
“温衡,我不喜欢你,绝对。”
好像连海报上的金门都看到了。
这些套路不但烂,而且不新鲜。
不得不说,青春期的爱情确实有一些共性。
少男少女内心敏感脆弱,容易感伤,对爱情无知好奇,不用担心生计,总有用不完的时间,所以爱情总是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纯洁美丽。(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青春期充满荷尔蒙的躁动和疯狂与成年人相比显得有些稚嫩,但除了理性之外,还有热情、疯狂和浪漫。
但是,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特征,不能只用数字复制。
想想爱情发生的动机。
青春期爱情电影有两个常见的动机。一见钟情或产生长久感情的。
事实上,两者都是无用的势利。不是说不能用,关键是怎么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见钟情,用得好的就是“风陵工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杨好像看错了一辈子”。如果用得不好,就会秒火。
例如:
《你的婚礼》里,男主人公周小智(许光汉饰)对女主刘英子(张若楠饰)一见钟情的场景。
男主人热血澎湃,只顾着吵架。
女主以稳健的步伐像机器人一样出现在相框里。
面对挨打的男主人,唯一的表情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这么漂亮有冷幕的女主,男主人公的反应是?
就像那样,就是犯花痴!
一见钟情确实可以制造粉红色泡沫,但不能这么省吃俭用,也不能这么神秘。(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不仅男主对女主人一见钟情,女主人也对男主一见钟情。
《左耳》里,巴黎(松春饰)第一次看到张杨(吴宇豪饰)。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显示男性荷尔蒙。
还是为了秀肌肉,此处非要加上张漾脱衣服的情节。打球就打球,脱衣服很帅吗?
但凡有点诚意的,就不会只想着在外貌与身形上做功夫。
至少,也要讲究点氛围感。
即使不是“那天阳光很好,你恰好穿了件白衬衫“,也应该是些别的。
在这一点上,同样是一见钟情,《我要我们在一起》就比《你的婚礼》更用心、细节也更丰满些。
《我要我们在一起》吕钦扬(屈楚萧饰)第一次看见女主凌一尧(张婧仪饰)是在学校文艺汇演排练室的窗户外边。
白衬衫、高马尾、画着笑脸的帆布鞋、在音乐的催化下,一切相遇都被蒙上了一层光晕。
第二次相遇,是在办公室。
依旧是同一首音乐,同一双帆布鞋。
隔着一层薄薄的窗帘,特写镜头下,一个慢慢逼近,一个慌乱地如头小鹿,除了耳机里传来的音乐声,屋子里静得可以听见对方的呼吸。
夏日微风轻抚纱帘,屋内光线影影绰绰,暧昧氛围拉到满格。
这两次偶然相遇的铺垫,借由细节和光影传达出来了的男主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让男主和女主的生活产生了交集,接下来的爱情萌发自然来得更顺理成章。
浓郁、鲜艳的绿色让人想到夏日的清凉和青春的活力,背景音乐也正好映衬着男主内心的情感,白衬衫、黑裙子、高马尾还有那被惊扰到的一次回眸。
都是青春中爱情该有的样子。
显而易见,比起满眼都闪烁着星星、直白而简陋的一见钟情,知道靠氛围营造出来爱情的粉红泡泡会更浪漫、更可信一些。
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将情感外化出来,飘认为还有一种一见钟情,比这二者更好,那就是学着“藏”。
就像剑入鞘内,虽然知道藏也藏不住,还是要讲究一个娓娓道来,循序渐进。
例如《不能说的秘密》中叶湘伦(周杰伦饰)与路小雨(桂纶镁饰)。
两个人第一次相遇是在琴房,叶湘伦被琴声吸引走进琴室,偶遇了在门后面整理书籍的路小雨。
两个人第一次相遇,没有特别耀眼的火花,相反地充满了拘谨,最后叶湘伦没有打招呼就非常害羞地跑开了。
非常简洁的伏笔。
叶湘伦第二次见到路小雨,是在音乐史的课堂上。
一个不住回头张望的动作,将叶湘伦对路小雨的好感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接着是人群中的寻找。
雨天相遇,屋檐下躲雨。
自行车上有说有笑的调侃。
还有送完心上人后不自觉上扬的嘴角。
层层铺垫,细节丰满,情感徐徐展开,爱情的降临才会变得更有据可循,更令人相信。
青春期的爱情本来就是凭感觉,如果没有足够的细节支撑就会让男女主爱情的产生变得莫名其妙,像是凭空捏造一般。
仅凭一个眼神、一个印象,不铺垫,也不用进一步了解,动不动就天雷勾地火,不问为什么,爱上了就疯狂追求,一辈子死心塌地。
这种随随便便就给出的一见钟情,一不小心就会将男女主角拍成花痴或者是发了情的动物,这不仅会让人觉得“爱”很随便,之后再浓烈的情感也会变成一条找不到源头的支流。
爱情的动机不可信,观众就只能凭借自己的情感经验去脑补男女主角爱情生发的细节,这样的青春爱情早晚会耗尽观众共情的能力。
除了对爱情动机萌发的描述越来越不走心,更让人无法直视的是对狗血俗套剧情的毫无感情的复制。
青春期爱情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爱情的结局往往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遗憾。
也正是因为遗憾的存在,青春里的爱情才会显得更加真挚、深刻与美好。
但国产青春爱情对于遗憾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戏剧化的表层,沦为了青春+疼痛=遗憾的套路复制。
问:如何制造遗憾?
答:癌症、车祸、堕胎外加没有理由的消失。
《致青春》阮莞为了妈宝男友堕胎,《匆匆那年》方茴与陈寻分手后因一夜情而堕胎,《同桌的你》里周小栀也为了林一堕胎;
《左耳》里黎吧啦车祸去世,《致青春》里阮莞堕胎完了又车祸;
《后来的我们》里,方小晓(周冬雨饰)上一秒还在与林见清(井柏然饰)的新家里,下一秒就没有任何解释地上了地铁,说走就走;
《我要我们在一起》里,吕钦扬说去新疆就去新疆,要不是女主偶然发现,也是一个伤透了心的不告而别。
套路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完全复制。
这种依靠强戏剧冲突堆砌出的离散故事,因为距离生活太远而让人无法相信,因此他试图传达出的疼痛感就总也摆脱不了矫揉造作、故作姿态的嫌疑。
剩下的剧情也很类似:
被留下的人多年都念念不忘,一个人背着回忆的伤痛勉强度日,走了的那个人浑浑噩噩,过出了人生一夜被毁的悲壮。
多年之后再见面,就是拷问当年,然后强调男主的离开是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最终再归结到一个字——
都是因为“爱”。
多么圣母的爱情,多么伟大的牺牲。
国产青春爱情电影的“烂”,不仅和单一俗套的剧情有关,深究起来,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往往容易不可避免地套路化、机械化。
比如,国产青春爱情电影中塑造女性形象时的惯用词汇:美、弱、惨。
美还可以接受,比如《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女主化作白月光,男主借女主来完成对自己青春的缅怀和纪念,自有一股独特的气质在。
无法忍受的是弱和惨。
烂俗青春爱情片里的女主,要么是没长大的小女生,要么是出身悲惨、经历悲惨,总而言之,就是惨到需要被男主保护。
《十年一品温如言》,典型的惨女主设定,女主温衡被家暴、被霸凌,爱上女主的男主就要扮演上帝角色,要保护她,给她一个家。
《你的婚礼》中,女主也出身不好,有一个时时追命讨债的酒鬼爸爸。
《我要我们在一起》,女主凌一尧虽然也是都市新新女性,但依然逃不过被强行塞入各种弱和惨的经历,以此突出男主为爱所作出的牺牲与付出。
也难怪豆瓣网友们会将电影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爱情片。
在这样一段为满足青春期男性的自我感动与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爱情里,幸福不靠自己争取,而靠他人给予。
女性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只靠惨与弱来引起男性的保护欲,最终只能沦为男性用来证明自己爱的能力,凸显自己男子气概的工具。
相应地,男性也就无可避免地失去人的丰富,沦为简单的恋爱机器。
比如《你的婚礼》中,在自己退役前的最后一场比赛,男主邀请女主前来观赛,因为担心女主在台风天里有危险,而退赛,退赛了。
就……离谱。
看来前途与爱情注定不能共存。
这种一强一弱,只去强调一方在感情中的牺牲与付出的恋爱关系,男女双方都不再是细腻、真实的人,而只能成为歌颂伟大爱情的工具。
但明明,爱情是两个人的对手戏,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剧。
比如最近刚刚再映的日本爱情电影《花束般的恋爱》。
就讲两个独立而又相似的个体如何在恋爱中完成自我的成长和再确认。
两人在大学时期都是文艺青年,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吃喝玩乐样样都能步调一致,然而步入社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与重担,两个人开始产生了分歧。
男主认为工作赚钱最重要,兴趣爱好是其次。女主认为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兴趣爱好才是生活真正的光。
两个人都没有错,但爱情却越走越远。
面对女朋友给自己挑选的书,男主只是随手丢进后备箱。
一起去看电影,一个充满热情,一个却一脸疲惫。
昔日的浪漫同频消失不再,剩下的只有两个不愿妥协的自我在彼此拉扯。
《花束般的恋爱》只是讲了一个再也平淡不过的爱情故事,但相比情人节上映的其他几部爱情电影,口碑却要好太多。
归根结底是因为,在这对恋爱关系中,我们看到的终于不再是单一伟大的爱情,而是通过爱情看到了两个真实的人。
当人物塑造能够更丰富可信时,观众也会更容易达到共情。
例如国产青春爱情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
虽然电影依旧没能摆脱堕胎、车祸、出轨等狗血桥段,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却能够呈现出几分现实主义的质感。
尤其是由女配黎维娟(张瑶饰)的和男配张开(包贝尔饰)。
黎维娟、张开都是贫苦出身,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过人的样貌才华。
那么这样的人就不配拥有如同阮莞、郑薇或者陈孝正、许开阳一样放肆热烈的青春期爱情吗?
当然不是。
张开表面看疯疯癫癫、什么都不在乎,但为爱情沦陷后,硬是匿名给阮莞送了四年的满天星,而这个答案,直到电影结尾才揭示。
黎维娟更像是男版的陈孝正,拼命读书是为了突破自己的阶层,在这个目标下,爱情只能居次。
毕业后两人的结局更让人唏嘘。
黎维娟嫁给了一名富商,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突破阶层的梦想,言谈举止中尽显富婆姿态。
自如与通透让你记不起当初她狠心放弃爱情时流过的眼泪。
张开,毕业后为死人做传记,参加同学聚会要靠伪名牌来装。
虚假到你甚至不太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爱了阮莞这么多年。
如果说,光彩夺目、放肆耀眼的爱情属于青春,那么这些人的青春则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割裂。
不管是黎维娟还是张开,亦或是陈孝正,在他们的身上都能够看到人性中真实的幽暗与欲望。
虽然这欲望并不都能经得起审视,亦或者有些欲望到头来成为了焚毁自我的原罪。
但也正因此,青春年少时那份独有的执着和真诚,才更被衬托出美好与珍贵。
在由足够真实的“人”组成的爱情关系中,女性不再是配合男性权威的工具人,更不是心理上的残疾人。
男性也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霸总,自以为是地想要包揽别人的人生幸福。
不管是她还是他,都是独立的,丰富的,多元的,同时,也是正在成长的。
懵懂、羞涩、好奇、迷茫,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和她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少男少女们就在各种各样的相遇故事中,完成个人的成长、蜕变与成熟。
因此,好看的青春爱情电影不单单只讲爱情,也讲那些在爱情中收获的与成长有关的故事。
比如好莱坞经典青春爱情电影《怦然心动》。
朱莉是布莱斯搬新家后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小时候的布莱斯,面对热情活泼的朱莉,总是非常抗拒和嫌弃。
为了躲开朱莉,布莱斯甚至故意邀请朱莉讨厌的女孩一起出去。
朱莉热情、勇敢,小小年纪就有对美、自由和生命的思考。
而,布莱斯则一直维持着害羞、内向的性格,把朱莉的美和喜欢当成是骚扰和负担。
对待朱莉对枫树的守护,他显得冷漠而无情。
面对朱莉好意送来的鸡蛋,他以及他的家人表面接受,背地里却将其扔进垃圾桶的行为甚至显得有些虚伪。
“鸡蛋事件”发生后,朱莉对布莱斯彻底失望,而布莱斯却通过姥爷的一番话,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成长中的他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很蠢,与此同时也开始看到了朱莉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美”。
从故事整体看,《怦然心动》特别像是青春期版的《傲慢与偏见》。
通过朱莉的纯真与美好,男孩布莱斯逐渐放下自己内心的偏见和抗拒,也逐渐修正了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分杈。
电影结尾,两人一同在院子里种下了朱莉最喜欢的枫树,成长与爱情一同发生。
同样讲成长与爱情,不同于《怦然心动》中的阳光明媚,还有一种成长故事,充满了感伤与迷茫。
《蓝色大门》,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
孟克柔(桂纶镁饰)与林月珍(梁淑慧饰)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林月珍喜欢张士豪,张士豪却喜欢孟克柔,而孟克柔却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男生还是女生而在林月珍与张士豪之间不断摇摆。
看似是一场狗血的三角恋关系,但《蓝色大门》因为对青春形态的准确描绘而没有落入俗套。
首先是青春期的羞涩与试探,孟克柔知道了林月珍喜欢张士豪后,两人第一次对视。
孟克柔小心翼翼地偷看,又怕被发现。
张士豪注意到孟克柔偷看自己的眼神时的回看,除了一份独属青春期男生的阳光,还有一种自信与拘谨并存的青涩。
这份羞涩与懵懂在电影中处处可见。
鼓起勇气表白的局促、紧张与害羞。
被拒绝后充满稚气的追问。
孟克柔喜欢的是林月珍,却还要介绍林月珍和张士豪约会,生气的张士豪找到孟克柔,两个人开始了固执的对抗。
长镜头中两个人在不断地你推我搡,像极了两个彼此怄气的小朋友。
当然,青春中不仅只有情感带来的困惑和烦恼,还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我的确认和迷茫。
正如张士豪对于能不能考上大学的担心,孟克柔对害怕喜欢女生的自己是一个异类的担忧。
相比于天降横祸、莫名消失这些抓马情节刻意营造的爱情遗憾,这些都是青春中更真实,也更脆弱和敏感的疼痛。
电影最后,孟克柔与张士豪的烦恼并没有得到解决,夏天也快要过完了。
在一无所有、无所事事的青春里,被记住的,似乎只有跑来跑去这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动作。
看似很平常,但细品自有一番青春该有的味道在里面。
比起那些动不动就轰轰烈烈,爱到要死要活,爱到天长地久的青春。
真正的青春要无聊也平淡得多。
而谈起爱情,真实生活中的少男少女们也不会总如国产青春爱情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样那么洒脱,那么不顾一切。
正相反,
在充满困惑与迷惘的青春时代:
他们,她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自己爱什么。
他们常常迷茫,因为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成长,不在变化。
也因此,他和她的爱情,可以是任意模样,但不能是一种模样。
1.《【不能说的秘密结局】20年前的经典,今天百抄也抄不了,国产爱情片烂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能说的秘密结局】20年前的经典,今天百抄也抄不了,国产爱情片烂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5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