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喀盘山的有效期内,浏览了盘山冬天的美丽。
但是冬天属于淡季,所以游客少,森林防火,盘山在天灵寺只开了一座山。而且,缆车也没有开通。
回来玩,我又在网上详细了解了盘山的文化和旅游景点。(注:以下来源网络)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智贤西北15公里处,占地面积为106平方公里[1],另外,由于她雄踞北京以东,因此获得了“京东第一山”的美誉。山的原名是无尽的,西武、射精、盘龙。据传,东汉末年,由于没有接受宪制封赏,没有隐居,所以人们称为前半生,简称班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山水和风景名胜古迹、佛教文化和皇家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休闲景点。
建设历史
盘山始于汉,兴盛于唐。热衷于清朝。历史上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皇家园林-郑松山场,唐代曾以“东吴大山”闻名佛界,清康熙每年以“京东第一山”闻名,民国初版山与泰山、西湖、故宫等一起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以前的名字里没有钟山、西山、射精山、盘龙山。据说,东汉末年,武宗明史达九律一族人隐居在这里。(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李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带兵北伐乌桓时,田区是向导,为大破乌桓建功,曹操进行了“表封定侯、食邑五百”。但是田域仍然没有隐居在这里,所以叫田板山,简称潘山。
根据《盘山志》年的数据,从魏武制造开始,唐太宗、辽太宗、辽成宗、金世宗、清代康熙、帝王张祥、文人墨客、善
男信女,进山逛景。参禅礼佛,络绎不绝。远在初唐时,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凯旋途中到此游赏,就曾赞口不绝,吟诗“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高度赞美盘山的绚丽景色。到明清两代,这里建起寺庙72座、宝塔13座,行宫、楼台比比皆是,景况空前,成为香火极旺的佛家圣地。唐代时期兴佛教,盘山与山西五台山东西相呼,被称作“东五台”。清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佛寺,引来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众多的文人墨客等或来参禅礼佛,或来游山玩水,留下了无数诗赋墨宝、碑记题刻,以及传奇故事,为盘山平添了许多人文景观和无限情趣。清朝康熙皇帝进山9次,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盘山时拍案称奇,情不自禁吟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命人在山东部兴建规模浩瀚的行宫“静寄山庄”,盘山发展鼎盛至极,此后他又27次到此巡游。帝王既以此离宫处理朝政,又以此为避暑之胜地。清帝为观赏山庄景色,每年耗费巨资,选中国传统造园之手法,集南北园林艺术之精华,使静寄山庄成为宏伟壮观,秀丽华美的皇家园林。
但时至本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破坏、年久失修,建筑多不复存。抗日战争时期,盘山地区是冀东革命根据地之一。日军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盘山许多佛寺等毁于战火和敌人的破坏,但盘山晴岚迭翠的清秀风光依然令人钟情。解放后,盘山脚下建立了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凭吊。许多革命遗迹已经向游人开放。盘山的一些古建筑已经得到恢复、重建,盘山正以崭新的姿容,再次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游览胜地。
景区文化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盘山文化的重笔。历史上,佛教、道教在盘山交替发展,竞相传播,相互争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蓟县,在盘山东二十里渔山脚下兴建了第一座佛教寺庙――香林寺。到了唐代,这一时期兴建了云罩寺、万松寺、天成寺、天香寺、千像寺、感化寺、上方寺、中盘寺、双峰寺、普济寺、香水寺、白岩寺等10余座寺庙。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使盘山号称72座寺庙,并有乾隆皇帝的替身在盘山出家。这一时期盘山佛教发展到极盛时期,成为京东乃至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清朝蔡士英《正法禅院修造碑记》载:“古中盘者,京之东五台也。”由此,盘山也就有了“东五台山”之称。这充分肯定了盘山在佛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林寺是盘山诸多寺庙中(除香林寺之外)兴建最早的一个,是蓟县乃至天津有史可考的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智朴《盘山志》、朱彝尊《日下旧闻》和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均记载:“少林寺,原名法兴寺,传始建于晋魏(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年间。从建寺时间角度来讲,盘山少林寺不晚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从寺庙规模来讲,盘山少林寺建筑宏伟“寺内有古佛舍利塔高二百尺”。塔高应为46.6米,遗址现存的多宝佛塔,高20米,为明清时期僧人所建。从影响力来讲,盘山少林寺是历史记载中唯一的嵩山少林寺分院,史称“北少林寺”。 经过两千年的开发与建设,在盘山留下了众多的寺、庙、院、庵、塔、台、轩、亭、桥等古代建筑,据智朴《盘山志》载,盘山共有22寺、2院、29庵、10静室、9庙、5台、5桥、1寨、4亭、2轩、3佛塔、100余骨塔,仅存的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先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宝佛塔、普照禅师塔等被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诗词文化
由于盘山山奇景佳,盘山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游之地魏武帝曹操、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都曾巡游盘山,礼佛参禅。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便在盘山大兴土木,建立寺院,增加了人文景观。魏晋间建有少林寺,唐代建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上方寺、千像寺、天香寺、定光佛舍利塔,辽代建有古佛舍利塔,清代建有盘谷寺。清朝乾隆年间,又建帝王行宫静寄山庄。乾隆皇帝在此驻跗32次,嘉庆皇帝驻跗7次。历代皇帝对盘山的驾临,更提高了盘山的身价。
一些帝王和文人、武将在游览盘山时,因触景生情,常常诗兴大发,咏诗作对,命名、题匾,赞美盘山景点,抒发内心情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曾经带兵驻扎盘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康熙、乾隆皇帝在盘山留下的诗篇、楹联、题匾更多。清朝乾隆皇帝第一次巡幸盘山时,就发出了“早知有盘山 何必下江南”的感叹[9] 。武将咏盘山的诗歌也不少。唐代历任兵部尚书等职的爱国名将李靖随唐太宗东征高丽而还时,曾登盘山西台,拔剑起舞,高咏《舞剑歌》:“陟重冈兮望四围,挈霓闪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登高四望,舞剑断虹,气势雄迈。将军的英武气概、才华、人品,尽显诗中,也为后世留下了“舞剑台”景点的美名。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在盘山留下千古绝唱《登盘山绝顶》诗:“霜角一声草木衰,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曾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何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诗中抒发对唐代爱国将领李靖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抵御外侮的雄心壮志。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盘山、吟颂盘山者更多。晋代《三国志》作者陈寿,文学名家陶渊明,北魏《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唐代诗人陈子昂、高适,明代文学家方孝孺、袁宏道、米万钟、王世贞、刘侗,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洪升,文学家王世祯、朱彝尊、高士奇、李蔚等都曾游过盘山,他们留下诗作不下千首,从不同侧面,渲染了盘山的壮美风光。
著名景点
· 三盘暮雨
津门十景之一的“三盘暮雨”即指“盘山”。“三盘”说的是盘山的“三盘胜境”,“暮雨”指的是傍晚的云气。每当阳春三月,盘山的桃花、杏花、梨花漫山遍野,“东风过岭来,满地翻晴雪”,春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如万点花雨。仲夏时节,每薄暮时,雨后初晴,云烟雾霭,浮罩满山,似晴非晴,不雨似雨,故称“三盘暮雨”。还有因盘山的山势、气候造成的特殊景观:盘山旖丽的风光,随着高差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而各异,形成有“上盘雪花飘,中盘雾雨渺,下盘夕阳照”的天然奇观。有诗云:峰秀喷玉珠,惹得柳枝舒。池水映三盘,醉景走不出。黄昏暮霭、烟雾朦胧之时,盘山的“三盘”--以松取胜的上盘,
以石取胜的中盘和以水取胜的下盘,皆被云气笼罩,身处山中,可见“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之象。此时“山中云气郁勃弥漫,浩浩如雪海峰峦,出没其中,如烟樯乘风”,盘山显得愈加灵秀壮美,独具魅力。自古以来,盘山的这一独特景观,就被文人墨客所啧啧称道,并称其为“三盘暮雨”[10] 。
· 入胜
游人刚刚步入山门,到“入胜”景点,壁壁题刻便迎面而至。“入胜”为荣禄手书。荣禄,字仲华,清朝末年军机大臣兼
直隶总督。入胜,寓意已进入佛教净地。它源于古诗“山色葱茏入胜境,空谷低回溪流声。”
· 元宝石
在东西浮青岭之间山谷中,两边是险峻的陡壁,清秀的峰峦,涧谷中弯曲的小溪,清流湍急。当道横卧一石,长数丈,高丈余,上宽下窄,形同元宝,名元宝石,上镌“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古檀宁椿,“古檀”是密云。宁椿是名字。古密云县的一位举人经过这里,被盘山的美景吸引住了,他想用一句话来概括盘山的胜景,于是他便借用了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句,他看到盘山松树长势奇特,岩石形状怪异。因而在这里留下了“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南为傅增湘先生留下的石刻,傅增湘为清末光绪皇帝的启蒙老师,中国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任馆长,曾与周学渊、江庸、邢端、周肇祥三游盘山,并写下了《游盘山专号》三卷,为研究盘山历史提供了帮助。[11]
· 迎客松
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有“稀世珍宝”之称的迎客松,迎客松树龄高达400年至600年,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
· 天成寺
旧名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是盘山游览区的重点景区。寺正面为翠屏峰,寺前有两棵银杏树,高 25 米,干围 3.1 米,已有树龄 800 多年。此寺始建不祥,因寺西有普化和尚塔基,普化和尚为唐朝人,故寺疑为唐建。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 江山一览阁 位于天成寺内,留有乾隆皇帝亲笔题额“江山一览”。阁面涧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天成寺背面耸立一峰,名翠屏峰,峰下有古塔辉映,塔前有一香柏,与塔同龄,伴之两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构成一幅天成画卷。
· 东五台山
盘山五峰又称五台,紫盖峰为中台,自来峰为北台,九华峰为东台,舞剑峰为西台,先师台为南台。自唐朝佛教的兴起,盘山陆续修建了72座寺庙,13座玲珑宝塔。因此,历代帝王将相进山参禅礼佛络绎不绝,成为佛教的圣地。与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东西对应,称“东五台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的“东五台山”就刻翠屏峰上,宿云亭旁边有天津著名书法家题写的“气象万千”四个大字,为鸡毛隶书。
· 神牛福地
神牛福地小区,地处盘山欢喜岭上。这里不仅怪石磷峋,松风秀逸,而且蕴有世代流传的神牛故事。
小区以神牛传说为主题,以独特的松石奇观为依托展开,集石胜、松胜和传奇为一体。天工造化的怪石比比皆是。有憨态可掬的神牛石;有灵峰飘驰的云动石;有翊翊如生的宁寿石。还有金盆聚宝石,丑鸭迎春石等。奇松有亲密无间的团结松,依依缠绵的情侣松;有蟠曲翳天的伞盖松;还有折解不散的抱石松等。松生石隙,石伴松生。
北部小岭是神牛墓。相传神牛就义后就葬于此,岭上刻有生动的神牛传奇岩画数幅。游人尽可随心寻觅。曲径婉蜒,画面生动,使人时在景中,时为景外,扑朔迷离,情兴倍增。墓前有神牛草。传说是神牛圣草,随食随长,四季不衰。西崖处设有石栏板,瓜架和茅草棚、古犁等。舍疏朗剔透、秀丽端庄之华,而取拙朴古野,自成田园之韵。
· 塔林
盘山塔林,位于万松寺南侧,由九十九座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石塔呈方形、六角形或覆钵状,有檐的,无檐的,实心的,空心的,均为花岗岩雕凿,极为罕见。主塔普照禅师塔、太平禅师塔,为砖体结构,砖上浮雕图案清晰生动
· 万松寺
万松寺是盘山最大的庙宇,原名李靖庵,因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清初诗人巡抚副都御史宋荦认为“前贤不宜斥呼其名”,改称卫公庵。万松寺“青山绿水,萝月松风”,“庙貌之威赫,佛像之庄严,居然畿东一梵刹也”。普照禅师住持于此,念四字佛,导人为善。寺东有普照禅师塔及普照禅师墓,塔前有二通碑,记载着万松寺的历史环境。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春,康熙皇帝“驾复巡幸,恩赐敕改万松寺”。现今的万松寺虽也古刹钟声,古塔耸立,但并不像它的寺名那样万株松影,万壑松风。万松寺是盘山72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 将军石
在距挂月峰西南二里处路旁,矗立着一块青石,此石高三米,宽二米,远看,犹如一位威武雄壮的将军,在戍守山岗,这便是“盘山八大怪石”之一的将军石。
· 南天门
盘山南天门坐落在弥勒峰西,紫盖峰北,挂月峰南。主要有朝天坊、蹬天梯和南天门阁楼等景观。蹬天梯从弥勒峰脚下起步,至日岩和月岩之间,斜长380米,水平投影距离324米,宽3米,相对高差150米。起步处设有玉石牌坊,名朝天坊,宽7米,高7.6米,上有麒麟雕像,刀工精细,栩栩如生。最上处设有南天门阁楼。此阁楼吸纳了我国北方建筑风格创新而成。玲珑剔透、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屋面,旋式大点金彩绘。上悬有清乾隆皇帝和当代著名书法家所提匾额楹联,正面匾额“南天门”和“千章紫锦”点睛了“雷霆俯视山腰斗,日月横看树林悬”的恢宏景观特色和阁楼的名称。穿越此厅,可领略云罩寺、挂月峰、定光佛舍利塔等殊胜景观,给人以登高望险,“宇宙渺无极,吾心与共宽”的特别感受。
· 云罩寺
位于主峰挂月峰脚下,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旧名降龙庵,唐太和年间,道宗大师所建,为盘山七十二佛寺中有名的寺庙之一。寺内有弥勒殿、黄龙殿,供奉皇藏千叶宝莲佛。明万历年重修,万历三十年敕赐云罩寺。因寺临绝顶,云掩雾罩,得名云罩寺。云罩寺雄居于盘山之巅,久负盛名,堪称盘山众寺之冠,号称“云里梵宫”。山巅云起而金碧藏辉,云收则嶙峋耀彩,登临此寺颇有“仰视浮图天近,俯窥下界尘翻”之感。乾隆皇帝称这里是“殊胜”[15] 。
· 挂月峰
云罩寺东行,拾级而上,石磴仅容一人通行,险峻之势,今人悚然,东崖壁上镌“去天尺五”四个大字。再上便是“喘气岩”,岩上镌“一览众山小”,陈国瑞书。继续上行,即达盘山绝顶—挂月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上锐下削,为盘山之巅,有联曰:“云禅凌空将摘月,仙峰建塔欲钻天”。
· 自来峰
自来峰,为盘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台,旧时峰上有黄龙祖师殿。
· 定光佛舍利塔
定光佛舍利塔,在挂月峰顶,因智源禅师曾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于塔内而得名。塔为唐睿宗延和元年(712),智源禅师所建。辽、明、清各代重修。塔呈八角,三层砖筑,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1985年重修。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侧,是盘山古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八角十三层,通高 22.63米,塔身淡黄色。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砖雕斗拱,角上出密檐,挂有104个铜铎,沟纹大砖砌筑。
奇松
挂钟松
登上盘山绝顶,但见自来峰的松海中一树鹤立鸡群,名曰挂钟松。此松10米余高,枝繁叶茂,在枝干分叉处,有一道深凹的沟痕。上了些年纪的盘山人都知道,这株大松树上曾悬挂过一口上千斤的铁钟。当年云罩寺的僧人每撞击洪钟之时,其声远在几十里外清晰可闻。据悉,早在唐开元年间建云罩寺时即有此松,并悬其钟,此事距今已1200余年,挂钟松当为盘山受之无愧的“千岁爷”了。
凤翘松
凤翘松,在万松寺东望海楼的遗址上,树龄500年,从陡峭的崖壁上平行地面生长出来,枝干凌空横生,如同彩凤翘尾欲飞,又如孔雀开屏,故名“凤翘松”
怪石
喝断石与悬空石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哥仨在此逍遥,连续几日登山,刘备觉得有些疲劳,便和关羽,张飞商量:“二弟,三弟连日来登山我身感疲劳,咱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吧”。张飞这个人个性直爽,好动不好静,东瞧瞧,西看看,关羽想让张飞坐下来,于是说:“三弟,你也坐下来咱哥俩借这幽静之地下盘棋吧”。于是这哥俩从马背行囊里取出棋盘,摆好棋子下起棋来。也许张飞观看风景后,大脑受到很好的启发,他一招一势走得精妙绝伦,真把关羽给将住了,关羽很奇怪,三弟平日里没走过这么好的棋呀!今日怎么了呢?我走哪一步能转败为胜呢?正琢磨呢?这时有一个樵夫挑着担子经过这里,他看到下面有一红脸汉子和一黑脸汉子在下棋,便好奇地放下担子,趴在一块巨石上观看,看了一会,他觉得红脸汉有一招棋能反败为胜,便替关羽着急,他一激动,把趴着的这块巨石给推落下来,关、张二人正在下棋,忽听头上一声巨响,仰头瞭望,不得了了,这块巨石正向他们俩砸来,躲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关羽急中生智,顺手拣起一粒棋子“嗖”的一声抛向空中,刚好将滚落的大石头给倚在半山之间,突出边缘三分之二悬而不动了。张飞看险情已过,见二哥有如此之神功,大喝一声“好功夫!”这声音如同一声炸雷,将对面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给劈裂两半。这就是盘山八大怪石之一的“悬空石”和张飞喝断石。
骆驼石
在万松寺山门的前面,矗立着一峰酷似骆驼形的巨石,成为天然的屏风,这就是有名的骆驼石。骆驼石需从西面看,才能显现出它的身影。骆驼身上,前面镌“名山古寺”,后面镌乾隆御制诗八首。除《万松寺》一首尚清晰外,其它均剥蚀,模糊不辨。《万松寺》诗中有句云:“田盘到处佳,万松我心写。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
摇动石
千像寺后崖上有摇动石,明崇祯进士刘侗《帝京景物略》云,寺后半里一石,纵二丈,高宽丈余,浮架在一块基石上,推之则动,令人称绝。为盘山八大怪石之一,清代诗人王瑛《摇动石》诗云:
顽石若有灵,所处良亦险。
不必待生公,逢人头便点。
摇动石旁有一洞窟,名“契真洞”,洞口镌篆书“无量寿佛”。洞内有一尊浮雕坐佛,高约2米,是天津市唯一的天然石窟。传为憨山大师遇隐者处。
天井石
东甘涧观音庵南岭上有一石,名天井石,又名仙泉石,上刻“天池”长两丈有余,横卧于三块小石之上,大石下有空隙,可透视对面,与地隔绝,石上有一深一尺八寸碗口粗细的小井,用手将水掏出,立时即满。并不外溢,四时不枯,为盘山一谜。
秀水
滴水濑
滴水濑景区,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的变化而不同。阳春、秋日,雨水稀少,水帘如丝,随风飘散,轻盈柔美;盛夏雷雨初过,飞瀑如发怒的银龙,轰然疾下,震天撼地;遇上斜阳映照,似五光十色的垂虹,壮丽无比。
石径流泉
过仙人桥,迎面是石径流泉。飞瀑沿山壁陡泻,下自成溪,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谷徐徐流下,碧波荡漾.水流遇溪头之巨石而中分,清澈不浊。
飞帛涧
古佛舍利塔西有一“飞帛涧”。夏秋时节,涧水从翠屏峰飞泻而下,形同飞帛,因而得名。有诗赞曰:瀑布飞泉峰下注,状若缕缕素帛飘。
翠屏峰,壁崖刀削斧劈,上镌“古木千障,悉从石罅中迸出,层层鳞砌。春夏之交,绿翠参天,霜黄碧叶,纷披遍地”。王缑山云“山之曲室,殆非人间。”
东甘涧
从西甘涧往东,翻过一个苍松覆盖的山梁,便到了东甘涧。乾隆《东甘涧》诗云:“西甘涧接东甘涧,薜荔蒙茸涧路幽。回首天成白云处,钟声遥自翠微流。东甘涧有观音庵基址,建庵时间不详,康熙年间中姜和尚重修。乾隆十四年“敕修重屋于殿之翼”,赐“东甘涧”额,并御制摩崖诗三处。
景区活动
编辑
民俗旅游文化节
盘山庙会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在盘山庙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俗旅游文化节,是集民间花会、大型法会、民风民俗展示、书画展出等特色内容为一体的大型活动 活动时间:每年4月中旬。
革命教育活动
盘山烈士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青少年宣教训练活动中心。蓟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盘山地区是根据地的核心。在此地曾发生过1938年的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和白草洼伏击战等28个闻名的重要战事,景区内留有大量抗日遗址。每年清明时期这里都会展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山野运动大会
国际山野运动大会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六项重要活动之一,运动大会将体育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全市旅游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时间:每年9月中旬。
1.《【峰秀】冬天盘山的美景和整座山的神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峰秀】冬天盘山的美景和整座山的神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5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