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文史类文章远洋笔系列3354
作为地道的远洋人,经常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远洋史这样的文章、远洋县的历史沿革、古迹圣约翰,以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具有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也算是对远洋的历史文化做出了一些贡献。不幸的是,手上的数据有限,加上自己的惰性指令,加上天赋无能,只是停止写作,停止写作,不知不觉地六个月过去了,心里难免有些失望,所以再次下定决心,然后重新寻找史料,调查是非,充实,闭关几天,努力工作后,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
事实上,元阳县是新建县,充满其历史也只是几十年的景象。元阳县于1950年3月13日由元武县和杨武县合并,取第一个字为元阳县,因此元阳年轻。但是远洋这块地的历史绝对深厚,世界瞩目,所以远洋很久了。
年轻古老的元阳县,地区不仅有阳武县和元武县,在漫长的历史中还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卷(quun)县。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14名官员逃脱过到达宰相的历史人物和代表他们的历代风云人物。(莎士比亚)。
元阳县夏朝时属于泸州。对手是几内亚,比赛地。周朝时期的大部分属于廉国,小部分属于魏国。春秋时期属于政局。战国时代首先属于政局,随后属于卫国,接着属于韩国。从战国时期这片土地的归属,我们可以窥见这段历史的动荡有多惨烈。
元阳是古代黄河的珍岛、九州的要塞、兵家的必争地,历代诸侯和军阀多次在此结盟。史载、春秋时期著名的“裕土同盟”(衡雍、陆华里)、“衡翁同盟”(杜艺柱:衡龙、郑智)。杨百俊州:那块地现在河南省元阳县西、江东东北)、“横行的同盟”(李元武镇西北七华里)等10多次帝后后悔都发生在这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华夏广阔的土地上实行了郡县制。因此,元阳县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远洋土地上也产生了大县,这就是洋务县,还设置了另一个权县,两个县都隶属于三千郡。到了西汉,又在洋务县划分元武县,开始并举元阳县历史上的三个县。西汉刘邦于公元前205年将三千郡改为河南郡,这三个县都属于河南郡。王莽时代,把杨茂贤改为杨焕贤,把袁茂贤改为袁焕贤,隶属河南郡。东汉时期又归于河南允。到了三国时代,洋务县、元武县、权县先后隶属于河南尹、羚羊郡。魏元帝赵欢咸熙年(264年5月-265年)在元武县设立了元武军。陈超、袁武郡、县被废除,杨武、杨武县、权县又属于营养郡。北魏时期袭击了旧制度。东魏时期,洋务县、元武县都属于广武郡,权县仍然属于营养郡。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权县为营养县,废原武县为阳武县,仍隶属于广武县。从此,权贤这一历史地名开始消失。隋朝初年,洋务县隶属于郑州,隋文帝概况为16年(596年)设立元陵县,与洋务县同属官州(今郑州市惯性回族区),隋炀帝属于大业3年(607年)。唐朝初年,把元陵县改为元武县,与阳武县同属官州。唐太宗贞观初年,两县属于河南道郑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两县又属于营养群。五代时期,杨武贤隶属于开封部,元武贤隶属于郑州。宋朝时期,洋务县隶属京东路开封部,元武县隶属京西路郑州。金初杨武贤隶属南京路开封部,元武贤隶属南京路郑州。元朝时期,元武县杨武县都隶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京路,杨武县隶属于连州。支援袁世祖25年(1288年),南京路改称边梁路,杨武、袁武县仍然所属。明朝时期,两个县都隶属河南不定寺开封部。清朝初年,元武县、洋务县属于河南省开封部,后来元武县、侯阳武县属于回京部。民国时期,两县先后隶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第四行政监察区。1945年3月,中共晋、鲁豫边区太行区设立了元阳县,管辖元武、阳武县和阳武县南部边区。1948年10月,元武县阳武县相继解放,隶属于齐鲁豫区的第四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又隶属于平原省新乡区。1950年3月13日,元武县杨武县两县合并,各取前缀,取名为今天的元阳县,隶属新乡地区。1986年2月,新乡地区撤至城市,原阳县隶属新乡市管辖。
从元阳县古今的历史来看,这片土地上的县域名无论怎么更改,总结起来都不止这三个县:阳武县、元武县、权县。
阳武县是远洋历史上最古老的县,从秦朝始皇帝时期开始设置县,1950年与元武县形成县,形成新的治县元阳县,其间的历史可以说很长。
杨武有这个称呼,因为它的由来是太行山以南,山南水北渭阳,还有自古以来军事用无知,所以被称为杨武。
秦朝时期洋务县管辖地区之大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根据《原阳县的前世今生》年的数据,当时的洋务县西接阳、东入山东、今天的郑州市、中武县、开封市西南部、元阳县、凤丘县、兰考县。
、山东省东明县大部等广大的地域。后来,阳武县的一些乡在汉朝时候都划成了县。比如中牟就是汉朝时候从阳武分离出来的一个县,再后来从中牟县的西部地区又划出一个管城县,亦即今天的郑州市区。再比如阳武县的东黄乡,后来该乡划成了小黄县,还有阳武县的高阳乡,就是今天开封市区的一部分。由于阳武县幅员太过于辽阔,等到了西汉初年,阳武县开始了第一次分县。汉皇帝把阳武县逐渐分出几个县,其中就有原武县、中牟县、和东昏县(今兰考),用于嘉奖有功之臣。
三国时期曾有过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就发生在阳武县城的南面。阳武县县城位于官渡水的西北方向。关于那次著名的战役,鄙人曾写过一篇《官渡之战话原阳》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其实秦朝时期的官渡就是官渡水上的一个官方渡口。众所周知,秦朝的法律以苛刻闻名,以当时的《秦律》,朝廷的命令如不执行或者延期执行都要对当事人罚以重刑。如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多天连绵大雨而延误行期,按秦朝法律应定死罪而被迫造反的。所以,阳武县在官渡河上设立官方渡口也是无奈之举,其主要功能就是方便于官方人员与阳武县之间的公文传递。
阳武县城南十多公里处是一条秦朝的驰道,说白一点就如同现在的国道。这条东西方向的国道由秦朝都城咸阳出发,一直向东延伸到山东。著名的张良刺秦的故事就发生在阳武县博浪沙段的驰道上。《史记•秦纪》载,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张良一棰成名,博浪沙也从此蜚声中外。关于这一史实,鄙人也曾写过一篇《博浪沙:诗吟到此是豪情》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也不妨一看。
汉朝时期,因设立中牟县,阳武县城有些偏居,于是县城北移。《水经注•渠水》载:“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这个阳武县城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还存在。历史上的阳武县城,曾经多次迁移,直到唐宋以来,阳武县城才逐渐稳定于今天的原阳县城一带。关于阳武县县城的考究,敝人有一篇《阳武古城何处寻》的文章可供参考。
说罢阳武县,再说一说原武县。原武县因“地平近九达之瞿,自昔为戎马之场”而得名。原武县是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从阳武县分离出来的一个县,之后在漫长的历史中分分合合,一直到1950年3月与阳武县合并成如今的原阳县。原武县旧城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原武镇,镇东有善护寺玲珑塔,建于北宋时期,屹立九百余年而岿然不动。关于玲珑塔的故事详见于拙作《玲珑塔,不能不说的故事》,这里就不再赘述。
至于卷县,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与阳武县同时置县,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废止,共存在777年。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治所在卷城而得名。卷城也就是现在原武镇西北4公里的卷城村附近。古城早已湮没。关于卷城的消失,《河南清华人》主编、原阳籍人士赵富群先生曾在一次饭局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当时正值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很多人道德沦丧。一位老人整天疯疯癫癫于卷城街上,手提一篮,篮内放一活鸭、几颗大枣和桃子,另一只手则拿菜刀,口中念念有词 —— “杀鸭、杀鸭……枣桃、枣桃……”,如此不停、反复其词。有人说:“疯老头,莫理他。”也有人把“杀鸭”意会为“沙压”,把“枣桃”意会为“早逃”,于是结伙连夜外逃。也有人不理不睬,听之任之。结果在一天夜里,风沙大作,沙尘漫天,于是卷城为风沙所没。“沙压卷城”事件中,因为好人都听信了疯痴老人的话,就都跑了出来,至于坏人嘛,哈哈,都被沙尘暴埋于地下,做了卷县古城的陪葬品。关于“沙压卷城”的传说,当地人也多有提及,可谓大同小异。这个传说中的疯老头鄙人强烈怀疑也是“毛遂拉塔”故事里的毛遂干的(玩笑)。关于“毛遂拉塔”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玲珑塔,不能不说的故事》里一看。这次风沙相近于“张良刺秦”故事里的那次风沙。“张良刺秦”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博浪沙:诗吟到此是豪情》里一看。只是这两次风沙一个是遮天蔽月,一个是遮天蔽日。原来这一带多风沙,且大而狂,笔者年轻时候就经历过。此地本多沙丘,高如小山,即风沙所致。改革开放后,人民富足,大起建房热,取荒丘之土来垫宅基地,再加上平耕土地、开荒种田,于是沙丘渐成平原沃野,荒丘之类俱不复存。
卷县管辖所在地为今天的原阳县的西部,以及现在的郑州花园口一带和荥阳县的一部分。如今郑州花园口的思念果岭山水附近有一个旅游景点叫卷长城,说的就是古代的卷地长城,其实这段长城的大部分都在原阳境内,为战国时期魏国筑建,本是韩魏两国的分界线。卷长城北起原阳县师寨镇,东经大宾、包厂、靳堂、城关镇、葛埠口、原武等地出境,向西延绵至密县。这段长城在《中国历史地图》第一册上有明显的标注。
我们从阳武县、原武县、卷县的设置中不难看出,历史上的阳武县管辖着今天原阳的东部和南部,原武县管辖着今天原阳县的中部,而卷县管辖着今天原阳的西部,可惜卷县在北齐以后就慢慢地沉寂于历史的长河了。而阳武县和原武县一直到明朝英宗正统年间,两县的建制定型之后,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历史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方热土上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年3月,中共太行军区七分区一团(八路军129师1旅1团)一举拔掉了原武县西部盐店庄、王村两处日伪军据点,从此开辟了原阳抗日游击区。23日,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在阳武和原武两县边区设置了原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阳武、原武两县边区开展广泛的抗日活动,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原阳县。
1945年10月,国民党加紧向解放区进犯,原阳遭到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王仲廉部的进攻,原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寡不敌众,于是原阳县中共党、政、军人员撤往辉县根据地,原阳县被迫撤销。
1947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共原阳县委员会、原阳县民主政府重新建立,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第四专区,并以封丘为依托,在封丘、阳武边境的齐街一带开展分地主浮财的游击斗争。
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撤销,原阳县随冀鲁豫行署改归华北人民政府领导。同年10月22日,阳武、原武两县最终解放。同时,原武、阳武两县合并为原阳县,隶属于冀鲁豫行政区第四行署。
新中国成立以后,原阳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0年3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原武、阳武二县正式合并,定名为原阳县。同时与新乡、封丘等邻县调整边界。1952年,平原省撤销,原阳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撤地并市,原阳县仍归新乡市管辖。
1950年原武县与阳武县的合并,正应了那句古话:试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是历史的需要;合,则是现实的选择。
原阳县历史厚重,才贤辈出,不仅有官抵宰相者十四人,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如群星闪耀,其中原阳历史上光是进士就走出五十四位。
官抵宰相之职者十四人分别为:
陈平(?—前178年),秦、汉时期阳武县户牖乡(今原阳县阳阿乡)人。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任丞相,封曲逆侯。
张苍(?—前152年),秦、汉时期阳武县(今原阳县福宁集乡张大夫寨)人,著名历法家、数学家,中国唯一一个以科学家身份主计国政的丞相,继陈平后任丞相长达15年之久。享年104岁,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寿星。他制定律历,以删补《九章算术》而著称于世。谥为文侯。
周勃(?—前169年),秦、汉时期卷县(今原阳县师寨镇磁固堤村)人,官至右相。刘邦临终嘱后事曾寄语:“安刘氏必勃也!”吕后死后,与陈平合谋平定诸吕之乱,史称“周勃安刘”。
周亚夫(?—前143年),周勃次子,西汉名将,袭周勃爵位,封条侯。以“细柳屯军”、“削平七国”典故称于史册。汉景帝时期迁为丞相。
毛喜(516—587年),南北朝时期陈朝侍中(宰相)。荥阳阳武人,封东昌县侯。毛喜自小喜爱学问,博览群书,深悟为文之道,著《毛喜集》十卷。善书法,草隶尤为大观。后主时期曾为永嘉内史,寻征为光禄大夫,领骠骑将军,实为文武兼备之才。
张亮(约600—646年),唐代郑州荥阳郡原武县人。贞观17年(641年)夏四月,因功受太宗亲诏表彰,升迁为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就任主管中央公、检、法、司的国务副相。
韦思谦(?—689),唐代郑州阳武县(今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人,进士及第。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宰相)。垂拱初,赐封博昌县五等侯爵,任宰相之职。
韦承庆(?—706年),思谦之子,二十中进士,以文字见长,颇受时人推崇。是“三农”问题提出第一人。其谏书有“千里有劳于馈粮,三农不惶于稼穑”的句子。曾官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神农二年(706年)中宗又特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授职黄门侍郎,未任而逝。封赠秘书监,谥号“温”。
韦嗣立(654—719),思谦次子,承庆异母弟,进士及第。曾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承庆卒,代为黄门侍郎。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卒,赠兵部尚书,谥曰“孝”。韦嗣立与其父韦思谦、其兄韦承庆父子三人同为唐朝丞相,史誉“一门三相”。
娄师德(630—699),唐代郑州原武县(今官厂乡双楼村)人。进士及第,官职累升,直至武则天时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他文武兼备,谦恭大度,列青史、享世祀,其德、才、量、行,足以服当时而训后世,故后人赞誉他“才猷兼将相,度量纳乾坤”。狄仁杰即娄师德举荐,狄仁杰却反而排挤娄师德,就连武则天都看不下去,当面指斥狄仁杰,令其羞愧,心服口服。“唾面自干”、“宰相肚量能撐船”的著名典故都出自娄师德,他出将入相四十年,七十岁仍充天兵军大总管,卒于任上,赠凉州都督,谥曰“贞”。归葬故里,墓地在今原阳县师寨镇安庄村南。
杨再思(约640—709),唐代郑州原武县(今原武镇杨大寨村)人,是一位以风趣世故而著称的宰相。他历事四主,仕途通达。在高宗、中宗、睿宗、武皇期间先后担任天官员外郎、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户部尚书、中书令、侍中、内史、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郑国公,稳称四朝元老。死后陪葬于陕西北梁山乾陵,谥号“恭”。
李恽(917—988),五代十国时期开封阳武人。汉乾佑中举进士。生于后梁贞明3年(917年),性情疏达,善谈明理,少年时好滑稽,及北汉英武帝朝为相,颇事持重。李恽居官之时,世事维艰,战乱频繁,其母在乡下生活,李恽时常挂心,担心其母安危存亡,终日郁郁寡欢,纵酒弈棋,以解思母之忧,不理政务。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卒,终年七十三岁。
李穆(927—984),北宋开封府阳武县(传说原阳县靳堂乡夹滩)人,宋太宗时良相。少时便是作文高手。史载他人品高尚,拾金不昧。后周显德初年(954)进士。李穆为官清廉,任京官时决策英明,处理到位,秩序井然,直至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为相,举国大治。他精通书画诗文,以其特有的清正高雅文风,一扫五代以来空洞华丽矫柔造作之弊俗。李穆57岁卒,宋太宗哭悼良臣,赠工部尚书。(详见拙作《原阳历史人物李穆》)
万俟卨(1083—1157),南宋开封府阳武县(今原阳县齐街乡麦寨村)人。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为高宗时宰相。万俟卨才华横溢,经伦满腹,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其一生作为,被世人诟病最多的是他为高宗赵构的主和固位投降路线而不惜名节,冒天下之大不韪,参与迫害抗金名将岳飞。其死后封谥“忠靖”。公正而言,万俟卨和岳飞,都是封建愚忠思想的牺牲品,一个为忠丧节,一个为忠丧命,是被传统的忠君思想扭曲魂灵的悲剧人物。
除了以上这些原阳籍的宰相级历史人物外,从这片热土上走出去的政治、军事、文化、哲学、戏曲等方面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如黄帝时期“居阳武而葬利乡”的文字始祖仓颉(拙作有《中华字祖话仓颉》可供参考)、战国时期“毛遂自荐”的毛遂、南北朝时期的画家毛慧远、毛慧秀和毛稜,(详见拙作《南朝时期的一门三画家》)。
政治军事人物有东汉吴雄,儿子吴䜣、孙子吴恭、三代都官至廷尉;东晋名将、州陵侯毛宝(详见拙作《东晋人物毛宝》);东晋将军毛修之;唐代襄阳县令郑逞;北宋妫州刺史王文宝、吏部尚书邢恕(邢居实父)、枢密院使,银青光禄大夫时宗道;户部侍郎时旦(时宗道子);状元时彦(详见拙作《宋代状元诗人时彦》);元代吏部尚书陈端;明朝右都御史凌汉(详见拙作《明朝直臣说凌汉》)、明代松江知府阎邦宁(详见拙作《明朝进士阎邦宁》);庐州知府杨遂(详见拙作《清正廉明说杨遂》);浙江按察使解敏(进士);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杨琏;井陉兵备副使冯师孔、武官兼琴师萧鸾(详见拙作《高山流水说萧鸾》)、清代雍正时期台湾知府孙鲁、顺治三年进士,浙江长兴知县张慎为等。
原阳籍历史上的诗人有唐代的韦承庆、韦济(韦承庆子);宋代李穆、李肃、邢居实(详见拙作《阳武神童邢居实 》)、张谷;金时期的南湖先生靖天民(详情请参阅敝作《南湖先生的诗酒人生》);明代的赵明远、堵天颜、冯师孔、王铎;清代的赵宾(详见拙作《燕台七子中的原阳籍诗人》)、张慎为(《阳武县志》八卷安如泰修、张慎为纂)、张灿然、张抒、薛增、王永祚等。
原阳籍的古代有建树的文人学者中,著书传世的有宋代李穆,修有《五代史》、《太祖实录》,编有《文苑英华》;邢居实,著有《明妃引》、《呻吟集》;明代堵天颜著有《老安集》、《花事类赋》;赵明远著有《世德堂诗文稿》、《碎语格言稿》;冯师孔著有《审录题稿》;清代赵宾著有《学易庵诗集》;李良卿著有《积善堂文稿》;赵韩奏著有《煮字斋文集》、《啸余集》;娄联奎著有《济世锦方》、《壶中秘方》;孙锡畴著有《四书贯解》、《四书正谷》;袁允治著有《七经注疏》;王源泉著有《慎思堂文集》;王永祚著有《四书典要》;黄东来著有《洞天诗集》、《散仙氏文集》;民国时期张正位著有《四书析疑》、《随笔真言》、《雪黑冤》;乔纯修与人合编有《原武县志》等(详见拙作《原阳名士乔纯修》)。
清代哲学类著作有刘珩《易经卦变》;薛昭《学庸讲义》;孙正谊《四书广义》、《四书正俗》;马震生《评庄管见》、《仿郦集》;李戌生《玩易浅说》;张华《四书批注》;张溶岂《四书顶平》;银晴山《四书旁证》、《书经详说》;娄放义《易经离句略》、《袖屯八卦指掌挂功法》等。
民国戏剧方面,胡敬斋改编有《秦雪梅吊孝》、《冷雪雁》、《麦苗郎》等。著名演员有时湘云(阳阿乡延州人)、李剑云(大宾乡沙岭村人),人称“戏状元。”、许树云(路寨乡许寨人),有“豫剧马连良”之誉、刘九来(祝楼乡刘庄人),解放后入豫剧二团,与唐喜成齐名。
以上原阳籍的诸多历史人物,他们不仅在那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又出来了。那就是,这些历史人物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原来,自唐以始,书院开始流行,到宋时尤盛。书院是官家或私人聘请老师讲学和研讨儒学经典的地方。
古时候的阳武县、原武县都辟有书院。
在阳武县,清雍正十三年秋(1735),知县宋维孜捐建正谊书院。地址为县城衙前街路西文庙东北侧,亦即今日的县教育局院内。书院内有讲堂五间,东西书舍各三间,门宇、墙垣均按当时规制所建。河南巡抚王士俊为书院题名“正谊”,取“正其谊不谋其利”之意。书院学政邹升恒为书院题“敬业乐群”匾额,并勒石《正谊书院碑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嘉庆元年(1796)、咸丰三年(1853)重建。光绪三年(1877),阳武县大灾荒,江苏绅士严悠之等携重金来赈,以千缗拨给书院。次年,知县孟宪章再筹捐款,发当升息,作为资用。光绪三十年,书院停办,原址辟为阳武县高等小学堂。
在原武县,清光绪四、五年(1878-1879),知县吴思钊在县城(今原武镇)南街建察院,除为学署对儒童考课的试馆外,兼作书院,为生员受业处所,后更名为原陵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十一年(1894-1895),该书院山长(学校校长)为李执中;光绪二十二至二十六年,山长为夏奠川。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原武县高等小学堂。此外,清乾隆初年,在原武县城东关文峰塔(玲珑塔)北,建有卷城书院。道光年间迁书院于原武县城东街路北城隍庙西。
再来说说历史文化遗存,除了以上诸多有记载的历史人物及典籍外,在原阳县的土地上还遗留有大量的古迹:
仓 仓颉故里: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中华字祖话仓颉》。
毛遂故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毛遂(前285年-228年),战国时期阳武人。博学多才,机敏过人,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门客。其故里位于师寨镇路庄村。现有毛仙庙和毛遂岗。毛遂岗系毛氏坟茔,位于庙宇东南方。欲了解毛遂故事,可去拙作《玲珑塔,不能不说的故事》和《在毛遂的故乡里行走》中一读。
蒙城:在今祝楼乡蒙城村。秦庄襄王元年,蒙恬之祖、蒙武之父蒙骜在蒙城屯兵,围树筑城处,故取名蒙城。乃攻韩得地。荥阳初置三川郡于此,东魏置广武郡。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城:《括地志》载: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华里,时属魏。《续通志》载:卷县东南有安城,周时所筑。明置安城县,后废县为安城驿,正统年间废。安城即今原阳黄河堤北胡村铺旧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棣:即今地城。春秋时期古城,分南北二棣。古县治。春秋传楚伐陈,晋悼公会诸侯于城棣以救之。太平镇南街明碑载:谷伦集原属地城郡。据历史资料考证,阳武开始设在地城后迁至博浪沙城。
春秋衡雍城遗址: 春秋时属郑地。在今原武镇古城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杜预注:" 衡雍 ,郑 地。" 杨伯峻注:"其地当今河南省原阳县西,践土东北。"
春秋践土遗址:春秋属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祝楼乡王禄村。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会盟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欲了解详情,请参考拙作《践土:原阳人应该记住这个名字 》。
卷城:原武镇北四公里,圈城即古卷城。《史记》载:秦客卿胡伤攻魏卷取之。《括地志》载:古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卷城,敝人有一篇文章曰《卷县,那个已经消失的古地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魏卷长城:《后汉书•郡国志》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据《水经注》记载,魏卷长城大致北起于当时位于黄河南岸的卷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原武东北),向东抵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折向西南经管(今郑州)东,直达密县境内。具体内容文中已有表述。此长城当时主要是为了防御秦国而筑。
黄河金堤:位于原阳县北部,西起荥阳界,过原阳祝楼,东北经圈里(古湾子头)、口里(古徐村堤)、磁固堤、师寨(古大堤)、再东北黑羊山、后堤、秦庄(古秦家堤),入延津县界。金堤在原阳境内从福宁集到秦庄一线尤为明显。黄河金堤始建于春秋,历代加修,汉代称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史书载,东汉时期修筑金堤,征调数十万人,费时一年有余,使黄河水800余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公元1488年,河道大变,金堤逐渐成为废堤。清雍正年前,金堤停用,让给贫民开荒,长六千余米的大堤唯福宁集乡秦庄村一带遗迹可寻。
博浪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博浪沙公园在原阳县城东郊,有张良家族碑刻及博浪亭、拾履桥等景点,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博浪沙:诗吟到此是豪情》。
马头官渡遗址: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官渡之战话原阳》。
.玲珑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原武镇东郊。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玲珑塔,不能不说的故事》。
原武东街城隍庙:坐北朝南,现存有4座殿,石刻20余通。大殿明显有元代建筑风格,残存有二龙戏珠等彩绘。该庙自上世纪50年代初一直被粮食部门作为粮仓使用,很少有人窥其全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大殿得以重见天日。该大殿为明早期砖木结构建筑,部分建筑保留着元代建筑风格,是省内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城隍庙。
陈平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阳县城东北五公里处阳阿乡阳阿村。汉武帝三年该村建陈平祠,后经两次修补,现存大殿3间、6通石碑。
周氏宗庙:在师寨镇磁固堤村。庙中供奉有周勃与周亚夫牌位。周勃牌位上写:周氏宗族周讳勃之神位。因周勃为周亚夫之父,所以平时供奉周勃牌位。又因有 “官大不过亚夫”之皇封,故此每年二八月大祭时又换成“汉条侯周讳亚夫之神位”。所以周氏宗庙为双祖牌位,世代相传。周庙现存三间及一通清道光十二年重修家庙之石碑。
韦氏祠堂:位于斗门乡韦城村中心。祠堂大殿内,韦氏先人牌位均以彩绘图案展示,居中始祖为韦成,韦成右边依次为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父子3人之肖像。
夏家大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批为原阳历史名人馆所在地。夏家大院有房屋一百五十余间,占地八千余平方米,其房屋木柱笔挺,屏风图案华贵,门窗巧辟蹊径,走廊错落环接,树木栽种有度,饰物布局得体,为北方明清民居建筑之典范。详情可参考拙作《夏家院: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一阅。
留侯村:《张氏通谱》记载,张良为通谱中第八十世,其第七十五世至七十九世为韩相。第七十八世张开地,公元前337年,定居泰山天洲,是为禀(音)延派之祖。第七十九世张平,有三子,为张胜、张良、张原。留侯村张良庙中至今遗存有石碑,其碑文印证了张良祖上举家定居泰山天洲一事。张良刺秦未遂,逃至今原阳县齐街乡留侯村隐姓埋名,后来,张良被刘邦封为留侯,该村更名为留侯村。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中华字祖话仓颉》。
进士牌坊:太平镇东街路中原横有“德颂牌”,高十米、宽八米、四根青石柱鼎立,横额上书:“敕建”二字,下书“赐封儒林郎岁进士王元咨内阁中书”字样。两边立柱刻有二十四孝图。于六六年车祸撞毁。现存部分残额断面石雕艺术。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州:今阳阿乡延州。金时设立,贞佑三年(1215年)置延州,辖原武、阳武、延津等县。元代先废后建,共设五十七年。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延州,你可记得那一世的辉煌》。
桑园:今阳阿乡桑园村。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班昭,行走于阳武的桑间》。
越石:今大宾乡越石村。西晋大将刘琨曾驻兵于此,有敌御敌,无敌屯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后奉命调兵别处,刘琨就把军田分给百姓,百姓为之感激。为纪念刘琨,百姓以刘琨的字命名村子,即越石村。刘琨,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字越石,因破王懋、斩石超、降吕朗而加封广武侯,邑二千户。欲详细了解,请参考拙作《
越石,一个古老的地名肇始于此》。
麦砦:今原阳县齐街乡麦寨村。万俟卨故里。万俟乃复姓,源自北魏拓拔氏,现村上已无此姓。
谷堆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四千至六千年历史。在原阳县城北郊。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中华字祖话仓颉》。
张苍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苍死后葬于原阳县城东北二公里的谷堆村谷堆龙山文化遗址。墓冢前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阳武知县安如泰立的“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碑一通,另建有“汉丞相张苍纪念堂”。
陈平墓:在库上里,县志《舆图志》标有“陈侯庙”及“库上里”标志。庙在东,库上里在西。今庙西鱼池内发现有同样大小一米九正方形平顶砖圈墓群,地面水位高,没进行发掘未能作出断代。疑似陈平之墓。
韦思谦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北一公里有韦思谦墓,为黄河水淹没。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县安如泰封其墓,并立碑,现墓碑已失。
娄师德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师寨镇安庄村南二百米处有娄师德墓,墓碑刻有“唐封阁老平章娄贞公之墓”,已损。原武镇东关有“娄师德纪念馆”。
柏林冢:乃周亚夫之墓。在原武镇小村南,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柏林冢”,为黄河冲没,现仅存明代残碑一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邢恕墓:在师寨镇高庄村西南一华里处。有墓可查,碑碣已失。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介绍可详见拙作《阳武神童邢居实 》)
陈端墓:在原武镇东南一点五公里处。墓志云:陈端墓在原武县。原有墓表。撰文为孛术文靖公。陈端,元朝原武人,字正卿。曾追封为颍川郡伯侯公。官拜吏部尚书、四川等处行中书左丞。
张朝墓:位于太平镇西衙寺村地界,为明司礼监张朝之墓。当地俗称石马坟,有螭首碑两通、石马两匹、石羊两具、石虎一双。
靳堂乡时庄村的明末农民起义遗址;
葛埠口乡邱庙村的邱庙汉墓;
阳阿乡阳阿村的宋墓群;
蒋庄乡张固村北的宋代张谷墓;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
张谷:那些与欧阳修相交往的日子》。
太平镇村南的明代堵天颜墓;
靳堂乡夹滩村北的明代李佐夫妇墓;
太平镇乡西衙寺村的明代太监茔;
福宁集镇中岳村东的明代蔺澄墓;
路寨乡殷寨村南的清代李芝墓;
师寨镇苗楼村东北的清代薛乘时墓;如欲详细了解可参考拙作《
黄梅知县薛乘时》。
师寨镇新集村的清代阎实口碑;
祝楼乡张角村的清代吴伟进墓碑;
水利局院内的董升妞抗捐打衙遗址;
祝楼乡王村的青年救国会纪念地;
祝楼乡王村的反帝爱国斗争纪念地;
原武镇原阳二中院内的原阳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地;
大宾乡马头村惨案纪念地;
官厂乡李家祠堂的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地。
1.《【冷雪雁】元阳县前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冷雪雁】元阳县前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65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