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的栖息地,
历来是农耕文化的富矿区,
踏进遮放坝子时,
这种感觉扑面而来。
面前是两米高的稻谷,
村里的傣族老人说,
他们的先人就骑着大象收割这种稻谷。
——《2018熊猫指南》
▲参加传统收割仪式的傣族少女
稻谷2米高,骑着大象去收割
稻谷2米高,骑着大象去收割
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7000 年左右的种植历史。水稻是世界上1/3 人口的主食。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度,尧舜时期“象耕鸟耘”的传说被历代文化大家解读为我国农耕文明起源的标志,这一景象在唐朝樊绰所著的《蛮书》中也有呈现,这本又被称作《云南志》的书里写道: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
我想,大象最后退出耕田的家畜角色,应该就是在遮放镇的稻田里。我面前是两米高的稻谷,村里的傣族老人说,他们的先人就骑着大象收割这种稻谷。
西南少数民族的稻米文化——谷神崇拜也在这里继续。山脚的竹楼里,是村民们世代供奉的“谷魂”,深秋的遮放坝子晨雾朦胧,允午村村民在谷魂亭“祭谷魂”,感谢自然孕育的谷粮养育这方水土。
在长者的率领下,所有农户都用传统的农具收割稻谷。人工收割以后 ,再以手舂、水磨等古老农耕方式对稻谷进行加工。
▲祭谷神——敬五谷,祈丰登。
成名近四百年的贡品,濒临消亡
成名近四百年的贡品,濒临消亡
这里是遮放,中缅边境的一个农业古镇,早在古南方丝绸之路时代,自春城昆明沿今320 国道西下至中缅边境,就有“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的风韵之说。在唐朝以前,遮放的先民就开始了野生稻的驯化种植,至唐代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遮放米成名甚早,在1623 年,遮放米曾经和珠宝、大象被当地的土司进贡给明熹宗朱由校,使得遮放镇产的稻米名声大振。
我们面前这种两米多高的稻谷就是遮放米赖以成名的古老品种之一——毫目细,这是当地村民的祖先自己培育出来的稻种,在20 世纪70 年代之前,它一直在村里被衍生种植。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人口急剧增加,亩产只有150 斤的“毫目细”连村民的基本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遮放米的古老品种逐渐被淘汰,村民开始转种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
至此,遮放米消失了近40 年。
艰难的恢复试验 “谷魂”回来了
艰难的恢复试验 “谷魂”回来了
等到短缺经济时代宣告结束之后,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值农业成了新趋势。当时的潞西市政府从历史资源中发现了这一优质水稻品种,开始想到恢复种植,市粮食局注册了遮放米商标,由下属的粮食收储公司经营,但一直未取得进展。
这个古老品种是在一家私营企业——遮放贡米集团手中复活的,创始人王加勇曾经是遮放镇粮油收储公司的搬运工,后来成了一名做稻米加工的生意人,创建了芒市当地最大的稻米加工企业。
2003 年,王加勇的加工厂被芒市市政府选定为接手遮放贡米生产的企业,他从云南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库找到贡米古老品种12 种,以每粒3 元价格购买了共1200 粒,在遮放贡米的核心原产地允午村进行恢复性种植试验。
复种之后,只有“毫目细”最先适应了它的原生环境。
这是一种什么水稻呢? 8 月中旬,云南大片的杂交水稻已经开始收割,王加勇的稻田还静悄悄,他甚至雇人专门看守。3 个月之后“毫目细”才能收割,成熟的时候,这些水稻有2 米多高,人进去就被淹没,长到10 月中旬,就要给搭上架子,以防倒伏。
遮放坝子的水稻田恢复了千百年前的样貌,对当地人而言,“谷魂”回来了。
王加勇的“毫目细”的种植面积只有允午村的200 亩,这对于恢复遮放贡米产业只具有象征意义。
随后,他又从红河引进了与“毫目细”基因相似的杂交水稻“滇屯502”,这是一种优质籼稻,当地上年纪的人吃过后,觉得还是当年的味道。
王加勇信心猛增,想把这一改良的遮放稻米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产量比杂交稻低50 ~ 100 千克,村民们根本不相信他的新品种能挣钱,不愿意放弃原先种植的杂交稻去改种他培育出的新品种稻米。
在第一年,王加勇只签下了153 亩的种植订单,直到他采用保底收购,才逐渐扩大了种植面积。
在我看来,遮放不种植优质稻米简直是对环境的浪费。当地人说,遮放米之所以能成为珍品,流经田地间的几条河功不可没。
偏山寨河与芒东山河各自从翁角山流入产米区,两条河在坡角村汇流后直奔允午,汇成允午河。
允午河从远处山脚流来,携来阵阵清风,河水水量丰沛,水质较清,两岸植被茂盛,每隔几十米就长有成堆的竹林。河水流经允午后,在允冒村和芒号河交汇形成新河——南木冷河,随稻香一起流入遮放镇。
现在遮放贡米已经扬名在外,每到稻谷的收割季节,村民早上去田地收谷子,商家下午就来递交编织袋和定金,约定谷子只能卖给交好定金的商家。
商家们为了抢购,都顾不上让农民先自己晒干谷子,唯恐要求多了收购不到谷子。
遮放贡米重新挣回自己的名头。
来源:熊猫指南PandaGuide
声 明:芒市旅游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转载本平台信息请注明“来源:‘芒市旅游’公众号”。投稿邮箱:2238071114@qq.com
1.《遮放贡米复活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遮放贡米复活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