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和平电影院。
在没有电视的时代,电影院和剧院是当时城市居民主要的文化娱乐场所,全家人打扮整齐去电影院看电影是让其他孩子羡慕的一种方式。成年人是在邻居面前安静地展示自己生活富裕的有效方法。
鞍山市发展初期电影院主要设在商业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建设新工人住宅区的同时,电影院成为了地区的标准。专业电影院有新华电影院、儿童电影院、和平电影院、繁荣电影院、大陆电影院、解放电影院。
鞍山人熟悉的新华电影院位于铁东第二大道和第三大道之间的三景胡同。三京胡同原来是食堂街,所以人们可以购物、购物、吃饭和看电影。
新华电影院由日本人于1933年8月在安安乐馆(日用简电影场所)旧址修建,改名为天一石电影院,1939年10月1日开业,是当时鞍山建设中最大的电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后,天一石电影院被市政府收购,1949年1月1日正式开业,更名为“新华电影院”。
此后的几十年里,新华电影院一直是鞍山电影业的领头羊。由于2003年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华剧场入住京子街2号,更名为“中英新华电影院”
繁荣电影院的原址位于铁西第七街以东。成立于1934年,由日伪鞍山剧场股份公司投资建设,原名为“世界观”。昌原初期以演技为主,不久就转映了电影。解放后,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中国电影院。1964年3月,经上级批准,改名为繁荣电影院。由于位于铁路以西的商业中心,其经营利润仅次于新华电影院。
繁荣电影院于1980年拆除和扩建,1987年完工并使用。新电影院是按照国内先进电影院的功能建设的,采用立体环绕设备,当时只有新华和平两家电影院有这种设备。2009年,由于本地的房地产开发而拆除后,搬到了人民路的综合商厦。
和平电影院位于立山区北胜利路四段,目前在立山区普尔曼酒店南面,是1953年建成的鞍山解放以来首次新建的电影院,三层砖木结构。此后经过改造,和平电影院成为鞍山市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可以放映宽银幕立体电影。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变成绿化厅和双人转向场所。2012年因开发商业房地产被拆除。
大陆电影院的原址位于铁西区大陆街50号,建于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开业。为了简单的砖树结构,建筑面积为828平方米,可容纳645名观众。因商业房地产开发,于2003年3月12日停业后拆除。
儿童电影院位于青年街35号,建于1919年,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的名字是“演艺馆”。解放后改名为儿童电影院。那家剧院从20世纪90年代关闭到现在都关闭了。
解放电影院位于张登的南中华路29号,建于1979年,由辽宁省电影公司和鞍山市电影公司投资建设。三层砖混,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观众1484人,是鞍山市当时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电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开业。1982年,解放电影院在鞍山单机上首次放映立体电影。1999年电影院关门,现在变成了双人前戏场。
电影院辉煌的1976年至1996年,热门电影一票难求,体育场爆满。先是《文革》前国产电影重演,接着是日本电影热潮,电影《追捕》,让高昌建成为那个时期广大女性观众心目中的“硬汉”,十多年后,本市邀请了《陈有美》的出演者中野洋子,在繁荣的同时,武侠香港武侠电影录像带和录像片厅蚕食了电影院市场。
VCD播放器普及了,电视剧熟了,电影院的好日子过去了。电影院逐渐沦为影视室一样的角色。之后两人着火,还没死的电影院被两人接管。2012年以后,80后、90后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熬过“冬天”的电影院迎来了新的春天。
(这个版本的照片除了签名外,都来自网络。)
2005年和平电影院。
dex=4" width="640" height="464"/>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陆电影院。
新华电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庞阔)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繁荣影院。
日伪时期的鞍山演艺馆,后来的儿童电影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电影院。
已消失的人民剧场。
已消失的大众剧场。
融媒体中心编辑:荀泓伊 李淳元
监制:张弘毅
1.《【鞍山中影国际影城】“城市档案馆”鞍山电影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鞍山中影国际影城】“城市档案馆”鞍山电影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79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