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崔左部的《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是手工刻印的《抗日战争时期稿件》中、我父亲和崔叔叔等原南京军区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作品。题目让我想起陈毅执笔的《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名字。"作品取材于父亲所在的20军、59师175团前身发展为36名伤兵的新四军6师18旅52团。
1958年,父亲所在的文工团战友陈英兰转业为上海人民剧团党支部书记。她准备和作家文木创作抗日剧,在南京找回了崔左夫等人的征文。文木说:“崔文让我想起了抗战初期在上海郊区生活经历中遇到的许多敌人、虚伪、顽固和传说中的英雄形象。”由此诞生了电视剧《芦荡火种》,变成了京剧《沙家浜》。1975年,59师更换方尚球后,在当地欢迎会上演出了豫剧《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的艺术形象抓住人心,这些人物背后的原型又有什么命运呢?
36名伤员
所有战士:我要成为18名伤员,成为18棵青松。
—— 《沙家浜》
1939年,“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5月,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游击司令部”(“江港”)的名义东进。团长叶飞以“叶琛”的化名,担任“江航”副总指挥和东路党委书记。东路指长江以南、上海宁线两侧、武进以东、上海狭长地带。
经过黄土党、公馆、虹桥机场等战斗,部队增加到5000多人,装备焕然一新。10月,部队向西撤退,伤员留在后方医院,实际上在沦陷区露宿。伤兵中职位最高的“江港”政治部主任刘飞说:“我们的病床都设在大大小小的渔船上。这里既是医疗室,又是交通工具。”
常熟县委把伤兵藏在阳澄湖的芦苇地里,约定生火、唱歌、不出海。这家芦苇疗养院只有晴天才能孵化太阳,喙花蝇只能咬伤口,用芦苇叶覆盖。晚上气温下降,稻草垫覆盖中部箱子。食物要等到天黑。为了缓解饥饿,战士谢锡生给每个人挖了芦苇树,但如果在海滩外大规模挖掘,他会再次暴露。(莎士比亚)。
秋天下了很多雨,湖水被伤员居住的小大陆淹没了。到了晚上,伤员手拉着手不敢打瞌睡,害怕被水卷走。水往后退,发现一个人被卷走了,也不知道名字。这时,原来的第六团参谋夏光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首先登记伤员的姓名,共36人,其中有被俘的日本商人高桥。在《沙家浜》中受伤人数减少了一半。事实上,在《要成为18棵松树》的第五场比赛中,出道的只有11人,而《划船改造到对岸》的林大根和张松涛也只有13人。因为舞台空间有限。
11月,东莱茶馆来了一位茶客,传达了上海的指示。当时,宁沪杭农村党的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在上海由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接到指示后,上疏人民抗日自卫队(“民航”)司令官林天锡当天晚上抵达张家滨,向河广县委员会重建东路抗日武装决定。“江航”第二团政治处主任杨浩也找到了他们,叶飞让他带三个连干部来重建部队。叶飞在:”水上地区的基础很好。剩下的伤员中有红军干部和武器。”
11月6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的“江港”)在常熟东唐公司成立。何光任司令官、杨虎丽是副司使(实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的“江航”首先是以伤兵为骨干的特务连,建了连长吴立夏。
1940年,新的“江港”第一战玛丽和2月8日杨袋鼠一战成名后突袭的昆山日军警卫队激战了半天,击退了敌人,击毙了队长斋藤队长。4月25日,西市成立了东路军政委员会,由前三个队副司令谭振林的化名林俊主持。“江港”东路司令部更名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并更名为班主任司令和政委、政治部主任。1941年,部队改组为6师18旅。
第六团作战参谋夏光
郭建光:祖国的好山好河寸步不让。
—— 《沙家浜》
辅导员郭建光是《沙家浜》主人公。文木说,这个名字“为了纪念健在或牺牲的同志们,尽可能地与剧中人的名字联系起来”。就像郭建光一样,用了夏光同志的“光”字。
夏广是湖南武江县人,1927年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入校。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作为第六团作战参谋、“强抗”第五路参谋长加入。病好以后,为了新的“江港”的第一任司令。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参谋长、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参谋长、华东海军学校校长等职。1955年转业到地方,2012年因病死亡。
有记者问夏光:你是郭建光吗?
夏广答:“剧中的郭建光是很多新四军指挥官的缩影,我只占了一个字。”
伤兵中,营以上的指挥官有刘备、夏光、黄峰。刘备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入伍。1938年调来新四军,第二年在江阴九山战役中受伤,一颗子弹射入右胸。拿不出来,所以偷偷去了上海美国圣公会同人医院,化名“往返奖”,住在外科大病房第四床,在湖北种地的时候说是中流砥柱。住院的3月,最终弹头包裹在结缔组织中,手术处于危险之中,直到1984年10月24日死亡才被移除。历任新四军6师18旅旅长、华野一类副司令、20军军长等1955年被授予为国家中将。
黄峰是第六团总书记,福建福安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入伍。康复后,担任新的"江港"政治部副主任、29军86师副政治委、空军11师政治委、抚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1964年晋升为少将,2001年9月1日去世。
《沙家浜》里排长叶思中和名字接近的叶成忠、福建朱宁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第二年入党,为新的“江港”二支队一营长入党。1944年,由于报应队馆长战斗牺牲,当时是新四军第6师第18旅第52团第1营部队队长。为了纪念烈士,大观庄乡改名为“成忠乡”。
东莱茶馆主人胡光兴
亚庆衡水:联络员背负着千斤重担。
——《沙家浜》
戏中阿庆嫂的公开身份是春来茶馆老板娘,实为联络员、沙家浜的党支部书记。
实际上在伤病员藏身的董家浜,有个东来茶馆,为常熟县委秘密交通站。老板胡广兴是任天石的同学。文牧说:“陈荣兰说,戏里男角太多,是否把茶馆老板改成老板娘。”
文牧为她取名:“阿庆嫂原叫‘阿兴嫂’,想把胡广兴的‘兴’字挂上。后来觉得‘嫂’这个音是朝下缩的,那么,当中一个字必须要着重、有力。‘兴’字显得平,改成‘庆’字便显得音重、有力,也叫得响。”
老板改女性后是牵一发动全身。首先动她“老公”,留着这个角色会抢戏,阿庆就到上海跑单帮。原型胡广兴,后来也去上海。他入党后,组织说:党提倡一夫一妻制,要他处理好妻妾关系。崔左夫写道:“他对大老婆不忍离异,对小老婆情感甚笃,最后终于决定退党离乡去上海做生意。”
崔左夫说胡广兴,“他机智勇敢地帮助伤病员们离开险境,为当地人所赞许,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接转移任务第二天傍晚,一无人小船漂离岸。日伪军追问,回答是风刮断绳。敌人要人下湖拉回船。胡广兴首先下水,游不远就喊“救命”,下水的都装出水深游不出去的样子,敌人只得作罢,小船漂远。天黑后,船底钻出来胡广兴的侄子、党员胡小龙,小船连夜把伤病员转至澄西张家浜。
胡老板胆大又细心。任天石离开茶馆时,胡广兴给他日货“野猪牌”蚊香。敌人对用日货的人,看作“良民”而盘查马虎。
改动较大的还有胡传魁。文牧道:“老板走后,只剩老婆,年纪又不大,胡司令、刘副官、天子九不会动邪念吗?这样,必须把老板娘与胡传魁的关系摆得更亲近、合理一些。”于是,原本护士蒋淑芳用被单遮住躲在水里的叶诚忠的情节,变成阿庆嫂把胡司令藏水缸躲日军。这样,司令的恩人谁敢碰。
改动的第三人是胡小龙。文牧觉得,“茶馆里只有一个老板娘,身边有一个成年的侄子,少妇、男囝住在一起,也不很妥当。”就加了沙奶奶,原型胡小龙成了沙七龙,并成新四军家属、阿庆嫂的助手。
关于茶馆这个重要舞台,文牧说:“南方茶馆生活,我很熟悉。我写‘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灶,全靠嘴一张’是得心应手的。”
任天石:司令本良医
程书记:草药一剂保平安。
——《沙家浜》
程谦明是《沙家浜》中的中共常熟县委书记。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有两人改名:沙七龙改沙四龙,说沙奶奶七个孩子太多,不利于计划生育宣传。另一个是陈天民改程谦明,也不知何因。文牧取名“陈天民”有讲究:“陈天民是由任天石同志的‘天’字、‘民抗’的‘民’字凑拢来的。”任天石当过“民抗”司令。
任天石,常熟梅李塘桥人。191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1932年考入上海的中国医学院,1936年回塘桥挂牌行医。1937年变卖全部家产,收购国军丢弃的武器弹药,组织起四五十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组建常熟“民抗”,任副大队长、大队长。1939年“江抗”东进,“民抗”总部成立,其为司令并入党。
戏里能见任天石影子,一是程谦明对刘副官自我介绍:“常熟城里,三代祖传世医。”二是不管陈天民还是程谦明,都以郎中身份出现在茶馆。在《芦》中,陈天民开藏头诗药方:“防风、水香与没药,当归、天冬不能忘。最要紧,寄生、红花与石蜜,村醪半斤赛高粱。”九味药名第一字连起来为“防水没,当天寄红石村”。在《沙》里,程谦明借替装病的沙四龙看病,趁刘副官进屋,传令“立刻转移红石村”。
当年接头的任天石非郎中打扮。崔左夫笔下“来了一位脸孔清瘦、身着细布上衣的中年茶客”。坐临窗单人椅上,向胡广兴要了壶雨前。“一面从怀里掏出钱包来付茶钱,一面小声向对方说,‘蚂蚁爬,噼里扑’全部转移到澄西,否则他们会全部饿死。”“蚂蚁爬,噼里扑”是常熟小商贩一句缩脚韵,“蚂蚁爬(山)”,缩掉的“山”谐音“三”;“噼里扑(落”),缩掉的“落”谐音“六”;“三六”是县委给伤病员的代号。
伤病员转移张家浜为25人,10人死于败血症,1人被水卷走。任天石决定成立医院,院长是他旧同行杨医生。新“江抗”成立后,以任天石为司令的常熟“民抗”并入。1947年,华中十地委机关迁上海。1月30日,任常委兼社会部长的他在沪被捕,翌年4月在南京被害。1982年5月20日,谭震林到常熟虞山,祭扫任天石等烈士墓。
胡肇汉并非草包
胡传魁:挂钩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洪帮。
——《沙家浜》
“胡传魁。‘传’字也轻、缩,‘魁’字就突出了。再根据他这人的性格,有点胡搞,便让他姓胡。”文牧没想到,他虚构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对上了当年阳澄湖游击队司令胡肇汉。但这胡司令并非草包,阴险毒辣如刁德一。
胡肇汉,湖南岳阳人。岳阳警官训练班毕业,当过江苏省第一区水上警察中队长、青浦县水巡队长等。八一三事变后,投奔太湖伪军程万里部任副官。1938年,应当地士绅陈味之的抗日游击队之邀,程部六支队司令何锡光带胡肇汉加入。胡在陈部发动兵变,杀陈并夺其队伍。
因他举抗日旗帜,1938年,上海的八路军办事处派宫岳等到胡部做工作,促使其与常熟“民抗”合作。1939年,“江抗”东进,叶飞到太平桥找胡谈话,收编其为独立一支队,胡为司令。“江抗”西撤,他看苗头不好,请病假回阳澄湖,拉起旧部四五十人。
新“江抗”成立后,夏光与杨浩庐几次联名写信给胡肇汉无回应。夏光说:“他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是该地区的地头蛇,棍子深。他在那里,其他土顽部队也不敢随便来,对我们恢复常熟地区的根据地较为有利。”
后得知胡有家在阳澄湖北岸车渡,就派人到那里等到他。当晚同住一地主家,做他工作,委他新“江抗”副司令,不要求其部队与我们一起行动。翌日,胡说他部队在附近,请我军同志去训话。夏光说,一起开联欢会,准备饭菜,慰问两头肥猪。下午,双方部队在一起,演戏、唱歌、聚餐。此后,胡态度有变。
1940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胡肇汉见风使舵,为国民党第二区保安第一团团长,又充当忠义救国军先遣队。制造摩擦,捕杀新“江抗”湘城办事处主任钱良臣等。皖南事变后,他参与袭击我阳澄县政府,残杀县长陈鹤。1941年,窜犯苏常太根据地遭我军打击。
抗战胜利后,胡肇汉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吴县阳澄区区长。1949年先逃台湾,为“江苏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第二纵队”副指挥官,后潜回上海。1950年9月15日,在浦东被捕。11月28日,苏州行政区人民法院判其死刑,执行枪决。
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开排文牧执笔的《碧水红旗》。翌年首演,改名《芦荡火种》。1964年,被北京京剧团改为京剧,毛泽东看后欣然改名《沙家浜》。
20世纪80年代初,常熟横泾改名为“芦荡乡”,1992年,芦荡乡改名为“沙家浜镇”。
1.《【沙家浜刻画了什么茶馆的老板娘】探讨《沙家浜》中古典角色的生活原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沙家浜刻画了什么茶馆的老板娘】探讨《沙家浜》中古典角色的生活原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79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