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方依依】纪念|监督履行:传统文化的高手,两岸交流的推动者。

彭派新闻记者陈晨

被称为“台湾电影教父”的履约导演于8月19日晚上9点55分因心脏衰竭在台北去世,享年91岁。

履约人民视觉资料图

李行与李汉祥、胡锦清、白敬丽一起被称为中国台湾的“四大名都”。20世纪60年代,他的“健康现实”电影和琼瑶的改编电影开创了此后20多年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他执导的《养鸭人家》 《汪洋中的一条船》 《早安台北》 《心有千千结》 《彩云飞》 《海鸥飞处》 《吾土吾民》 《原乡人》

他在吹捧陈、林凤桥、陈震等台湾明星的同时,引领了当时台湾电影的市场化探索。

《小城故事》是大陆上映的第一部台湾电影,成为一代经典的银幕记忆。

《汪洋中的一条船》海报

晚年的履行致力于两岸电影交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频繁往返两岸,不仅促进了《金鸡》、《金马》的长期友好合作,还将自己的传授捐赠给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目的是为了“落叶最终分析”。

台湾著名电影学家楚雄说:“每当台湾发生非常重要的电影风潮时,这位导演都是航海者。”

健康现实主义与传统伦理的捍卫者

李成原名扎达尔,1930年出生于上海,成年后全家移居台湾。他的家庭是一个非常传统、严父家母式的中国家庭,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要在节日之际向父母磕头,祭祖。”

1948年国共内战,李成和父亲李玉溪一起离开苏州去了台湾。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动荡还是台湾,他们一家人从未分开过。

李成从小喜欢戏剧表演,在学校参加剧团活动,自己演戏、导演和舞台上活跃。他大哥李子顺形容他“在剧场长大,在电影中成功了”。离开大陆前,李行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戏剧组读了一年级,到台湾后树立了成为演员的抱负。

费穆的经典作品《汪洋中的一条船》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履约电影生涯的启蒙作品

戏剧生涯在阴影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常传统的家庭背景确定了以后创作中对中国伦理的强调。

但是作为演员进入娱乐圈后,李行发现演员不适合自己,就慢慢退到舞台后面,从副导演开始。

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是1959年的《太太万岁》部。因为当时没有教练的经验,他和两个朋友一起联合监督,一名教练费占了三个人,老板勉强同意了。

《王哥柳哥游台湾》是一部年轻人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着拍的处女作,擦鞋匠的王哥意外中了彩票,和朋友刘高(三轮车车夫)一起花了44天走遍了台湾各地的名胜古迹。

《王哥柳哥游台湾》海报

电影以“风光电影”的形式展示了当时台湾的代表性地标,给笑话传递了温暖和快乐,上映后票房大卖,成为台湾喜剧电影公司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台湾人仍然称超重的人为“王哥”,身材矮小的人为“柳哥”,都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响。

此后,李行又执导了《王哥柳哥游台湾》 《两相好》 《金凤银鹅》等轻松有趣的喜剧电影

到1963年《白贼七》中期,李行在一个杂院里讲述了外省和本省的居民相互支援的故事。清洁工石三泰对孤女珠增加了热爱。虽然生活贫穷,但两人感情深厚,与亲生妇女亲密地过着满意的生活。(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是李成导演首次执导的国语电影,也是此后“健康写实”电影风潮的先驱。

“健康事实主义”是当年担任中央电影公司总经理的洪鸿提出的。这部独一无二的电影在当年黄梅、新疆九曲和城市奇异悲喜剧的齐头并进入了台湾地区年度票房的第十位。李行树立了朴素、真实、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叙事清新形象,此后长期影响台湾电影。上映期间,电影的广告词是“不如挨家挨户看梁山伯、街头巷尾”,引领黄梅祖电影潮流的李汉祥导演也在报纸方面赞编写这部电影。(莎士比亚,《北方新闻》)。

此后,李行又执导了《街头巷尾》和《蚵女》部电影。《养鸭人家》牡蛎的少女阿兰,母亲早逝,父亲喝酒赌博。阿兰整天忙着养家,她爱上了青年渔夫金洙。经历了几次波折后,一对恋人结束了

成眷属,渔村也成立了新的合作社,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养鸭人家》则集结了张永祥、赖成英等台湾电影骨干主创,亚洲影展、金马奖双料最佳女配角的女星唐宝云出任女主角,另有葛香亭、葛小宝父子档搭配演出,强强联合之下,成为了“健康写实”美学风格的代表佳作。

《蚵女》海报

李行后来回忆也提到,这种写实是有选择性的写实,走的是健康明媚的路子,在这些作品里,有着李行擅长的伦理问题。比如《养鸭人家》里养父与小月间曲折动人的故事,探讨的是生与养之恩孰更重的命题。

《养鸭人家》海报

李行作品序列里对伦理、道德和仁义等中式命题探讨最深入的,非1972年的《秋决》莫属。这是李行作品中少见的古装片,讲述汉朝时期,在奶奶溺爱下长大的三代单传裴刚被陷害后杀人入狱,来年秋后问斩。在一整个四季变幻中,桀骜不驯的裴刚经历了逃狱,失去奶奶,为传宗接代与被送进牢狱的莲儿成亲,至悔悟后接受问斩责罚的过程。

《秋决》海报

整个故事在极端情境之下对东方伦理的呈现可谓“登峰造极”。虽然在今天的眼光看来,影片中的价值呈现未免有些陈腐刻板的意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极为符合典型的中国式伦理道德与情理法思辨的叙事。《秋决》也是李行自认一生里拍摄的最满意的作品。

据说,李行一直想要再拍一部《跪在滚烫的石板上》,依旧由《秋决》的男主角欧威主演。在实景中,拍出一年四季的变化,讲述一个人跪在寺院门口祈求僧人为其剃度的故事。可惜,欧威在拍完李行的《婚姻大事》(1974)后因尿毒症去世,《跪在滚烫的石板上》终因各种原因未能成片。

在“琼瑶电影”中开拓电影市场、坚守人文关怀

除了“健康写实”电影以外,李行导演还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度拍摄了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爱情文艺电影,带动了台湾两拨琼瑶电影的改编风潮。

“没有李行拍琼瑶,就没有琼瑶。”李行曾这样评价自己和琼瑶之间的“渊源”。不过,他拍琼瑶小说多是出于商业考虑。

李行还是一位造星高手,甄珍、林凤娇、秦汉、秦祥林、邓光荣、钟镇涛等,都出演过李行的电影。

1960年代,在拍摄健康写实片的同时,公司经理也和李行商量着总不能老拍乡土题材,于是公司在1965年买下了琼瑶的短篇合集《六个梦》。李行将两个短篇中的《追寻》改编成《婉君表妹》,另一个《哑妻》改编为《哑女情深》。

《婉君表妹》海报

《哑女情深》海报

这种爱情文艺类型的电影,角色常困于阶级、学历或生理上的差异,爱情的信念则成为救赎的利器。如《哑女情深》中的哑女方依依,婚后生一女又是哑巴,丈夫静言在失望之余离家出走。而依依则在家为公婆送终,抚育幼女,日夜操劳,终至病倒。在她弥留之际,才见到丈夫归来。这种影片宣扬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强调女性的牺牲美德。

事实上,李行本人并不是非常认同琼瑶的“恋爱脑”,他也曾吐槽过,“琼瑶剧里的男女爱情都是不正确的。”

在你侬我侬的三角故事里,李行也以他的眼光试图找到其中社会关怀和有价值的部分。比如《婉君表妹》里三个表兄弟追求一个表妹的故事,在李行看来,是过于荒唐的。于是最后在争夺得难分难解之时,其中一个出走进入黄埔军校,参加革命了,这是李行心中“健康写实”的部分。而《哑女情深》中,李行涉及了残障教育问题。

从1973年的《彩云飞》开始至1977年的《风铃风铃》为止,李行和张永祥编剧,两人搭档共改编了六部琼瑶作品。1970年代,也是琼瑶三厅电影(客厅、歌厅、咖啡厅)最流行的时候。

李行依旧试图在琼瑶电影里挖掘与伦理相勾连的主题。比如《心有千千结》里,浪荡子在过世父亲的安排下,一步步走向正途。

《心有千千结》海报

虽然有评论认为李行的作品里,常常将矛盾对内,且认为教育、感化、仁爱便能解决矛盾,是软化回避客观现实世界的表现。但就琼瑶电影这类悬浮感颇重的故事而言,李行已经尽量在商业感颇重的故事里,加入他的人文关怀。

在一次关于李行电影的研讨会上,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在谈到李行的琼瑶改编片时,认为可以从中看到民国风度以及导演一贯坚守的传统伦理,也看到了李行导演的现代选择,这是与其他导演拍摄的琼瑶片最大的不同。“他的这些琼瑶改编片坚持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但是同时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传统精神和现代化精神,简单变成一个二元对立的状况。冲突和矛盾的双方,都在导演温热的眼光注视之下。这其实是真正的中国精神。李行导演拍摄的这些琼瑶片,在发乎情、止乎理的弹性空间内,能够以一个现代化的视野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检索和评判,这是联结传统伦理、民国风度和现代化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纽结。”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也认为,李行创作这些爱情文艺片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如制作上非常精良,有很强的社会质感,体现了温柔敦厚的感情等,从而赋予了琼瑶作品中更宽广的文化意义,因而具有更深厚的文化价值。

晚年,李行在接受采访时,依然表达出一些对琼瑶电影的排斥,他说,“我虽是拍琼瑶电影最多的导演,但我不是因为她的小说而拍的,是因为投资方坚决的要求,没办法才拍的。我不拍她的电影时,根本就不看她的小说。每次拍她的片子,我就有被污染的感觉。琼瑶竟自负地说,自己的小说中的对白几乎都能作为电影台词保留下来,我每次拍她的小说都要大作改编。”

1970年代后期,李行的电影创作回归乡土,接连执导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连续获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创下台湾电影史的纪录,达到李行导演生涯的巅峰。

影片《汪洋中的一条船》根据台湾青年作家郑丰喜的自传改编,以生动的散文诗般的语言,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回溯,将郑丰喜困苦辛酸的童年、在求知道路上不断坚毅前进和他的爱情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部影片不仅在当时造成空前的轰动,创下极高的票房纪录,更一举囊括了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奖项,在当时可谓盛况空前。这也成为后来第一部与大陆观众见面的台湾电影。

培养台湾电影人才 推动两岸电影交流

20世纪50至80年代的台湾电影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经历了台语片风潮、健康写实主义作品潮、琼瑶电影潮、新电影的崛起等时期。李行作为这一时期台湾电影最活跃的中坚力量,见证了这个时代台湾电影的发展,也培养和造就了台湾一个时代的电影创作人才。

著名导演侯孝贤1973年初次进入电影界,就是在李行导演的《心有千千结》中当场记,他曾谈到自己从事电影这行是受到了李行导演的吸引,虽然自己的作品在形式上跟李行导演不太一样,但是“所有的观念其实都跟李行导演同一条路”。

另一位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旗手王童导演也曾表示,多年来,学到了李行导演严谨的拍片精神,使得自己在拍片的时候也非常严肃认真。

到了20世纪80年代,李行放缓了电影导演的工作,一批由他制片的电影如今看来也是硕果累累,例如张毅执导的影片《玉卿嫂》,陈坤厚执导的《天凉好个秋》,陈国富执导的《征婚启事》等。

1990年,应中国电影家协会的邀请,李行率领台湾电影导演代表团第一次访问大陆,这成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当时,在盛大的欢迎酒会上,李行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回家的感觉真好。”

他的后半生,更重要的身份,是成为两岸电影交流的文化使者。

“我从1990年来了以后,一直到现在我没有断绝两岸的交流,有生之年,我要贡献我的精力,为两岸电影一直奋斗,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我听很多朋友讲华语电影,我说什么叫华语电影,就是中国电影。”

台湾电影界首次正式参加大陆影展、大陆电影界第一次组团访台以及每一届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等,都是在李行的大力促成下实现的。

2012年,李行曾传出罹患癌症。经过了12次化疗、耳戴助听器的李行之后也总是说自己还可以为两岸电影多活几年、多做几年事。

在大陆电影市场繁荣发展起来后,他希望两岸年轻影人可以互相学习,期许台湾年轻影人能敞开胸怀、发挥创意与智慧,在耕耘自己的同时,放眼大中华市场,让两岸电影之路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在2011年举行的“台湾新人新片展”的开幕式上,李行说:“现在是‘美丽新世代’,是年轻人的时代,我们老一代电影人已经退到幕后,要当推手来推动两岸电影的交流。”他表示,电影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所以作为电影人,需要从头到尾一直坚持下去,哪怕中途经历坎坷,或是享受辉煌,也要把这条路走完。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后人,自己则将以“落叶归根”的情怀,当好电影的“终身义工”。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艳

1.《【方依依】纪念|监督履行:传统文化的高手,两岸交流的推动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依依】纪念|监督履行:传统文化的高手,两岸交流的推动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833687.html

上一篇

【汤美玉】二十个阳乐市西自治香港娱乐圈十大光泰家居排行榜。

下一篇

【荣石的扮演者】这部抗日神剧的主演都红了,女二号被观众吐槽了五年,终于逆袭了。

【方依依】看了老版《情深深雨濛濛》后,我怕那个时候的妆容可能是女明星太漂亮了。

【方依依】看了老版《情深深雨濛濛》后,我怕那个时候的妆容可能是女明星太漂亮了。

方依依相关介绍,没想到剧中会有人庆祝角色的生日。 5月7日,一位网友发了一篇庆祝“民国首脑类陆亦平”生日的帖子。 而且,这好像不是第一次了。 还有人做了乌龙,以为是扮演陆怡平的赵美生日,所以特地送了祝福。 陆怡平这个...

【方依依】学了一套精致的衣服卖了8000,武汉这个班吸引了全国30家媒体的关注

【方依依】学了一套精致的衣服卖了8000,武汉这个班吸引了全国30家媒体的关注

方依依相关介绍,彭长江航空照片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2日消息(记者梁家峰通讯员胡庆阳和)进入非联合背叛,以非传统技艺实现创业。文化部22日组织了全国30家媒体,集中参加武汉高校无形文化研究班,关注与非传统认可接轨市场...

【方依依】王晓信新剧时尚造型曝光方面越来越小。

【方依依】王晓信新剧时尚造型曝光方面越来越小。

方依依相关介绍,新华娱乐2015-03-03 14:46336027 由腾华涛执导,腾文基、王执导的都市剧《二胎时代》备受关注。演员扮演王晓信女一号,目前剧中正在曝光造型。长发披肩的王晓信速度时尚引人注目。王晓信(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