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本报北京12月23日凌晨电(记者杨瑞)油田枯竭的水库真的“没油了”吗?能够直接“吃”石油,吐出甲烷气体的古菌Ca。Methanoliparum有望使最近被中国科学家耗尽的水库再次“生机勃勃”。北京时间12月23日凌晨,相关成果在网上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据悉,长期以来,动植物尸体等复杂有机物在地下特殊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礼物”。在生成天然气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具有生产甲烷功能的高菌球。
古细菌可能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居民。他们隐藏在深海、高温等极端环境中,身高肉眼看不见,但拥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能力”,近年来相关国际研究不断升温。
此前学界主张,这种具有生产甲烷功能的古菌在生长过程中不能直接“吃掉”复杂的有机物。在地下特殊环境下,在其他微生物的协同帮助下,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代谢过程才能获得有机物的养分,最终才能产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3354甲烷。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能源微生物创新组与深圳大学、中石油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等合作,在我国胜利油田某地下油中发现了独特的古菌。课题组发现,通过同位素标记培养等技术,这种古菌在生长过程中绕过了所有传统代谢阶段,但没有与其他微生物合作,而是独立“吃掉”复杂的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石油的主要成分就是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实验证明,这种古菌可以直接“吃掉”石油,生成甲烷。
《自然》认为,这一发现在生产甲烷古菌的基础研究上迈出了一大步,指向了未来的应用前景。农业农村部生物天然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胜磊介绍说,我国的能源资源“缺油少气”,地质结构复杂。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很多油田可开采的石油量不到实际储量的一半,大量石油“沉睡”。一些老油田的开采难度日益增加,已经出现了很多低质量水库,甚至枯竭的水库。
为此,我们提出了大量培养“地下沼气工程”计划——,然后将这种古菌注入枯竭或低质量水库,将难以开采的石油部分转化为易于开采的甲烷气体,最终用天然气、“占用天然气”处理,采集所有这些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程雷说。
农业农村部生物天然气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山祥初步估计,如果对我国现有的所有地下贫化油进行上述开采,预计将达到4-8.5亿吨,相当于重建稳定生产了10年的大庆油田。王珊珊表示,这不仅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全球化石能源行业的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1.《【承磊】高菌新种有望“吃”石油,“吐”,“甲烷枯竭油”,“恢复生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承磊】高菌新种有望“吃”石油,“吐”,“甲烷枯竭油”,“恢复生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860646.html